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夏威夷條約

唐寧街,英國議會大廈。

從昨天傍晚開始,日德蘭海戰英國海軍失利的消息傳回倫敦,所有各部門議員們便被召集在一起,爭吵聲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中午,依然沒有停歇的意思。

整個議會大廳已經變成了旅館和飯店,所有議員們都沒有回家的意思,不討論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都不會罷休的。

“討論出結果沒有?”

首相辦公室內,赫伯特一邊吃着便當,一邊問向一干內閣成員們。

外交大臣亞瑟冷哼一聲,道:“日德蘭海戰的失利,涉及到重大的責任問題,在野黨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還不趁機把我們拉下馬纔怪?”

海軍元帥,第一海軍大臣赫德沃思?穆克斯爵士嘆口氣道:“此戰失利,是我的責任,我會主動引咎辭職的。”

陸軍元帥,陸軍大臣約翰?登頓?平克斯通?弗倫奇伯爵皺眉道:“不管是什麼理由,這次海戰的重大損失,你作爲海軍大臣是無法逃脫責任的。但是眼下不是辭職可以解決的問題,德國海軍獲得大勝,接下來肯定會突破封鎖,一旦德國海軍進入大西洋,那後果不堪設想。現在你的當務之急是立即整頓海軍,務必將德國海軍封鎖在北海,絕對不能讓他們進入大西洋。”

儘管二人都是大臣和元帥,但弗倫奇是是世襲伯爵,而穆克思則只是因公授勳的勳爵,地位擺在那裡,穆克思不得不接受對方的訓斥。

穆克思這個元帥和勳爵得來不易,完全靠他個人的能力,因此在英國海軍所有元帥當中,穆克思有着無法替代的地位,就算打了一場大敗仗,但如果穆克思辭職,那麼對英國海軍的士氣打擊將更大。

赫伯特贊同道:“公爵大人所言極是,穆克思元帥還請想辦法力挽狂瀾纔是。”

其他人也都勸諫,包括第一海務大臣費舍爾在內,都不希望穆克思離職。

穆克思嘆口氣道:“我實在愧對帝國,這仗打得實在是窩囊,沒有精力過大戰的德國海軍怎麼會突然向吃了興奮劑一樣變得如此勇猛和狡猾?”

情報局局長蘭德斯頓時尷尬的說道:“都是我不好,如果我堅持立場,傑里科也不會中埋伏。”

穆克思說道:“這不能怪你!傑里科作爲海軍艦隊司令,他自己應該有判斷。”

“是我的錯!”

門口突然有人喊了一聲,衆人擡頭一看,正是英國海軍艦隊司令傑里科。

傑里科昨夜率領艦隊殘餘艦隻狼狽的逃回斯卡帕灣,稍作安排之後,立即被英國政府召回倫敦,議會要聽他的解釋,要知道日德蘭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何英國海軍會如此慘敗。

“你回來的正好!”穆克思頓時沉下臉來,怒道:“你是怎麼指揮的?”

赫伯特看着傑里科黑眼眶紅眼睛,知道他肯定非常的勞累,於是說道:“坐下說吧!”

“他有臉坐嗎?”弗倫奇伯爵冷哼一聲,強忍着怒意。

“我不累,我還是站在回答吧!”傑里科打了打敗仗,自然沒有任何脾氣,只盼望着不被送上軍事法庭。

隨後,傑里科將日德蘭海戰的情況向衆人做了通報,提出了很多令人費解的問題。

蘭德斯問道:“你的意思是德國人知道我們已經破譯了他們的無線電密碼了?這怎麼可能?我們的保密工作非常的嚴格,絕對不會泄露的。”

傑里科點頭道:“總總跡象表明,德國海軍是事先埋伏好的,他們知道我們要去伏擊他們,主力艦隊跟麼沒有去攻擊作爲誘餌的貝蒂艦隊,而是直接奔着我們去的,而且他們竟然知道我們的航線和位置,預先埋伏了大量的潛艇,不但給我艦隊造成重創,而且打亂了我艦隊的陣型,就在這時德國主力艦隊出現,這絕對不是巧合,我們從一開始就陷入德國人的圈套了。”

穆克思點點頭,道:“蘭德斯你不必自責,我們相信你的情報部門沒有泄露。其實我們都太自大了,幾次跟德國海軍交戰,我們都利用情報實現埋伏在預定地點等待德國海軍出現,一次兩次德國人不會懷疑,幾次都是這樣,難免德國人不會懷疑他們的密碼本泄露了,因此將計就計反過來算計我們一把也是必然的。”

赫伯特問道:“具體損失統計出來了嗎?損失大嗎?”

