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戰國時代

【今天有事耽擱了,欠了一章,明天雙倍補上。】

立時一個星期的斬首行動最終以中華帝國軍獲得勝利。倭國皇室和主要政府官員們被中華帝國軍俘虜,使得倭國上下一片悲哀,不但整個國家指揮系統癱瘓,對整個大和族的士氣更是沉重的打擊,也加速了倭國的投降。

日軍在東京部署了十五萬正規軍,以及幾十萬預備役和民兵,本來計劃打一場大規模的東京保衛戰的,但隨着大正皇室和京都主要官員盡皆被俘的消息傳出,日軍上下頓時陷入混亂。儘管熾仁親王稱那是謠言,但是很快中華帝國空軍將大正和山本權兵衛等戰犯的照片刊登在報紙上,大肆宣傳,並在東京上空散發傳單,頓時重創了日軍的士氣。

在中華帝國軍隨後的三天猛烈攻擊下,東京被夷爲平地,在付出十萬軍隊和三十萬平民的巨大傷亡代價後,日軍放棄東京,退到陪都長野。

四月五日,馮國璋在神奈川迫使日本大正天皇和山本權兵衛內閣簽署了中日神奈川條約。條約規定,日本天皇降級爲中華帝國附屬國藩王,任何時間內消除所有欺騙和誤導日本人民將踏上威脅中華帝國極其藩屬國道路的權力機關和有影響力的人物,日本國王、首相的任命需同中華帝國協商,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由中華帝國決定一些小島嶼內,日本軍隊將完全解除武裝,僅保留維持治安的警察部隊,不得擁有海軍、空軍等進攻性部隊,嚴肅的司法機構將找出所有反華戰犯,禁止一切反華言論。賠償中華帝國戰爭費30億龍幣,以向中華帝國銀行借款方式,以海關、財政收入作保,分期99年還清。日本佐世保、吳、橫須賀等21處海軍基地由中華帝國海軍接管,中華帝國軍有權在日本各地駐軍等。

條約非常苛刻,基本上的目的是讓日本一百年內無法翻身,接受中華帝國的統治。

大正和山本權兵衛沒有任何辦法,尤其是山本權兵衛等右翼分子,作爲戰犯,他們被判處100年至800年有期徒刑不等,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馮國璋得到條約文件後,立即送交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御批。

四月八日,王辰浩同內閣研究後,認爲在對日問題上,馮國璋處理的非常得當,因此王辰浩批准了這個條約。

由於東京已經被夷爲平地,中華帝國將大正國王和新成立的桂太郎內閣和議會遷往九州熊本,設熊本爲倭國首都。

所有曾經支持對中華帝國作戰或者敵視中華帝國的官員都別清除了,留下的倭國官員全部都宣誓效忠中華帝國。

由於王辰浩和國會認爲對日戰爭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在耗資打下去了,王辰浩早就發佈的聖旨,不論成功與否,攻佔東京後便要結束戰爭,皇命自然不可更改,因此中華帝國對日作戰總司令馮國璋在跟大正和桂太郎簽署了結束戰爭條約後,便停止了主要軍事行動。

四月九日,在長野的有棲川宮熾仁親王拒絕承認大正國王和桂太郎內閣同中華帝國簽署的條約,稱他們是日奸,大和族的敗類。爲了繼續抵抗中華帝國,熾仁親王宣佈稱帝,自稱天皇,立長野爲日本首都,繼續戰鬥下去。

然而,剩下的日軍大部分不想再戰爭下去了,除了打下去必死無疑外,天皇和整個政府官員們都被俘虜了,他們根本沒有鬥志。而且已經簽署了結束戰爭的水神奈川條約,日本國民已經無力在幫助日軍打下去了,渴望結束戰爭的人佔了一大半。

因此,當熾仁自稱天皇后,超過十萬日軍正規軍、預備役和民兵譁變,逃往中華帝國軍實際佔領區。另外本州西南部、四國的日軍和當地政府也紛紛向中華帝國效忠,歸順新成立的倭國桂太郎政府。

由於熾仁繼續反抗中華帝國,因此總參謀部有藉口在倭國保留三十萬駐軍,繼續清剿日軍殘餘抵抗力量。

不過,中華帝國國會的反戰議員們很快想到了對付總參謀部的策略,他們在倭國建立皇協軍制度,跟朝鮮皇協軍一樣,新的日本皇協軍將用來對抗熾仁的殘餘抵抗軍,用日本人打日本人,不消耗中華帝國軍實力,反而會進一步削弱倭國的國力。

