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

新成立的稅務部門基本已經組建完畢。

衙門大名“稅務監”,有監一人、少監二人,丞、主簿、錄事之類的佐官若干。

下轄租稅、度支、倉儲、稅警四署,各有令、丞、主簿、錄事。

租稅署就是原來的鹽鐵使、戶部司的集合體。

中唐及北宋,都是鹽鐵使總領天下賦稅。邵樹德嫌“鹽鐵”二字不能很好地概括這個部門的工作範圍,於是下令改爲“租稅署”。

度支、倉儲都是原戶部的機構,即度支郎中、倉部郎中管理的部門,而今一同挪過來。

稅警是朔方軍時代的玩意了,主要用來抓私下裡交易的商人,有幾個營的規模,現在盡數併入稅務監。

首任稅務監是杜曉。

他在同光元年出任戶部尚書,至今已歷五年,熟悉錢穀事務。

他離任後,戶部侍郎鄭珏升任尚書。

戶部的重要性,比起以前肯定是大大降低了。

“掌天下戶口井田之政令”,大概就是它大部分的職責範圍了。

說白了,統計戶口和田地數量,推行所有涉及到人口、田地的政令。

未來的戶部,還將與司農寺有部分職能重迭,主要涉及到農業方面。

除了這三樣之外,戶部還負責徵發徭役。

大致就這幾樣了。

其實,他們也早就適應這樣的日子了。

自前唐宰相判三司以來,戶部早就在事實上沒了錢糧權力。夏朝建立後,短暫收回,現在又被剝離了。

稅務監衙門其實就是前唐“判三司”的那位專門搞錢的宰相機構的放大版、正規版。

從今往後,稅務監將是政事堂宰相一員,戶部尚書不再是了。

機構改革,總有得利者、失意者,不外如是。

“杜卿,新稅制兩年後才施行。今年和明年,你知道要做什麼麼?”神都苑內,邵樹德嘆息着放下了步弓,換上了一張獵弓。

曾經強健有力的雙臂,已經無法再給他提供足夠的力量和穩定性了。

軍用強弓,現在的他用着吃力……

“回陛下,稅務監從三月起,會派員至各道,盤查賬目,考察政務,最後確定一個田稅分配比例。”杜曉說道。

邵樹德微微頷首,道:“這是大事,今年能完成就不錯了。明年呢?”

雖然邵樹德之前讓宰相們確定一個各道田稅上繳比例。但這事又怎麼可能坐在衙門裡就能完成呢?說不得,還是得派出大量人員至各地考察,聽取地方官員意見,看看他們到底要花多少錢,甚至還會大量扯皮、討價還價,最後定下一個方案。

這是需要時間的,毫無疑問。而這,也是邵樹德給了兩年過渡期的主要原因。

“明年則要處理商稅諸般事務。”杜曉說道:“可能要在各道廣置分院。”

“分院”就是稅務監的分支機構。

前唐那會,在重要產茶地設衙門,催課完稅。每個道還有一名鹽鐵使總領這些機構。

它們承擔的作用,除了徵稅外,還有轉運之責——僅限商稅。

至於田稅,則是諸道轉運使負責徵收、運輸。

“各地分院,杜卿看着募人。看中哪個衙門的,儘快調。”邵樹德一邊校準弓,一邊說道:“內務府、三大商社之中,朕會撥一部分人給你,你看着用。”

“臣遵旨。”杜曉心中有些驚訝。

內務府就算了,勉強算是官府,雖然它主要爲皇室服務。

但三大商社怎麼說?撐死了算個官商,本質還是商,不是官。

如果三大商社的人大舉進入稅務監,這件事本身涉及的東西就很耐人尋味了。

自古以來都有商人做官,前唐、夏朝都有,但數量較少,品級也不高,一般都在八九品內打轉。

但三大商社的人進了稅務監,品級不可能太低的,這難道不是提高了商人的地位?難道不是打開了商人出身官員的天花板?