傑里科頹喪的點頭道:“是的!我們遭遇了德國海軍主力艦隊的伏擊,主力艦艦隊損失一半,剩下一半各個重傷,目前正在斯卡帕灣緊急修理。”

亞瑟插嘴問道:“短時間內還可以戰鬥嗎?”

傑里科搖搖頭,道:“戰艦損壞程度,沒有半個月難以修復,人員傷亡三分之二,補充也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最嚴重的是士氣問題,皇家海軍經此一戰,士氣已經跌倒了谷底。”

穆克思嘆口氣道:“跟中華帝國海軍交戰後,我們海軍的創傷還沒有癒合,這次又被一項沒有任何經驗的德國海軍打敗,士氣嚴重低落也是必然。”

“該死的!”穆克思接着猛地砸了一下桌子,非常憤怒的說道:“被中華帝國海軍打敗已經夠丟人的了,但好歹人家經歷多場海戰,是公認的戰鬥經驗豐富的常勝之師,加上他們是偷襲得逞的,因此我們敗了還可以用失誤和沒有實戰經驗來解釋。但現在呢?跟德國沒有實戰經驗的海軍正面決戰,我們也輸了,而且輸得更慘,難道皇家海軍已經沒落了嗎?”

弗倫奇勸說道:“也不能全怪海軍,剛纔傑里科不是說德國的海軍航空兵出動了大批轟炸機攻擊我們的艦隊嗎?”

傑里科立即補充道:“沒錯!雖然不像中華帝國用轟炸機消滅日本聯合艦隊那樣的情況,但是德國人的飛機突然出現在我艦隊上空,他們炸彈和魚雷雖然沒有給我艦隊造成重創,但是卻令我艦隊各艦被迫去躲避魚雷。您知道的,數百枚魚雷從各個方向射來,我們的隊形是無法保持的,頓時陷入混亂當中,這二十多分鐘的時間裡,德國主力艦隊完成了對我主力艦隊的有利打擊隊形,造成我艦隊被重創。”

穆克思皺眉道:“這種戰法怎麼看都不像德國人想出來的?”

赫伯特點頭道:“德國人非常死板,這種戰術的確不像他們的。畢竟德國人沒有建造航空母艦,那麼他們的作戰飛機是如何飛到日德蘭上空的?我們的陸基飛機能做到嗎?”

空軍大臣休?特倫查德子爵這才說道:“無法做到,除非用航母平臺。”

德國人沒有航母平臺,甚至連改裝航母都沒有,那麼他們的飛機是如何做到的?

忽然間,衆人似乎恍然大悟,齊聲道:“是中華帝國!”

亞瑟突然道:“據我所知,中華帝國最近跟德國簽署了一筆鉅額交易,德國國庫大批黃金和白銀作爲抵押,運往中華帝國。”

“一定是的!”赫伯特咬牙切齒的說道:“中華帝國對我們接納美國參戰非常的不滿,除了減少給我們的先進武器和物資供應之外,相比也暗中向德國出口了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

特倫查德分析道:“沒錯!我終於想明白了,當初中華帝國空軍出動的貓妖戰鬥機和h1n1轟炸機對濟州島轟炸時,有一半戰鬥機和轟炸機是從本土的威海衛和上海起飛的,但賣給我們的貓妖戰鬥機和轟炸機卻無法達到那個航程。

弗倫奇伯爵突然問道:“你的意思是說賣給我們的都是水貨?”

特倫查德點頭道:“雖然不是水貨,但是中華帝國對外出口向來是先降低一級性能再出口的,他們稱之爲外貿型,實際上就是性能縮水版本。我想德國人肯定獲得了中華帝國真正的原版作戰飛機,因此纔會有這麼大的航程,可以直接從德國本土起飛到日德蘭上空。”

“中華帝國實在是太可惡了!”