就這樣,在中華帝國的操作下,在倭國建立了一支20萬人的皇協軍,專門作爲中華帝國軍用來對付熾仁反政府軍的炮灰部隊。

這種一箭數雕的策略得到了王辰浩的批准,於是總參謀部不得不取消在倭國駐軍三十萬的計劃,但以倭國新定,人心不穩爲由,還是保留了十萬駐軍。

不過,熾仁並非正統,若當天皇,也輪不到他,而是能久親王。加之倭國國庫全部被中華帝國軍截獲,熾仁的財政緊張,在跟中華帝國軍和日本皇協軍的對抗當中,屢戰屢敗。

很快,能久親王和他的嫡系部下們反對熾仁天皇,於一個月後離開長野,一直撤到北海道,在北海道札幌自稱天皇。

能久跟熾仁分裂後,進一步削弱了日軍的抵抗力量,結果很快中華帝國軍和日本皇協軍攻陷長野,迫使熾仁率領他的部下轉入大山當中,開始了漫長的游擊戰。

維持一個分裂的日本,符合中華帝國的國家安全利益。中華帝國政府樂見日本分裂成三個政權,三足鼎立從此日本列島永無寧日。因此,儘管中華帝國擁有同時消滅熾仁和能久的力量,但是卻放任不管,中華帝國軍不再直接出動作戰,而是讓皇協軍跟熾仁天皇軍和能久天皇軍混戰。比起中華帝國軍隊日本國民造成的損失和傷亡,三個日本政權軍隊相互攻伐,其狠辣程度遠遠超過中華帝國軍,造成日本平民死傷無數,整個日本列島陷入水深火熱當中,猶如回到了日本戰國時代的黑暗一樣。

中日第三次戰爭以中華帝國獲勝,日本戰敗並陷入三國鼎立局面而告終。中華帝國發動對日戰爭消耗戰費15億龍幣,從日本獲得總價值29億龍幣的戰爭補償。經過戰爭,中華帝國徹底消除了日本的威脅,砍掉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一隻手,不論是戰略還是戰術層面,中華帝國對美國的博弈獲勝。

美國對於失去日本這個盟友感到非常後悔,亞太僅剩下菲律賓和夏威夷兩個戰略據點,失去了日本的屏障,美國將正面面對中華帝國的軍事威脅,再無退路可言。

儘管美國對失去日本感到惋惜,但是歐洲的情況對協約國方面非常的不樂觀,使得美國沒有精力去跟中華帝國博弈。因此在這段時間裡,美國和中華帝國的掰腕子式的對抗中,美國處於下風。

歐洲的天空的硝煙味已經持續了三年時間,依然沒有停止的意思。

在中華帝國對日戰爭期間,同盟國德國同英國海軍爆發的日德蘭大海戰,導致歐洲海上力量平衡被打破,德國公海艦隊進入大西洋,配合從中華帝國獲得的先進潛艇,在大西洋上展開強大的破交戰,規模遠超中英戰爭期間的破交戰鬥規模和破壞,重創協約國。

從1915年3月開始,在這之前,德國潛艇部隊在兩年半的時間裡,總計擊沉協約國商船400萬註冊噸位,給協約國造成40億美元損失。

但是自日德蘭海戰之後,德國海軍進入大西洋,加劇了協約國的損失。由3月份的20萬噸增至4月份的100萬噸,再猛增至5月份的250萬噸,直到6月份的385萬噸。短短三個月時間,擊沉協約國商船就超過了過去兩年半的總和,重創協約國海上補給線。

英國出海的商船中,平均每3艘就有1艘被擊沉。德國公海艦隊和德國潛艇共擊沉協約國商船5566艘,其中英國商船佔二分之一,美國商船佔三分之一。而1915年英國造船的總噸位只有270萬噸,可謂損失慘重。

