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紙幣之議

bookmark

羅幼度本想給自己放個假,直至上元節以後,再行處理朝政。但心中有事,還是忍不住先行處理。

這習慣與後世一般無二,多次說要休息出去遊玩,最後都會因爲工作上的事情取消了一切活動。

羅幼度迫不及待的將竇儀、趙普、盧多遜三人請來。

五相中潘美是不參與政務的,薛居正是老好人,用於維護廟堂穩定。

竇儀、趙普、盧多遜三人才是大虞朝廷真正擁有實際權力的宰相,國之大事,基本上都是由他們商議,然後羅幼度最後拍板,其他人更多的是負責執行。

羅幼度看着自己昨夜整理出來關於紙幣的一些細節,看看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補充的。

儘管此時在休假,但趙普、盧多遜還是第一時間趕到了仁德殿。

從速度來看,兩人根本就沒有休假,而是在議政廳候着,就等着自己的召見。

羅幼度會意一笑,這兩個傢伙現在內卷得緊,什麼事情都得比較一下高低,連勤快也是一樣。

兩個宰相,大過年的還守在辦公署加班,若非財政拮据,這個時代的薪酬又是一年一結,他都有心給兩人開雙倍工資了。

羅幼度儘管知道兩人的心思,但還是打開了這個話題,讓兩人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你二人來得好快?不是從家中來的吧?」趙普作揖道:「微臣愚鈍,常爲人笑話才學平庸,也只知能力有限。可受陛下如此器重,不敢辜負厚望,更不敢有半點懈怠,只想着笨鳥先飛,以便報答陛下知遇之恩。」

羅幼度心底暗道:「你若愚鈍,這天下哪裡還有聰明人?」趙普是怎麼不動聲色地取代宋琪,成爲現在廟堂上最大黨派,他這個皇帝可是一清二楚。

也聽出了趙普解釋之餘,還給盧多遜上了一副眼藥。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文化程度低,人所共知。

盧多遜身爲後周進士,不止一次表示自己對趙普的鄙夷與不服。

羅幼度撇了盧多遜一眼。

盧多遜卻一副與我無關的表情。

他位低趙普些許,沒有搶在他前頭說話,說話卻也不甘示弱道:「陛下乃在世堯舜,如此年紀,功勞亦不輸歷代明君聖主。臣知陛下憂心國事,天下人歇了,自己亦不會歇。陛下不歇,臣又豈敢歇息?」

羅幼度笑着點了點頭道:「愛卿的心意,朕收到了。你們且入座品茶等候,待竇相公來了以後,一併商議。」

他說着也不理會兩人,自行看着手中的資料。

竇儀也是一個工作狂,但他不似趙普、盧多遜沒事也在議事廳杵着,來得較晚一些,臉色有些紅潤。

「見過陛下!」

竇儀帶着幾分虔誠地行禮。

相比能幹事也能惹事的趙普、盧多遜,羅幼度對於竇儀是完全信任的,竇儀亦是如此。

他們君臣相知多年,即便竇儀早已知道羅幼度的爲人,可今日入宮,聽侍衛說特許他騎乘車馬入宮,還是忍不住的生出一股暖意。

羅幼度入住洛陽宮不過第二日,這命令已經傳達,可見面前這位君上是真的將自己放在心上的。

細節方見真心。

羅幼度示意竇儀入坐,然後說起了發行紙幣的事情:「通寶銅錢只適合小規模交易,一旦上了數額,錢幣將會成爲一種累贅,極大因素的影響貿易往來。針對這一點,前朝發行了飛錢,我朝將飛錢徹底推廣推行。」

所謂飛錢就是便於商人貿易的一種兌換錢幣的方式。

隨着時代的發展,商業越來越爲朝廷重視。古來輕商的社會,到了唐朝已經開始給商人開後門行便利之舉,飛錢也就因此而生。所謂飛錢,也就是

字面意思憑紙券取錢而不必運輸,錢無翅而飛。

說白了就是一種憑證,類似於支票。汴京的商人可以將貿易本金交給進奏院,由進奏院開發憑證。然後商人帶好憑證去成都、泉州,甚至廣州這些地方的進奏院領取等量的貨幣,免去了一路上帶着數百斤的錢幣之苦。

爲了便於專門辦理更換,羅幼度還特地在進奏院設置了兌換司這個部門,而且錢幣兌換隻收取很小很小的利息,以促進刺激遠距離的商貿往來。

但飛錢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能行使貨幣的職能。

羅幼度加重了聲音:「可朕以爲只靠飛錢遠遠不夠,最好是直接發行紙幣。朝廷在天下各大州府開設錢莊,商人百姓以錢幣換取同等的紙幣,用紙幣來代替大規模錢幣的交易,如此一來,不論商賈還是百姓,購買大宗貨物皆無須攜帶大量錢幣,只要攜帶幾張紙幣即可。若能推廣發行,好處多多…」

他詳細的將開設錢莊,發行紙幣的好處一一細說。

什麼便於商品的流通,能夠促進民生髮展。可以適當的收回商賈百姓手上的錢幣,充當國用,甚至於朝廷調控利息等等等等…羅幼度後世就是經商的,對於商業中的貓膩,知道得一清二楚,他選擇性地挑一些方便接受的來說。

長篇大論,說得有些口乾舌燥。

羅幼度端起了桌子上茶水,一飲而盡,喘了口氣,說道:「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他彷彿回到了後世開會,找到了一點點的狀態。

