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無名小將曹彬

bookmark

和州。

陸孟俊擺開了架勢,鐵青着臉,惡狠狠地看着城樓上的“無名小將”曹彬。

想着當初自己意氣風發,本以爲會留下一段佳話,結果卻鬧出了一場天大的笑話,不由氣血上涌,憤然暗忖:“不將你碎屍萬段,我陸孟俊誓不爲人。”

這話要從十天前說起。

十天前,陸孟俊可以說是人生贏家,意氣風發。

自大周侵入淮南之後,周軍幾乎以無敵之姿讓久疏戰陣的南唐軍見識到了什麼是中原精銳之師。

從去年十一月起,到現在五月,足足半年時間,雄踞南方自詡李唐後裔的江南雄主居然一勝難求。

南唐軍給周兵打得是抱頭鼠竄,將官上下幾乎是畏周如虎,談周變色。

尤其是羅幼度、趙匡胤簡直成了南唐的夢魘。

但這一切都與陸孟俊無關。

相比他人一勝難求,陸孟俊所部萬餘兵馬卻是三戰三捷,手中兵士可謂常勝勁旅。

當然打的不是大周,而是江南吳越。

五代十國有一常例,不管天下怎麼亂,入主中原者爲尊。

除了南唐、前孟蜀這些早已稱帝的,蔑視中原。周邊割據一方的勢力大多都會接受中原的冊封,且聽中原的號令。

當然所謂的臣服很多是陽奉陰違,表裡不一,反正天高皇帝遠,給中原一個面子,然後繼續當自己的土皇帝。

但吳越錢氏在這方面做得極好,他們佔據吳越之地,卻一直守着這條規矩,先後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以及未來的北宋等中原王朝爲正朔,接受其冊封。

關鍵他們並非陽奉陰違,是實實在在地願意聽從中原號令。

尤其是開國君主錢鏐是當之無愧的仁德之君。

他不僅自己不稱帝,還反對強藩稱帝。諄諄地教誡子孫要恪守臣節,不管中原王朝誰當皇帝,錢氏子孫都務必要世世代代奉中原王朝爲正朔。同時也強調自己的後人要度德量力識時務,如果中原出現了真龍天子,不可貪戀權勢,儘快歸附。

故而歷史上也就出現了納土歸宋這一事件。

吳越王錢弘俶遵從祖訓,將所部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五十五萬六百八十戶、十一萬五千一十六卒,悉數獻給宋朝,成就了一段顧全大局、中華一統的歷史佳話。

也是因此《百家姓》中趙錢孫李,趙作爲皇族位列第一,而錢非大姓,卻居於第二的原因所在。

錢弘俶收到郭榮共同出兵南唐的詔令之後,立刻在吳越國與南唐的邊境上屯兵,派遣衢州刺史鮑修讓、中直都指揮使羅晟兵伐常州。

李璟得知以後,任命柴克宏爲右武衛將軍,和袁州刺史陸孟俊一起趕赴常州,支援當地南唐軍。

柴克宏設計奇襲吳越軍,而陸孟俊率部奮勇拼殺與吳越大戰三場,將吳越軍打得是落花流水,斬首上萬級,擒獲吳越將領三十餘人。

一口氣將吳越打蒙了。

這給大周吊起來打的南唐,怎麼這麼強?

這一仗大大激勵了南唐士氣。

時隔半年,李璟終於收到了凱旋之音,激動得幾乎落淚,當即下令讓陸孟俊率師與齊王李景達會師,親自在朝中接見柴克宏。

陸孟俊與李景達會師時,正巧遇上南唐的軍事會議。

因陸孟俊是凱旋之將,受到了李景達的隆重對待。

他停止了軍事會議,將陸孟俊請到了軍帳,還特地給他介紹了許多大將。

什麼朱元,什麼邊鎬,什麼許文稹、林仁肇、陳德誠之類的,不是北賊的敗軍之將,就是籍籍無名之輩,心中不免暗道:“都是這種貨色,難怪會一敗再敗。”

勝利者有勝利者的驕傲!