衆人頓時氣得差點吐血,他們已經容忍很久了,如果不是中華帝國的軍力強大,如果不是擔心中華帝國倒向同盟國陣營,如果不是覬覦中華帝國的先進武器裝備,以英國內閣這幫強硬分子的態度,早就跟中華帝國翻臉開戰了。

弗倫奇雖然非常生氣,但是也不忘記數落特倫查德,道:“你的航母是幹什麼吃的?爲何呆在港口裡不出動?就算中華帝國給德國更加先進的飛機,我們是擁有航母的,得不到長程作戰飛機,用航母也完全可以彌補啊!”

“對不起!”特倫查德頓時羞愧的低下了頭,道:“我也有責任。”

“好了!”赫伯特頓時打斷道:“仗打成這個樣子,我們都有責任,就不要在這個問題上費神了。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對德國海軍,他們獲得了大勝,很快就會主動出擊,突破我們的封鎖。”

穆克思於是說道:“按照傑里科的報告,我海軍主力艦隊損失過半,半個月內無法出海作戰了。因此我們只能請求法國海軍暫時協防一下北海,敦促美國海軍儘快啓程過來,填補這方面的空白。”

赫伯特轉向亞瑟問道:“美國方面怎麼說的?”

亞瑟回答道:“美國今天是愚人節,美國政府的官員們都在相互扯淡開玩笑,根本不相信我們的話。我們剛剛聯繫了美國駐英大使,請他將實情轉達。”

赫伯特頓時翻翻白眼,相當的無語,苦笑道:“也不能怪美國人,連我自己都覺得好像在夢裡一樣,我們皇家海軍怎麼會被德國人打敗?實在是天大的笑話。”

穆克思想了想,說道:“不能指望美國海軍短時間趕到,因爲他們一來也沒有大規模海戰的經驗,二來美國人蔘戰其實是爲了打破中華帝國的政治和經濟封鎖,想從我們這裡賺些錢,三來美國海軍還得提防着強大的中華帝國海軍,別看他們叫囂着派海軍過來,未必可信。”

弗倫奇皺眉道:“那怎麼辦?法國海軍在超神弓型主力艦方面遠遠不如德國海軍,他們是擋不住德國海軍的。”

赫伯特點頭,轉向亞瑟說道:“就看你的了,請務必說服美國海軍過來幫忙。”

亞瑟頓時起身,叫來秘書道:“馬上去約見美國大使!”

這時,議會大廳秘書長過來傳喚傑里科,要他去議會解釋。赫伯特於是道:“咱們一塊去聽聽吧!”

亞瑟突然問道:“外面已經被媒體堵住了,我們該如何解釋?要不要發佈實情?”

赫伯特嘆口氣,道:“德國人一定大肆宣揚,甚至會誇大戰果。這樣吧,你立即召開新聞發佈會,控制一下輿論,儘可能往小了說,眼下國內經濟動盪,無法承擔一場大敗的噩耗。必要時,你可以動用警察,叫那些喜歡誇大其詞的報社和記者們統統閉嘴,實在不行就關起來。”

亞瑟問道:“這樣好嗎?在野黨那邊肯定不會讓步的,肯定會抓住把柄大肆炒作。”

赫伯特幾乎要崩潰了,說道:“就這麼定了,我去見見伯納爾,希望他能夠以國家大局爲重。”

隨後,傑里科在議會遭到一干議員們的猛烈圍攻和指責,當場宣佈將其解職,並移送軍事法庭。

而亞瑟在發佈會上則宣稱昨天英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中失利,因爲傑里科指揮不當,導致英國海軍損失了幾艘戰艦。

亞瑟刻意壓低損失,並提前給英國媒體吹風,用各種手段壓住了英國輿論。同時,由於是愚人節,英國國民對此也沒有太上心,都以爲是個玩笑,強大的英國海軍怎麼能夠慘敗呢?

