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繁榮的大上海捨不得打

上海,經過李衛國十幾年的苦心經營,如今人口已經突破五百萬,成爲十九世紀中葉的世界第一座超級大都市。

十幾年前,上海還是一座人口不過三萬,方圓五公里的小縣城。一場太平天國戰爭,造就了這座小縣城的人口突破五百萬大關的奇蹟,成爲全球唯一一座人口超過五百萬的大都市。

當然,如果只是那座方圓五公里的小縣城是絕對裝不下五百萬人口的。如今上海縣已經升級爲上海府,是江南巡撫、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的綜合治所所在地,也是南方十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

正因爲這種特殊性,使得上海連續經歷了三次大擴建,原來的上海縣城方圓不過五公里,如今方圓已達五十公里,將原來的英法美三國租界納入,更是橫跨黃浦江,浦東、川沙也成了市區。

而除了內城,外城已經看不到任何平房建築了,全部被高樓大廈取代,以緩解巨大的人口壓力。

從軍事角度看,五百萬的人口大都市不可取,因爲一旦爆發戰爭,人口密度太大,容易造成更大的平民傷亡,尤其是熱兵器的高速發展,殺傷力比冷兵器大得多。

對於上海而言,地處華東平原區,兩面環海一面臨長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變成人口密集區,等於增加了巨大的軍事負擔。

但凡是有利有弊,一開始李衛國對於建設大上海還心存疑慮,不過很快他想開了,如今又不是舊中國,大上海也不可能再重演被日軍毀滅的覆轍了,李衛國自己應該有信心保護住上海,若連個上海都保不住,那就別談王途霸業了。

李衛國沒有了心結,便放手讓傅學賢等人修建大上海。

當然,派出軍事上的不利因素。李衛國卻收到了政治和經濟上的巨大回報。

政治上,大上海計劃實施後,接納了江南的大量難民,使得老百姓安居樂業。免受戰火摧殘。數百萬老百姓從全國各地遷入上海,就是因爲他們聽說李衛國仁義,治下安定,生活富足,所以都是衝着李衛國的名聲纔來的上海。李衛國如果不擴建大上海,那麼就無法安置數百萬難民,那麼李衛國的仁義名聲就毀了。因此,大上海計劃最終取得成功,數百萬難民得到妥善安置,造就了大上海的五百萬人口世界紀錄,同時也造就了李衛國的仁義名聲,百姓擁戴,聲望如日中天。

經濟上,大上海計劃實施後。一開始每年平均五六十萬的老百姓涌入上海,衣食住行全面告急,面對這種情況,負責實施大上海計劃的傅學賢差點嚇死,因爲光賑濟難民的花費就是數百萬元計。

好在李衛國的金庫內資金充足,每年光印製違鈔就能從海外獲得數千萬人民幣的鉅額利潤,亞投行壟斷全國金融,江灣工業區的蓬勃發展,每年的利潤也是非常可觀,使得安置難民的資金充裕。不至於造成難民譁變。

以工代賑,這是李衛國在崇明當縣令時就制定的民生策略,既可以集中勞動力進行各項建設,又可以解決老百姓的生活問題。安定社會治安,提高民望,一舉多得。數百萬難民爲大上海工程建設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而江灣工業區的六次大擴建後,產能巨大,鋼鐵、水泥、紡織品等大宗工業品產能過剩。海外市場競爭激烈,正好可以擴大內需,拉動上海經濟增長。

於是便有了三次城市大規模擴建,修建新的外城城牆,市區內修建寬闊的大馬路、防洪排水地下通道,供數百萬難民居住的數萬棟樓房,城市地鐵等各種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即消耗了工業區過剩的產能,又完成了城市大擴建,成功安置了數百萬人口。

可以說,前期的投入是鉅額的,十幾年間累計花費1.2億人民幣,但最近幾年投入越來越少,反過來數百萬上海市民開始反哺上海市財政,令上海市的財政赤字消失了,而且每年光徵稅就高達兩千萬人民幣,不出五年時間,當年李衛國投資的鉅額資金將全部收回。