一開始,爲了擊敗德國潛艇,英國海軍軍部諮詢了許多數學專家,根據概率,數學家們指出,集體航行是減少損失的最好辦法。因此,爲維護海上交通線,英國海軍部採取了“船隊護航體系”的緊急措施。這就是說,將十幾艘或幾十艘的商船編成船隊,由驅逐艦或巡洋艦護送,往返於美英國家之間。由於護航艦艇安裝深水炸彈,可以反擊德國艦艇,因而大大減少了商船的損失。開始按照上述辦法護航後,英國商船損失大幅度降低。隨着反潛戰術的不斷髮展,德國潛艇的損失逐步增加。在兩年半時間裡,德國潛艇雖然仍擊沉了協約國商船2283艘,註冊噸位達399.2萬噸,但損失了三百多艘潛艇。

而隨着德國公海艦隊進入大西洋,完全封鎖了海上通道,除了中華帝國的商船隊免遭攻擊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商船根本無法進入協約國海域,不是被擊沉就是被俘虜。德國此時經濟相當的緊張了,海軍採取以戰養戰的戰術,掠奪的商船和貨物一部分補給德國,大部分廉價賣給中華帝國,以換取中華帝國的軍火和戰略物資補給。

這種直接搶劫協約國的商船和貨物的戰術,即沉重打擊協約國的力量,又能夠大發戰爭財。德國海軍嚐到了甜頭,感嘆多年前中華帝國搶劫英國商船隊的巨大戰爭利潤。而中華帝國也從德國海軍手裡獲得搶劫而來的“贓物”,雖然支付了一筆銷贓費,但是賺錢是無疑的。德國海軍在大西洋上沒有基地,因此爲了儘快脫手,一般都是以低價賣給中華帝國商人了,爲此中華帝國的商人們賺的金玉滿鉢。

美國被擊沉的商船雖然只佔三分之一,但是商船都是大型的,運載的貨物量巨大,而且多數都是協約國急需的軍火和戰略物資,德國公海艦隊的破交戰實施三個月,給美國造成25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美國政府對此大爲光火,但卻沒有辦法。原來,中美簽署了夏威夷互不侵犯條約後,美國海軍便可以調往歐洲阻止德國海軍的破交戰了。但中華帝國並不讓美國好過。美國海軍爲了防備中華帝國海軍,幾乎九成主力艦隊都集中在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當美國太平洋艦隊遠調歐洲時,麻煩來了。中華帝國以局外中立爲由,拒絕開發巴拿馬運河給美國海軍,使得美國海軍不得不繞南美洲的合恩角,耗費3個月時間才返回美國東海岸,加之美國主力艦隊各艦要跟德國海軍決戰,主力艦必須經過維護和保養一次,然後纔可以開赴歐洲戰場。

這樣一來,美國海軍拖拖拉拉的知道1915年7月才正式進入大西洋同德國公海艦隊作戰。

而在這段時間裡,英國海軍被德國海軍堵在家門口猛揍,損失慘重。

原本英國海軍航空兵還可以保護港口和船塢中維修的英國主力艦,德國海軍主力艦每次靠近時,都被英國海軍航空兵打跑。

但這種情況在4月份改變了。德國從中華帝國陸續獲得了大量的H1N1轟炸機和貓妖戰鬥機,德軍在佔領的法國西北沿海地區修建了大量的飛機場,使得德國本土大量的轟炸機羣和戰鬥機羣得以轉場到英吉利海峽和北海。

這樣一來,德國空中力量便可以直接空襲英國西北面的斯卡帕海軍基地。

4月13日,德國出動300架貓妖戰鬥機,2100架福克(J-5)戰鬥機,掩護130架H1N1轟炸機羣對斯卡帕實施猛烈轟炸。與此同時,德國公海艦隊也主動22艘主力戰列艦炮擊斯卡帕港。

英國海軍航空兵緊急出動320架貓妖戰鬥機,800架駱駝戰鬥機升空迎戰。雙方在斯卡帕上空爆發激烈空戰。最終,因爲英國的貓妖戰鬥機爲中華帝國出口縮水版,加上英國仿製生產的一批貓妖戰鬥機性能不過關,面對德國300架正版貓妖戰鬥機頓時出於下風。而英國自研發的駱駝戰鬥機,雖然可以跟德國的福克戰鬥機對抗,但是數量處於下風,英國的主力空軍戰鬥機機羣並不再本土,而是在法國和意大利前線,結果因爲數量處於弱勢,空戰最終以英國損失643架戰鬥機而失敗,德國取得了4.13空戰勝利,僅僅損失了401架戰鬥機。