同一天早上,德國政府也大肆宣揚德國海軍在日德蘭大敗英國海軍,誇大其詞的稱全殲英國海軍主力艦隊,藉機安撫德國國內民衆,緩和國內矛盾,同時也是打擊了協約國的士氣,提升同盟國的鬥志。

英國和德國對海戰的結果公佈大相徑庭,導致全世界人們都明白其中一個肯定在撒謊。

很快,唯恐天下不亂的中華帝國主流媒體,中華帝國的權威報社,帝國日報發表了評論員文章,最客觀的報道了日德蘭海戰的結果,指出英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中損失過半,是慘敗的一方,而德國海軍損失微乎其微,獲得了大勝。

由於中華帝國在同盟國和協約國陣營裡都有戰地觀摩團存在,因此中華帝國方面的報道更加令全世界各國人民所相信。

第二天,英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抗議行動,要求英國政府作出解釋。赫伯特內閣發現紙包不住火,於是不得不承認英國海軍慘敗,損失慘重。結果,英國國民憤怒了,戰爭已經讓他們失業、生活困難,如今英國海軍打了敗仗,國內矛盾頓時激化。

赫伯特內閣於4月3日宣佈下臺,原本該有保守黨組閣,但是保守黨這時也無法力挽狂瀾,一個黨派的力量在這個時候顯得非常弱,因此保守黨提議組成戰時內閣。於是自由黨和保守黨再次合作,第三次組成聯合內閣,同樣由大衛擔任聯合內閣首相。

儘管赫伯特內閣倒臺,但是並不能穩住國內矛盾。此時英國國內物資緊缺,通貨膨脹嚴重,英鎊已經停止了跟黃金自由兌換,貶值7倍多。男丁不是被送上戰場,就是進入軍事重工業工作,非軍事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因爲男丁的不足,導致大面積破產倒閉,女人開始放棄家庭主婦工作,進入工廠。

法國緊急調集十艘主力艦進入北海,幫助英國海軍防禦本土,但也只能提供警戒,更是不敢跟德國海軍交戰。

意大利海軍則配合法國海軍繼續封鎖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海軍,防止兩國海軍趁機鬧事。

美國在確認了英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中慘敗的消息後,更是大爲震驚。原本美國就沒有真正打算將主力艦隊調往北海,他們相信英國海軍足夠封鎖德國海軍的了,因此美國海軍遲遲未動,繼續蹲守在太平洋的珍珠港基地提防着中華帝國海軍。

美國的目的是震懾中華帝國,因爲美國加入了協約國陣營,把英法意三國海軍都算上,對中華帝國海軍處於壓倒性優勢。美國正忙着跟中華帝國嚴正交涉,要求中華帝國停止對日本戰爭行動。

如今,英國海軍遭到重創,頓時令美國在日本問題上對中華帝國的態度變軟,因爲英國海軍已經指望不上了,美國海軍被迫調往歐洲增援,因此就必須安撫住中華帝國,不敢再強硬了。

爲了安撫住中華帝國,美國再次放棄日本,主動要求跟中華帝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只有跟中華帝國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美國纔敢把海軍調往歐洲。

紫禁城,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召開御前會議,議題除了制定對倭國首都的登陸作戰外,日德蘭海戰的結局和影響也是重點議題。

王辰浩萬萬沒有想到,日德蘭海戰變成這副結局。德國海軍大勝讓他感到這個時空下的世界歷史將全面改變,連歐洲也發生了鉅變,嚴重偏離了歐洲歷史軌道。

“如果同盟國贏了,那麼還會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嗎?”

王辰浩心中不由得想到這個問題,歷史已經被他改的一塌糊塗了,他的“先知”能力也將隨着世界歷史的重大改變而消失。

王辰浩從來沒有過的感覺到害怕,如果中華帝國一味的侵略下去,會不會重蹈德國和日本的覆轍,這個問題一直是王辰浩最擔心的問題,他的腦海裡一直有着一個侵略者必敗的烙印。以前不覺得是個危險,因爲一切都在他的掌控和預測之內,但如今德國在日德蘭海戰獲得大勝,英國將無法阻擋德國海軍進入大西洋,一旦德國海軍的破交戰全面展開,英國必敗無疑。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將超出王辰浩的預測範圍。沒有了預測的能力,王辰浩就不敢再讓中華帝國走對外侵略的道路。

衆大臣們可不知道王辰浩的心中想法,他們已經被王辰浩多年來的調教,變得有些狂妄和自大了,以爲中華帝國就是無敵的存在,殊不知這正是王辰浩所擔心的問題所在,他可不想中華帝國向日本那樣最終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伍廷芳上奏道:“啓稟陛下,美國願意在日本問題上妥協,但希望跟我們簽署互不侵犯條約,結束中美十多年來的敵對狀態。”

