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

南征軍已經把大理的叛亂平息了,剩下就是清掃餘孽的收尾工作。

呂惠卿把戰報告訴了段思廉,意思很明白:你們該回去了。

這白吃白喝的半年多了,別再賴着我大宋了。

雖然養這些閒人對朝廷增加不了多大開銷,可現在的國朝真不能一直把大理王室留下。

這跟官家費老大勁,轉很多彎讓段思廉繼續做大理王是一樣的……國朝的國力是有提升,可還不足以對抗遼夏,還需要韜光養晦,不讓遼夏看到國朝的野心。

這是呂惠卿的理解,也確實是趙曦的目的。

若真有滅掉遼夏的實力,趙曦絕不會耗費這般心思。既然打下大理了,直接把段氏王室養在汴梁即可。

這樣做,無非是想讓遼夏多少放鬆些警惕。

大理什麼樣,估計遼夏也沒當回事,國朝這般處理,想必他們對國朝的評估不會有多少變化。這是趙曦真正的目的。

又有多少人明白呢?

段思廉來拜見趙曦……別看他是個王,不管是不是流亡,國朝都是當使臣待的。這是規矩,國朝的規矩。

所以,即便段思廉在汴梁半年多,真正能見上國皇帝陛下的時間很少。

連上這次辭行,也就三次。

中間有一次,段思廉因想借兵求見來着,結果連政事堂都沒通過。

這一次倒是相當隆重,比當初逃亡過來時隆重多了。

這感覺,真的讓段思廉有點要回去做王的感覺了。也確實是,他真的要回去做王了,真正的大理王,不是別高氏楊氏隨意掇弄的大理王。

送別大理王,自然是按照藩屬國王的禮節送別,跟他流亡不流亡無關。

趙曦給段思廉營造這樣的氣氛,就是讓他得有那個王的感覺。當然,也能讓參與送別的段貴妃歡喜不是……

“誠謝上國皇帝陛下此儀,小王此去定當永生臣屬大宋,並將此意傳承後世子孫。大理世世代代將以宋國爲宗主……”

哎呦,還真有大理王的感覺了。嘿嘿,等你到了大理,纔會發現真實的情況。

小樣吧,這辭行的話語,好像此生不再來汴梁了……小子,用不了多久,你還會來汴梁,並終生在此頤養天年。

趙曦不會讓段思廉最終以俘虜的身份來汴梁,到最後,段思廉應該感激他趙曦,會知道趙曦對他有多好。

當然,這次回去,免不了咒罵,那又怎樣?還是得求到朝廷來。

段思廉在這時候辭行,政事堂相公對呂惠卿有很大的意見。

太倉促了,朝廷還沒來得及商量派駐文官的事,段思廉就辭行了,這讓朝廷的謀劃似乎只完成了一半,或者更少。

相公們從來不信武將能左右了大理的國事,也就是說,沒有配屬文臣,大理將還是原來的大理。

這一次朝廷南征,好像根本就沒撈着好處。

看看官家,再看看呂惠卿,都明白了,這是段思廉鑽了空子。拿到礦城借兵的手令後,這段思廉居然來了個突然襲擊。

又是一次半拉子謀劃!

相公們不知道大理這時候已經沒有士人了,也不能讓他們知道,不管國朝士林怎樣看大理的士子,趙曦都不想讓他們知道南征軍斬殺大理士子的事。

都是文臣,都是士子,所謂的聖賢一脈,誰知道這些文臣會不會有兔死狐悲的覺悟。

這種事,就這麼着吧。

想必到時候段思廉求到朝廷,再借文臣時,也不敢提南征軍斬殺了大理所有文人的事。

那是戰事,是戰亂時期,段思廉逃亡了,並不清楚具體情況,也說不出具體情況來。

又是要求人,再指責國朝?他沒那個膽。

這也是趙曦要鑽的空子。

整個過程中,最大的漏洞應該是範縝,趙曦沒有要求呂公著怎麼做,但呂公著並沒有讓他失望。

範縝從呂公著接到密令的第二天,就開始負責轉運俘虜的事…~他是轉運使,真正的南征軍後勤轉運由工坊城負責,他安置俘虜也是應有之理。

這時候估計還在廣南吧?或者在成都府。

反正範縝對打打殺殺的也煩,對大理那山山林林的更煩。有安置俘虜的藉口,正好不用到戰場。

各取所需,整件事下來,各種巧合,確實讓趙曦的謀劃天衣無縫了。

“諸位相公,着令吏部統計一下七品以下的官員吧,以恩蔭、特奏名出生,暫時無差遣的爲主。”

段思廉走了,有些事趙曦得讓朝廷早做準備。

讓及第的進士去大理,估計很難。讓六品以上的官員去大理?那就更難了。

所以,派駐到大理的文臣,還得從特定人羣中確定呀。

“官家,段思廉並未向朝廷借文臣……”

富弼的感覺很不好,特別是被段思廉鑽了空子的感覺。

還有就是,沒有了借文臣的結果,他女婿馮京在段王府的辛苦,就相當於白費了。

“辭行時不借,不代表回去後還不借。在汴梁生活半年,見識了國朝的文華,又有馮當世當面教授,呂吉甫旁敲側擊,國朝文華應該在段思廉心中有所萌芽。”

“再說了,段思廉不是還見識了一次花魁詩文盛會嗎?”

“戰事一了,他首先考慮能不能壓的住現在大理的場子,首先考慮他段氏王室的安危,所以纔要借兵。”

“當礦城兵爲他段氏王室樹立了威信,他就會對比大理和國朝兩者文華上的區別,又有借兵爲參照,段思廉若不傻,肯定會請求借人的。”

這是扯淡,趙曦心裡明白是扯淡,可這話也確實是很好的藉口,說的合情合理,關鍵是戳中了文人心中的點。

在文人看來,無文臣不成國。

還有就是,對於這一次朝廷的重事,武將圓滿了,徹底平息了大理的叛亂,並且造成了大理借兵的結果。

他們文臣呢?除了呂公著是主帥以外,還有什麼能拿出來顯擺的?

本來這次是真正的文韜武略,最終的結果卻沒文臣什麼事,這讓文官團體,包括諸位相公很尷尬。

而官家的這些話,這時候各位相公們聽着,都覺得特有道理。

那怕是富弼韓琦文彥博,不太相信這理由,也不得不承認官家說的在理。

國朝文華影響深遠,這確實是他們想看到的,也是他們認同的。

感化段思廉,並且讓段思廉最終借文臣,似乎也說得過去。

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七五六章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七五八章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三二章 推進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九四七章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七零五章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七五六章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七百章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七五八章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
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七五六章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七五八章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三二章 推進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九四七章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七零五章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七五六章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七百章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七五八章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