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石灰點豆腐

bookmark

第18章 石灰點豆腐

李冕接過來相贈的一塊豆腐,捏下來一角,放在嘴裡嚐了嚐,味道是老豆腐的滋味沒有她所說的那般不堪,不至於賣不出去。

以陳圓圓的姿容,附近街巷的男人們每天望眼欲穿的一件事,從豆腐西施的鋪子裡買走一塊豆腐。

倘若再能與豆腐西施說上幾句話,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了。

結果卻是沒能賣出去一塊豆腐,只是歸咎於豆腐的味道,想的過於簡單了。

李冕看了一眼陳圓圓,斂起裙角,蹲坐在井邊,蹙着眉頭清點着雞舍鴿籠裡的雞鴿數量,看來是準備賣掉了。

李冕看着正在爲市稅苦惱的陳圓圓,隨口說道:“我記得京城西面有一處石膏窯,點豆腐的時候可以把滷水換成石膏粉,切記不能使用石灰,那是強鹼,嗯.總之吃了石灰十有八九燒穿肚腸。算了,回頭還是讓雉奴給你送來一些石膏,點出來獨一份的白嫩豆腐。”

白豆腐的說辭引起了陳圓圓的注意,作爲梨園裡的一名伶人,深知獨一份的金貴,她唱出的腔調別人唱不了,在武陵班、可餐班等戲班裡的身價就不同了。

如果真有李冕所說的白豆腐,往後就不愁豆腐賣不出去了,也就不用爲市稅發愁了。

陳圓圓從未聽說過如此稀奇古怪的點豆腐法,還是選擇了相信李冕,拿起一塊絲帕包住了垂雲髻,清理石磨裡的豆渣,準備按照石膏點豆腐的法子,嘗試着點出白豆腐。

市稅的拖欠過於讓她苦惱了,失了禮數,忘了送人出門。

等她回過神來想到把客人晾在了一邊,急忙放下手裡的絲瓜瓤,用襦裙袖子拭了拭汗水,趕緊出去相送。

李冕雉奴兩人已經不在院子裡了,順着金水河走去,消失在十里香風的河畔。

陳圓圓站在精緻小樓前,秋水眸子看來看去,沒有搜尋到李冕的身影,暗自怪罪了自己一句:“今日在李公子面前失了教養,往後可不能再犯了,免得讓李公子失望。”

京城裡的公子是否失望,曾經的陳圓圓從來沒在意過,今天卻在意了一位公子的看法。

也許是因爲李冕是她離開梨園以後,結識的唯一一位朋友。

嗯。

應該只有這一個原由了。

李冕雉奴兩人路過銀錠橋的時候,再次碰見孫公袁公兩人坐在金水河畔的冷淘攤子旁,閒聊着朝局時政,在旁人聽來是官紳出身的兩個老頭髮牢騷。

京城裡別的不多,官宦人家多如牛毛,官紳家裡的老頭閒聊不會引起注意。

“可算逮到你小子了,阿滿把他拿過來。”

孫公笑着伸出了手掌,竹筷子指了指李冕,示意隨從阿滿攔住路過旁邊的李冕,別讓他溜了。

阿瞞?

李冕打量了一眼面前的鐵塔漢子,一點也不像五短身材的曹操,說他是膀大腰圓的許褚還差不多。

阿滿拱了拱手,做出了一個請的動作:“我家恩師有請,還望公子過去一敘。”

相貌看似粗俗不堪,頗爲知禮,看來孫公很懂教書育人的法子,把一名五大三粗漢子教授的進退妥帖,與他那鐵塔般的相貌截然不同。

李冕折返回去,坐在了小杌子上,沒有反抗,估摸着也反抗不了,不過他手裡拿着牛角大弓騎着五明驥,面對鐵塔漢子就另當別論了。

以五明驥的神駿,還有他勤加操練的騎射。

每天清晨順着金水河河畔騎馬射箭的雅趣,也就變成了殺人的手段了。

孫公等到他坐好了,說出了心裡牽掛了很久的一件事:“自從你身邊的小丫鬟說出了廢漕改海四字,老夫始終掛念着這件事,你小子可倒好始終守口如瓶,不肯透露半個字。今天權當是閒談了,不會流傳出去,讓你得罪人。”

涉及到了漕運,推行任何新政都會得罪一大批官紳。

孫公對於他的閉口不談,感到了理解,不認爲是一種膽小怕事。

做事謹慎和膽小怕事其實是一回事,對於一個人的看法是前者還是後者,在於觀感的好壞。

不過,一旦牽扯上了漕運,任何敬而遠之的行爲都會被看作是爲人謹慎了。

李冕笑而不語,坐在小杌子上欣賞着金水河上來來往往的遊船畫舫,聽着河面傳來的嫋嫋歌聲,以及絲竹琵琶的彈奏,依舊是沒有高談闊論的意思。

孫公等了半晌,見他還是一副皮懶悠閒的樣子,竹筷子故意指了指旁邊的袁公說道:“這個老頭寫了一手好青辭,認識一些六部的京官,尤其是兵部部堂與他關係不錯,只要你能在袁公面前多說兩句,讓他滿意了,保證你能在仕途有所作爲。”

何止是關係不錯,兵部尚書算是孫公袁公兩人共同的門生。

不同的是,孫公是房師,袁公是座師。

雉奴撅起了小嘴,戳穿了兩名老者的真面目:“你倆一位是曾經的遼東總督,一位是前任兵部尚書,紅橋姐姐早就告訴奴家了,別想着誆騙駙馬姑爺。”

