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討要接濟

此時在英美德等國家,經常能看到一此中國人在聘用技工,特別是對於造船和機械製造的技工,中國人都開出高薪的待遇。

那薪水不是一般的高,比那些技術工人在本國的月薪還要高出20%左右,這對於那些技術工人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這些招募技工的就是貿易部的人,他們這種行爲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爲此招募到了近三千多名技工。

這些技工被送回了華東自治三省的各工廠之豐,極大的解決了技術工人不足的和企業擴張迅速的矛盾。

同時在華東自治三省,衆多的技校已經開設了起來。另外近期華東自治政龘府已經向美國派遣了近三千名有一定文化的人員到美國的工廠實習。

這些工人進的工廠大多是塔娜安排的,塔娜的父親是美國鋼鐵公司的一個大股東,而且塔娜近期也在收購一些和造船、軍工、機械製造業有關的工廠。

因爲塔娜得到了夏鈞的提示,夏鈞告訴她戰爭快要來了。

此時世界各國的軍備競賽即將達到巔峰,各國之間早已預料到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軍費支出一個比一個高。

在這種氣氛下,很多人都能敏銳的嗅到戰爭的味道,只是人們羊不是太清楚戰爭具體會在什麼時候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能否發生並不是夏鈞要關心的問題。

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普魯士爲了統一德國並與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71年與國爆發普戰爭。這場戰爭以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則乙郎。

行果使德兩國結怨。

從這一刻開始,戰爭的種子已經埋下。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原因是國向德國提出了鉅額賠款,從那一刻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種子也埋下了。

普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皇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組沱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最終在組刀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爲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爲與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衝突,在,年爭奪北非突尼斯失敗而與面臨孤立的意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意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爲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留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890年下臺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國方面,則在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弛年與俄國結盟。是爲“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904年與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爲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爲世界大戰的可能。

就算是奧匈帝國皇儲MM眥斐迪南大公沒有被人暗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始終都會出現。

因爲此時不管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他們之間的軍備競賽已經讓雙方感覺騎虎難下,同時巨大的矛盾已經不可能通過談判的方式來解決。

不管是國、德國之間的仇恨,或者是海外殖民地的衝突,還是德國在運輸業上的崛起等等,都終將註定,只有一場戰爭才能解決問題。

戰爭的爆發,只在於雙方能否持續這種不斷加強的軍事競爭。當雙方都不可承受,或者一方不可承受的時候,任何細微的事龘件都可能成爲導火索。

因此夏鈞並不擔心第!次世界大戰十分因爲他的出現而不發生,他依舊在努力的爲這次大戰做準備。

這次世界大戰鬥沒有中國什麼事,唯一可能和中國發生衝突的就是日本。而在其他方面,夏鈞只管大發戰爭財就行了。

對於塔娜的指點自然也是沒怎麼保留的,這小妞肚子都被他給搞大了,就算阿布洛特集團不是自己的,未來也是自己的兒子或者女兒的。

得到了夏鈞指點的塔娜,打電話回美國,讓她老爸把她的那些破曉更新組ZY王野提供股份拿去貸款,也要走與夏鈞相同的發展路線。不例外

那個誰說的來着……用別人的錢來做生意纔是最聰明的。

德國,慕尼黑軍事大學內。

一箇中官正在講述着狙擊戰的作用這個中官正是華東政龘府派遣到德國幫助建立狙擊手學校的人員。

“狙擊就是以最小的成本使敵軍付出最大的代價,這也是訓練狙擊手的根本目的。狙擊手常常執行的命令包括指定狙殺、巡邏狩獵、非硬性裝備破壞、隨隊觀察警戒及火力支援。如果數軍要進行一次進攻,那麼他們的軍官突然被精準射殺,那麼敵軍的這次進攻就可能被延誤甚至是終止。如果狙擊手在敵人後方破壞了敵人運輸的彈龘藥,那麼敵軍的前線士兵就有可能拿不到彈龘藥而潰敗下和……”

那名中官在講解過後下面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德國人對建立狙擊學校高度重視,不僅讓中國的軍官到慕尼黑大學授課,還從各地挑選了大量獵人和林場看護人員,在華東自治政龘府派遣來的教官協助下建立狙擊學校。

華東自治政龘府派遣的狙擊教官擁有極高的專業素養,無論是僞裝、作戰技巧和作戰思維上都表現得十分超前這也贏得了德國人的尊敬。

當然,德國人也爲此付出了學費,那是一千萬馬克,雖然不是太高,但僅僅是授課而已已經顯得非常高了。

在狙擊器材上,德國人甚至從華東自治政龘府那裡購買了五百把09式半自動步龘槍加蘭德)以裝備這些狙擊人員。

不過德國人能自己生產光學瞄準鏡,並不需要向華東自治政龘府購買。而在光學瞄準鏡上,英美都無生產出能夠作爲狙擊多槍用的瞄準鏡。

此時德國已經從華東自治政龘府那裡弄到了不少先進的作戰武器,MGOB715,BZ-26輕機龘槍以及,重錘”轟炸機、……雄鷹,偵察機”還有潛艇的圖紙。

而華東自治政龘府也從德國那裡獲得了很多基礎工業技術,例如火炮、炮彈、機龘槍、魚雷的生產技術,還從德國那裡買到了十幾個船塢和一些造船技術,更是要到了四億馬克的援助貸款。

