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全力配合

bookmark

阿里·木薩放棄疏勒的消息引得了不少葉護的不服。

此時此刻西方的整體制度是神權在上,然後帝王,次之是各地軍閥,在喀喇汗***閥稱呼爲葉護是突厥、回鶻流傳下來的官名。

疏勒是西域的經濟中心,論及富庶比之他們的國都喀什噶爾還要勝過一籌,可以與撒馬爾罕相提並論。

如此富庶的寶地,說放棄就放棄,誰能心服?再說就算要放棄撤退,也得將疏勒劫掠一空纔是,直接撤軍算什麼?

但阿里·木薩並沒有來得及解釋許多,強行撤退。

就在喀喇汗的軍隊撤離疏勒不久,高昌回鶻的騎兵出現在了他們的軍隊附近,精銳的回鶻輕唯有那京觀還立在兩國的疆界,記錄着這一段過往。

獅子王眯着眼目送阿里·木薩的喀喇汗軍隊退出于闐邊界,下令道:「派遣斥候在疆界內遊弋,避免他們折返。,

他說着帶着幾分恭敬的對身側的一個回鶻人道:「喀喇汗人已經撤出了疏勒,此刻城中必然混亂。就勞煩桑尊者入城安撫,告訴城裡百姓,便說東方的大虞皇帝陛下已經派出天兵護衛,此後西域可保太平,讓他們莫要驚慌。」讓獅子王稱呼爲桑尊者的回鶻人正是接受漢傳摩尼教洗禮的回鶻教徒桑文詩,此刻他的身份是疏勒流光寺的拂多誕,也就是執法者,相當於疏勒地區的主教。

桑文詩向着獅子王行禮拜別而去。

獅子王目送桑文詩遠去以後,方纔道:「艾將軍,你領一千人去石城鎮,護送鄢先生去石城鎮。你就留在石城鎮,聽大虞將軍的號令,切記,將對方的號令,當作本王的指令,不得有誤。」

艾惟修繃着臉道:「遵命。」

他對獅子王最是忠心,對於他的命令從不問緣由。

獅子王道:「鄢先生,你此去得向大虞朝廷表唯有那京觀還立在兩國的疆界,記錄着這一段過往。

獅子王眯着眼目送阿里·木薩的喀喇汗軍隊退出于闐邊界,下令道:「派遣斥候在疆界內遊弋,避免他們折返。」

他說着帶着幾分恭敬的對身側的一個回鶻人道:「喀喇汗人已經撤出了疏勒,此刻城中必然混亂。就勞煩桑尊者入城安撫,告訴城裡百姓,便說東方的大虞皇帝陛下已經派出天兵護衛,此後西域可保太平,讓他們莫要驚慌。」

讓獅子王稱呼爲桑尊者的回鶻人正是接受漢傳摩尼教洗禮的回鶻教徒桑文詩,此刻他的身份是疏勒流光寺的拂多誕,也就是執法者,相當於疏勒地區的主教。

桑文詩向着獅子王行禮拜別而去。

獅子王目送桑文詩遠去以後,方纔道:「艾將軍,你領一千人去石城鎮,護送鄢先生去石城鎮。你就留在石城鎮,聽大虞將軍的號令,切記,將對方的號令,當作本王的指令,不得有誤。」

艾惟修繃着臉道:「遵命。」

他對獅子王最是忠心,對於他的命令從不問緣由。

獅子王道:「鄢先生,你此去得向大虞朝廷表明態度,便說自昔年唐廷退出西域,西域紛亂已達百年,上下百姓莫不期盼王師。今王師復歸,實乃天大喜事。我已依照命令,將喀喇汗兵驅趕出了于闐。接下來有什麼指示,儘管吩咐。我高昌之兵,即是陛下之兵。高昌之民,亦是陛下之民。

