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

羅幼度在睡夢中醒來,看着身旁猶在酣睡的符清兒,在她臉上親了親。

符清兒嬌嗔了推了他一把道:“老不正經!”

羅幼度輕笑道:“是誰晚上一直說還要的?現在就不正經了?”

符清兒錘了自己相公的胸膛一下,馬上轉移了話題:“快起來了,別讓醜醜看笑話。”

雖說老夫老妻多年了,但對於羅幼度私底下的不正經,符清兒還是有些吃不消。可就是她這種皇后端莊,欲語還休的感覺,最是讓人心動。

羅幼度調戲了自己媳婦一會兒,方纔放過她。

若不是心繫醜醜,要給自己的寶貝兒子做一個榜樣,非得墮落一個清晨不可。

羅幼度穿着衣服,突然想到一件事,說道:“大舅子過幾天就要入京述職了,你通知岳父岳母一聲,讓他們進京見見兒子。大舅子在泉州乾得很好,身懷重任,此次入京,待不了多久。這次不見一見,下一次就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符清兒眼中閃過一絲喜意,但聽羅幼度帶着幾分不近人情的話語,抱怨道:“郎君也太狠心了。”

羅幼度道:“這得怪大舅子能力非凡,能者多勞。朕也想不到他在泉州幹得如此出色,朕在北伐幽州的時候與他並肩作戰,真未發現他的長處。卻不想朕的這個大舅哥厲害的不是軍略,而是管理交際,理政才能。”

羅幼度當初讓符昭信去領泉州知州的時候,沒料到符昭信能夠給自己帶來驚喜。

當年選擇他的時候,一方面是自己需要一個能夠鎮得住陳家這個地頭蛇的猛龍,一方面是符清兒推薦的。羅幼度得給自己的皇后,以及背後策劃此事的老岳父符彥卿一個面子。

符彥卿所在的符家是五代十國當之無愧的第一軍閥,歷經整個五代。

符昭信是符彥卿親自培養出來的下一代接班人,未來是接替他手中兵權的。

但隨着羅幼度對軍閥的態度明確,符彥卿也意識到時代變了。

新的時代是不允許軍權繼續掌控在藩鎮割據手上,哪怕他們上繳了行政權,財權亦是一樣。

這纔有了符昭信被符彥卿趕出來求官,目的就是符家放棄了繼承天雄軍的念頭,另謀出路。

符昭信在桑乾河戰役中獨自抵達耶律沙的進攻部隊,表現得不錯。

但天雄軍是符彥卿一手打造的精銳,軍中的那些牙將,名聲不顯,可都是百戰之士,一等一的猛將。

有如此強兵強將,發揮出色,這不是應該的?

楊廣在高穎、韓擒虎、賀若弼的輔佐下,平南陳表現得也很好,但一打高句麗,什麼都露餡了。

百萬大軍讓高句麗的乙支文德當猴耍,任是拿不下一個遼東城。

符昭信有能力,真沒給羅幼度驚豔的感覺。

但符昭信在泉州的表現,確實讓他意外驚豔。

泉州除了是東南最大的港口之一,還是連接澎湖列島甚至於夷洲的渠道。

未來的世界以海權爲主,羅幼度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但在有生之年,給後人留下一份豐厚的遺產,也不枉來這世界走一遭。

羅幼度在與留從效談論東南海域的時候,對於澎湖列島有一定的瞭解。

至於夷洲、琉球,留從效聽過,但不曾瞭解。

主要原因便在於海峽通航條件很差,波濤洶涌的黑潮,讓人望而生畏,當地的百姓稱之爲死亡海峽。

夷洲島離泉州不過數百里,但風險卻遠勝去琉球、倭國。

民諺有言“六死三留一回頭”,也可以看出,在當時去夷洲有多兇險。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無利可圖,這個時代的夷洲與世隔絕,條件惡劣,處於部落形態,屬於中原王朝眼裡的化外之地。

一個無利可圖的地方,自然不受重視。

而且羅幼度還聽出來了留從效口中的夷洲、琉球明顯是一個地方。

但在羅幼度的字典裡夷洲與琉球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

想來因爲不瞭解,留從效將夷洲、琉球搞混了。

其實不只是他,宋朝大多數人都將琉球跟夷洲搞混淆了。

至於澎湖列島,是因爲兩晉南北朝時期以及五代十國的大分裂,不少中原百姓爲了躲避戰亂,渡海抵達此處定居。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中晚唐時期,天下大亂,同時發生了罕見的災荒,有一個叫施肩吾的老年人,他是唐朝的狀元郎,率領族人乘木船,漂泊到達了澎湖列島並最終在此定居。