軍事會議繼續。

正好談論到收復和州與廬州。

李景達道:“廬州可暫不理會,但和州兵鋒直指金陵,不可不取。”

陸孟俊問明瞭情況,得知號稱小諸葛的羅幼度已經率兵去攻打舒州,和州不過兩千兵士守將乃一無名小將,廬州兵馬不知,但也不會超過兩千。

陸孟俊登時來了精神,這不是送上門的功績?

於是申請率兵收復和州、廬州。

李景達當即就準了他的請求,並且說道:“本王在陸將軍抵達之前,已經安排朱都監救援舒州。舒州防禦使朱令贇乃我朝大將,以他之能,加上朱都監的援兵,可保舒州不失。以羅幼度的智計,定不會在舒州耗着,坐視和州、廬州失陷。一旦發現舒州久攻不克,將會回援和州。”

陸孟俊當即立下了軍令狀道:“末將必取和州,羅幼度若敢支援,願爲大王破之。”

帶着豪情萬丈,陸孟俊領着本部軍馬征討和州。

他選擇了離和州最近的烏江渡口登岸。

使船行駛在長江之上,陸孟俊看着江水滔滔,看着身後萬餘精兵強將,胸中豪氣頓生,想起當年東晉名將祖逖,心道:“想必當年祖豫州也與我一般心情吧?”

身負家國重擔,成就千載之名。

陸孟俊念及於此,忍不住效仿起了先人,中流擊楫,他以手中寶劍敲打着船身,高聲道:“驅逐北賊時機已到,諸公再隨我取了和州,與那小諸葛一戰。”

他身後的兵士,亦受到感染,高聲呼和,士氣如虹。

他們這支軍隊因爲剛剛大勝,獲得了鉅額嘉獎,身上可沒有半點畏周跡象,也沒有半點受到流言蜚語的影響。

抵達烏江渡口。

陸孟俊又忍不住想:“楚霸王隕落於此,卻不知當初他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時,是不是也走得烏江?呸,不吉利,我可不是楚霸王……”

看着兵卒有序地登岸,陸孟俊已經開始思考用什麼法子攻城了。

便在他想入非非的時候。

“殺——!!!”

突然,驚天動地的怒吼在前方響起,正前方一隊兵士迎面衝來。

陸孟俊登時手足無措,腦中一片空白。

怎麼可能?

不是說對方只有兩千人?

看着正前方黑壓壓的兵士,以他的經驗至少也有千人?

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居然還敢分兵來戰?

不要城了嗎?

他看着自己這邊只有千人登岸,腦中一切遐想,最終匯聚成兩個字“不好!”

自己是有一萬人不假,可上岸的只有千餘人。

進不得,退不得!

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處耘的底氣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一百四十一章 紙幣之議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四十四章 誰還玩老套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四十四章 對決第九章 夜談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七十七章 震怒驚恐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四章 賄賂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二十六章 無可彌補的差距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二十八章 遊刃有餘第六十三章 甘爲棋子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殺招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十三章 以陛下爲盾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一百三十六章 讓豬拱了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第一百零七章 死戰 最後的希望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690章 替你做到了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四十六章 戰略目的第七十八章 心寒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二十三章 開府庫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個選擇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四十五章趙家兄弟的好感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十二章 拋棄 會師第六十二章 有來無回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三章 情報網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孫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十七章 議和失敗第六十五章 樞密院改制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六十七章 全線潰敗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七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
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處耘的底氣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一百四十一章 紙幣之議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四十四章 誰還玩老套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四十四章 對決第九章 夜談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七十七章 震怒驚恐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四章 賄賂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二十六章 無可彌補的差距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二十八章 遊刃有餘第六十三章 甘爲棋子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殺招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十三章 以陛下爲盾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一百三十六章 讓豬拱了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第一百零七章 死戰 最後的希望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690章 替你做到了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四十六章 戰略目的第七十八章 心寒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二十三章 開府庫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個選擇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四十五章趙家兄弟的好感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十二章 拋棄 會師第六十二章 有來無回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三章 情報網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孫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十七章 議和失敗第六十五章 樞密院改制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六十七章 全線潰敗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七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