這是一場雙贏的合作。

德國人目前也不在意什麼市場了,他們自然清楚的明白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對於亞洲市場的喪失,他們並沒有做出什麼反應,他們更在意的是軍事技術上的發展。

特別爲德國人所注意的還是摩托化部隊以及狙擊的軍事概念,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爲什麼中國人有如此領先的概念?

但不可否認的是,華東自治政龘府是一個很不一樣的亞洲勢力,他們正在的崛起,這一點已經爲德國人所清晰的意識到了。

加瓦爾油田,這個拉希德阿拉伯東部利雅得以東約500KM處的世界第一大油田,此時來了一羣鑽井人員。

當他們來到這個地圖上標示的地區後,鳥上找到了幾個正在冒油的地方,而且噴出來的石油並非黑色的。

這意味着,這是輕質油,不僅便於運輸,而且甚至能直接放帶發動機裡面使用,雖然這對發動機的損害很大。

華東石油公司的鑽井隊第二天開始鑽井,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剛鑽下去幾米,石油就從地底下噴涌而出。

所有人都被驚呆了!

這是什麼油田,只不過鑽下去幾米深而已!

這時的華東石油公司甚至不清楚這塊油田有多少儲量,他們只是按照上面的命令來這裡鑽井而已。

鑽井隊一邊鑽井,另外一邊已經在鋪設輸油管道了。

拉希德家族此時已經佔據了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沙特家族已經全面退縮到了西北部地區。

那裡是沙漠地區綠洲很少!

就**你控制了大部分地區,僱傭兵團也不繼續前進了,而是返回了雅利得在這裡駐守,以保護石油開採。

拉希德家族開始把目標轉向內政的管理,他們贏得太快了,以至於大部分的事情都還沒解決清楚。

不過這並不妨礙華東石油公司對石油的開採。

上次運給拉希德家族的那十萬噸糧食用得只剩下一半了拉希德阿拉伯此時已經擁有了一百八十萬的人口。

戰爭給生產帶去了巨大的破壞,此前沙特家族建立的定居點被破壞得亂七八糟此時停火之後,拉希德家族不得開始收拾這個爛攤子。

爲了維持統治,拉希德家族不得不再向華東自治政龘府接濟糧食。

第三更,今天已經更新一萬一了,還有六千字!兄弟們,票票支援吧!什麼票都要

第62章 航道開通第311章 華人黑手黨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103章 集團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48章 合圍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55章 民心歸附第3章 全副武裝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111章 瘋狂追殺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76章 邀請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57章 申請委託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35章 外交佈局第83章 被一鍋端的辮子軍和禁衛軍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74章 震撼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第89章 中國格局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41章 霸王條款第356章 朝鮮戰爭結束第41章 夏收到來第70章 長江都督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111章 瘋狂追殺第132章 工業轉型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88章 擊沉第384章 大造空殼艦,海軍軍備競賽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101章 火藥桶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22章 收買報界第12章 馬尾船政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71章 瘋狂舉債第15章 民心繫統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8章 停止擴張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30章 基礎工業第98章 產值暴增第35章 摘桃子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33章 14年秋收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51章 繼續貸款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89章 中國格局第339章 特拉斯第20章 逆襲清軍第91章 痛擊出雲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71章 編練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24章 反腐是亡黨?
第62章 航道開通第311章 華人黑手黨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103章 集團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48章 合圍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55章 民心歸附第3章 全副武裝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111章 瘋狂追殺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76章 邀請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57章 申請委託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35章 外交佈局第83章 被一鍋端的辮子軍和禁衛軍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74章 震撼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第89章 中國格局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41章 霸王條款第356章 朝鮮戰爭結束第41章 夏收到來第70章 長江都督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111章 瘋狂追殺第132章 工業轉型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88章 擊沉第384章 大造空殼艦,海軍軍備競賽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101章 火藥桶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22章 收買報界第12章 馬尾船政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71章 瘋狂舉債第15章 民心繫統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8章 停止擴張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30章 基礎工業第98章 產值暴增第35章 摘桃子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33章 14年秋收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51章 繼續貸款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89章 中國格局第339章 特拉斯第20章 逆襲清軍第91章 痛擊出雲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71章 編練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24章 反腐是亡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