“這樣正好,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消滅倭國了。”王士珍等一干軍方人員們頓時興高采烈。

王辰浩頓時沉下臉色來,道:“之前的計劃不變,朕只給你們一次機會,如果不能一次性摧毀日本,那麼立即結束戰爭。”

王士珍等人頓時愣住,偷偷瞄了皇帝陛下一眼,見他似乎心情沉重,於是也不敢再提了,當即稱是。

一旁張楓見王士珍吃癟了,頓時嘿嘿一笑,小聲跟王士珍說道:“貌似王大人今天上朝沒看天氣預報吧?”

“切!”王士珍沒好氣的瞪了張楓一眼,把臉別向另一邊。

張楓微微一笑,打擊一下王士珍是他每天上朝時的樂趣之一。

這時,只聽王辰浩說道:“美國既然又服軟了,那麼就跟他們簽好了。有了互不侵犯條約,對帝國來說也是件好事。”

張楓當即附和道:“陛下聖明!美國不是弱國,戰爭潛力巨大,跟美國交惡對帝國沒有好處。”

張佩綸說道:“陛下,既然美國主動提出,就說明我們佔上風,不如很敲美國一把。”

王辰浩問道:“怎麼個敲法?”

張佩綸回答道:“目前協約國在華訂單銳減,都是美國造成的。我們要求美國分出一部分利潤給我們,否則就不籤。美國肯定是要去增援歐洲的,我們一天不籤,美國就一天不幹將主力艦調往歐洲。對於協約國來說,德國海軍突破封鎖進入大西洋的結果是災難性的,不怕協約國方面不妥協,說不定不用美國提出,協約國方面就主動跟我們要求了。”

王辰浩點點頭,道:“這倒是不錯,可以考慮,諸位愛卿以爲呢?”

張楓領頭道:“臣等附議。”

王辰浩於是命令伍廷芳、張佩綸和唐紹儀組成對美談判小組,全權負責跟美國的談判事宜。

帝國總參謀部,日德蘭海戰跟中華帝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因此中華帝國海軍也在深入研究這場海戰,並從中終結經驗,爲將來可能爆發的大海戰積累知識和經驗。

按照中華帝國派駐英國和德國的軍事觀察員發回來的情報,經過彙總之後,跟英德兩國政府公佈的數字進行比較,刨除水分,獲得第一手詳盡資料。

林泰曾訪問柏林後回國,將整件事寫成了報告,在總參謀部大會上做了彙報,並結合數據提出了他的看法。

在交戰距離上面,林泰曾指出雙方交戰距離一直維持在20公里以外,全靠大口徑火炮作戰,小口徑火炮射程不夠,在主力艦決戰時,根本就是雞肋。

在命中率問題上,德國公海艦隊總共發射15380發炮彈,其中10904發大口徑炮彈,平均每艦330發左右,每門炮40發左右(攜帶量爲90~150發),大口徑炮彈命中確認621發,平均命中率5.6%。英國戰列艦總共發射大口徑炮彈4598發,平均命中率2.17%。就雙方命中率問題,林泰曾指出,德國海軍的神弓型和超神弓型戰列艦、戰列巡洋艦使用的是中華帝國生產的中央火控指揮儀和觀測儀,被證明超過英國軍艦的中央火控指揮儀和觀測儀。不過,林泰曾特別強調,德國海軍實彈訓練每年只有一次,炮手平均射擊次數爲2.5次,訓練不足。英國方面稍強一些,平均4.5次左右。而中華帝國海軍每年都會更換一次主炮炮管,按照一門主炮炮管平均壽命250發炮彈計算,中華帝國海軍平均射擊次數是英德海軍的50倍,如果換做是中華帝國海軍參加日德蘭海戰,將會取得全殲英國海軍的戰績。

在人員傷亡方面,林泰曾稱他所掌握的數據顯示,德國公海艦隊參戰官兵總人數在55000名左右,傷亡6000餘人。英國大洋艦隊參戰官兵總人數在60000名左右,按照英國官方公佈數字是6097人戰死,但林泰曾認爲英國故意隱瞞了真相,實際上英國海軍主力艦損失一半,人員傷亡也至少在一半以上,即死傷超過30000萬人。

