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

朝廷對北遼輕敵了嗎?沒有,從來就沒有敢輕視過北遼。

太宗時,國朝大軍曾兵臨析津府,最後不也功敗垂成了嗎?這一次僅僅是抵達易州、永清、武清等地······

也正是因爲朝廷的謹慎,纔沒有經歷過大戰就撤軍了。

蘇轍的分析和推演,彷彿是證明了朝廷這次撤軍是正確的。諸位閣老看着沙盤,也都認同了蘇轍的推演······

奏報到了趙曦案頭,趙曦只是隨意的看了看······

“說說吧,你怎樣看待這次出兵北上,又如何看內閣議定的撤軍,以及蘇閣老的推演和分析?”

趙曦並沒有束之高閣,而是單獨留下了太子。

“雖然蘇閣老的分析和推演在理,孩兒還是有疑惑的。畢竟,北遼內亂時事實,派不出精兵也是事實。至於蘇閣老所言,北遼會在國朝大軍深入北遼境地後,會出現分割攻擊的可能,孩兒也認同。”

“只不過,這需要建立在北遼內亂得以平息的基礎上。若我方深入,而北遼內亂不能平息,耶律乙辛同時藉助國朝進軍的時機。孩兒以爲,這次出兵建功的可能也不是沒有。”

還不錯。太子有這樣的想法,趙曦還是滿意的。

“很好。要懂得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也雲。內閣有內閣的立場,這次出兵是內閣一致議定的,並且是內閣說服朕方得以出兵的。”

“這樣的基礎,就造成了內閣諸位存在一定的擔憂······非君臣一致的出兵,內閣不敢去承擔敗北的結果,也就有患得患失的心思。前方將士也會如此。這是其一。”

“其二,這次出兵的整件事,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國朝想要取勝,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耶律乙辛不在乎北遼朝廷死;而北遼朝廷,這樣放任大軍師深入,同樣是希望能在短期內完成平亂。”

“還有一點,內閣之所以認同蘇轍的分析和推演,也有一定程度的推卸責任。畢竟這一次算是沒有任何建功的出兵······”

趙曦停頓了一下,給兒子思考的時間。

一直以來,趙曦是讓太子把精力放在內閣的。這不僅僅是促進關係融洽的問題,更是想讓太子能全面的接觸朝政。

至於開封府尹的角色······權知開封府的職銜,朝廷一直沒有取締了,太子領開封府,也算是掛名,並不需要直接處理開封府的政務。

太子有過地方治政的經歷,沒必要再經歷那些瑣事。

也正是這樣,趙曦擔心太子受內閣的影響過深,從而在思考問題時,習慣於內閣的立場。

從這件事上,太子還算不錯,雖然考慮不全面,還不能完全想明白,最起碼他還是清楚自己的身份,還是有自己的立場的。

“你看看皇城司的奏報吧······”

趙曦將皇城司從北遼那邊傳來的信息奏報,遞給了兒子。

這場興師動衆的出兵,該怎樣評價呢?趙曦也說不好。

國朝出兵初期,在北遼的內亂戰場,首先降下戰爭烈度的居然是耶律乙辛。

這老小子,或許真以爲自己最終能拿下北遼的帝位吧,到這時候還捨不得燕雲,還想着自己最後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北遼。

到後來,北遼朝廷並沒有抽調精銳騎兵後,耶律乙辛又提高了攻擊的烈度······

都在演戲,誰也不明白誰的真實意圖,只能是猜測。

再往後,當北遼朝廷放任國朝大軍北上時,耶律乙辛又一次降低了烈度。

皇城司沒有關於北遼朝廷是否與耶律乙辛有談判的奏報,想來也是沒法探知到這樣的消息。

趙曦也不敢隨意的猜測。

在趙曦看來,北遼一致對外也不是不可能。也就是說,蘇轍的分析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畢竟,吃掉國朝三五萬大軍,火器的戰利品,不管是北遼朝廷還是耶律乙辛,都是有相當誘惑力的。

再反過來想,北遼故作玄虛也不是不可能。內戰如火如荼,北遼朝廷跟耶律乙辛,誰也不捨得將精銳調離,也就默認了這種放任大宋隊伍入境的情況。

戰場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戰略和戰術也可以隨時調整。

同樣,兵者,詭道也。虛虛假假、真真實實,虛假和真實之間,各方的想法,又如何能確定?

“爹爹,這次若不撤軍,大軍有可能建功?”

太子對照着朝廷和皇城司的奏報,越發糊塗了。

“說不定。在所謂的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或者說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像這樣的戰事,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北遼朝廷和耶律乙辛相互猜忌,有可能這次出征真的兵至析津府。同樣,北遼朝廷和也與一心達成一致對外的意見也有可能,畢竟,一個沒有了燕雲農耕之地的北遼,並不是耶律乙辛想要的。”

“同樣,也存在耶律乙辛完全背叛他的族羣,聯絡國朝軍伍的可能······”

沒有發生的事,誰又能捉的準?

“但是,你要記住,出征取勝,不能寄希望於他人。北遼內耗也罷,還是耶律乙辛喪心病狂也好,那終歸不屬於自己能掌控的。”

“在絕對實力面前,任何陰謀陽謀都是白瞎。內閣出兵的緣由,便是有北遼意外的幻想,撤軍也就不意外了。有些事沒有來回,也不能設想。”

“如果不是想法太大,朕倒是以爲這次出兵可以集中二十萬兵力於一地······易州、永清、武清等都可以,只要集中兵力拿下一城,並將其與國朝州城連接起來,建立穩固的防線,也算是建功。”

太子有些消化不了老爹的話。既然老爹能有把握建功,爲何卻讓這一次出兵無功而返呢?至於說內閣和老爹,太子相信,只要是老爹決斷了,內閣絕不會有任何異議······老爹是有這樣的威望的。

“朕不覺得朝堂成爲一言堂是一件好事。同樣,這樣的一次無功而返的出征,或許會給北遼造成另外一個印象,或許對真正的大戰有好處。”

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五二七章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四三七章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五五八章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六五七章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六八八章 等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七一七章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八章 甲子桃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七六六章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七三八章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三五三章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
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五二七章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四三七章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五五八章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六五七章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六八八章 等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七一七章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八章 甲子桃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七六六章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七三八章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三五三章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