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下)

“不錯,就是三家坊。天君有所不知,三家坊今日的主事賀家,祖輩曾是此教派首批信衆之一,坊中所謂‘百川’、‘無塵’、‘真華’三市,最初實是代指三尊神名。”

聽趙相山講古,餘慈也是大感興趣:“怎麼講?”

“那教派名曰‘三尊教’,立了三位聖尊神明,最初甚至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還是信衆爲了區分,漸漸約定俗成。其教義大概也是講末世大劫那一套,若想安然渡過,需要依次在三位神明座下修持,

“百川即海納百川、有教無類,爲最初接引之意,是初入教修士所在;

“無塵爲空、可指虛空,亦可指純淨,是說創立或淨化一界,是資深教衆所在;

“真華或可做‘極樂’解,也能有‘彼岸’的意思,這就更明白了,只有核心教衆纔有資格。

“乍聽上去還是通順的,能夠扯出一條線,可細節上經不住仔細推巧,也沒有一個成熟的修行次第,甚至連信力根基都沒做好。現實中往往是按照修爲高下,粗暴分類,故而除了部分核心教衆以外,凝聚力很差,很快就敗落了。

“賀家祖輩,一直在覈心層,堅持到最後,也得了教派中大部分財貨,支起了三家坊的架子。”

餘慈再度沉吟:

虛空,只要扯上無量虛空神主,就繞不開這個概念;

極樂、超渡,是西方佛國專有之義;

只這兩條,就非常符合碧落天闕上的“積累”了。

“你認爲,這是黑天教的前身?”

“我有七八成把握,因爲這裡有一個還算清晰的嬗變過程。雖然隔了快兩劫時間,但黑天教在西南,一開始也是這個路數,只不過不再分三神,而是一神三化;後來完全以佛門旁支爲掩護,倡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再以秘法爲誘餌,吸引妖魔信衆……

“兩邊脈絡上很相似,更不用說,某些基本教義和修行法門高度趨同。只是經過兩劫時間的沉澱,那時候黑天教的模式已經很成熟了,遠非昔日‘三尊教’可比。

“越是成熟,越難看出本來面目。如果天君想弄明白那位所謂‘佛母’的要義,還是要從‘三尊教’入手。”

意念交流這麼長時間,趙相山已經有點兒累了,餘慈給它渡了點兒元氣,讓它的精神稍微振作一些,以繼續講下去。

毫無疑問,這就是最直白的認可了。

不管趙相山究竟是怎麼個盤算,眼下也是分外賣力:

“從‘三尊教’起始教義來看,三尊神明名義上脈絡相通,然而具體到修行上,次第不分,義理不明,何也?實是生搬硬造之故。

“據我的觀察,三尊神明,三類法門,倒是各有玄妙,神通可觀,然而其間的連接有等於無,各自爲政,至少教派的信衆是沒有哪個能真正修持成功的。就算是修爲長進,也是各自的套路……這等於是欺騙了,或許那位從一開始就沒指望做一番長久事業?”

餘慈沒見過“三尊教”,對趙相山所描述的情形缺乏具體感知,但意思是聽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某個自具神通手段的傢伙,模仿借鑑無量和佛門的路數,在北荒搞試驗?”

這種做法,聽來怎麼這般耳熟……

好吧,餘慈承認,這和自己倒有點像,尤其是“借鑑”這一出,平等天上那幾位,可都“看”着呢。

不提這微窘的想法,餘慈對趙相山的判斷說辭越來越感興趣了。

大黑天佛母菩薩還有這段往事?

想想自己也曾在編排教義時無從下手,他倒真有幾分感同身受的意思。

但趙相山還是沒有說明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根底。

餘慈直接就問:“你可有確切人選?”

趙相山仍沒有正面迴應,只道:“三尊教曇花一現,維持時間都沒超過二百年,留的只有三家坊一點兒根底,我曾調查過賀家,有一件事讓人比較在意。”

“哦?”