立場十分堅決。

這也是獅子王的高明之處。

相比野心極大的李聖天,獅子王的目光更加長遠。

西域早就不是當年的西域了,曾幾何時,西域作爲東西南北四方文化交流之處,確實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此地在路權時代意義重大,先是大唐與黑衣大食在坦羅斯打了一仗,緊接着就是大唐與吐蕃圍繞西域的交鋒,然後是吐蕃與大食的對立,

接着又是回鶻與吐蕃的爭雄。

西域在大唐退出以後,所經歷的動亂,一點也不遜色東方的五代大動亂。

東方華夏有很深的根基,有再度崛起的底蘊。西域則不然,身處博弈之地,註定了缺乏爭雄的基礎根本。

與其在西域拼個兩敗俱傷,不如利用地利優勢,發展國力鞏固自身。

獅子王在位二十餘年,結交東西兩方,十數次派遣使者去契丹、華夏進貢,開通貿易,賺得是盆滿鉢盈。

獅子王一直想維持現狀,並不希望東西方任何一股勢力打破西域的局勢,暗地裡給了李聖天不小的支持。

可當大虞的軍隊出現在石城鎮于闐疆界的時候,獅子王便明白自己沒得選了。

要想避免兵禍,唯有全力支持大虞。

石城鎮西車爾臣河畔。

千匹駱駝在河邊飲水,折御勳高坐在駝背上用千里鏡向西眺望,滾滾塵煙中折御卿領着百騎飛馳而來,收起了手中的千里鏡,騎着駱駝迎了上去。

此次奇襲算不上籌謀已久,卻也是準備多時了。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此話是一點不假。

一方面開國君臣多是明君良臣,能夠作出正確的決策,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民心思定,受過戰禍苦難的百姓,最懂得和平的美好,知道太平的生活來之不易。他們吃苦耐勞,只要有口吃的就願意成倍的付出勞力,特別容易滿足。這上下一心,大虞朝廷的發展日新月異。

早在四年前,得知李聖天野心的時候,羅幼度便從軍費中分出一部分購買駱駝,組建一支駱駝騎兵與駱駝運輸隊。

駱駝騎兵與駱駝運輸隊在華夏九州少有用武之地,但於西方卻有奇效。

不管是進軍高昌還是石城鎮,都避不開人跡罕至的沙漠,手上有駱駝騎兵與駱駝運輸隊絕對能派上用場的。

駱駝騎兵與駱駝運輸隊適合在沙漠行軍戰鬥,恰好府谷西面是毛烏素沙漠,便讓折御勳負責訓練駱駝騎兵。

此次歸義軍內亂,大虞朝廷順勢收回沙、瓜二州的控制權,身爲涼州都督的李處耘在接手歸義軍的時候,已經得到了趁勢攻入西域的命令。

經過思量,更爲熟悉地形地勢甚至西域情況的李處耘並沒有立刻宣告羅幼度的軍令,而是故意點到爲止,做出一副先穩住後方,鞏固整編歸義軍,一副完全沒有西進的樣子,背地裡卻讓折家兄弟率部穿越羅布泊奇襲石城鎮。

李處耘坐鎮涼州多年,常與西域的各地商人往來,對通往西域的兩條道都有一定的瞭解。

走高昌線安全,但速度慢,穿過兩千裡沙磧抵達的還是西州回鶻,還得從高昌南下,闖過塔里木盆地纔到于闐境內。

走這條路完全沒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大軍穿過西州回鶻境內,不可能不走漏消息的。

走羅布泊線確實能做到出其不意,然太過危險,大軍一旦受風沙困擾,有覆沒之險。

李處耘作爲一代名將,自然懂得求穩不求險的道理。這些年他推演軍勢,都是走高昌線,直到最近他收到了一件奇物……水浮磁針,也就是羅盤。

指南針這種辨別方向的器物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叫做司南,不過受制於環境影響,很多時候會有嚴重誤差。直到羅盤的面世,才真正做到在任何環境下辨別方向。

