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

一切都還是從利益上入手,在利益上結束。

不管是官階、差遣,還是三級決策官員的遴選,都不開利益這個核心。

趙曦在制定新的官制體系時,也是基於利益,在確保大多數臣工利益不受損,並且給予他們願景的條件下,才能確保穩定的推動這次大革新。

“官家,當下國朝官階和勳爵高,非本意而造成差遣與本官不匹配的情況如何處置?例如老臣的情況。”

張方平,真正的老臣,先帝時曾任參知政事,算是官拜執宰了。

因爲趙曦即位後以穩定爲主,他沒有機會再入朝堂,心灰意冷之下,幾次告老,趙曦都不允。

張方平屬於方正的性格,雖然多年不摻合朝政,當官家召其參與這次議政時,他不屑於爭究錢糧,他更想做事。

如今大宋是真的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也讓張方平有了重臨朝堂的想法。

“安道公,你的問題就涉及到三級決策制上面了。如果諸位對官制沒有意見了,接下來就討論三級決策制。”

趙曦對於張方平還是熟悉的,甚至可以說張方平對於趙曦整個大布局的開始,起到了相當的作用。

當年趙曦帶着護衛營南征,輾轉大理,謀劃礦城,第一次收攏朝臣們,張方平給予他極大的支持。

說實話,當時的趙曦羽翼未豐,趙允讓父子幾十年經營,在朝臣中有很大的勢力。張方平在某種意義上講,當時支持趙曦,說是有擁立之功也不爲過。

張方平從資歷而言,如今的政事堂相公,也就文彥博和韓琦強於他。

這人也算個倔頭,不過是個開明的倔頭。

自從政事堂少了司馬光,趙曦一直希望相公中能有一個耿直的倔頭,只是因爲預定推動官制改革,朝廷又需要穩定,趙曦一直沒有調張方平入朝。

其實,這一次議政,趙曦專門召集了張方平,他就應該明白其中的意味。

張方平這時候出口問,也是想確定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年紀上,張方平跟富弼、韓琦、文彥博以及呂公弼都算同齡人,還沒有息了一番作爲的心,更希望能趕上國朝這發展的趨勢,最終千古留名…~這是作爲一個士人的執念。

官制改革方案已經是定論了,所謂討論,就是需要這麼個儀式,走這麼一個流程。

釋義是早完成的事,上下定稿也有過幾次了。

而體現地位、權利的三級決策制,纔是在場所有人所關注的。

對於三級決策制,朝臣們瞭解的有限,或者說朝廷公之於衆的就有限。

在朝廷公佈的內容中,只是講明瞭國朝將推行由朝會參政、議政、內閣,構建國朝的三級決策議事體制。

朝會,職能是參政,說白了就是有權利參與國朝的大事重事,然而卻有方式的限定。

進入朝會者,可以針對國朝事務評判,也可以提出改進國朝各項事務的建議和意見,卻要求必須使用文字的方式。

朝會者的來源,在朝廷公佈的內容中有提及,可以說是相當廣,幾乎遍佈整個國朝所有的郡縣。

議政,應該是國朝權利層級,是有權利評議、討論、否決或贊同國朝各項政策走向的一級。

在某種意義上,議政等同於原來的朝會,可以針對國朝的某項政策進行討論、批判、辯論等。

議政一級,還有對應答覆參政的朝會官員疑問的職能。

比如,秦州知府爲議政,而清水知縣爲朝會參政,當清水知縣提出關於秦州府某項措施不得力或者不合適時,秦州知府必須對清水知縣的異議予以答覆,還必須做到令其滿意。

或許這算是上下制衡。從職位上,秦州知府高於清水知縣,對於清水知縣有一定的管轄權,甚至在清水知縣的升遷上,也有話語權。並且清水縣衙門的吏員使用,受秦州知府的節制。

但是,通過朝會這個模式,清水知縣卻有了直達天聽的渠道,可以在朝會上對秦州知府的工作評議。

同樣,朝會參政評議國朝各項政策不受官階、職銜、差遣以及地域的限制。甚至可以直接評議內閣成員的施政。

當然,三級決策制所有權利都必須是針對執政施政而言,也就是對事不對人。

針對人的彈劾,有監察體系專門的通道。

也就是說,趙曦將三級決策制限制在一個純政務的範圍內,讓政務歸政務,彈劾歸彈劾,避免原本那種朝會即吵會的局面。

而內閣成員,在擁有權利的同時,也同樣會受到議政和朝會參政一級的制衡。

內閣成員與議政不同,議政是兼任制,而內閣成員不再兼任朝廷的其他衙門職務。

比如王安石,現在爲三司使,比如文彥博,現在爲樞密使。一旦實行三級決策制,他倆必須辭去原有差遣。

不管是平章軍國事,還是東西兩府的主官,一律不再兼任,將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內閣。

內閣成員將實行分工制。比如文彥博,可以分管樞密院和兵部。比如王安石,可以分管三司使和戶部。

而分管本身就是一種制衡。六部九卿、州府郡縣以及監察衙門、講武堂、工坊城等,均可由內閣成員分管,但內閣成員對自己分管衙門的這些議政主官任用只有建議權,沒有任免權。

但內閣成員分管的部門,所有政策和措施的實行和推動,必須得到內閣成員的認可和批准。

在日常公務中,內閣成員將分別處理本人分管部門的業務,最後統一由首相…~也就是內閣第一人審閱,最終形成定論交於君王恩准。

而議政,是朝廷定期對各衙門事務進行商定的機制,以此來確保國朝衙門的重大事項不是由內閣與分管衙門私下決斷。

這也保證了君王能全面瞭解國朝各衙門的運行情況,而不用究竟細節。

參政、議政、內閣,形成一個相互統屬有彼此制衡的三級決策體系。

每一位內閣對應不同的議政,而議政與參政之間又有上下級關係,整條線中,上一級對下一級的權利偏偏有限制。

不管是人事還是政事,最終的裁決權都歸於君王。

如此,權利從上到下,再從下到上,形成交叉制衡的體系,在加強皇權至上的同時,卻把整個國朝的治權下放。

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五八章 繁亂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六六章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七五八章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三七四章 狠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八章 甲子桃第七六六章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五八章 繁亂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八五章 後續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三七四章 狠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
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五八章 繁亂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六六章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七五八章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三七四章 狠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八章 甲子桃第七六六章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五八章 繁亂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八五章 後續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三七四章 狠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