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們已經注意到溫莎大帝提到了太空探索,果然不久唐寧就公佈了新一代的靜止軌道衛星計劃,這一次要將衛星的發射高度從300公里提高到1000公里以上。只有擁有了靜止軌道衛星,全球定位系統才更準確,否則現在的精度還要靠地面的無線電發射塔來不斷地校正。
人們已經大概猜出了溫莎衛星帝國是如何把衛星發射到300公里之上的,索性公開承認了激光推進器與固態火箭的存在,而這一次要提高海拔並不只是要加大火箭的能量,而是要使用一門新技術,所以要說道說道。
由於溫莎科技帝國的高塔建造技術的進步,使得建造一臺豎着的粒子加速器成爲可能。唐寧聲稱豎直的粒子加速器將能夠爲大氣層之上的衛星提供動力,原理是:使用加速到接近光速的超能粒子來噴射到衛星磁場上。
根據狹義相對論的計算,粒子在接近光速時質量會變大,小小的粒子所形成的推力是驚人的,並且能夠突破大氣層的限制,不斷地噴到衛星磁場上。在上升時使用質子或者更大的帶正電荷粒子,撞擊衛星的稀土海爾貝克永磁場之正電荷面,直到速度變爲零。
而衛星迴落之時會使用的是電子等帶負電荷的粒子,它不會撞到衛星太近的地方,因爲大量的負電荷出現,將產生拉力,把衛星拉回地面,在進入大氣層之後再使用正電粒子使其減速。
衛星迴落並不需要太強的力,所以這也是可行的。這個巨大工程最大的工程難度可能是豎形加速器如何控制噴射的方向和力度。方向可以通過磁力微調,但弧度太大就需要構成加速器的物理構件本身做調整。
所以呢,其實這不是純正的直線加速器,而是弧線加速器,高塔上懸吊的加速構件會呈放射狀每隔一定距離有一條,在天空中形成美麗的風景。而爲了懸吊這設計的7根“弦”,將建造7座1。5千米的超級高塔。
這個建築被稱爲“七絃琴”,而七座塔被稱爲七姐妹。七姐妹都是水電暖資源中心,能源有冗餘的時候還能通過電網給居民和工廠供電。這是一個耗資達一億歐元的史無前例的項目,唐老闆好像還是頭一回做這麼大的投資。
七絃琴項目放在溫莎帝國的航空航天業中心西雅圖,將來把衛星送上大氣層邊緣之後就開始“彈琴”。可不能亂彈琴,其中的韻律還真像一曲美妙的音樂。
這個項目的研發雖然耗資鉅萬,但是開發成功之後再發射衛星那成功就低了,甚至原來從30公里到300公里那一段路程也可以使用加速器來助推,將成本降到原來的一半,或者把最大載荷提升數倍。
從此溫莎衛星帝國將可以發射重達一噸的衛星,不論是300公里的近地軌道還是一千公里的靜止軌道。
大氣層80公里以上有一個電離層,當帶電粒子通過它時,將產生華麗的光,人類屆時能夠看到反向的流星雨。極光發生的原因是太陽風吹到大氣層的電離層被放電放。
太陽風的速度僅爲400公里每秒,而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帶電粒子通過電離層的速度將極快,能量損失並不大。
爲了將來了載人航天科技考慮,火箭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唐寧在設計中把自修復材料考慮進去。在升空的過程,火箭會遭受巨大的物理條件考驗,所以幾每一次升空、着陸都會損傷其結構。
這些微小的傷痕人眼根本看不到,自修復材料從微囊中自動噴出將把這些人眼看不到的傷痕彌合,並且本身的消耗可以通過特殊的傳感器來檢測,當發現大量的微囊被釋放之後,就要考慮把火箭重新回爐重造了。
以前因爲液態氫與液態氧推進器對容器的要求比較高,爲了省事兒,唐寧大力發展的是固態火箭。但液態火箭的效能比固態要高,有了可靠的自修復材料,技術團隊可以開始考慮換成液態火箭了。
當液態火箭完全成熟時,就可以開始太空人計劃,屆時將能夠送8。5噸重的巨大太空艙升空至靜止軌道。其直徑爲5米,高度爲3。3米,爲4到6名宇航員提高舒適的生活空間。
失重會帶來無數的問題,洗漱、寫字等一切簡單的話動都會變得困難,爲了一股腦兒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唐寧設計的太空艙有“重力模擬”功能。
重力模擬只有一種方式:離心力。用小號的太空艙圍繞着主艙旋轉而得到,爲了平衡,唐寧設計每一個小離心力艙都是成對兒的,太空人跟自己等重的補給一起離心,雙雙圍繞着主艙轉動。當所有4個太空人都在重力艙時,將有8個艙平衡地繞着主艙轉動。同理,要是滿載6個太空人,將有12個小艙繞飛。
