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

農業生產力的巨大差距,是一個永遠都無迴避的問題,在這種巨大差距之下,各國都只能用關稅來保護自己本國能夠生產的農產品。

中國發展起來的全面型農業,等於說是把絕大部分國家的農業出口都砍掉了,而中國農產品壟斷國際市場。

世界各國一直想獲得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各種手段都用了。

但遺憾的是,不管用什麼手段,至今都沒有獲得任何農作物高產技術的皮毛。

很多國家在竊取到一些中國高產作物的種子時,最初也和當初的日本那樣認爲,自己國家的農業要騰飛了,但現實卻是無比殘酷的。

戰後的很多問題都是讓協約國感覺到頭疼的,最頭疼的就是如何遏制中國這個正在不斷甦醒和強壯起來的國家的發展。

巴黎和會的舉辦也在籌備之中,如何對待俄國分贓的問題,也是一個頭疼的事項。

按理說,俄國的損失比國還要嚴重。

俄國參與這次戰爭不僅沒有使勢力向歐洲有所擴張,反而丟掉了歐洲的領土,而且在亞洲遠東地區,也有大片領土歸還給了中國。

但俄國倒向了中國,這就使得這次巴黎和會不可能給俄國分去太多的利益,特別是海軍方面。

中國海軍已經開始發展了,並且造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戰列艦。

德國的戰艦顯然不能給俄國,給了俄國就是變相的給了中國。

要想不把德國的戰艦給俄國也很簡單,畢竟俄國已經失去了入海口了,唯一能如海的地方就只有北極了。

因此以沒有入海口爲理由,是行得通的。

但不給俄國海軍方面的利益,德國的軍事武器,以及殖民地方面顯然也不好給,唯一能給的就是賠款。

但國人顯然想要大部分的賠款。

就算是英國的損失也很慘重,英國已經打到國力嚴重衰退了。

於是乎,英美兩國想到了一個辦,那就是從俄國所欠的貸款中扣除一部分,作爲此次對同盟國戰爭勝利的分贓。

這樣一來,就不用給俄國錢了。

等於是把俄國排除到分贓之外。

英兩國則有嚴重分歧,國想要取得歐洲霸主地位,因此想要佔領西德地區的工業區。

只要這片工業區被國佔領,國的實力將會狂飆上去。

但英國不想這樣,英國想要繼續平衡歐洲大陸的力量,因此就不可能讓國取得歐洲霸主地位。

美國則想在這場分贓中取得資龘本運作的自由,一種比現在更加自由的資龘本運作。

不過這些國家如何分贓,與中國沒什麼關係了。

中龘華帝國此時正在繼續擴充軍備,今年中國陸軍已經擴招到兩百萬的兵力了。

西北軍區有近半被調到了烏拉爾兩大軍區去,不過西北軍區的兵力卻是再次上升到了三十萬。

一共十五個甲種師,還有兩個山地師。

兩個山地師的建立,意味着中龘華帝國要向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動武了。

這兩個國家都建立起了蘇維埃政權,不過他們與俄國蘇維埃並無聯繫,因爲蘇聯還未成立。

不過這兩個國家的所在位置,卻是中國割讓給俄國的領土。自西漢到唐代,這兩個國家都是中國的領土。

到了清代再次成爲中國領土。

此時俄國投靠中國,不僅把個然出去的領土都要了回來,而且中龘華帝國直接在巴爾克石湖以西50公里處劃了一條斜線,除了收復的領土,還額外弄到了近8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理由是唐代中國擴張到了此處。

這條斜線,直接劃到了烏茲別克斯坦邊界。

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這兩個地區,同樣也各自成立了蘇維埃政權,而這兩個國家的地下都有石油和天然氣。

既然是蘇維埃政權,那就是不打白不打。

打下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中國將擴張到裡海地區,並且與英國殖民地阿富汗和伊朗相連。

隔着伊朗就是拉希德阿拉伯王國了,拉希德阿拉伯王國就不會遭到西方國家的威脅了,而是中國進一步威脅英國的殖民地。

如果說從西藏打到印度還有天險的存在,那麼從阿富汗打到印度去,那麼天險就大大降低了。

同時打下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就掌控了中東的鐵路,遏制了未來的蘇聯的一條交通線。

更主要的是把新俄國圍堵在大陸地區,切斷他們的對外聯繫通道,從而更加容易被中國掌控。

俄國對於中國即將要採取的軍事行動則表示支持,儘管尼古拉二世很想向南擴張,但中國恢復唐代版圖的信心非常強烈。

至於中國唐代有沒有擴張到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尼古拉二世也不太清楚,只不過中國翻出了一堆典籍出來。

實際上這些典籍是假的,夏鈞讓人僞造的。

唐代有沒有擴張到那一地區的問題,只要中國打過去了,到時候就算是被揭穿也無妨,反正肉都吃到肚子裡去了,跟我說這塊肉不屬於我吃有毛用呢?

