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一章 條件

大宋朝廷時刻關注着北遼的形勢。當耶律乙辛被逼到接近絕路時,朝廷裡替耶律乙辛擔憂的聲音佔了大多數。

內亂這種事,只要不是發生在自己的王朝,大家還是喜聞樂見的。甚至有時候的立場會站在謀反者的一方。

不是同情弱者,純粹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情緒······你咋就不能再把戰果擴大一些呢?

國朝抵報,這段時間也開闢了專題版面,用來探討關於北遼內亂的事。

有專門議論戰況的,有討論耶律乙辛起事道義的,甚至有撰文分析北遼朝廷時局的······在朝廷控制了輿論以後,國朝第一次有了讓人討論一個王朝朝廷的機會,一時間汴梁,乃至整個國朝地方州府的抵報,迸發出了相當高漲的熱情。

趙曦一直都關注輿情。

朝廷之所以沒有在明面上扶植耶律乙辛,主要還是在輿論上,討伐耶律乙辛道義是一邊倒的文章。

只有在分析戰局時,撰文者纔多少流露出一些對耶律乙辛境況惋惜的情緒。

大宋,還是希望北遼的內亂能再久一些,也充分說明,整個國朝的認識,還是覺得國朝很難與北遼直接對抗,便寄希望北遼的內亂能消耗北遼的實力。

“官家,耶律乙辛已率潰兵撤到永清縣。部衆近五萬,攜家眷近十萬······”

耶律乙辛已經徹底敗了。自起事時的氣勢如虹,到最後入喪家之犬,不到一年的時間。從起事時的號稱二十萬大軍,到現在也就身邊這不足五萬的死忠。

就是這五萬,估計也是人心浮動了。

若非這些勢力在北遼有宿敵或者積怨深,北遼沒有接納的口子,恐怕耶律乙辛只能剩下自己的部曲了。

這就是謀反者的下場。

“遣人來了?”

“嗯,遣人聯繫了。”

“何意?”

“耶律乙辛自願卸甲,只求國朝接納。即便是做平民也可,甚至說,在如今邊境之地給一片存生之地也算······”

“如今邊境之地?”

“回官家,國朝上次出兵,向北推進近五十里。邊軍並沒有完全撤回,在離邊城近五十里處安營紮寨,爲提防北遼內亂殃及國朝。且,北上的十萬騎兵,已遵旨,分於各軍中,以訓練在平原的協同作戰能力。”

在國朝的朝堂,商量北遼曾經的魏王樞密使的感覺,讓整個內閣都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大宋,何曾有過這樣的境況?

“內閣對此事如何議定?”

耶律乙辛對大宋的作用,這時候真的沒多大用處了。一羣潰兵而已,估計已經沒有什麼戰鬥慾望了,現在只盼着能活下去。

不管是北遼,還是大宋,只要給他們容身之地,怎樣都成。

現在只是淪落,像諸如此類有過反心,內藏怨恨的軍伍,北遼不接,大宋又豈能容忍?

只是,這些人好歹都是久經沙場的捍卒,爛船還有三斤釘呢,怎樣利用好這些潰兵,國朝倒是需要思量一下。

至於給耶律乙辛他們一片存生之地,憑什麼?不沾親不帶故的,大宋不管是不是害怕北遼,都沒必要承擔收留一羣反賊的風險。

這風險不僅僅是對北遼朝廷,更是這羣反賊本身具有的風險。

“官家,河北道奏報,北遼朝廷的使臣已經申請入境,此時應該已經到了真定一帶,鴻臚寺已經遣接伴使北上相迎······”

相對於耶律乙辛,國朝與北遼畢竟是兩個王朝的交往,還是要比待耶律乙辛要重視一些。

雖然這些年對於北遼使臣已經不像往年那樣鄭重其事了,但是該有的禮節流程,卻從來沒有丟過。

“內閣的意思,是要跟北遼使臣表態,杜絕耶律乙辛入境了?”

王安石的答非所問,趙曦就明白了。是否接納耶律乙辛,跟北遼使臣入境關聯,這意思就是還想保持與北遼的邦交正常化。

“官家,臣等商議,朝廷將以是否接受耶律乙辛爲條件,與北遼談判現在的邊境線。北遼與國朝的邊境線,需要重新釐定了······”

耶律乙辛是答應恭送十六州的,北遼朝廷爲耶律乙辛又會答應歸還幾州之地?趙曦覺得,內閣大臣還是想多了。

北遼雖經內亂後實力大損,在沒有跟國朝有過大規模傾國之戰以前,絕不會低下已經仰了百多年的頭。

朝廷的要挾,恐怕北遼朝廷不會讓步······

內閣的判斷不一定準確,但畢竟是少有的雄起,趙曦很不想打擊。

時間應該來得及,倒是可以試一試。

“輔助番騎何時能啓用征戰?”

王安石被官家這不着邊的問話問愣了。

“回官家,三個多月的集訓,輔助番騎隨時可以啓用,只不過這次訓練的時間在戰馬貼膘的冬日,浪費了不少戰馬。雖然戰馬都是番騎自帶,朝廷······”

章惇趕緊接上話了。這是是他跟王韶負責的,王韶跟他叨叨過浪費戰馬的事。

“朝廷將戰馬折錢,補償番騎軍卒。朝廷的財政無礙吧?”

“回官家,幾萬匹戰馬還不影響朝廷度支。”

現在朝廷有的是錢。兩三年前,在議定與北遼大戰時,朝廷就在積攢大戰的錢糧了,幾萬匹戰馬,真的不算事。

薛向有這樣的底氣,別說是幾萬匹戰馬,就是現在開戰,打三倆年,朝廷一樣能支撐下去。

“既然如此······那就將所有輔助番騎入戰鬥編隊。並且,朕以爲,可以讓國朝所有邊軍向邊境集結,包括蘭州道、河西道、河東道等,要做到全線壓境······”

“官家······”

王安石愣了,搞不明白官家這時候這樣做的目的······

“王相,內閣考慮以重新劃定邊境線爲條件,與北遼朝廷談判是否收留耶律乙辛事宜。朕以爲,北遼朝廷未必認同,既然如此,朝廷就做出大軍壓境的動作來,迫使北遼接受吧。”

“不過,朕以爲,有一件事需要內閣趁早有個準備。耶律乙辛大叛軍,國朝肯定是不收留的。但是,那些家眷呢?”

“對於北遼朝廷,那些人是叛軍家眷,可對於我大宋,那些只是想進入國朝的平民。按照與北遼的契約和陳例,朝廷沒有理由不接受吧?”

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七零五章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七一七章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三四二章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二六二章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
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七零五章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七一七章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三四二章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二六二章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