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民心歸附

兄弟們,第三更來了!

剛上三江,三江那邊需要票票支援!三江投票有加積分滴,兄弟們給力點吧!

那邊只有幾票,可憐死了!

————

百姓剪了辮子,雖然房屋依舊破舊,衣服同樣破爛,營養狀態也是很好,但風氣卻是煥然一新。

生活會慢慢變好的。

最顯著的還是穿着上的變化,由於夏鈞建了紡織廠,棉布價格大大降低,閩西北又免稅,百姓口袋裡也有了一些錢,日子算是好過許多了。

在工地、工廠做事的也有拿工錢,日子就更好過了,那些在工地、工廠做事的已經解決了溫飽的問題。

最近部隊下鄉資農得更頻繁了,夏鈞直接從系統中兌換了10萬點積分的複合肥,也就是1萬噸。

一萬噸複合肥足夠所有的水田都撒上化肥了,畢竟閩北地區的水田也就只有200萬畝左右。

所以每家每戶都拿到了化肥,那些地主則需要用錢買,價錢也公道。

老百姓剛領了免費化肥,那邊又傳來消息說,保安團要給他們發雞仔,果然,沒幾天保安團的子弟兵又來了,送了一大車雞仔來,每戶人家發了十隻。

這時又聽說保安團要給村裡拉電燈,鋪自來水管,自治議會那邊修路的計劃保安團也批下來了,而且保安團又要給村裡蓋學校了……

各種各樣的消息傳來,老百姓們都感覺如夢似幻,真是趕上好日子了。

在夏鈞不留餘力的籠絡下,民心指數一路走高,纔到8月中旬,民心指數就擡升到了4.93。

夏鈞如此愛民,下面的行政人員也不敢亂來。

何況現在的行政人員已經開始從學校裡選拔了,夏鈞從大學裡選出了一批激進派,然後分派下去任職。

這些激進派到地方上去任職,凡事都很認真。

同時還有許多學生加入了宣傳部,理工科的學生則經常被安排到工廠、工地實習,夏鈞不久前就調了十幾個學生進入養雞場做事。

養雞場的管理方法都寫成了詳細的手冊,這就需要文化人來管理了。

這個月閩西北到處都是施工現場,鋪水管的,架電線的,開路的,修水電站的……

因爲修水利的原因,建溪的航道直接停了,以至於福州的米價暴漲了三天,等夏鈞通過拖拉機將大米運到福州去時,糧價才穩定下去。

一時那些靠水路吃飯的船伕都沒了生意,倒是夏鈞的貨運公司最近忙得很,閩江上下游的貨運幾乎全落在了夏鈞的貨運公司身上。

爲了安撫那些船伕的情緒,夏鈞便聘用了他們,每個船伕月給銀元三塊。等航道一開,那時候可以通行30噸的機輪,夏鈞也需要有人來開船。

最近從福州運往上游的貨物基本上是洋布絕跡,紡織廠的棉布此時已經賣遍了全福建,價錢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不過出了福建,競爭力就降低了。

首先運費增加了,這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稅收多了,一運出省就被收上十幾種名義的稅,使得售價被拉昇了許多。

清末之所以民族工業無法發展,主要原因就是這稅收。

不過西鄉紡織廠的棉布就算被收了十幾種名義的稅之後,價格與洋布依舊差距不到哪裡,而且質量還更好,競爭力還是有的,但競爭力已經不是那麼明顯。

在這個時期,中國每年要進口1億元的棉布,同時每年還要進口150萬公擔的棉紗,以及10萬公擔的棉花。

中國目前的人口只有四億,按理說是不缺乏棉花種植所需的土地,不過依舊需要進口,這說明生產上存在問題。

同時棉紗進口量是棉花進口量的15倍,這說明中國的紡織業很式微。

夏鈞辦工廠的目的無非就是兩個,一個就是奪回國內市場,排擠掉洋貨,以防止資本外流。

二就是出口,從洋人手中賺取資本。

紡織廠以及造紙廠,是夏鈞發起的首次逆襲,洋人的棉布與紙張在福建已經沒有市場了,而通往仙霞關的公路修建得很快,此時已經開始打隧道了,再過一個月就可以通車。

兌換平臺上僱傭的工程隊是分十幾個路段來施工,速度自然非常快。

等到仙霞關的公路一通車,夏鈞可以直接用卡車把棉布運到浙江、江西兩省,武裝押運誰敢收稅?

八月中旬,陳家毅從美國發回電報,貿易公司已經在舊金山註冊好了。

要進口的貨物清單夏鈞早準備好了,其中最大宗的就是石油,夏鈞要用石油來造塑料、氮肥,同時用油料生產打火機。

其次就是那些化學材料,造紙、冶金什麼的都需要化學材料,這些化學材料目前還是靠夏鈞從系統裡直接兌換,必須把這些包袱扔掉。

錢那不是問題,小舅子已經把銀行開起來了。

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46章 趕羊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103章 集團第47章 刺刀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67章 增發紙幣第80章 農村變化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76章 邀請第5章 部門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81章 內戰將起第99章 保路高潮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55章 民心歸附第15章 九江戰役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81章 修鐵路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175章 突破、再突破!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79章 鹽稅風波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71章 編練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354章 空降斬首,包圍殲滅第112章 殲滅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97章 走向穩定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181章 切腹!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20章 逆襲清軍第49章 議和第37章 心許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112章 殲滅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3章 全副武裝第211章 賒賬第14章 公然霸佔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14章 軍事威脅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183章 我們是閃電,我們是雷霆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196章 神秘的013軍事大學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77章 賄賂公使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11章 金銀國有第133章 14年秋收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146章 春節臨近第238章 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
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46章 趕羊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103章 集團第47章 刺刀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67章 增發紙幣第80章 農村變化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76章 邀請第5章 部門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81章 內戰將起第99章 保路高潮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55章 民心歸附第15章 九江戰役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81章 修鐵路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175章 突破、再突破!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79章 鹽稅風波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71章 編練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354章 空降斬首,包圍殲滅第112章 殲滅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97章 走向穩定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181章 切腹!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20章 逆襲清軍第49章 議和第37章 心許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112章 殲滅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3章 全副武裝第211章 賒賬第14章 公然霸佔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14章 軍事威脅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183章 我們是閃電,我們是雷霆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196章 神秘的013軍事大學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77章 賄賂公使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11章 金銀國有第133章 14年秋收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146章 春節臨近第238章 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