東北軍區的兵力則擴充到了五十萬,而華北軍區的兵力維持二十萬人不變。

烏拉爾山脈南北兩個軍區各十五萬人兵力,等於說是北方五個軍區,包括俄國的兩個軍區,總兵力達到一百三十萬。

還有七十萬兵力,則是華東軍區二十萬,西南、華南、東南軍區各十萬兵力,南洋軍區十萬兵力,緬甸果敢軍區十萬兵力。

按照計劃,明年中國的兵力是增加到230萬人。

然而中國如今這麼龐大一個國家,而且還要派遣兵員到俄國去和俄國蘇維埃作戰,又要征討四個斯坦國家,顯然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因此中國明年將把陸軍的兵力擴充到260萬,以滿足北方地區的兵力需求。

南方地區暫時不擴軍,南方一般不會發生戰爭,而且發生了戰爭,以南方五個軍區的五十萬兵力來說,是非常夠用的了。

至於把南方調到北方作戰,北方調到南方作戰那顯然不可能。

北方軍區主要的考驗就是嚴寒氣候,而南方軍區的考驗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南北兩方的針對性不一樣。

東北軍區的五十萬兵力,則是專門對付日本的了。

此時俄國方面的壓力已經推到烏拉爾山脈一線了,而華北軍區還有二十兵力,這二十萬兵力隨時可以向東支援對日作戰,也可以向西支援對蘇維埃國家的作戰。

其中北方西線戰場是輪戰區,北方三大軍區會陸續派遣各師到南北烏拉爾兩個軍區對俄國蘇維埃作戰,以達到練兵的效果。

海軍今年新下水了多艘戰列艦,包括江西號、江蘇號、安徽號三艘,同時盤古號航空母艦也即將誕生。

這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排水量達到四萬噸的龐然大物,採用平面加長全通型甲板,是一種全新的設計。

也是世界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

……

隨着1918年的年末到來,中國又到了預算的時候。

1918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300億元,經濟增長達到30%的程度,這樣的增長速度實際上不太真切。

因爲經濟增長速度的數據被對外軍火出口給拖下去了,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最後一年中國拿到的訂單減少,所以戰爭上攫取的利益變少了。

而內部經濟方面,中國在1918年增長了近40%……

之所以增長如此,那是因爲那些內陸省份及北方省份開始發展了,隨着道路的通暢,越來越多的國民使用了先進的生產力,當全中國四億五千萬人口都逐步加入這種高效率的生產時,經濟增長速度將是非常恐怖的。

之所以這麼,總的來說就是生產力的原因,因爲中國此時的生產力可以說是世界最高的,因此具備一個強大的內核。

就像一個越轉越快的發動機,有的發動機技術差,轉到一定程度就轉不上去了,好的發動機則可以轉得更快。

不過這樣的高速增長也是有一定期限的,等整個中國的生產力普及之後,其增長速度也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快了,那時候可能會是每年5%到10%這樣的速度進行增長,這樣的速度在發達國家來說是非常高的了。

而在發展中國家,只要生產力提高上去,經濟增長速度往往相比發達國家來說都會很誇張。

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更是因爲有了比發達國家還要先進的生產力,因此經濟增長誇張到餓了極點。

1300億元的國民生產總值,平均下來,個人平均產值是288.8元復興幣,從這個數字上可以看出,還有很大部分的國民沒有加入到這個高效率的生產力之中來。

由於生產力的很高,中國沿海人口的人均產值已經比美國還要高出一截,遠超288元的程度。

沿海的工人工資水平很在不斷上漲,畢竟第一次世界大戰各行業進入暴利時期,不能只是資本家賺錢,工人也要賺錢。

因此在沿海省份,工人的最低工資已經漲到了10元復興幣,而且這是8小時工作制的工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工人一般都是工作10個小時,更有的達到12個小時,加班的工資還是翻倍的,而且在一些比較累比較苦的活,還有額外的津貼拿。

——————

第三更到!

第87章 聯盟協議第90章 人才啊!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55章 民心歸附第136章 蛇鼠兩端第79章 沼氣科技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94章 東北自治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12章 英法借款第56章 洋妞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76章 邀請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82章 夏鈞宣戰第27章 開辦工廠第6章 民團成立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65章 夏收!第50章 自治黨人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3章 通電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214章 軍情二處第81章 修鐵路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31章 礦業佈局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8章 兌換裝備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75章 改組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82章 夏鈞宣戰第87章 日艦進犯第99章 嚴打前奏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30章 阿布洛特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377章 偷着樂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54章 剪辮風潮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184章 捷報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28章 瘋狂剿匪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7章 重申軍法第215章 驅逐溥儀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47章 刺刀第75章 潛艇出擊!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118章 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301章 戰鬥結束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
第87章 聯盟協議第90章 人才啊!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55章 民心歸附第136章 蛇鼠兩端第79章 沼氣科技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94章 東北自治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12章 英法借款第56章 洋妞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76章 邀請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82章 夏鈞宣戰第27章 開辦工廠第6章 民團成立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65章 夏收!第50章 自治黨人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3章 通電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214章 軍情二處第81章 修鐵路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31章 礦業佈局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8章 兌換裝備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75章 改組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82章 夏鈞宣戰第87章 日艦進犯第99章 嚴打前奏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30章 阿布洛特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377章 偷着樂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54章 剪辮風潮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184章 捷報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28章 瘋狂剿匪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7章 重申軍法第215章 驅逐溥儀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47章 刺刀第75章 潛艇出擊!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118章 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301章 戰鬥結束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