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北線

張全義一家過完元宵節第二天就匆匆離開了蔡州。

蔡州西北行二百八十里可至汝州襄城,但那邊正在大戰,道路斷絕,於是向西先至唐州,然後北上汝州,繞了好大一圈,馬車走了足足十天才抵達襄城。

李唐賓於百忙之中抽空見了見張全義。

雖然曾經份屬上下,但張全義可不敢拿大,只見他帶着一家人躬身行禮道:“參見李帥。”

李唐賓回禮,然後坐了下來,一時間竟然找不到什麼話說。

張全義知道這個老部下的脾性,擠了點笑容,道:“昔年長安一別,就很掛念二郎。後來得知你在夏綏軍中效力方纔安心,這世道活下來都不容易,聽到故人的好消息尤其讓人心安。此去參州,山高水長,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說罷,張全義神色惆悵,好像真的因爲很難與李唐賓再見面而難過似的。

李唐賓嗯了一聲,還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都過去十來年了,早就物是人非,而今一個是洛陽行營主帥,掌握着十餘萬兵馬,一個是勢窮來投的降人,一無所有,彷徨無依,地位身份的轉變早就造成了雲泥之別。

張全義不說話,張全恩爲了活躍氣氛,自嘲道:“這幾年從崤函到河陽,再到蔡州,屢戰屢敗。不光咱們如此,整個樑地都唉聲嘆氣,擔憂不已。朱全忠,怕是要敗亡了。李帥有此功績,日後……”

本來他想說封王封公,但想想不合適,畢竟這會大家名義上還是大唐的臣子,話不能亂說。

李唐賓笑了笑,談到軍事問題,他有了些興趣,但又無法多說,只能道:“爲時尚早。樑賊還在南線負隅頑抗,北線甚至在反攻。至於中路主力,則還在相持。實不相瞞,三四個月了,算上鄉勇的戰損,各自傷亡已破萬。”

兩軍相持,並不意味着沒有戰鬥。事實上中小規模的戰鬥非常頻繁。或許一次死傷不多,但長時間累積下來,則十分驚人。

後世樑、晉雙方對峙,王彥章就與河東軍士大小二百餘戰,都是短促、激烈、血腥的小規模廝殺。但規模再小,二百多次戰鬥累積起來的傷亡是什麼數字?一次死傷一百,也兩三萬人了。這種戰鬥,不至於讓一支部隊當場崩潰,因爲每次的傷亡都不大,屬於鈍刀子割肉慢慢消磨那種,可時間長了,總會達到一個臨界點。

李唐賓剛剛向折宗本索取俘獲上萬樑兵,並將其送到都教練使衙門陝州院整訓。陝州途經洛陽到汝州的大驛道上,補充兵的隊伍從來沒斷過,一批批被送到前線填補各軍缺額。

陝州院最近又在陝、虢、華、商、蒲、同六州徵募精壯新兵五千,以補充日漸增高的消耗。甚至於,鎮國軍一部五千人正在開往前線,準備分批打散之後補入各軍。

李唐賓想避免這種無意義的消耗,但這需要機會。他瞟了眼張全義,機會已經出現了,張全義也做了些許貢獻。樑軍防線被撕開了一條裂縫,現在要做的就是繼續撕扯,讓其擴大,最終導致全軍崩盤。

追殺,肯定比對峙消耗更輕鬆愜意,是代價最小的取得勝利的方式了。

張、李二人又隨意閒聊了一會,見李唐賓興趣缺缺,便起身告辭了。

張全義一家子住在新修的驛站內。驛將是一個傷退的老卒,這在夏地似乎很普遍,絕大部分驛站的職位被他們佔去了,家庭式經營,收費其實不便宜,但因爲處於交通要道之上,設施也好,因此還是有些賺頭的。

“兄長,如今看來,咱們算是遠離這個是非圈了。”坐在房間之內,張全恩神色複雜,說不清是慶幸還是遺憾,或許兼而有之吧。

“看到方纔東調的蕃兵了吧?就是驛道上那些。”張全義的神色比較放鬆,看得出來他比較滿意,畢竟避免了最壞的情況。

“夏王就喜歡徵調蕃人送死,當年在崤函穀道就是。”張全恩哂道。

“下月咱們必然要經新安、澠池、硤石等縣離開,到了那邊,可別再大嘴巴說蕃人送死。留在當地落籍的蕃人非常多。”張全義隨口叮囑了句,然後又道:“這些蕃兵東進,我猜有三個用意。”