“賀家如今把三家坊做得風生水起,背靠的是魔門東支,當年也是如此,當然,那是還是元始魔宗——在三尊教敗落後,賀家繼承大部分教產,轉而投向魔門,他一個小小家族,手握重金,沒有任何特別的關係,投向那時世間最頂級的門閥,還得以收用,並得以外放,守住自家一畝三分地,何至於此?”

餘慈大概理解了他的分析:“你是說,他背後的三尊教,與魔門關係匪淺,就是敗落了,也不受影響。”

“只有這樣,才說得通。而這裡面還有個問題——天君可曾想過,魔門四分五裂之後,三家坊位於北荒,緊臨着地火魔宮,臨着東陽正教,甚至距離西支、冰雪魔宮都要更近,爲什麼偏要挑遠在北海的東支?”

“大約是魔門未分裂前依附之人的緣故吧。”

“天君明鑑。”

趙相山又一個馬屁及時送到:“據我的調查,魔門未分裂之前,執掌北荒及周邊區域的,正在旁邊……”

餘慈微愕,視線側瞥,在觸及那一圈靈光後,便明白過來:“黃泉夫人?”

“也不只是她。黃泉夫人之前,魔門在當地也一直有主事之人。她上一任是太陰妃,再上一任是馮魔女,再往上則是梅魔君,也就是接納賀家之人……”

餘慈皺眉:“這又怎樣……唔,四人都是女修?”

“是,她們都是元始魔宗的女傑之流,曾橫行一時;除此之外,她們接手北荒的時間都不太長,在黃泉夫人之前,那三人一共才執掌北荒兩劫多一點的時間,便先後殞身於劫雷之下。”

既曰“女傑”,便應是一時之選,兩劫死了三人,確實是有點兒可惜了。但天地大劫素來是不講理的,也不能說明什麼。

“再者,她們都是照神銅鑑的主祭。”

……照神銅鑑?

突然跳出這麼個熟悉的名物,餘慈心頭一驚。

趙相山的意念依舊傳遞信息:“照神銅鑑乃是魔門第一等重器,更是無量的招牌,所以,最初我以爲是無量本人在作怪。可問題是,無量雖沒有徹底倒向神主之途,但對裡面的門道,最清楚不過,做起教派,絕不會像這一位,生澀僵硬,完全是一個拙劣的模仿者。

“那麼,是什麼人物,和照神銅鑑有密切關聯,又如此熟悉無量和佛門神通,在那段時間駐留北荒,又有着魔門的根底,可以支使梅魔君收留賀家,並給予可觀權力,數劫不易呢?”

“坦白講,無量身邊、魔門之中、當年時段,找不到這樣一個人。

“它就像是無量的影子,看似分明,卻是抓不住,摸不着。

“我有時甚至在想,就算是無量,是否真的就知道這個人呢?

“他究竟是以一種什麼形式存在呢?”

接收到趙相山的意念,餘慈不禁爲之悚然,某種讓人脊椎生寒的徵兆,莫名而發。

“不要故弄玄虛!”

最終餘慈還是喝斥一聲:“說到底,你也不能確認這人是誰?”

“是,沒有確切的證據。然而……有一件事,卻是非常有趣。其實根據我的情報,此事可能還與天君有點兒淵源。”

“哦?”

“天君當年似乎是以‘盧遁’之名,與魔門東支修士共入黃泉秘府?”

“沒錯。”

“入府之前,似乎是從東支那裡得了一件寶貝?”