當朝的公主有數位,當朝駙馬只有一位。

近來成親的公主只有一位,當做和親公主的長平公主。

孫公袁公被拆穿了身份以後,沒有任何怪罪雉奴的意思,本就沒想着刻意隱瞞,反倒是對李冕得知他倆身份後的反應,多了幾分期待。

變得坐立不安的拘謹了不妨事,就怕他有了功利心。

這也無可厚非,京城裡任何一位官紳公子得知兩人的身份,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功利心,畢竟只要能夠牽扯上一點關係,對於他們日後的前途有着極大幫助。

李冕無動於衷的坐在小杌子上,依舊是皮懶悠閒,似乎是沒有聽到雉奴說話一般,還是自顧自的欣賞絲竹琵琶。

孫公頓時啞然失笑了:“老夫這些年來在京城裡閱人無數,見到過各種性子的官紳公子,大多應了太史公的那句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壤壤皆爲利往,不論裝作一副淡泊名利,還是以退爲進,從來沒見過像你這般從不熱衷於權勢的人。”

(本章完)

第48章 別有用心第63章 動手第78章 紮火囤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39章 草原回信第77章 漕口第51章 紹興師爺第152章 柳女引誘第8章 話聊第152章 柳女引誘第123章 兜兜轉轉第104章 紫藤寄鬆第109章 大小玉兒第106章 玉兒化瓶第93章 一兩銀子第82章 官鹽第47章 開始賣豆腐花第109章 大小玉兒第41章 規矩第31章 清客園第96章 家生子第58章 心狠第40章 撞六市第4章 龍門賬法第89章 長平公主的心思第35章 日日思君不見君第96章 家生子第16章 吃豆腐第138章 草原使節第27章 木蘭花令第32章 女清客第29章 沈陳第80章 拿下萬四泉第91章 一封奏章第77章 漕口第72章 養濟院的少年第41章 規矩第66章 長腿第148章 名伶邀請第140章 定王心思第15章 妖嬈第58章 心狠第88章 請假一天,明天多補兩章第130章 良玉練兵第3章 無心插柳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32章 皇莊練兵第53章 白豆腐有毒第111章 二次偶遇第66章 長腿第75章 私鹽第106章 玉兒化瓶第122章 撿到楓葉第59章 男人第38章 贈傘第119章 緣分天定第62章 手弩第56章 各方心思第145章 手起刀落第96章 家生子第100章 紅螺寺第151章 如是消氣第139章 草原回信第100章 紅螺寺第144章 府邸牌匾第145章 手起刀落第156章 漕運體系第48章 別有用心第56章 各方心思第144章 府邸牌匾第一百二十三章 請假一天,整理大綱第94章 十六錢第107章 看似無緣第110章 因緣際會第135章 京城風氣第135章 京城風氣第32章 女清客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07章 看似無緣第98章 營生第60章 高手第141章 錢家算計第62章 手弩第131章 公主造反第132章 皇莊練兵第106章 玉兒化瓶第104章 紫藤寄鬆第14章 陳圓圓的閨房第116章 一家之見第60章 高手第122章 撿到楓葉第126章 心有所屬第6章 河畔盛景第127章 緣盡緣起第153章 心願終成第74章 解決劉鵝頭第46章 吊人胃口第41章 規矩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97章 亭亭如蓋
第48章 別有用心第63章 動手第78章 紮火囤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39章 草原回信第77章 漕口第51章 紹興師爺第152章 柳女引誘第8章 話聊第152章 柳女引誘第123章 兜兜轉轉第104章 紫藤寄鬆第109章 大小玉兒第106章 玉兒化瓶第93章 一兩銀子第82章 官鹽第47章 開始賣豆腐花第109章 大小玉兒第41章 規矩第31章 清客園第96章 家生子第58章 心狠第40章 撞六市第4章 龍門賬法第89章 長平公主的心思第35章 日日思君不見君第96章 家生子第16章 吃豆腐第138章 草原使節第27章 木蘭花令第32章 女清客第29章 沈陳第80章 拿下萬四泉第91章 一封奏章第77章 漕口第72章 養濟院的少年第41章 規矩第66章 長腿第148章 名伶邀請第140章 定王心思第15章 妖嬈第58章 心狠第88章 請假一天,明天多補兩章第130章 良玉練兵第3章 無心插柳第6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32章 皇莊練兵第53章 白豆腐有毒第111章 二次偶遇第66章 長腿第75章 私鹽第106章 玉兒化瓶第122章 撿到楓葉第59章 男人第38章 贈傘第119章 緣分天定第62章 手弩第56章 各方心思第145章 手起刀落第96章 家生子第100章 紅螺寺第151章 如是消氣第139章 草原回信第100章 紅螺寺第144章 府邸牌匾第145章 手起刀落第156章 漕運體系第48章 別有用心第56章 各方心思第144章 府邸牌匾第一百二十三章 請假一天,整理大綱第94章 十六錢第107章 看似無緣第110章 因緣際會第135章 京城風氣第135章 京城風氣第32章 女清客第49章 害人害己第107章 看似無緣第98章 營生第60章 高手第141章 錢家算計第62章 手弩第131章 公主造反第132章 皇莊練兵第106章 玉兒化瓶第104章 紫藤寄鬆第14章 陳圓圓的閨房第116章 一家之見第60章 高手第122章 撿到楓葉第126章 心有所屬第6章 河畔盛景第127章 緣盡緣起第153章 心願終成第74章 解決劉鵝頭第46章 吊人胃口第41章 規矩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97章 亭亭如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