施肩吾博覽羣書,將大陸的先進生活方式和農業生產技術帶到了澎湖列島,他整合了之前漂泊於此的漢人百姓以及當地人,開發了澎湖列島。

泉州與澎湖列島有着一定的往來,留從效作爲曾經的泉州之主,瞭解一二。

符清兒頗爲自得的說道:“這是自然,阿耶那個大老粗就知道亂來,遇事就動粗。兄長自懂事起,就替父親處理大名府的事務,比阿耶強多了……”

羅幼度心中恍然,符彥卿那個年代,只要手中有兵,能打能戰就是王道。

遇事動粗是存活的方式,受時代的薰陶,符彥卿不屑理政也在情理之中。

這也在無形之中鍛鍊了符昭信在這方面的能力。

羅幼度有心佔據澎湖列島,以澎湖列島爲踏板,奪取夷洲、琉球。

符昭信身爲泉州知州,肩負起了拉攏澎湖列島的任務。

澎湖列島以澎湖島爲主,周邊還有六七十個大小島嶼。

施家並未在澎湖島稱王,但因祖上榮光,受當地人敬仰,一直是澎湖島的無冕之王。

施家爲了自身的利益,並不願意與符昭信往來,深怕中原搶奪了他們的利益。

符昭信面對施家人的阻礙,並沒有硬來,而是如若冤大頭一樣,給了澎湖列島諸多好處,展開了兩地的往來,刺激了澎湖島的發展。

結果事態失衡。

澎湖列島並非只有一個澎湖本島,還有漁翁島、白沙島、虎井、吉貝、望安大大小小的島嶼,其中有三十餘個島是有當地土著居住的。

原本大家一起窮,大哥不笑二哥。

現在澎湖本島突然暴富,周邊島嶼焉能不眼紅?

當地土著本就有些不滿外來戶搶佔資源,現在外來戶還發達了,誰受得了?

然後無可避免的,矛盾衝突發生。

不知名的海盜肆虐……

澎湖本島只有少量的護衛隊,根本應付不了莫名冒出來的海盜。

澎湖島最大的資源是海產業,這海盜滋生,導致本地百姓打漁都提心吊膽。

不得已施家求助於符昭信。

符昭信也理所當然地派兵駐入澎湖島,驅逐了海盜,然後以澎湖島爲根基,將澎湖列島完全掌控,達成了戰略最重要的一步。

符昭信於三日後抵達了汴京。

羅幼度讓符清兒準備家宴,先拉着符昭信談論琉球的事情。

羅幼度並沒有在文德殿或者延和殿召見符昭信,而是將他領到了皇宮後苑,直接在水榭處私下裡與之談話。

“看舅兄來信,舅兄是尋到了琉球?但進展的很不順利?”

符昭信較之原來在符彥卿的庇佑下生活,明顯成熟穩重了許多,也黑了少許,聽羅幼度如此問來,眼中閃過絲絲無奈,說道:“極不順利,琉球諸島,上上下下對我們中原成見很深,滿懷敵意。我們派去的人,莫說是見他們國王的面,連島都不讓上,直接以弓箭拒之。”

羅幼度訝然道:“這是爲何?就算當不了朋友,也不至於做敵人吧?中原朝廷,哪裡得罪他了?”

符昭信苦笑道:“還真就得罪了。不過那是三百五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臣亦覺得奇怪,派人暗中綁了一個琉球漁民拷問之後方纔得知,當年隋朝煬帝楊廣曾經派兵入侵過琉球,島上的居民一直記恨在心。臣特地翻了史書,還真找到了相應的記錄。”

原來在琉球羣島經過漫長的自我發展,形成了一個叫天孫氏的王國。

煬帝楊廣曾經下令羽騎尉朱寬下海尋找海外諸國。在福建人何蠻的帶領下,朱寬來到琉球羣島。在海面上遠遠地觀望琉球羣島,朱寬覺得這羣島像一條蟄伏在海面下的虯龍,取名流虯。

楊廣向來好大喜功,對琉球很感興趣,第二年又派朱寬去琉球,攜帶大量禮物,安撫籠絡當地的百姓。讓他們歸附隋朝的統治。但是當地天孫氏爲首的首領並不肯歸附。

楊廣覺得丟了面子,派遣武賁中郎將陳棱,朝請大夫張鎮洲率領軍隊將琉球打得落花流水,一口氣殺到國都首裡城下,隋軍爲泄憤,一把大火將首裡城燒爲灰燼,抓捕了四千琉球人作爲俘虜,便撤軍了……

由此琉球就視中原爲仇寇,從隋朝一直到宋的滅亡,琉球都不通於華夏。

故而宋人常將夷洲視爲琉球,實是因爲他們完全得不到琉球的真實消息,誤以爲兩者是同一地方。

羅幼度聽得是哭笑不得,這算什麼事?

打了就撤,還真是楊廣的風格。

無愧是華夏最牛的敗家子,就這玩意,還有人吹他是千古一帝,吹他的戰績?