這就是巨大的人口帶來的優勢,因爲五百萬人口居住的城市,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費,生活用的油鹽米麪傢俱用度等都需要購買,這促進了城市商業發展,政府可以徵收大量的商業所得稅,而自來水、煤氣、煤氣燈、地鐵等基礎設施投入使用,老百姓都離不開,還得向政府交錢。

別看自來水一毛錢一噸,煤氣三毛錢一立方米,地鐵票只需要五分錢硬幣,這些都是小錢,但如果乘以五百萬人口,那就是一大筆資金了,再乘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便是鉅額資金了。

而這些,就是人口巨大的優勢,可以反哺城市建設投入,這樣不斷循環下去,城市的發展就變成了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最終變成了上海經濟的騰飛。

如今,上海的地標建築已經不是亞投行總部大樓了,八層的銀行大樓已經不稀奇了,在最繁華的商業地段,已經有了三十層高樓,成爲上海的新地標,相比較而言,同時期的美國紐約,其最繁華的第五大街最高樓不過只有十八層洛克菲勒中心而已,跟上海一比,簡直弱爆了。

站在佘山最高處,李衛國眺望着腳下的大上海,心中感慨萬千。

這是他一手創造出來的大上海,那種感覺比玩模擬城市來得更過癮,更自豪,更有成就感。

然而,上海越是繁榮,李衛國就越是擔心,一旦爆發戰爭,怕被敵人破壞了。

越有錢的人越摳門,越有成就的事業就越怕失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亙古不變。

“王爺,剛剛接到消息,英法兩國議會已經通過了宣戰書。”

神盾局情報處副處長程坤前來向李衛國報告,如今神盾局海外情報李衛國已經交給程坤了,至於國內的情報工作,則依然歸李靖打理。

表面上看只是分工不同,實際上李衛國已經開始着手分開中華神盾局的權利部門了。一個對內,一個對外,是一種權衡之術。

“消息來的好快啊!這才幾天時間?英法兩國議會就做出了決定!這不像他們的作風啊!”

說話的是李鴻藻,他從兩廣總督調任兩江總督。回到上海了。

這是李衛國的安排,因爲戰爭馬上就要爆發了,上海和兩江需要一個有能力的總督主持政務,而李鴻藻無疑是最符合條件的。

對此,李鴻藻也是非常高興。因爲在李衛國的圈子裡,兩江總督就是最大、地位最高的總督,就好比總督直隸是大清國地位最高的總督一樣。

“李大人有所不知,英國人已經將電報線鋪設到了新加坡,所以消息纔會傳遞的這麼快!”程坤立刻解釋道。

李鴻藻恍然大悟,並不驚訝,因爲在他打理兩廣的這一年半時間裡,修鐵路、鋪設電報線都是頭等重要的大事,對電報的通訊速度還是非常清楚的。

“電訊時代降臨了!”

李衛國笑了笑,說道:“上一次英法兩國對我們選擇足足墨跡了一年時間。如今有了電報通訊手段,僅僅三天時間他們就做出了反應,看起來這一次,英法兩國是有備而來啊!”

“有備而來,我看是準備來捱揍還差不多!”

張小六撇撇嘴說道,一臉的不屑,如果說十年前的張小六還害怕洋人,那麼現在的張小六已經把洋人當成出氣筒,想怎麼虐就怎麼虐了。

張小六身爲南洋軍第一方面軍司令,自然信心十足。同樣。自從淞滬會戰上爆虐英法聯軍之後,整個南洋軍的官兵們也都不怕洋人了,甚至老百姓也把腰桿挺直了,不再對洋人點頭哈腰了。

這是心境的變化。代表着強大的實力和自信心。

不過李衛國卻要說說張小六了,驕傲是可以的,但不可以自大,輕視敵人。

他說道:“我們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卻要重視敵人,否則就是驕兵必敗了。”

“是!”張小六頓時應道。這些年他多數時間都在學習當中,去年剛拿到了旦復大學的畢業證書,學士學位,這對於張小六一個李府的奴才出身的小人物而言,可謂是大造化了,他整個人的氣質也發生了大變化,從平凡人正式進入精英行列。

對於張小六的虛心態度,李衛國還是非常滿意的。

“你覺得這一次英法聯軍會從什麼地方來攻?”