“兄長先別急着說,讓我猜猜。”張全恩笑道:“其一,東調潁州,襲擾氏叔琮部糧道;其二,北調郾城,攻丁會;其三,深入陳州,襲擾龐師古後方,造成軍心動盪。無外乎這三條了,有了蔡州做後方,李唐賓可施展的手段就比以前多了。”

張全義點了點頭。事實上在打仗這方面,張全恩可能比他還略強一些,雖然兄弟倆人的水平都不咋地。

以他豐富的軍事經驗來看,樑軍似乎要一點一點崩潰了,這幾年他見過太多類似的事情了。幸好下船下得早,不然真要全家偕亡了。

******

南線的局面已經出現崩解的跡象,但北線似乎一切安好。

以龍武軍、長直軍右廂、德勝軍兩萬多步騎核心,外加大量鄉勇,一共五萬餘兵,分成數支,很快穩定住了動盪的人心,並陸續收復失地。目前,大軍屯於滎澤,有力地支持了河陰堅城的防禦。

擔任都指揮使的朱友裕信心十足,打算等夏軍在河陰城下流乾鮮血之後,再突然殺出,大破其軍。

但赤水軍使範河很快退回了汜水,利用地形、城池防禦。他手頭就這麼一支善戰之軍,一旦丟了,五萬樑軍殺過來,旋門關、邙山一帶將徹底失控。

龍武軍使葛從周建議過黃河北上,攻河陽。朱友裕不許,因爲他的可戰之軍也只有兩萬多,後方還時不時有夏賊鄉勇渡河而來,四處襲擾糧道,必須派兵維持、駐守。根據探聽到的消息,夏賊在河陽有州縣兵數千、衙軍兩萬餘人,還有設置在北岸的板渚、廣固兩座城池,沒有把握拿下。

至於偷襲攻取,可能性極小。蓋因遍地的夏賊遊騎鄉勇,使得樑軍的行動不存在任何突然性。他們做出的一舉一動,幾乎都是透明的。反過來的話,夏賊卻可以維持相當可能的突然襲擊,他們的一切都存在於迷霧之中,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如何抉擇,確實很難。沒辦法,到最後還是要由朱全忠來做決定。

“鎮汴十四年了……”朱全忠站在高臺上,臺下是正在會操的軍士,但他卻有些神思不屬,魂遊天外。

精氣神不如以往了,不再像過去那樣專注、熱情、豪邁。每天起牀之後,總是感覺很累,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累,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原因。

人前裝堅強,鼓舞大軍士氣,與將領推杯換盞,與文官談論古來帝王將相的得失,精力看起來永遠充沛,永遠一副充滿信心的樣子,永遠不服輸。

但每天回到家之後,總要一個人靜靜呆坐很久,

英雄氣短,說的大概就是這個吧。

“大王,鄭州戰局不宜拖,我覺得……”李振湊了上來,建議道。

朱全忠擺了擺手,李振果斷住口。

“鄭州還算安穩。”朱全忠說道:“大郎做得不錯。他去之前,賊勢猖獗,數萬大軍壓過去後,一下子清爽多了。”

“但這裡的兵不能動,一動,則賊人又大舉南下,進薄汴州。”朱全忠轉過頭來,看着李振,認真地說道:“先穩住局面。這幾萬人,丟不得。”

敬翔在一旁看得有些心酸。

曾幾何時,樑王也是氣吞萬里的雄主。與賊人連番大戰,死多少人眼都不眨一下,甚至親自上前線刺探敵情,爲此差點死於蔡賊遊騎之手。

但平滅秦宗權後,基本不再親自領兵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打理內政之上。這是對的,因爲你不再是單純的將帥,而是數鎮實際上的主人,內政不修,是無法長期維持下去的。隔壁的李克用就是個極好的例子,若不是打下了幽州,河東估計已經被他榨乾了,敗亡是早晚的事情。

但理政多年之後,曾經的豪氣似乎被一點一滴地磨滅在錢糧、刑獄、辦學等民政事務上,銳氣漸失,暮氣漸生,如之奈何。

鄭州不過兩萬餘衙兵,如今竟然要仔細算計,生怕丟掉以後全局糜爛。這是什麼?這是怕!