歷史上最早的羅盤記載是一百年以後,隨着堪輿之術的發展而誕生的。

但因南海海商蓬勃發展,受巨利的催動,航海技術飛速進步,物理力學的發展,水浮磁針這種在大海之上精準辨別方向的神器理所當然的提前問世。

李處耘得知有如此神器,立刻改變了自己的戰術設想。

從玉

門關入西域,走羅布泊線只有七百餘里,路程近了一半有餘。

難就難在羅布泊線一路都是鹽地,沿途沒有可以飲用的水源,無法補給,必須一口氣走出無人區。沿途一旦受到沙暴襲擊,迷了路或是耽擱了幾日,就有巨大風險。指望死亡之海不起沙暴,完全是不現實的事情。

然有了水浮磁針即便沙暴漫天也能精準的辨別方向,將風險降至最低。

折御勳部多次於沙漠行軍,有豐富的經驗……綜合各種條件,李處耘擬定了此次計劃。

折御勳、折御卿兩兄弟也成功克服了沿途所遇風險,完成了此次奇襲。

「如何?」折御勳開口詢問。

剛剛探察地形情報回來的折御卿搖頭道:「這個李聖天還是有幾分本事。他直接無視了喀喇汗國的軍隊,將西方的兵馬調回了西城。他們並沒有來援石城鎮的意思。反而將新城、加大黑,播仙鎮的兵馬百姓調往西城。」

西城也就是于闐國都,後世的和田,盛產和田玉之處。

折御勳默默頷首,道:「壯士斷腕,李聖天這是打算打一場護國存亡之戰。既是如此,那便應他所求。二郎,你且率兵入城,佔據石城鎮,爲兄移師若羌以南的山腳,相互照應。你入城以後安撫城中豪紳百姓,挑選可信之人充當勞力。」

折御卿乃一代名將,天賦潛能唯李繼隆可與之相比,瞬間明白自己兄長的意思,李聖天要打存亡之戰,他們也要打入西域的立威之戰。

于闐攻防戰將至關重要,自己的兄長這是要在大軍到來之前,提前準備製作攻城器械的木材。

他們此來存有一定風險,將作監的人並未隨行,但並不妨礙,提前準備物資。

()

.

第十三章後蜀名將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七章 玩得比較花?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番外:三個女人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六十一章 直搗臨潢府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659章 將遇良才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膽落第九十六章 驚天消息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個冬天,難熬哦!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706章 晾一晾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十八章 孟蜀出兵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漢平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三章 情報網第十八章 肉袒牽羊 楊業來歸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四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五十九章 進擊的陳覺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十二章兵圍幽州城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二十章 帶汁諸葛亮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663章 出擊 入冬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二十五章 聲名大噪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處耘的底氣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六十二章 內鬥小能手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四十七章 酒館鬥毆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指怛羅斯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十四章 朕之子房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關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一百五十章 摩皮漢骨第四十章 內奸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十八章 孟蜀出兵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一百七十六章 臣服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七十二章 首相的野心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一百四十九章 鍛鍊 沒有資格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十二章 不認同(求收藏推薦)第三十一章 謀取舒州 金陵夜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炫富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六章 曹彬掛帥第四十一章 兩軍對壘
第十三章後蜀名將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七章 玩得比較花?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番外:三個女人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六十一章 直搗臨潢府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659章 將遇良才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膽落第九十六章 驚天消息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個冬天,難熬哦!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706章 晾一晾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十八章 孟蜀出兵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漢平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三章 情報網第十八章 肉袒牽羊 楊業來歸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四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五十九章 進擊的陳覺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十二章兵圍幽州城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二十章 帶汁諸葛亮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663章 出擊 入冬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二十五章 聲名大噪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處耘的底氣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六十二章 內鬥小能手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四十七章 酒館鬥毆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指怛羅斯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十四章 朕之子房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關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一百五十章 摩皮漢骨第四十章 內奸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十八章 孟蜀出兵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一百七十六章 臣服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七十二章 首相的野心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一百四十九章 鍛鍊 沒有資格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十二章 不認同(求收藏推薦)第三十一章 謀取舒州 金陵夜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炫富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六章 曹彬掛帥第四十一章 兩軍對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