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六章

萬事就怕認真,特別是一個政權管理者的認真是最可怕的,古今同理。

不管謀劃的多詳細,計劃的多周密,只要是偵辦的方向對了,就可以從一絲的疏漏,拉開一道門,從而看清楚整個內幕。

太子遇襲事件也沒脫開這個道理。

皇城司在正確方向的指引下,甚至不用抽絲剝繭來形容,就得到了越來越多有明確指向的證據。

有人說,對於君王而言,不需要證據,只需要看法。這也是知道內情的臣工,認爲官家準備息事寧人的原因。

在朝臣看來,君王只要有看法了,就可以付諸於行動。趙曦不這樣,他是在做榜樣,做給臣工也好,還是做給後世的君王也罷。就像改革國朝的彈劾體制一樣,他不希望捕風捉影成爲懲戒的依據。

即便是君王,也必須遵守以事實爲依據,以律法爲準繩的原則。

所以,一切都需要偵辦結果出來以後,再去採取行動。

王中正這些天根本就睡不着,或者說不敢睡着,睡不踏實。隨着皇城司探知的奏報頻傳,他就越來越恐懼。

“刑恕參加飲宴,最頻繁是二皇子在荊湖歷練時。二皇子在荊湖歷練兩年,共舉辦各類飲宴四十三次,刑恕除第一次外,其餘的無一次缺席。整個荊湖路,僅刑恕一人如此。”

“期間,漕運漢水方面的負責人,參加飲宴十七次,是由刑恕引薦與二皇子······”

王中正雖然膽戰心驚,可不敢有絲毫的隱瞞,並且告誡皇城司的所有探知,也不得有任何隱瞞。

隨着調查的深入,事件的性質已經變了,也越來越大。王中正沒有內閣大臣的智慧,可到了這地步,也看清楚事件的本質了。

任何一位皇子,在王中正這邊都談不上親疏,他是官家的人。心裡很清楚,一樣管不住自己內心的恐懼。

王中正聽說過先帝就位和陳琳押班的故事,也經歷過先帝朝時,宮內宮女和內監的作亂,這些事件還能給他明示······跟緊官家,實事求是就不會錯。

“大理通關有兩批貨是二皇子手諭?”

“回官家,從調查的情況看,是蔡京借用了二皇子的手諭通關的。”

承辦此事的就是蔡京,這是皇城司偵辦的結果。

“還有哪些需要繼續調查?”

“回官家,按照官家指定的方向,能調查的都已經查清楚了。只是······只是刑恕在太子遇襲後的第二天的去向暫時沒搞清楚,不能明確刑恕是否是收尾襲擊現場的人。”

從各方面的證據表明,太子遇襲所用的火器,應該來源於大理,但是,皇城司調查的結果,只有大理往國朝運送的途徑相關人員,以及通過長江航道,漕運負責運送的證據。

最終這部分火器的去向,皇城司卻再一次沒了方向。

幾百條火槍若還在境內,一旦朝廷發動,這將是······王中正不敢想,也不敢提醒。他相信官家考慮的比他周全。

這時候,王中正也想通了,爲什麼在太子遇襲時,所有傷亡的皇城司探知都不是火器致命,是因爲歹徒對火器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是第一次使用。

但是,從太子遇襲至今,幾個月時間過去了,只要經過訓練,熟練使用火器真不是難事。

“讓廣南西路的探知也動起來,參與到事件的調查中。”

現在還沒搞清楚大理到底往境內運送的火槍到底有多少。

從工坊城的賬目看,國朝支援大理王室護衛的火槍,先後有三次,總數達三千條,而對應配備的彈藥是三千衛隊攻防戰中一個月的用量。

這個量可以完全不必考慮大理可以有什麼居心不良的行爲,而當初朝廷允許這樣的支援力度,也是因爲大理的文臣武將受國朝節制的基礎。

而後,段思廉的退位,段廉義緩緩的回收權利,都一直沒真的觸動大宋在大理的利益,或者說,大宋一直沒顧上找這個欠收拾的小弟麻煩。

這時候,趙曦只能寄希望於他們不至於喪心病狂,對朝廷還有膽怯,寄希望於大理不敢破釜沉舟······

所以,趙曦讓皇城司調查廣南西路。成都府路因爲礦城的原因,整個與大理接壤處,所有溝通大理和成都府的線路基本都被開發了。跟大理臨近的廣南西路,還達不到熟悉並看管所有通道的程度。

荊湖南路聲勢浩大的調查漸漸有點收手的跡象,朝堂上沒人覺得不正常,知道內情的臣工,似乎在接受這樣一個結果。

太子中規中矩,雖然沒有官家在少時那般出類拔萃,但太子的能力卻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即便是撇開繼承人的身份,都認爲太子具備內閣大臣的素質。

有點歪打正着,官家在太子遇襲事件上的妥協做法,倒是讓太子在重臣中爭取了不少的同情分。

其實,就太子的經歷而言,不管是講武堂還是工坊城,這些官家真正的嫡系,太子是都經歷過的,可以說有深厚的人脈基礎。否則,蘇頌不會頂着關心宮牆內事務的嫌疑,來跟官家東拉西扯的說這些有的沒的。

朝堂進入了一個穩定期,本身太子遇襲事件就是小範圍知曉,平滅西夏後的各項後續工作正按照朝廷該有的流程,慢慢的正規化。

州府的設置、資源的瓜分、官員的安置、駐軍的編派等等,党項人原控制區,正在被大宋穩步接收。

太子在整個過程中有深度的參與。

朝堂這樣的狀況,似乎是臣工們所希望的,特別是諸位內閣大臣。國朝的大好形勢,真的不希望出現可能導致混亂局面的任何意外······

而皇城司這邊的調查,也基本到了收尾的程度。

讓趙曦慶幸的是,從大理入境的那兩批貨······就是火槍的運送,經皇城司縝密的調查,最終從廣南出境了。

看來,曾經在變革中自己的不在意,讓他以爲他自己的謀劃可以做到算無遺策、天衣無縫了。

就連刑恕和蔡京,都若無其事的在自己的職位上繼續敬業着······

第五五八章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七七四章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八五章 後續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六八五章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九六章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六五一章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一五八章 老儂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一三章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五五八章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
第五五八章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七七四章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八五章 後續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六八五章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九六章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六五一章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一五八章 老儂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一三章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五五八章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