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華忠君愛國不假,但是他所受的教育讓他不得不反對崇禎皇帝的想法,士農工商這個階層古來有之,人人安其基業也便於管理,倘若今天讀書人跑去賣牛肉麪,明天耍大刀的改行做教書先生,這不是亂套是什麼呀!根基一旦亂了,還怎麼治理,這是他擔心的根本所在。
我一聲不坑的聽李邦華說,等他說完了,我站起身來道:“愛卿說完了?朕再重申一遍,南直隸的事情朕已經決定了,是板上釘釘的事,愛卿只管施行即可。”
“朕會從新軍之中調撥兩萬人馬南下,由張慶臻率領,作爲政策貫徹的保障,凡是有膽敢違背朕之意願者,一律就地正法。”任何改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江南那麼激烈的變革當然也不例外,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哪怕是用鮮血洗禮,我也好把江南特區打造好,這個帝國的真正大修,就是要從江南開始。
周延儒從崇禎皇帝的話語中聽出雷厲風行之態,因此輕輕的扯了扯還想說話的李邦華的衣袖。做臣子的有時候不得不彎着腰幹活,頂撞皇上或者說跟皇上辯論,最後吃虧的還不是他們做臣子的嘛!他的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可以按照皇上的意願展開工作,但是遇到阻力的話也會如實的彙報,讓皇上做最後的決定,這樣纔是中庸之道啊!
被李邦華一打岔,我不得不重新撿起剛纔的思路,把沒有說完的話說完,“江南一直以來都是文人輩出的靈秀之地,有天下才子半數出於江南之說,因此朕決定放開對文人的限制,之前朕已經改革了科舉制度,添加了許多科考科目,不過要等到兩年之後的考試才能看出成效來,兩位愛卿到了江南之後,要鼓勵文人開設報館,至於報紙爲何物,朕在工作手冊上有詳細的描述,跟塘報的性質差不多,你們可以仔細看看,辦報館的目的是爲了轉化黨爭的核心矛盾,朕還沒登基的時候就知道東林黨和齊浙楚黨等等之間的矛盾,更有借京察清洗的痼疾,朕希望今後不要再出現這種事情。”
李邦華還在爲崇禎皇帝剛愎自用感到不妥的時候,聽了崇禎皇帝這番話,當即愣住了,隨後激動道:“皇上……皇上的意思是說,可以讓文人議政?”韓非子早有論調,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歷朝歷代對文人的束縛非常厲害,本朝的八股文就是一例,所以李邦華做夢也沒想到崇禎皇帝會有如此動作。
周延儒也沒想到崇禎皇帝會開通到如此地步,韓非子早就說的明白,俠客仗着自己武藝在身,不把法律放在眼裡,讀書人沒事說這說那是蠱惑人心,這兩樣人都不是好東西,作爲任何一個君主都會加以限制,可崇禎皇帝卻反其道而行,這……。
我可沒開明到讓文人蔘與政事,只不過是想把有黨爭以來文人間的互相攻擊轉化形式,讓他們別拿“大明公司”的業績開玩笑,敗家可不是這麼個敗家法。
“開設報館也要和商業一樣,放開來搞,衙門自然要辦一份,文人也好,老百姓也好也都可以辦,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到報,讓老百姓知道一些他們應該知道的事情。”我說着把話一轉,“但是朕也要把醜話說在前頭,辦報館一定要做到內容翔實可靠,凡是故意胡說八道擾亂民心的,一律嚴懲不待。”
李邦華和周延儒連連點頭稱是。李邦華仍把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皇上,報紙如果和塘報差不多,那麼一定要謹慎一些,萬一有人借報紙詆譭皇上攻擊朝廷,那肯定不妥,臣以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還是讓人知道尺度爲好。”
“現在大可不必,朕之所以讓老百姓也能看到報紙,就是讓老百姓明白朝廷的什麼政策對他們是有好處的,這樣一來老百姓就會擁護朝廷,得民心者得天下,再說這也是重新丈量土地的一個宣傳陣地,那些不想把土地吐出來的傢伙,讓他們也見識一下輿論的威力吧!這個道理你們明白吧!”
李邦華和周延儒都不笨,此時恍然大悟,異口同聲道:“皇上英明。”
“我們漢人自古就有黨爭,黨爭不但波及文人,有時更會把國家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希望能借着報館開張來改變文人黨爭的方式,讓他們不管有什麼主張,都在那報紙上辯論交流,就算是互相口誅筆伐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不要動搖國本。”
李邦華和周延儒重重點頭,對崇禎皇帝的話深以爲然,連帶的對剛纔崇禎皇帝將要推行的鐵血政策也都不再那麼憂慮了。
開局對江南諸事非常重要,頭三腳要是踢不開,往後的事情也不好辦,爲此我特意下了幾道旨意,主要是寫給分封在外的諸位王爺,讓他們體諒一下國家的難處,拿點錢出來,當然了,我沒指望他們拿錢出來,而是希望他們不要阻撓江南土地的重新丈量,根據我的推測,那些大地主們肯定會把手攀到同是地主老財的諸多王爺身上,希望借諸位王爺的力量制止土地的重新丈量,我這旨意也算是給王爺們提個醒,因爲不久的將來,該輪到他們“減肥”了。
李邦華等人剛走沒多久,王承恩領着盧象升一路小跑趕來,看着兩個人的神情,我的心情不禁緊張起來,難道又出什麼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