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

儘管趙曦曾經的信仰與孔聖人無關,但這一刻趙曦也是莊重的……環境給了所有人神聖之感。

對於趙曦而言,這樣的儀式,還有另外一個寓意…~從文華傳承的角度,是認可了趙家大宋的正統性!

這一手趙曦玩的相當好。在衍聖公與趙曦並排,併爲孔聖人揭幕的那一刻,並沒有任何異相發生,就意味着孔聖人認可了趙宋天下的合理性。

作爲孔聖人門徒,任何一個士人,都不能也不會違背先聖之言…~

趙宋得位不正的說法,在這一刻就煙消雲散了。

還別不信,這個時代就是如此,尊文尊儒,本來就把孔聖人推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趙曦所做的只是借勢而已。

有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理論做底,在這一刻就意味着孔聖人認同了。

當然,趙曦答應把整個曲阜的軌道車站經營權交於孔家所有的閒事,就沒必要讓大家知道了。

聖人塑像的背後,就是整個貢院的入口了。

趙曦完全是照搬他後世參觀貢院的記憶,一樣的設置了三重門。一曰頭門,二曰儀門,三曰龍門。

而在龍門的兩側,是一溜排開的小隔斷。這是趙曦根據進入考場搜身的需要設置的。

每當開科,進入龍門的學子,必須得從兩側進入,排隊等待搜身。

“陛下,衍聖公,諸位臣工,開科之時,龍門中間的走廊是主考官及相關負責開科官員的通道,而兩側乃學子通道,便於監考搜檢。”

進了貢院,在今天,整個貢院都是李誡的主場秀。

李誡並不是進士出身,但他主持修造貢院,無疑在他的出身上加了光環,即便是進士出身的官員,也無法跟李誡這樣的經歷相比,更不可對他輕視。

“躍龍門便算是正式進入貢院。前方正中央乃是明遠樓,整個明遠樓建築羣以方正爲界,與考生號舍的圓弧形排列,形成方圓之境。官家有言,無規矩不成方圓,又象徵國朝取士公平、公正。”

“明遠樓立於中央,乃考官辦公之處。處於明遠樓,可全攬整個貢院考場,所有號舍皆入眼中。”

隨着李誡的解說,由衍聖公與官家率先,諸官員士子開始遊覽整個貢院。

“號舍寬五尺,深五尺,後牆八尺高,前檐六尺有餘。號舍內高低兩條卡槽,撰文時可上下分用,休息時兩板鋪平可做牀板。”

李誡便解說,便倒換着兩塊擋板,並假模作樣的嘗試着應考時的情形。

不僅僅是他,那些觀禮的大儒、士子、官員也紛紛使用號舍,以確定號舍的舒適度。

再逼仄也比室外跪坐的方式強太多了。

即便是衍聖公,在試用了號舍之後,也頻頻頷首。

這次被官家誘之以利,幾乎是綁架着到了汴梁,那怕是有了曲阜車站的收益,這心裡還是不太爽快。

在看了貢院的所有設施後,這心不由的自我諒解了。

爲趙家證明正統性,跟與獲得天下士子的歸心相比,微不足道。官家如此擡舉,讓他來揭幕貢院,作爲彙報,證明個江山的正統性又何妨?

“每十間號舍,均設置一處茅廁,一處廚房,以方便考生生活起居方便。並備以水缸蓄水,可飲用可防走水……”

號舍千篇一律,見一間跟都看了差不多。

多是經歷過科考的,除了感慨有這樣的條件自己會比當年名次更進一步外,興趣也就那麼回事。

“明遠樓由彌封、謄錄、薦卷、考監以及中央的主副考定名,組成相互聯繫有彼此獨立的建築羣。各盡其能,各司其職,可使整個科考閱卷順暢無比……”

整個明遠樓裡的設施,充分考慮了考官的工作性質,既能體現其封閉性,又有相互監督相互配合的功能。

各公廨後,均設有相應的供考官生活的獨立院子。

李誡也解說到:按照官家的設想,自確定開科各類人選之後,所有與開科相關的官員一律進貢院,不得再與外界聯繫,一切事宜由皇城司與城防軍卒負責。

這是應有之義,一直就是這樣的,只不過原來是跟禮部或者國子監混合,如今開科有了單獨的公廨。

本以爲該結束了,但李誡卻帶着大家往北繼續。

“這應該不算是貢院的建築,但由於是與貢院同期營造,又與貢院在文華昌盛的影響上有共同效能。今日衍聖公親臨,敬請諸位一同觀禮……”

貢院的北側另開了一門……沒人覺得不合適。偌大的貢院,要真的只有那一個正門,確實不太合適。關鍵是,在這一刻,所有的士子官員,已經在醞釀貢院開科以及日常的各項制度。

這第一條,便是:那些丘八、閹人在任何時候都不得自龍門出入貢院。

所以,北側的小門大家就更認爲有必要存在了。

“這是按官家要求,命名爲大宋圖書館、大宋史志館以及大宋士林講堂的建築羣。”

“以大宋圖書館爲主,兩側分別爲史志館與士林講堂。聽其名便明其用,其中士林講堂的設計與勤政殿大殿相同,均採用了官家所言的回聲設計,以確保處於館內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清晰的聽到演說者的聲音。”

對於這些大儒,最感興趣的是那個所謂的大宋士林講堂,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處用於講學的場館。

對於他們而言,這士林講堂的吸引力比貢院更甚。終於有一處可以宣講自己學說的地方了。

從官家的所爲判斷,官家並沒有確定任何一家學說爲官學的意思。也就是說,官家允許百家爭鳴!

而對於司馬光而言,史志館纔是他關心的。

這一刻他也明白了。儘管自己近段不再針對官家諫言,但自己自請出外的事,官家始終沒有忘記過。

修史?也罷,這本來就是自己所喜歡的,朝廷能給自己提供一處可以盡興著史之處,也算是得償所願吧。

至於那朝堂,離開了也好,省得繁亂的朝政攪亂了心思。

司馬光也沒客氣,也不再在意禮儀什麼的,徑直向史志館而去…~

趙曦摸了摸不算太短的鬍鬚……司馬老頭明白了?這樣挺好,含蓄的把這事辦了,保全了君臣情義,還能給司馬光留一點顏面。

說真的,趙曦很討厭動不動就以一些爛事讓股肱之臣出外的做法,關鍵是外出一次就是一次加官進爵的時機,本來是懲處措施,現在卻讓人趨之若鶩。

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五零八章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七六四章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九四七章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八五章 後續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六六七章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邊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七八六章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六一二章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七二二章 撤
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五零八章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七六四章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九四七章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八五章 後續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六六七章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邊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七八六章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六一二章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七二二章 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