林泰曾指出,英國海軍戰敗,傷亡巨大在所難免,但是德國海軍傷亡達到6000多人,這是因爲德國軍艦過分主意緊湊佈局,使得英國炮彈在附近爆炸時,過道的德軍來不及逃走,大多數被衝擊波的氣浪和火焰嗆死和燒死。

德國的戰艦仿自中華帝國海軍,因此林泰曾的經驗是,中華帝國海軍未來的戰艦需要考慮這方面的佈局因素。當然,德國人塊頭大,對於中華帝國海軍官兵們來說,過道不是那麼狹窄。但海軍部也引以爲鑑,艦政總署記住了林泰曾的忠告。

另外,林泰曾指出,日德蘭海戰的結果的比較可以看出英德兩國不同的設計哲學。英國建造的艦隻強調的是速度和火力,而犧牲的是裝甲防護力。德國軍艦則在降低航速和武備的基礎上強調更好的防護力。德國在技術上的熟練顯然勝過英國人。他們裝有定時信管的穿甲彈穿過英國船殼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英國炮彈往往碰上裝甲即炸。英國方面使用的火藥也存在着問題,其更易燃易爆。而皇家海軍在運送彈藥時不關閉彈藥艙門,這也是一個致命的失誤。在至關重要的防火系統方面,德海軍更是優越得多。德國人在多格爾沙洲一戰後,注意到了彈藥儲藏室和彈藥輸送機也能導致彈藥庫火災,立即對這兩個部分進行了封閉改裝,海戰中炮彈在德國炮塔裡爆炸,不會引起進一步的損害,防護得很好的垂直信道,防止火勢下竄到彈藥庫。而皇家海軍卻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至少三艘英國戰列巡洋艦的炸裂,是由於炮彈在炮塔裡爆炸時,引起了下至火藥甲板的一系列炸藥的爆炸。反過來,沒有一艘德國船因這類缺陷而喪失。

同樣雙方運送發射藥包使用的容器也有區別,德國人對發射藥用金屬容器封閉運送,而英國人則僅僅用蠶絲口袋包裹。德國船的上甲板在長射程的炮戰中提供了較好的防護,魚雷在它們加固了的舷側爆炸,造成的損傷也較小。

而且,德國在信號技術、火控測距設備方面,也都超過英國主力艦隊。英國海軍設計師集中注意力於速度和大口徑大炮,而忽視了其它必要的改進,在這次戰鬥中皇家海軍的這種缺陷是很明顯的。

通過林泰曾的解釋,中華帝國海軍部官員們和艦隊主官們學到了非常多的經驗,一方面改進中華帝國的戰艦設計,另一方面也找到中華帝國海軍現有裝備和經驗的不足之處。

中華帝國海軍之所以對林泰曾的報告非常重視,主要是因爲中華帝國海軍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超神弓時代的主力艦決戰,缺乏經驗,很多海軍裝備也沒有經過實戰,正好可以利用這次日德蘭海戰進行檢驗。

會後,海軍部將林泰曾總結的日德蘭海戰經驗編製成材料,寫入海軍教科書裡,同時下發給各個海軍官兵們學習。

伍廷芳、唐紹儀和張佩綸作爲中華帝國全權談判代表,同美國特使斯密斯一行人談判。由於英國方面急需要美國海軍開赴歐洲,因此爲了能夠讓美國海軍安心的去歐洲,英國極力促成中美簽署互不侵犯條約,併爲此答應在日本問題上,英美和協約國不再過問,同時,英國承諾從海外進口的物資中美兩國平分。

這樣一來,伍廷芳見有利可圖,於是上報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後,獲得了批准。

光華15年3月13日,西曆公元1915年4月15日,中華帝國同美國簽署了《夏威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主要針對海軍,規定中美兩國海軍停止在兩國國界級海外殖民地國界線巡邏,終止一切軍事對峙事件。中華帝國保證美國在日本的利益,美國在菲律賓的橡膠出口問題上妥協,恢復中華帝國在菲律賓享受跟美國一樣的待遇。

條約簽署後,中華帝國海軍率先履行條約,美國於是也得以放心的將主力艦隊調往歐洲。

在中美兩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的同時,德國海軍卻沒有閒着。在預定計劃下,德國海軍重創英國海軍之後,立即突破北海,進入大西洋執行破交作戰任務。

