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

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宋應該是這個時代最爲發達的王朝,所以朝廷拓海的意願並不強烈,再加上海上貿易的利益,沿海的勢力也不希望朝廷介入。

若不是從呂惠卿的奏報中,看到海商之於海盜的付出,恐怕朝廷連籌建海軍都會出現波折。

至於四皇子拓海,大多朝臣看來是爲謀劃北遼的一支偏師。

現在之所以朝廷能順利推動海軍的籌建,並作爲朝廷重事,是因爲朝廷並無意介入海商貿易,反倒是會爲航海提供武裝護航。

朝廷航海更多是所謂外交意義的交流······這是普遍認識,趙曦在沒有完成收復燕雲之前,也沒有想過什麼殖民政策。

趙曦想了其他事,他寄希望於這個時代航海出現意外,從而他能看到後世才傳入本地的物種······

當朝廷籌建的海軍,能將就在海船上使用火器,並有一定的設計準度後,已經又到了冬日,離四皇子東出拓海敗退接近一年了。

這一年,工坊城、都水監配合着,營造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戰船,而不是商船的改版,也不是炫耀工藝的那些華麗的官船,是真正具備作戰能力的戰船。

戰船不僅僅裝備了可以發射火藥彈的投石機,裝備了火炮,還將船艙改造,讓船艙成爲作戰和休息兩用的地方,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火槍避水的問題。

而海軍軍卒,以新軍遴選出來有隨船出海經驗的軍卒爲主,搭配招募的水手,經過陸地和近海訓練,基本上掌握了海戰的要領。

不僅僅是懂得火槍火炮,以及火藥彈的使用,更是針對海戰近戰的跳幫白刃戰,進行了適應性訓練。

剩下的就看實戰了。

同樣,四皇子在接到官家詔令後,也組織起了再次東出拓海的隊伍······即便是國朝的主流溫和,也有暴烈的人。

誰都知道,國朝一旦籌建海軍出征,整個海洋上,將會是國朝海軍說了算。而四皇子這時候組織的隊伍,勢必是做一些海軍,或者說官面上不好意思做的事。

掠奪是積累財富的最佳辦法。海盜的富庶,是做海上貿易的商賈最清楚的,似乎四皇子出海後,跟海盜應該並無區別,就跟二皇子在安南一般。

所以,四皇子的隊伍中,着實有很多的高手。

“這已經不是烏合之衆了,這是聚集了一羣亡命之徒!”王安石感慨。

海上貿易催富了一大批的沿海商賈,同樣海上貿易的風險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傾家蕩產的人。或因爲意外,或因爲海盜,總則,這羣人對航海相當的熟悉和了解,卻也因爲航海失去很多。

朝廷的海軍軍卒有限制,除非海上經驗絕對豐富,有特殊的技能,否則,朝廷的海軍軍卒是有要求和標準的。

所以那些本來來京師準備在海軍中謀個差事,卻因爲各種原因未能成事的,就通過各種渠道摻和到了四皇子的隊伍中。

海商相互都熟悉,當四皇子的組織起隊伍來以後,各種信息也就彙集到朝廷了。朝廷一直在關注着四皇子的隊伍,有許多朝臣還繼續往四皇子的隊伍裡塞人······

“官家到底是何意?”

王安石是懂得變通的,並沒有急於到面聖求答案,先是在內閣議事時提起。

一邊是海軍出征準備制定並維護海上秩序,一邊又組織這樣不倫不類,介於海商、海盜、海軍之間的隊伍,真心猜不透。

關鍵是,這支隊伍的訓練,基本上是跟隨着國朝海軍的訓練章程進行的,甚至裝備都是工坊城裝備海軍淘汰下來的。從戰船,到配置,雖然對於海軍而言是淘汰的,但是,一旦出海,也就國朝的海軍能制約了。

“王相,海洋之大非我等所知的範圍,海島之多也非記載之數。如今單說琉求,就有各方勢力存在,國朝也需要這樣的勢力。”

“況且,海軍那是仁義之師,出征的目的是護航,是彰顯國朝的王道。但是,官家曾有言,大海不幹,海盜不絕。海軍任務是護航,也就沒工夫專門去殲滅海盜,也不會去佔據海島。四皇子的這支隊伍,說白了就是國朝海軍的補充······”

呂公著的說法,是出於光明正大的立場。

“國朝海軍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很可能會讓海盜聞風而逃。所以,很難知道當今各國海戰的實力。官家留在講武堂的記載中提到過,海洋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堪比陸地邊境的安全。遣一支這樣隊伍出海作戰,對朝廷制定海上方略有益。”

章惇漫不經心的回了一句。他不理解王安石糾結這些的原因。

“琉求出現北遼的勢力,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北遼勢力出現在琉求,都應該引起警惕。一旦國朝與北遼作戰,東海一帶的海島,朝廷必須予以清理,以確保北遼不至於從海路襲擾沿海州府。”

王韶補充了章惇的說法,或者說把章惇的意思詳細化了。從軍略上講,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

“唉······這都是亡命之徒呀。一旦盤踞外海諸島,恐怕對國朝不僅僅沒有補遺,甚至將會成爲危害。”

王安石明確的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王相多慮了,二皇子之於安南,四皇子出海,若想久存,或者說博的一定的生存空間,都必須依附於朝廷存在。”

經蘇頌這樣一提醒,王安石瞬間就明白了。

不是說王安石就沒有這樣的智慧,就考慮不到這樣的事實。而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王安石所側重的點不同,也沒有工坊城的經歷,甚至說對火器的瞭解相對少。

並且,在看到海軍的戰力和四皇子這支隊伍的戰力對比後,對官家允許四皇子如此做很不理解。

這與二皇子在安南不同,安南是個穩定的王朝,二皇子說白了是在夾縫中生存,依賴於國朝的地方多。

而出海,王安石總覺得有點鞭長莫及的感覺,總擔心四皇子一旦成事後對國朝穩定的威脅。

現在看來,官家對於拓海,是謀定了兩方面的方略。

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六二六章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七一七章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三五三章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五章 後續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四一六章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三五三章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七十章 騎行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五二七章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三零二章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四七章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
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六二六章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七一七章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三五三章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八五章 後續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四一六章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三五三章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七十章 騎行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五二七章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三零二章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四七章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