張小六想了想,回答道:“在戰爭爆發初期,東南沿海各省均有可能,隨着戰爭進程發展,將會以進攻上海爲主。”

“哦,何以見得?”李衛國微笑着問。

一旁的李鴻藻、傅學賢和程坤也都豎起了耳朵,想要看看這位吳王身邊最親信的人有多少才學,畢竟張小六一個李府奴才出身,如今坐到了第一方面軍司令的位置,掌管着李衛國手下最精銳的四個軍八鎮二十萬大軍,可謂是軍方巨頭了,並不是所有人都服他。

張小六說道:“按照王上的全局計劃,奕欣代表的朝廷大軍、李鴻章的燕軍,以及英法聯軍,這三方勢力都是我們的敵人,但奕欣是想讓李鴻章和英法聯軍先跟我們死磕,他好坐收漁翁之利,那麼朝廷的滿蒙八旗軍就不會先出手。李鴻章肯定知道奕欣的算盤,但他不出兵不行,爲了不讓奕欣撿便宜,李鴻章會鋌而走險,打算速戰速決,在奕欣沒有反應過來前,利用吳志強的第四軍爲內應,妄圖一戰而下上海。同樣,英法兩國也不會傻得被奕欣當槍使,所以英法聯軍不會在一開始就對我們發起決戰,他們最大的可能就是牽制我軍兵力,坐看中國內戰,到關鍵時刻,英法聯軍纔會出手,以亡我中華爲目的。”

頓了頓,張小六總結道:“所以,我認爲英法聯軍開始的時候會襲擾東南沿海各省,發揮他們艦隊的優勢。一旦這邊王爺跟奕欣和李鴻章決戰過後,不論誰勝誰負,英法聯軍都會席捲而來,以佔領上海,報昔日之仇。”

李衛國笑了笑,卻問向其他人:“諸位以爲如何?”

李鴻藻佩服道:“張司令分析的十分有道理,佩服佩服!”

“臣等附議!”傅學賢和程坤也紛紛附和點頭,都一臉驚訝,沒想到這個李府的奴才經過這些年的學習後,已經大翻身了。

“不錯!不錯!”李衛國點點頭,垮了張小六一番,也是很高興。

傅學賢突然皺眉,說道:“萬一在上海開戰,對上海的經濟影響甚大!”

李鴻藻也說道:“上一次川沙和浦東地區是一片荒草地,跟英法聯軍在那裡決戰倒是不影響什麼經濟。可如今川沙和浦東也有大部分地區規劃進了上海城區之內,再在這裡開戰,破壞甚大,經濟損失甚大。”

張小六不在乎道:“上海的三道城牆都修建的十分高大堅固,英法聯軍的火炮依然都是直射火炮,根本打不進市區之內。至於工業區,浦東並沒有,都在黃浦江南岸,應該損失不大。”

當年李衛國開始建設大上海時,因爲當時的實力弱小,是以防禦反擊爲出發點的,就是把上海的城牆修建的高大堅固,全部採用鋼筋混凝土澆灌,作爲抵禦外敵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同時,城市內不再允許修建木質房屋,新建的房屋必須是鋼筋混凝土建築,這也是當時李衛國的信心不足,以爲一旦城牆守不住時,軍隊退入市區內,依託鋼筋混凝土的房屋進行城市巷戰,把上海打造成東方的斯大林格勒。

當時的計劃是保守的,沒有想到輕鬆取得了淞滬會戰的勝利。如今若再來一次,李衛國可真不捨得了,畢竟就算能取得斯大林格勒那樣的保衛戰勝利,一座繁華的大都市也毀了。對於李衛國而言,他會很心疼的。

李衛國於是道:“這一次,不會再讓英法聯軍輕易登陸了,戰場擺在海岸線附近,確保城市不受影響。”

李鴻藻擔憂道:“可是,在海岸線附近交戰,英法兩國的海軍太過強大,我們的軍隊是不是太吃虧了?”