“唔……太虛青蓮袍。”

這件袍子此時對他雖沒有大用,但本身材質上佳,就是心內虛空歷經幾次動盪,都完好無損,此時就在承啓天的角落裡。

餘慈心念一動,便將此物攝來,微微一抖,依舊寶光隱隱。

此袍是以百層鮫綃薄紗重疊織就,繁複精緻,巧奪天工。制袍之人選擇這種結構,就是爲了能夠加入更多的煉器手段,發揮疊加變化的體系效果。

可惜,因爲一場莫名的變故,讓法袍中的器靈走脫,使原本祭煉圓滿的十八重天法器,變成了這麼一個不上不下的天成秘寶。而且當年餘慈用它抵擋業火,又有所損傷,現在也就是給步虛以下的修士使用,才稱得上寶物了。

餘慈氣機透入,當下法袍之上便騰起六朵碗大青蓮,清氣繚繞,氣象甚佳。

可惜,不免有些金玉敗絮之嘆。

“就是此物。此袍原本就是三尊教的教產,被賀家孝敬給了魔門東支。而更前一任主人,便是三劫之前,清妙宗一位長生中人,叫周頤的。此人本沒什麼了不起,但就是持有青蓮法袍期間,出了一件笑話,名留青史。

“周頤此人,在遊蕩北荒期間,曾和三尊教結下樑子。他是長生真人,三尊教本身是個不入流的教派,教中弟子都是不敵,最後據說是請下了三尊神明之一的‘真華’,與周頤談玄論道,以定勝負。

“據傳,那‘真華’神明論道之時,口吐蓮花,天花亂墜,周頤多不能對,後來輸不起,想翻臉的時候,其身上太虛青蓮法袍的器靈卻是解悟玄理,離器而出,投往‘真華’座下,強換了主人。”

至此,趙相山稍頓,問起餘慈:

“聽聞此事,天君可有所得?”

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上)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五)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下)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下)第183章 持中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下)第71章 目標第61章 又見第55章 追求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中)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下)第36章 青狼之死 似曾相識(下)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下)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中)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中)第271章 知恥而勇 靈巫晉身第199章 躁動第244章 對決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中)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下)第208章 甬道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下)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五)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下)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上)第170章 魔識化育 時辰將至第60章 石碑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上)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下)第141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上)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中)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四)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中)第139章 截分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上)第136章 天遁難知 太淵在北(下)第4章 狐朋狗友 特殊生意(下)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下)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三)第166章 遁法第57章 小樓故舊 雲舟北上(中)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中)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上)第359章 約定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中)第121章 有爲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67章 巢穴第157章 山腹第37章 火河第67章 巢穴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中)第373章 小劫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中)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四)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下)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中)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22章 輕薄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五)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五)第136章 滅殺第160章 圖窮匕現 冤冤相報第269章 魔影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中)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上)第152章 授劍第90章 連星第173章 由內而外 以我爲主(上)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中)第352章 點火第262章 白蓮法使 七轉純香(下)第238章 刑天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六)第272章 半部神通 舊人新遇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中)第127章 下手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下)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上)第136章 分組第260章 賭鬼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中)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中)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下)第63章 刺殺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一)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二)第82章 三寶第134章 鍊度
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上)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五)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下)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下)第183章 持中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下)第71章 目標第61章 又見第55章 追求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中)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下)第36章 青狼之死 似曾相識(下)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下)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中)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中)第271章 知恥而勇 靈巫晉身第199章 躁動第244章 對決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中)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下)第208章 甬道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下)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五)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下)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上)第170章 魔識化育 時辰將至第60章 石碑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上)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下)第141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上)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中)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四)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中)第139章 截分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上)第136章 天遁難知 太淵在北(下)第4章 狐朋狗友 特殊生意(下)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下)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三)第166章 遁法第57章 小樓故舊 雲舟北上(中)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中)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上)第359章 約定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中)第121章 有爲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67章 巢穴第157章 山腹第37章 火河第67章 巢穴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中)第373章 小劫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中)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四)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下)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中)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22章 輕薄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五)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五)第136章 滅殺第160章 圖窮匕現 冤冤相報第269章 魔影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中)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上)第152章 授劍第90章 連星第173章 由內而外 以我爲主(上)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中)第352章 點火第262章 白蓮法使 七轉純香(下)第238章 刑天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六)第272章 半部神通 舊人新遇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中)第127章 下手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下)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上)第136章 分組第260章 賭鬼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中)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中)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下)第63章 刺殺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一)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二)第82章 三寶第134章 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