不過,舍爾僅僅在七天後派出了希佩爾的戰列巡洋艦分艦隊進入大西洋,配合德國潛艇執行破交作戰任務。

舍爾的主力艦隊僅僅休整了三天時間,便在第四天再次出港。

舍爾計劃攻擊英國海軍基地斯卡帕灣,意圖全殲英國海軍主力艦隊。德國海軍鬥志昂揚的抵達了斯卡帕灣,結果遭到英國空軍的猛烈攻擊。

直到這時,舍爾纔想起英國空軍也不是吃素的,如今跑到人家家門口去找茬,自然要遭到英國空軍的強硬回擊了。

舍爾艦隊遭到英國空軍300多架戰鬥機的攻擊。好在舍爾艦隊之前在林泰曾的建議下,加裝了大量的防空重機槍,同時英國的戰鬥機載荷小,航空炸彈僅僅給舍爾艦隊的主力艦造成一定程度的輕傷。

儘管這樣,舍爾還是付出了三條驅逐艦被擊沉的代價,灰溜溜的退回了威廉港。

第四天時,舍爾出動了海軍航空兵,100架h1n1轟炸機長途奔襲斯卡帕灣,投下了兩百枚五百公斤航空炸彈,頃刻間將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重創,造船廠、機械廠、槍炮廠、油庫、軍營等目標大部分被摧毀,不少受傷的戰艦被擊沉或者重創,整個斯卡帕海軍基地一片火海,英國海軍傷亡慘重,約兩千人在這次空襲中喪生。

不過,由於這一百架轟炸機沒有護航戰鬥機,因此遭到英國空軍圍攻。最終一百架轟炸機僅僅安全飛回德國的只有32架,其他盡皆被擊落。

與此同時,中華帝國對倭國的大規模登陸作戰也陸續準備完畢。皇家禁衛軍第一裝甲師、第三機械化步兵師、第一空降師,御林軍特戰大隊,陸軍第一集團軍、第三集團軍、第七集團軍,海軍陸戰隊陸戰第四師、陸戰第五師,登上運兵艦,跟隨海軍主力艦隊秘密向東京灣周邊集結。