怕失敗,怕現在就被滅亡,不敢冒險,總想拖着等待轉機。只此一點,就讓將來的前途蒙上了一層陰影。

臺下的軍士不斷髮起呼喝、喊殺聲,看起來像模像樣。

天武八軍,汴州最後的預備隊。但這是五萬新兵,不是五萬老卒,否則無論投入到哪個戰場,都足以改變局勢。

夏賊確實兵多,但河陽深耕未久,洛陽殘破不堪,汝州更是堪稱白地,全靠陝西、河中乃至靈夏長途轉運資糧,這就極大限制了他們能動用的兵力。

縱有五十萬騎,你前線維持不起,又有何用?

其實葛從周說得沒錯,這時就該置之死地而後生,放手一搏,揀選精兵萬人北上河陽,若能僥倖取得大勝,則局面會大大好轉,至少北線的局勢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觀。

“朱瑄已經動手了吧?”朱全忠突然問道。

“回大王,昨日傳來消息,朱瑄已遣使至濮州,要求賊將樑漢顒率部離開,借道魏博返鎮。羅弘信在年前就已經允諾夏人可以借道返回河陽,但不許再來。”李振回道。

“樑漢顒不答應會如何?”朱全忠問道。

“朱瑄會率軍驅逐。”李振說道。

“讓朱珍做好準備,與朱瑄密切配合,一旦發動,就把夏賊圍死、殲滅。”朱全忠說道:“樑漢顒覆滅,夏賊沒法從濮州襲擾我後方,左右突將軍、左右衙內軍、親騎軍、捉生軍、踏白都、英武都都可以派上用場。德勝軍三千騎一至鄭州,局勢立刻好轉,可見對付夏賊的零散鄉勇,騎軍最管用。對了,羅弘信還是不肯出兵攻河陽嗎?”

“羅弘信遣使送來戰馬兩千、絹五萬匹、錢十萬緡,並未提到出兵助戰的事情。”

“你再跑一跑吧。”朱全忠嘆了口氣:“魏博兵多將廣,錢糧充足,牛羊被野,實力不容小覷。若能出兵,可能比楊行密更管用。”

魏博與宣武的關係也不錯,因爲都有共同的威脅。孟懷二州於魏博而言,相當於門戶,十分重要。當年韓簡任節度使的時候,銳意擴張,河陽就曾被其短暫拿下。如今河陽在邵樹德手中,焉能不懼?

只可惜他們只願提供錢糧、馬騾,不願出兵助戰。若能像楊行密一樣兩路出師,一攻壽州、一攻安州,則汴梁的局面能大大改觀。

可惜,可惜!

“大王,我這便動身。”李振慨然應道。

“好好做。”朱全忠笑道:“邵賊想亡我,沒那麼容易的。”

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一章 調查(一)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1340章 徵調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1269章 侄女婿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949章 亂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1024章 造勢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章 掙扎第949章 亂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943章 不死心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1317章 亂平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章 真理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三十章 擊破第1250章 寒意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四章 團伙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1095章 封賞第1132章 大棋局第四十章 驚喜第一章 紅利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第九章 焦躁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五章 朱瑄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1140章 動真格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四章 兵諫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四章 王霸之基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1313章 奔喪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三十一章 反噬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十五章 出招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1101章 統戰
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一章 調查(一)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1340章 徵調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1269章 侄女婿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949章 亂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1024章 造勢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章 掙扎第949章 亂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943章 不死心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1317章 亂平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章 真理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三十章 擊破第1250章 寒意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四章 團伙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1095章 封賞第1132章 大棋局第四十章 驚喜第一章 紅利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第九章 焦躁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五章 朱瑄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1140章 動真格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四章 兵諫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四章 王霸之基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1313章 奔喪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三十一章 反噬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十五章 出招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1101章 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