“別小看這些商社。”邵樹德說道:“請他們來收稅,絕對事半功倍,因爲他們太清楚做買賣的各種陰私小道了。商徒們想逃稅,糊弄進士或許能成功,但糊弄在渤海商社內廝混了十幾年的掌櫃,可沒那麼容易。這些人,本領不一,你安排時職級區分一下,各地都分派一些。”

渤海商社運營很多年了,整體上還是比較專業的。

去年監察御史去轉了一圈,查了帳之後,今年利潤暴增,接近20萬緡。與此同時,伊麗河谷和雲南,多了一些理財小能手——同時也是貪財小能手,看你怎麼用了。

從這些商社走出來的人,人品先不說,能力都在及格線上。邵樹德之所以要給他們機會,其實也是爲了讓他們更有幹勁,在渤海商社內好好幹,將來還是有個人發展的。另外一點,大概就是他滿滿的“惡意”了,在前唐商人普遍只能做到八品官的情況下,給他們來一次突破,打開晉升空間。

與這家老牌相比,安南商社異軍突起,盈利快速攀升,幾乎快與渤海商社齊平了。

從中可以看出,香料這種大宗消費品,與遼東“雞零狗碎”的貿易比起來,到底有着多麼巨大的利益空間。

西域商社去年盈利了。不多,區區萬餘緡,也沒有分紅,但讓人看到了希望。

這家商社的主要利潤來源還是種地,以後稅務監會有與他們打交道的時候。

“有什麼需要花錢的地方,今、明兩年儘可能花掉。”邵樹德又叮囑道:“你也知道,稅務監正式統管天下賦稅之後,花錢就沒那麼容易了。”

同光六年、七年,仍然執行量出爲入的財賦政策,從八年開始,基本就是量入爲出了——當然,只是相對而言,真沒錢了,其實還是會加稅,但終究和以前不一樣了。

******

料理完稅務監的一攤子事後,邵樹德心血來潮,待天黑之後,在侍衛的簇擁下,來到了明教坊某處,然後溜進了一處宅邸。

“扎西德,快叫阿爺。”蔡邦氏牽着一個小男孩的手,輕聲說道。

小男孩定定地看了邵樹德良久,最終怯生生地喊道:“阿爺。”

邵樹德高興地應了一聲,一把將兒子抱在懷裡。

小男孩也高興了起來,摸着他的鬍鬚。

侍衛們目不斜視,面無表情。

他們這些人,都是跟在聖人身邊多年的心腹侍衛了。不該看的絕對不看,不該說的絕對不說。

亞隆王世子喊聖人爹這種事情,我沒聽到,這輩子都沒聽到過。

“幾個月了,你都不來看我們母子。”蔡邦氏有些不滿地說道。

邵樹德有些尷尬。

我是大夏天子,你是吐蕃王妃,我老來看你也不合適啊。

“正旦不是剛見過面嗎?”邵樹德拉着母子倆人進了屋。

蔡邦氏臉一紅。

正旦大朝會,她入宮覲見皇后,結果被聖人像餓虎一樣抱住偷情。

聖人還大言不慚,說現在寵幸一次妃子要歇一個月,機會難得云云。

“扎西德五歲了,你這個狠心的爹,就準備一直關着他?”坐下之後,蔡邦氏問道。

“你想怎樣?”邵樹德問道。

“你敢作不敢當?和我偷情的時候饞這饞那的,現在又這副模樣。”蔡邦氏氣鼓鼓地說道:“扎西德已經懂事了,他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

“有些事不要當着孩子的面說……”邵樹德無力地說道。

“阿爺、阿孃,我去外邊玩會。”扎西德從邵樹德的懷裡掙脫,一溜煙跑到了院子裡。

邵樹德看着孩子的背影,有些觸動。

“奴奴,你教得很好。”他伸出手,輕輕撫摸着蔡邦氏的臉,低聲說道。

蔡邦氏的氣勢陡然降了下來,她看着邵樹德蒼老的面容,嘆了口氣,問道:“前幾日有人從亞隆過來,入宮覲見了吧?”

“嗯。”邵樹德點了點頭。

“我早說了,你還不信。”蔡邦氏白了他一眼,說道:“扎西德五歲了,要找個好老師。”

“現在信了。”邵樹德笑了笑。

兩個吐蕃王子,回去後的表現各不相同。

就在上個月,于闐李聖天上奏,鐵哥回到象雄後,受到了當地土邦王公的熱烈歡迎。有些人甚至不辭辛勞,從山(喜馬拉雅山)南趕來覲見。

鐵哥志得意滿,聽聞一口氣納了好幾個妃子,並不斷拉攏土王,許諾好處。

邵樹德當時看完之後,只覺以前高看這廝了。

把妻子送到他牀上的時候,百般決絕、隱忍,但回了象雄,爲何如此高調,想要搶班奪權?