小艙與主艙之間使用的連桿是硬式的,分三截,每截的長度與主艙等同,即:5米。所以連桿的長度約爲15米。爲了這些太空人們能夠順暢地交流物品,這些連桿全部被設計成了太空中的“風鳥網絡”。
中空的連桿中央有一個根電磁線纜,能夠載着小包裹穿梭於小艙與主艙之間,將食品送到小艙,將代謝產物送回主艙物質循環站。只要太空人們要開派對時大家才聚攏在主艙,平時都各就各位,各行其事。
每個小艙都有宇宙高能射線傳感器,一旦發現射線強度很大,可以撤回主艙,因爲主艙有強磁場包圍,故而能夠像地球的磁場一樣保護太空站不受宇宙射線的傷害,也是永磁體引擎系統的一大福利。
也由於強磁場的存在,電磁信號會被幹擾,所以太空艙大多數的設備都會“光子化”,通過光纖來傳遞信號,甚至傳遞能量也不通過電力而通過光纖。工作與生活用品也以非金屬製品爲主,除非不可替代。
考慮到太空站太小,爲了擴容,唐寧還爲太空站設計了對接方案。將來可以讓更從的太空站與“零號”合體。所以主艙要多個接口,能夠與後來者組成雙飛、三飛、四飛……等等。
每個主艙最多與六個一起合體,而另外的後來者又可以繼續添加到主體上,一直組合到……很多很多,幾百個也沒問題,這就算一個不小的人類太空基地了,能住上千太空人呢。
所以唐寧選擇把零號發送到靜止軌道而不是更容易的300公里軌道,因爲這樣會使太空基地更穩定。這個方案一出爐,人類才驚覺他們離太空時代是如此之近,唐老闆把基地都給規劃好了。
等到幾百個太空艙互聯互通的時候,它們將組成一個類似銀河系那樣有“旋臂”的系統,而小艙們就像圍繞着旋臂上的恆星旋轉的行星,效果圖一出來,太空迷們都表示醉了。
唐大神就是有本事把不可思議的項目完成,而且讓太空中生活的人也活得像人樣,就像他第一次把人類投放到北極去工作和生活,現在那裡的科學家、工程師們都生活得非常高質量。
他還表示,一旦太空基地建成,即使地球遭遇到6500萬年前那種全球性災難,人類照樣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因爲太空基地至少能存在幾十年,直到小行星的威力被淡化。
屆時,地面上的“七絃琴”沒有了,所以太空艙無法軟着陸,只能強行進入大氣層,靠表面的玻璃纖維和酚醛樹脂複合材料形成熱盾躲過超高溫燃燒,再靠降落傘進行着陸,爲了保險起見,所有的太空艙都有這種着陸能力。
十年之內,人類將有能力避過任何等同於曾經發生在地球生物圈內的大災難,這聽起來似乎讓人類很欣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太空基地纔是唐寧對全人類所做的最大的慈善事業,從此人類變成了打不死的小強。所以,太空基地是幹麼用的?現在很明白了,就是爲了人類能夠頑強地存在下去,以後太空站上所有的一切科學活動都以此爲出發點。
太空四寶將來要變太空八寶、太空n寶,一直到人類能夠“製造”出一切生物產品。隨着太空基地的建成,還要在太空基地上建造一個“種子庫”,跟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種子庫類似,但是當然數量和種類要小得多,只能保證一些人類常見的作物有存留。
更不用說太空站上面的存儲器上一定第一時間把地面上的科學家檢測出來的各物種之基因序列信息獲取。
爲了解決被隔絕之後的太空基地供給問題,太空基地要搞“原始人計劃”。原始人重度地依賴動物來生存,穿的是獸皮,吃的是獸肉,縫衣針都是魚骨做的,房子當然用茅草,最多用木頭。
能夠直接從肥料和陽光生產棉的工廠本來對人類經濟沒什麼用,但對原始人計劃很有用。原始人計劃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讓棉工廠直接出棉球,且是沒有苞的棉花。
能夠出產無苞棉球之後,唐寧暢想一種巴掌大的迷你紡紗機,把棉球直接紡成一個個的棉圈,使用高精密的三維針織技術就能夠直接創作出“無縫線”的衣服來。更妙的是現在已經有了電磁樂高積木,能夠組裝成可複用的模型,將來的三維針織技術配合電磁積木就有了一臺能夠生產純棉織物的強大機器。
一臺桌面棉工廠一天主能生產一件小可愛,三天主能生產一件小衣,真是划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