英國413空戰失利,後果是災難性的,因爲德國空軍掩護130架H1N1轟炸機羣對斯卡帕海軍基地實施猛烈轟炸,22艘主力艦巨炮猛轟之下,摧毀了斯卡帕灣內英國的所有的海軍設施,船塢、油庫、糧倉、兵營、彈藥庫,港口炮臺,港內停泊的軍艦損失了45艘,包括君王號等7艘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巡洋艦,14艘一級巡洋艦,23艘驅逐艦等被重創沉沒或者擱淺,還有大量的輔助船隻被摧毀。

隨後一個星期裡,德國海軍、海軍航空兵陸續對斯卡帕基地實施猛烈空襲和轟炸,英國海軍幾乎全部被消滅在港口內,主力艦沉沒七成以上,如果不是英國海軍部緊急把一部分主力艦轉移到愛爾蘭,英國海軍就全軍覆沒了。

可以說,一招失手步步受制,德國海軍得寸進尺,不但在大西洋上攻擊下一個補給船,而且堵在英國各個港口外面猛烈炮擊,造成英國沿海周邊朴茨茅斯港在內的100多個港口被重創,大量船隻和碼頭設施被摧毀,給英國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

期間,法國海軍出動29艘戰艦支援英國,但是由於法國國力限制,大海軍軍備競賽後期的超神弓型主力艦建造數量和質量遠遠不如德國海軍,因此法國海軍基本上帶着法國海岸線附近,依託海岸要塞炮同德國海軍對抗。

但德國海軍並不被法國海軍吸引,不搭理他們一直攻擊英國沿海~城市。從四月份開始,一直到美國海軍趕到的七月份,三個月時間裡,英國沿海100多個城市遭到嚴重破壞,經濟損失超50億美元,國家瀕臨崩潰邊緣。

1915年7月3日,美國海軍遠征艦隊主力進入大西洋,護送100艘大型商船前往英國。德國公海艦隊在舍爾的指揮下,試圖跟美國海軍打一仗,但是美國海軍遠征艦隊實在太過龐大,舍爾試探了一次,發現討不到便宜,於是放棄決戰,繼續在海上破交作戰,打擊協約國補給線。

美國海軍留下一支強大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和兩百多艘驅逐艦在大西洋上同德國戰列巡洋艦隊和潛艦隊周旋,爲美國商船隊護航,阻止德國海軍的破交戰。