打吐谷渾,雖說損失慘重,但最起碼是勝利了。

結果楊廣大方地表示,打下來的城池土地不要了,不稀罕,直接退兵。

隋軍一撤,吐谷渾收復故地,寇掠河西……

遠征林邑、契丹,死者十四五,終究是贏了,結果還是一樣,不建立有效的統治,也不將打下的土地納入版圖,撤軍!

我就不要你的土地,也不建立親隋政權,就是任性,就是玩,就是要證明我隋大帝牛逼……

打琉球也是一樣。

這到底圖個啥?

錢多臊得慌?

羅幼度目光灼灼,說道:“如此說來,琉球是沒有緩和的餘地了?”

符昭信道:“短期內想要改變他們的態度,怕是不容易。”

羅幼度沉吟了片刻道:“對方實力怎麼樣?”

符昭信想了想,說道:“兩千,不,一千天雄軍,便能將琉球拿下。”

真不是符昭信小覷琉球,琉球羣島還沒有建立自己的文明。

他們居於大海之上,也沒有本事出海,也就是隋朝跟倭國與之有過一定的往來。

他們的鐵器冶煉都不成熟,一羣穿着毛皮,拿着劣質武器的蠻夷,對上穿着鐵甲的兵?

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的……

羅幼度聞言暗笑,當即說道:“回去以後,找個藉口,將琉球羣島拿下。要速戰速決,莫要給北方的倭國發現了。”

符昭信眼中閃過一絲明悟,總算明白爲何自己的君上,對於琉球這狗不拉屎,鳥不生蛋的地方念念不忘了,甚至還讓自己派人特地去搜尋。

原來是爲了對付倭國。

正如符昭信所言,羅幼度覬覦琉球羣島,雖說是因爲琉球羣島的地理位置特殊,號稱不落的航母,可有一說一航海未大爆發之前,琉球真正的意義並不大。

主要目的還是琉球爲踏板進攻倭國島。

倭國與契丹聯合攻打高麗,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倭國已經攻取了領了金州、羅州、陝州、升州、安東、晉州等十數個州地,將高麗南部三分之一的土地收於囊中。

至於契丹,他們也拿下了平壤,一路推進到了高麗的國都開京。

高麗滅國在即……

針對此情此景,羅幼度已經準備致書倭國,以天朝上國的名義,責令他們退兵,要求他們歸還所有侵佔高麗的土地。

用屁股想也知道倭國是不會同意的,吃進嘴裡的東西,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當然羅幼度也不指望他們同意。

符昭信道:“陛下,夷洲當如何?”

羅幼度道:“夷洲不急,先了解海峽的環境水況,熟悉以後,先選擇一地定居發展,與土著建立聯繫,讓他們下山與我們一併生活。等立穩了腳跟,再將勢力範圍擴張至全島。”

夷洲現在還是荒蕪之地,從長遠看有大利,但短期內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

羅幼度也不急動手,萬一運氣不好,在不瞭解海峽兇險的情況下貿然出兵,跟元朝征伐倭國一樣,那就見到鬼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步步來。

先拿下琉球羣島,再言其他。

(本章完)

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二十三章 開府庫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五十七章 死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一章 自盡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三十三章 無所畏懼第八十二章 甕中之鱉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五十章 殲中原水軍,揚李唐雄風第五十三章 上頭的慕容延釗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一章 自盡第十二章 上元節夜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六十七章 全線潰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個選擇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三十三章 無所畏懼第一百一十三章 萬勝王丁部領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十三章 嚴寬並舉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二十二章 最後悔的事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十二章 拋棄 會師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四十章 內奸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第二十七章 議和失敗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67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一百零七章 死戰 最後的希望第691章 回宮第七十六章 吳越納土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一百八十章 聚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規劃地域 蒙古崛起第八十六章 懷念故國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七章 再訂方略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一章 荊南事起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五章 耶律賢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691章 回宮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膽落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七章 中原系將領的迷茫第一百零七章 死戰 最後的希望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683章 城破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六十一章 直搗臨潢府
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二十三章 開府庫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五十七章 死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一章 自盡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三十三章 無所畏懼第八十二章 甕中之鱉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五十章 殲中原水軍,揚李唐雄風第五十三章 上頭的慕容延釗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一章 自盡第十二章 上元節夜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六十七章 全線潰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個選擇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三十三章 無所畏懼第一百一十三章 萬勝王丁部領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十三章 嚴寬並舉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二十二章 最後悔的事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十二章 拋棄 會師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四十章 內奸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第二十七章 議和失敗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67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一百零七章 死戰 最後的希望第691章 回宮第七十六章 吳越納土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一百八十章 聚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規劃地域 蒙古崛起第八十六章 懷念故國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七章 再訂方略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一章 荊南事起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五章 耶律賢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691章 回宮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膽落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七章 中原系將領的迷茫第一百零七章 死戰 最後的希望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683章 城破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六十一章 直搗臨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