這是硬傷,沒有制海權,在海岸線附近交戰必然吃虧的。

不過,李衛國不懼,他有信心,因爲東海艦隊有大殺器。

“無妨,這一次東海艦隊會參戰,配合岸防部隊、淺海和海岸線雷場,英法聯軍就算登陸成功,也得付出慘痛的代價。”

按照李衛國的計劃,英法聯軍爲了登陸將消耗掉大量的兵力,剩下的兵力登陸後,也將遭到南洋軍優勢兵力合圍,迅速結束戰爭,將戰爭的破壞性和影響降至最低線。

越是經濟繁榮,越是打不起戰爭,因爲損失太大了,心疼啊!

所以李衛國的戰略方針就是儘可能的快速結束戰爭。

正在這時,吳王府親兵緊急求見。

“報——啓稟王爺,朝廷送親隊抵達了,王妃請王爺速回!”

李衛國頓時苦笑,這一天還是到了,又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第216章 李鴻章被坑第554章 令人振奮的新線索第303章 東印度公司的末日第32章 組建軍隊第283章 特效藥暴利壟斷第258章 滅清第541章 德國公海艦隊的十字路口第43章 新軍集體大泡澡第315章 第二套人民幣發行第50章 氣不死你也噁心死你第189章 大勝第377章 暗流涌動第374章 漢語四六級必考八股文第346章 第一波第401章 談判桌子下的戰爭準備第636章 倒逼雷達提前服役第224章 近海鐵甲艦隊第184章 激將第28章 洪水無情人有情第562章 烈寧的野望第17章 空手套狼第163章 瘋狂大練兵第11章 父親獲救第303章 東印度公司的末日第522章 坦克出口,盟友痛苦並快樂着第487章 軍用自發熱方便麪第290章 打死也不想進集中營了第576章 我們是來福靈行動隊第279章 鋼鐵帝國第344章 難道世界大戰了第625章 希特勒出陰招第501章 美利堅海軍的最大致命傷暴露第149章 滬軍八鎮第293章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第557章 姆大陸同鬼谷傳說第68章 出兵第9章 陰謀嫁禍第420章 亞洲最後的釘子戶第134章 雨花臺絞肉機第420章 亞洲最後的釘子戶第250章 吊打英法小盆友給大家拜年啦!第73章 佔領上海第65章 興辦實業第584章 徹底剿滅美日最後的抵抗力量第445章 羅斯福上位第430章 協約國集體瘋了第315章 第二套人民幣發行第111章 三十六計之笑裡藏刀第554章 令人振奮的新線索第408章 搶美利堅的桃子第317章 海權論和雄風級戰列艦第139章 意外援兵第339章 悉尼陷落第421章 美利堅的鉅變第505章 太平洋海戰落幕第637章 中德特種兵初戰第366章 電信工業革命第120章 坑殺八旗第382章 試炮引發的思考第204章 林肯被坑哭了第493章 歪打誤撞抓大魚第16章 僞-鈔計劃第68章 出兵第496章 甲午中日海戰第383章 古巴危機第559章 關鍵線索第129章 殺欽差第117章 東海艦隊成立第183章 決策第477章 敵蹤驚現第595章 突如其來的紅色革命第140章 人心所向第446章 強大無匹的暴怒第471章 這個F16戰鬥機有點萌第590章 早產的俾斯麥號戰列艦第297章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五)第464章 超級三峽工程第351章 第六波劇透關於傅善祥的身世容貌經歷之謎第57章 赤果果的敲竹槓第421章 美利堅的鉅變第612章 紅俄克格勃的崛起第268章 中英海軍軍備競賽第84章 洗劫金陵城第325章 危機四伏的夏威夷第443章 李衛國的擔憂第358章 橫掃馬來亞第292章 俾斯麥要訪華第109章 危機四伏第201章 一起坑美國第32章 組建軍隊第310章 中日海軍東海遭遇第494章 偷襲珍珠港第429章 雷神一出,天下無敵第590章 早產的俾斯麥號戰列艦第186章 爲民族生存空間而戰第597章 高手寂寞,想約架的中華帝國軍方第550章 帶上女王一起跑第69章 寶山縣首戰