由於美國海軍在主炮口徑和數量上面對德國海軍佔據非常大的優勢,迫使德國海軍能夠襲擊到的船隊大幅度減少,破交戰行動遇到了困難。

就這樣,美國遠征艦隊於七月中旬抵達英國朴茨茅斯港,趕走了附近襲擾的德國海軍。運來的一百艘補給船解決了英國的燃眉之急,使得英國在即將斷氣前得到了救助。

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344章 徹底耗上了第602603章 中德海軍的初次較量第485486章 納粹崛起之希特勒發跡第572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203章 中華人民自願軍(下)第578章 美德威脅論 中華帝國擴軍的藉口第305 新的危機第615章 中華帝國國民們的反應第667章 決戰大西洋之艱難抉擇第372章 對日策略第417章 斬首行動(中)第110章 小喬第262章 危機四伏第534章 羅斯福的大清洗第183章 其心可誅第449章 黑色閃電戰(上)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137章 遇刺第270章 世紀成就第504章 神壇上的中華帝國空軍第545章 核子時代降臨,中華帝國的級終極核動力戰列艦第352章 51區第529章 文化侵襲 東方的奧斯卡金像獎和好萊塢第703章 華約VS北約第732章 單極世界第158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下)第297章 白色死神第58章 籌備新軍(四)第134章 六六艦隊第147章 掘金美利堅(2)第341章 第三次英布戰爭第34章 三國干涉還遼第483章 納粹崛起(二)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471章 國際聯盟第583章 德國閃擊蘇聯第691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3)第379章 獨佔一戰利潤第594章 法國淪陷第105章 船舶重工第237章 八國聯軍第106章 來自沙皇的邀請第723章 核大戰第95章 永平軍演(5)第164章 沙河會戰第552章 倫敦大轟炸第115章 情挑閨秀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295章 躋身世界海軍強國第175章 黃海大戰(2)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277章 偷襲蔚山灣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644章 鋼鐵的碰撞(中)第230章 西班牙求和(上)第68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4)第497章 控制歐洲經濟第149章 再做一次壞事第623章 特克斯科斯海戰第433434章 金融訛詐和黃金大搶劫第588章 識破戰列艦誤導論英德大力發展航母第89章 委以重任第123章 併購帕森斯第156章 海上演習第249章 將計就計第157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上)第536章 制裁德國與世界經濟危機第371章 囤積居奇第537章 蘇聯的崛起和美墨戰爭進入相持第585章 蘇德火拼,中華帝國發財第596章 英德停戰第301章 託雷斯海峽海戰第455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四)第296章 冬季攻勢 極地戰役第29章 談判破裂第477章 大洋黑洞第158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下)第544章 各國終極戰列艦大PK第61章 自責折第47章 兩處心思(四)第708章 歐洲聯合艦隊第265章 巾幗女兵第248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433434章 金融訛詐和黃金大搶劫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465章 兩百億美元怎麼夠?第246章 股市監管第438章 偷襲珍珠港(二)第665章 決戰大西洋之消失的德軍潛艇第6章 遭遇圍觀第459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八)第543章 五國公約失效,全球大規模軍備競賽爆發第299章 慘烈會戰之丘米坎大捷第113章 一艘船十個墓(3)第450章 黑色閃電戰(下)第26章 世界震驚第353章 坑的就是美國佬第647章 決戰大西洋之冰雹來襲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
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344章 徹底耗上了第602603章 中德海軍的初次較量第485486章 納粹崛起之希特勒發跡第572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203章 中華人民自願軍(下)第578章 美德威脅論 中華帝國擴軍的藉口第305 新的危機第615章 中華帝國國民們的反應第667章 決戰大西洋之艱難抉擇第372章 對日策略第417章 斬首行動(中)第110章 小喬第262章 危機四伏第534章 羅斯福的大清洗第183章 其心可誅第449章 黑色閃電戰(上)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137章 遇刺第270章 世紀成就第504章 神壇上的中華帝國空軍第545章 核子時代降臨,中華帝國的級終極核動力戰列艦第352章 51區第529章 文化侵襲 東方的奧斯卡金像獎和好萊塢第703章 華約VS北約第732章 單極世界第158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下)第297章 白色死神第58章 籌備新軍(四)第134章 六六艦隊第147章 掘金美利堅(2)第341章 第三次英布戰爭第34章 三國干涉還遼第483章 納粹崛起(二)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471章 國際聯盟第583章 德國閃擊蘇聯第691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3)第379章 獨佔一戰利潤第594章 法國淪陷第105章 船舶重工第237章 八國聯軍第106章 來自沙皇的邀請第723章 核大戰第95章 永平軍演(5)第164章 沙河會戰第552章 倫敦大轟炸第115章 情挑閨秀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295章 躋身世界海軍強國第175章 黃海大戰(2)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277章 偷襲蔚山灣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644章 鋼鐵的碰撞(中)第230章 西班牙求和(上)第68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4)第497章 控制歐洲經濟第149章 再做一次壞事第623章 特克斯科斯海戰第433434章 金融訛詐和黃金大搶劫第588章 識破戰列艦誤導論英德大力發展航母第89章 委以重任第123章 併購帕森斯第156章 海上演習第249章 將計就計第157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上)第536章 制裁德國與世界經濟危機第371章 囤積居奇第537章 蘇聯的崛起和美墨戰爭進入相持第585章 蘇德火拼,中華帝國發財第596章 英德停戰第301章 託雷斯海峽海戰第455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四)第296章 冬季攻勢 極地戰役第29章 談判破裂第477章 大洋黑洞第158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下)第544章 各國終極戰列艦大PK第61章 自責折第47章 兩處心思(四)第708章 歐洲聯合艦隊第265章 巾幗女兵第248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433434章 金融訛詐和黃金大搶劫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465章 兩百億美元怎麼夠?第246章 股市監管第438章 偷襲珍珠港(二)第665章 決戰大西洋之消失的德軍潛艇第6章 遭遇圍觀第459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八)第543章 五國公約失效,全球大規模軍備競賽爆發第299章 慘烈會戰之丘米坎大捷第113章 一艘船十個墓(3)第450章 黑色閃電戰(下)第26章 世界震驚第353章 坑的就是美國佬第647章 決戰大西洋之冰雹來襲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