作爲象雄土豪的沒廬氏都有點看不下去了,匆匆派人下山,途徑于闐,打算進京,這會正在路上。

邵樹德知道沒廬氏的人過來做什麼。

鐵哥這個人野心太大,卻又有點志大才疏。

他對沒廬氏不信任,因爲在長安的時候,沒廬氏的人多次單獨覲見,鐵哥有疑心是正常的。

另外,可能就是不甘心當傀儡了。

這人——有意思!

與鐵哥相比,延孫就十分恭順了,這可能與他面臨的局勢有關。

總體而言,他在亞隆當地的地位不是很穩固。吉德尼瑪袞一系暗中使勁,搞得貴族們有所動搖,故急需大夏朝廷的支持。

延孫是有功的,邵樹德很清楚,因爲蔡邦氏爲他生下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

延孫回亞隆後,同樣納了幾個側妃,但據剛剛來京的內線告知,回去一年多了,延孫也沒個一兒半女。這或許纔是他老實的最主要原因——沒有繼承人,哪個貴族願意陪你玩?

“我的種,我當然操心,這事我來辦。”說到這裡,邵樹德遲疑了一下,又道:“孩子還小,別讓他四處亂說……”

“怕了?”蔡邦氏的嘴角有些許嘲諷之意,只聽她說道:“延孫已經回亞隆了,我孤身一人在京。正旦大朝會時,你還非要弄我裡面,那時候怎麼不怕?”

邵樹德有些招架不住。

這個小辣椒,很得他的歡心,因此多有縱容。也正因爲如此,說話直來直去,經常讓他這種厚臉皮都感到尷尬。

“最近總感覺氣力不如以往……”邵樹德突然嘆了口氣,道:“所以,特別操心孩子們的事情。我做的孽,我會收拾好首尾,在我走之前。”

蔡邦氏的神情一頓,久久不語。

偷情還偷出感情來了,她覺得有些荒謬。但孩子都生了兩個了,又怎麼可能當陌生人?怎麼可能全然沒有觸動。

“我會好好教孩子的。”她重複了一遍以前說過的話。

“不能陪你們娘倆走到最後了。”邵樹德有些意興闌珊,起身到院子內,看着正與侍衛玩耍的扎西德。

這個孩子,最終也要離開。

有時候,他不知道這輩子在做些什麼。

拼殺數十年,王座之下白骨成堆。

老兄弟一個個離去,留他一個人追憶往昔。

臨老了,也沒法與兒孫團聚。

自私一點是不是更好?

如果重來一次,會怎麼選擇?會以全新的姿勢在這個爛泥塘裡打滾?

“知非,陪阿爺走走。”他伸出手,輕聲呼喚。

扎西德蹦蹦跳跳地走了過來,緊緊握住父親粗糙的大手,感受到了無窮的暖意。

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十二章 澠池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1056章 態度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1049章 勸諫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四十二章 亂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1140章 動真格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一章 紅利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164章 說客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1339章 讓他來第五十章 挑撥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九章 荒蕪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1157章 白登山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九章 西使城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十一章 移民第1261章 詰問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十五章 百態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1171章 吃魚第七章 士兵王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1151章 果斷第四章 州情(一)第1273章 向前看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1211章 止損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四章 團伙第六章 州情(三)第1330章 西樓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1226章 榮譽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九章 司農寺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五章 城建第1117章 討論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1193章 蘆臺軍
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十二章 澠池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1056章 態度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1049章 勸諫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四十二章 亂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1140章 動真格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一章 紅利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164章 說客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1339章 讓他來第五十章 挑撥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九章 荒蕪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1157章 白登山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九章 西使城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十一章 移民第1261章 詰問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十五章 百態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1171章 吃魚第七章 士兵王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1151章 果斷第四章 州情(一)第1273章 向前看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1211章 止損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四章 團伙第六章 州情(三)第1330章 西樓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1226章 榮譽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九章 司農寺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五章 城建第1117章 討論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1193章 蘆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