第216章 李鴻章被坑第554章 令人振奮的新線索第303章 東印度公司的末日第32章 組建軍隊第283章 特效藥暴利壟斷第258章 滅清第541章 德國公海艦隊的十字路口第43章 新軍集體大泡澡第315章 第二套人民幣發行第50章 氣不死你也噁心死你第189章 大勝第377章 暗流涌動第374章 漢語四六級必考八股文第346章 第一波第401章 談判桌子下的戰爭準備第636章 倒逼雷達提前服役第224章 近海鐵甲艦隊第184章 激將第28章 洪水無情人有情第562章 烈寧的野望第17章 空手套狼第163章 瘋狂大練兵第11章 父親獲救第303章 東印度公司的末日第522章 坦克出口,盟友痛苦並快樂着第487章 軍用自發熱方便麪第290章 打死也不想進集中營了第576章 我們是來福靈行動隊第279章 鋼鐵帝國第344章 難道世界大戰了第625章 希特勒出陰招第501章 美利堅海軍的最大致命傷暴露第149章 滬軍八鎮第293章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第557章 姆大陸同鬼谷傳說第68章 出兵第9章 陰謀嫁禍第420章 亞洲最後的釘子戶第134章 雨花臺絞肉機第420章 亞洲最後的釘子戶第250章 吊打英法小盆友給大家拜年啦!第73章 佔領上海第65章 興辦實業第584章 徹底剿滅美日最後的抵抗力量第445章 羅斯福上位第430章 協約國集體瘋了第315章 第二套人民幣發行第111章 三十六計之笑裡藏刀第554章 令人振奮的新線索第408章 搶美利堅的桃子第317章 海權論和雄風級戰列艦第139章 意外援兵第339章 悉尼陷落第421章 美利堅的鉅變第505章 太平洋海戰落幕第637章 中德特種兵初戰第366章 電信工業革命第120章 坑殺八旗第382章 試炮引發的思考第204章 林肯被坑哭了第493章 歪打誤撞抓大魚第16章 僞-鈔計劃第68章 出兵第496章 甲午中日海戰第383章 古巴危機第559章 關鍵線索第129章 殺欽差第117章 東海艦隊成立第183章 決策第477章 敵蹤驚現第595章 突如其來的紅色革命第140章 人心所向第446章 強大無匹的暴怒第471章 這個F16戰鬥機有點萌第590章 早產的俾斯麥號戰列艦第297章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五)第464章 超級三峽工程第351章 第六波劇透關於傅善祥的身世容貌經歷之謎第57章 赤果果的敲竹槓第421章 美利堅的鉅變第612章 紅俄克格勃的崛起第268章 中英海軍軍備競賽第84章 洗劫金陵城第325章 危機四伏的夏威夷第443章 李衛國的擔憂第358章 橫掃馬來亞第292章 俾斯麥要訪華第109章 危機四伏第201章 一起坑美國第32章 組建軍隊第310章 中日海軍東海遭遇第494章 偷襲珍珠港第429章 雷神一出,天下無敵第590章 早產的俾斯麥號戰列艦第186章 爲民族生存空間而戰第597章 高手寂寞,想約架的中華帝國軍方第550章 帶上女王一起跑第69章 寶山縣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