竇儀、趙普、盧多遜都是當時一等一的俊傑,他們認真地聽着,努力消化着一切。

三人都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各自思索着什麼。

過了半晌,竇儀整理了思緒方纔說道:「臣大體上了解了陛下的意思,陛下這推行紙幣之念,確實獨特,各中自有奧妙。不過臣心中有幾問卻不知陛下如何解決?」

羅幼度微笑道:「可象直說。」

竇儀說道:「紙幣紙幣,自然是以紙製而成。再牢固的紙張,轉手多了,保養不好,終究會有損耗。屆時無可避免會出現字跡磨損,甚至破裂,應當如何?還有這世上奇人無數,我大虞的雍靖通寶做工精良,尚且有人仿照。大量發行的紙幣,不可能讓國之聖手,逐一繪製,必然得用到印刷術。這印刷的物件,極易模仿。萬一紙幣發行之後,僞造氾濫,人人都以假紙幣換取真通寶,又當如何?」

「還有陛下可曾想過,這紙幣不過是一張紙,它能夠代表的面額直接與朝廷的信譽連在一起。但凡出了問題,將會直接影響朝廷的信譽,將會導致市場的動盪,百姓不再相信朝廷,將會倒退至以物易物惡劣情況。到了那一步,又如何收場?」

竇儀一連三問,問的羅幼度是連連驚歎。

古人或許因爲時代的侷限性,在很多事情上受到常識的束縛,顯得短視甚至無知,但真以爲他們愚蠢,那就太小覷前人了。

竇儀第一次聽說紙幣,但僅從羅幼度的敘述中立刻就洞察出了紙幣存在的巨大不足。

這份幹略,着實讓人驚歎。

一切正如竇儀說的一模一樣。

對於錢幣的發展,後世身爲商人的羅幼度是知曉其中一二的。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紙幣最早的記載是蜀地民間富商主持發行的,十六家大型商號爲了便於貿易,聯合起來發行了紙幣。但很快就因其中個別商人的道德喪失,個別商人的財力的不足,導致紙幣失去了應有的公信力。

但此舉也給北宋朝廷提出了可行之法,隨即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面世。

交子的面世很快就風靡天下,但隨即也引發了各種問題。封建時代,朝廷無法有效地控制紙幣的發

行量,每當出現鉅額財政開支需要時,朝廷約束不了自己的行爲,利用手中的權力,濫用公信力,無限制地發行紙幣,令得交子成爲其斂財的工具,造成通貨膨脹,從而使紙幣喪失了信用,也就喪失了流通的功能,變成了廢紙。

竇儀的三問,字字珠璣,就如未卜先知了一般。

而羅幼度無法很好的解決,他沒有任何隱瞞,而是如實道:「可象一語中的,朕也無法徹底解決這無可避免的問題,但朕以爲發行紙幣,勢在必行。」

發行紙幣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甚至無可避免,但是便利之處,也是肉眼可見的。

歷史上宋交子,明寶鈔,民國鈔票最終的結果都令得民不聊生。

可有一個問題,爲什麼有如此多的前車之鑑,這紙幣依舊流行於世?

是歷朝歷代的官員愚蠢?看不明白這中間的危害?

明顯不是!

實在是隨着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笨重的錢幣已經滿足不了經濟的需求,紙幣的出現是必然的結果。

羅幼度身爲大虞王朝的最高掌舵人,明顯就感覺到朝廷經濟漸漸到了一個瓶頸。

錢幣支付的不便利,大大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尤其是遠距離貿易…

譬如江南的茶葉、漠南漠北的馬匹皮革藥材。

草原人無茶不歡,江南少馬缺少優質皮革,本可形成一條互補的商道。但是江南的商人寧願廉價將茶葉賣到附近,也不願意賣往北方,漠北漠南的馬匹皮革藥材也是一樣。

實在是路程太遠,錢幣交易太麻煩,風險超過了價值,直接影響商品的流通,經濟的發展。

()

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五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瑣發育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696章 遠謀不如實利第657章 十面埋伏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二十九章 討要花蕊夫人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蹟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九十五章 鑿穿戰術第663章 出擊 入冬第八十章 嚇傻的趙家兄弟第四十五章 遊擊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本書由來!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五十七章 死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三十七章 “滾”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六十八章 折賽花入宮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見蕭胡輦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箭揚威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第六章 曹彬掛帥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二十三章 送上門的石守信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九章 再見折賽花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十二章 上元節夜第七十二章 鬥將 暗箭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臣服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二十五章 黃河決堤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十九章 拉下去砍了吧!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五十九章 解惑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六十一章 南唐軍亂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六十一章 南唐軍亂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二十四章 召見士紳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個冬天,難熬哦!第九十八章 立國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九章 再見折賽花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認祖第693章 逃不過權力的誘惑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九十八章 對馬島慘案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
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五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瑣發育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696章 遠謀不如實利第657章 十面埋伏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二十九章 討要花蕊夫人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蹟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九十五章 鑿穿戰術第663章 出擊 入冬第八十章 嚇傻的趙家兄弟第四十五章 遊擊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本書由來!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五十七章 死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三十七章 “滾”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六十八章 折賽花入宮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見蕭胡輦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箭揚威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第六章 曹彬掛帥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二十三章 送上門的石守信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九章 再見折賽花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十二章 上元節夜第七十二章 鬥將 暗箭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臣服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二十五章 黃河決堤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十九章 拉下去砍了吧!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五十九章 解惑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六十一章 南唐軍亂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六十一章 南唐軍亂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二十四章 召見士紳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個冬天,難熬哦!第九十八章 立國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九章 再見折賽花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認祖第693章 逃不過權力的誘惑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九十八章 對馬島慘案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