中華帝國海軍出動四十艘戰列艦,十艘戰列巡洋艦,24艘航空母艦,42艘輕巡洋艦,130艘驅獵艦,20艘潛艇,13艘海軍醫院船,52艘補給艦。

海軍航空兵出動900架艦載戰鬥機,500架h1n1轟炸機,空軍從本土調集260架h2n1遠程轟炸機,轉場到北九州、中津等地空港,隨時支援海軍航空兵作戰。

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235章 風雨京畿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172章 妲己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709章 蘇德結合的產物——米格問世第72章 促襟見肘的經費第537章 蘇聯的崛起和美墨戰爭進入相持第651章 決戰大西洋之黑洞頻率第469章 美利堅投降第118章 遠東金融風暴(2)第703章 華約VS北約第267章 和平演變第132章 僱傭艦隊(中)第723章 核大戰第287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二)第572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67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3)第598章 中華帝國的抉擇第568章 胡德號超級戰巡的悲哀第217章 貨幣改革第294章 攪屎棍 來自黑山的鬧劇第656章 決戰大西洋之炮灰出擊第170章 對朝廷說不第210章 廷議第209章 九日戰爭(中)第130章 大國博弈(2)第107章 準備第564章 龐塔斯提洛海戰第349章 中華帝國反潛力量的建立第632章 墨西哥大潰退(中)第707章 德聯的洲際導彈試驗第521522章 二代 陸軍裝甲部隊三劍客第551章 偷天換日 空襲維莫爾克第113章 一艘船十個墓(3)第408章 日空軍的恥辱第11章 偷拍美女第438章 偷襲珍珠港(二)第102章 北洋兵器第370章 從北冰洋到南極洲的地軸計劃第256章 中國,雄起了第60章 武器採購大競標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第272章 戰前準備第664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咆哮第17章 豪賭一把第278章 中俄宣戰第504章 神壇上的中華帝國空軍第673章 決戰大西洋之生死瞬間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187章 較量(4)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316章 南海大海戰(一)第69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5)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74章 登雲級戰列艦第420章 歐洲戰車大競賽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1章 折戟沉沙第34章 三國干涉還遼第709章 蘇德結合的產物——米格問世第57章 籌備新軍(三)第346章 超級大炮和白磷彈第407章 立花山之戰第53章 我來當總教官怎麼樣?第418章 斬首行動(下)第471章 國際聯盟第244章 賣身契第560章第106章 來自沙皇的邀請第352章 51區第396章 中華帝國的電力革命第199章 夏級潛艇第92章 永平軍演(2)第580章 導彈實戰部署第98章 練兵大臣不容易第302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541章 蘇德瓜分波蘭,英法不敢宣戰第39章 機會來臨第716章 衛士導彈防禦計劃第696章 憤怒的小鳥(上)第690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2)第539章 武力炫耀 之蒙特雷大空降第74章 登雲級戰列艦第109章 晉德商號第669章 決戰大西洋之現代戰爭序曲第232章 爭奪威克島第256章 中國,雄起了第405章 全面對抗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146章 幾百張嘴等着吃他第525526章 西班牙內戰和中華帝國奪取直布羅陀第122章 費舍爾第367368章 橡膠戰爭第383章 中華帝國的“免檢”待遇第673章 決戰大西洋之生死瞬間第39章 機會來臨第140章 再添威脅
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235章 風雨京畿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172章 妲己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709章 蘇德結合的產物——米格問世第72章 促襟見肘的經費第537章 蘇聯的崛起和美墨戰爭進入相持第651章 決戰大西洋之黑洞頻率第469章 美利堅投降第118章 遠東金融風暴(2)第703章 華約VS北約第267章 和平演變第132章 僱傭艦隊(中)第723章 核大戰第287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二)第572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67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3)第598章 中華帝國的抉擇第568章 胡德號超級戰巡的悲哀第217章 貨幣改革第294章 攪屎棍 來自黑山的鬧劇第656章 決戰大西洋之炮灰出擊第170章 對朝廷說不第210章 廷議第209章 九日戰爭(中)第130章 大國博弈(2)第107章 準備第564章 龐塔斯提洛海戰第349章 中華帝國反潛力量的建立第632章 墨西哥大潰退(中)第707章 德聯的洲際導彈試驗第521522章 二代 陸軍裝甲部隊三劍客第551章 偷天換日 空襲維莫爾克第113章 一艘船十個墓(3)第408章 日空軍的恥辱第11章 偷拍美女第438章 偷襲珍珠港(二)第102章 北洋兵器第370章 從北冰洋到南極洲的地軸計劃第256章 中國,雄起了第60章 武器採購大競標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第272章 戰前準備第664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咆哮第17章 豪賭一把第278章 中俄宣戰第504章 神壇上的中華帝國空軍第673章 決戰大西洋之生死瞬間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187章 較量(4)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316章 南海大海戰(一)第69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5)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74章 登雲級戰列艦第420章 歐洲戰車大競賽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1章 折戟沉沙第34章 三國干涉還遼第709章 蘇德結合的產物——米格問世第57章 籌備新軍(三)第346章 超級大炮和白磷彈第407章 立花山之戰第53章 我來當總教官怎麼樣?第418章 斬首行動(下)第471章 國際聯盟第244章 賣身契第560章第106章 來自沙皇的邀請第352章 51區第396章 中華帝國的電力革命第199章 夏級潛艇第92章 永平軍演(2)第580章 導彈實戰部署第98章 練兵大臣不容易第302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541章 蘇德瓜分波蘭,英法不敢宣戰第39章 機會來臨第716章 衛士導彈防禦計劃第696章 憤怒的小鳥(上)第690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2)第539章 武力炫耀 之蒙特雷大空降第74章 登雲級戰列艦第109章 晉德商號第669章 決戰大西洋之現代戰爭序曲第232章 爭奪威克島第256章 中國,雄起了第405章 全面對抗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146章 幾百張嘴等着吃他第525526章 西班牙內戰和中華帝國奪取直布羅陀第122章 費舍爾第367368章 橡膠戰爭第383章 中華帝國的“免檢”待遇第673章 決戰大西洋之生死瞬間第39章 機會來臨第140章 再添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