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

被大宋皇帝陛下到相公們的一句句反問,段思廉也冷靜了,醞釀了兩天的情緒和說辭,在這一時間也消散了。

他是準備理直氣壯來着,本以爲可以拿一些堂而皇之的藉口,向宋國陛下據理力爭,可以讓宋國不至於在大理大開殺戒,導致大理最終民不聊生,生靈塗炭。

可形式不由人呀!

再說了,他段家人好像從來就不是那種迎難而上的性子。

“上國皇帝陛下,諸位相公,是小王唐突了。昨日承蒙館伴使款待,有幸見識了上國火炮之威……”

“等等……”

文彥博又一次打斷了段思廉的話。很鬱悶,倒也沒覺得啥,就是在大理的朝廷,他被高氏和楊氏打斷話頭也不是一次兩次。

“段王可是到工坊城火器試驗場了?”

“正是,乃呂館伴之勞。”

“呂吉甫,你可知工坊城火器試驗乃國朝機密,豈可讓外人知曉,難不成國朝保密法令虛設不成?”

呂惠卿這時候才發現,自己的不要臉水平是真的有待提高。文相公已經在不要臉的道路上,甩開自己很遠了。

“微臣逾越了,還望朝廷責罰。微臣自以爲,大理乃國朝親近之藩屬國。”

“如今大理內亂,我朝大軍平亂,段王流亡,對大理境況憂慮。故想借火器試驗之威,告知段王,我朝大軍所至,定讓判軍無處可逃,平滅大理指日可待!”

呂惠卿直接就說的是平滅大理……這話意味深長啊。

都是戲精,具備了影帝的實力。

趙曦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這些朝臣,都有相當的政客水準。

“文相,先讓段王言明緣由及訴求。國朝內部罪責,待隨後再議……”

真擔心在這個問題上絮叨個沒完了。

不過,這樣一來,倒是讓這齣戲更顯得自然了。甚至段思廉都有點不好意思……把人家呂惠卿給賣了。

“上國皇帝陛下,諸位相公,小王因見識了上國火器之威,自是知道上國大軍所到之處,定會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同樣,上國火器也會導致大理在戰後無可避免的到處爲殘垣斷壁,滿目蒼痍。”

“高氏謀反,罪不可赦,可大理子民何罪之有?需要承擔戰後的罪伐。”

“小王斗膽懇請上國皇帝陛下,下令停止戰爭,還大理一片祥和……”

該怎樣評價段思廉呢?作爲大理的君王,他是對的,同樣,他並不是個合格的君王。

不是說合格的君王就該視子民而不顧,而是說他空有仁慈之心,卻無力保全黎民。

這樣的性子,被謀反好像並不意外。

“段王的意思可是任由高氏在大理爲王?段氏不介意?不再奢求做大理王?”

趙曦有些感同身受,段思廉表達了最基本的人道主義情懷。

趙曦很想知道,這大理王和大理祥和,在段思廉心中的份量。

“若以大理子民生靈塗炭,以大理滿目蒼痍,來還的某做大理王,此王某不做也罷!”

段思廉這時候絕對是聖潔的,甚至讓趙曦都覺得自己有些齷蹉。

能感覺到段思廉這時候的心境,他顫抖的嘴臉,咬緊的牙關,後仰的頭以及緊緊閉上的雙眼,讓在場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這一刻他心底的無奈。

都是受聖賢教化成長的人,誰也無法避開那種高尚的感化。

就是趙曦,在這一刻也有點走神。

他不是心裡被觸動了,他是在感慨段思廉這樣一個悲天憫人的君王……這不是他印象中的君王。

段氏王室做僧人,看來並不是單純被大理的政治生態所逼,或許在段家人的血脈裡,就有這種悲天憫人的天性。

這一刻,垂拱殿是安靜的,就連內監宮女,在這一刻也都詫異大理王的決定。

這樣的王,不做也罷……何等的殘酷!

“認亂臣賊子爲王,與認賊作父何異!”

趙曦其實一直就清醒着,沒有那麼多感慨。在其位謀其政而已,段思廉只不過是置於死地而後生的伎倆,偏偏借了聖賢和蒼生的名頭。

這樣的名頭讓人有力不能使,特別是對趙曦,他這時候辯,好像他不在惜黎民一般。

理教的作用,在這時代效果很明顯,文彥博喊出這一句,才讓所有人明白這場合不該有這樣的情緒。

不可否認,段思廉的這一番操作,博了不少的同情分。

“我大宋受聖賢之道教化,以忠於君王爲畢生行爲總則,豈能容此亂臣賊子?”

“敢問段王,大理可是我大宋之藩屬?”

“正是!”

段思廉已經頹然了,那一刻沒能讓宋國的君王和相公沉迷,已經決定了結果。

他們不會因自己而改變攻伐大理。

這時候,只能這樣應付下去,有問有答了。

所以,面對韓琦的責問,並沒有逃避。

“宗主國是否有責任介入大理謀反事宜?”

高氏起事之初,你們宋國干預不是更好嗎?爲什麼要等到高氏即位後?還是如此摧枯拉朽般的用大軍碾壓,這樣的介入方式,並不是大理子民希望的。

可這話段思廉不能說。

富弼曾記得官家說過,弱國無外交,更何況還是個流亡的大理王。

官家還說過,任何事都有其兩面性,只不過是角度和立場不同。

如今對於大理也是這樣。段思廉有他的立場,國朝也能找到自己這樣做事的理由。

出兵不出兵,何時出兵,怎樣去介入大理事務,每一項選擇,都有可以立足的理由。

高氏即位後出兵,國朝是對大理段氏王室的信任,認爲他們有能力處理藩屬國的內亂。

到了高氏即位,宗主國也就到了不得不介入的地步……這就是理由。

可若高氏起事之初出兵,同樣有理由:爲避免戰亂而導致大理黎民生靈塗炭。

都是理由,關鍵看國朝的需要。

這就是政治,司馬光很無奈,他這樣的人,受不了這樣的場景,可也知道,他是大宋的相公。

國朝的選擇沒錯,有利於國朝,即便他司馬光再不忍,也清楚這時候不適合唱反調。

還不得不承認,官家和其他人這一番操作,確實是可以將國朝的利益最大化。

“小王現在其實沒資格代表大理,更沒資格要求上國如何處理大理的叛亂。只是……只是小王生於大理,長於大理,不忍讓大理因一次戰爭而最終民不聊生。”

“小王唐突了!”

又是一張悲情牌,或許是發自內心的。

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三九六章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七五八章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六八八章 等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五八章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
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三九六章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七五八章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六八八章 等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五八章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