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學明的分析鞭辟入裡,讓馬哲茅塞頓開,又問道:“那你覺得這個案件勝率多大?”
鄧學明伸出一根手指頭,馬哲驚呼道:“你說只有10%?”
鄧學明搖搖頭道:“只有1%。”
“啊?爲什麼?”
鄧學明道:“這個案子畢竟時間長了,犯罪現場不在了,當時的證人天各一方,會不會站出來出庭作證還另一說。除非他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那這個案子很簡單,直接判刑就行了。問題是他矢口否認,你能拿他怎麼辦?所以,在證據不足的面前,就要有一個完整的證據鏈,足以證明他的犯罪事實。”
馬哲點頭,道:“鄧主任,你打算幫我嗎?”
鄧學明瞟了一眼,道:“你當初不是拍着胸脯說自己要親自接案嗎?”
馬哲撓頭道:“我也是一時頭腦發熱,還望你不要見怪。”
鄧學明沒有責怪他,道:“我側面瞭解了這個案子,對受害人深表同情,既然你執意要爲其代理,我在背後給你出點主意,其他的我不管。”
“那還是無償法律援助嗎?”
“你說呢?”
馬哲嘿嘿一笑道:“謝謝鄧主任。”
“不謝!”鄧學明道:“這種事以後少大包大攬,畢竟咱是吃這碗飯的,眼看律師所就要倒閉,你真要如此做,我可真吃不消了。”
“僅此一次,不會有下次。”馬哲連忙道:“我可以不領工資,就當這起案件的代理費了。”
“算啦!”鄧學明道:“我說過的話算話,反正這起案件還早,你趕緊替我想想如何解決眼下的困境吧。”
“好,我現在就去想。”
臨走時,鄧學明又道:“馬哲,我可以幫你捧紅,成爲閔陽市的一名知名律師,你願意嗎?”
馬哲愣在那裡,沒有作聲。
“你再想想吧,不急。”
回到辦公室,馬哲坐在辦公桌前發呆。他對鄧學明有了重新認識,以前覺得他勢利
眼,現在覺得他是有良知的人。就和陳忠國一樣,是值得尊敬的人。
想到將來會和劉成功對薄公堂,那場面想想都覺得有趣。世間萬物就是如此機緣巧合,想不到的事偏偏就湊到一起了。不過這樣也好,正好讓劉成功領教下自己的本事,讓他看看這個未實踐過的萌新律師到底有沒有能力。
如何走出當下困境,馬哲一時想不出什麼好的主意。律師所很大程度上是靠知名度和個人魅力吸引其他律師加盟,要麼就是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合夥。金盾眼下的尷尬局面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了的,最直接的辦法與其他律師所合併,鄧學明會同意嗎?
第二天是週末,馬哲吃過早飯駕着新車來到塢州。他沒有去76號,而是來到塢州市電視臺樓底下,拿起手機打給陶珊。
“在哪?”
陶珊接到馬哲的電話頗爲意外,睡醒朦朧道:“我在單位啊,有事?”
“我在你們單位樓底下,下來吧。”
陶珊掀開被子坐起來,爬到窗戶口瞟了一眼,驚訝地道:“你是來找我的?”
馬哲開玩笑地道:“我是你未婚夫,過來看自家老婆沒什麼不妥吧。”
陶珊捋了捋頭髮,道:“這樣吧,你十分鐘後來我宿舍吧。”
“爲什麼是十分鐘後,難道你家裡藏了別的男人?”
陶珊懶得搭理,加重語氣道:“只有你這種人的思想才那麼齷蹉。”說完,“啪”掛了電話。
馬哲笑笑,下了車直接走了進去。
隨便找人打聽了下,很輕鬆就找到陶珊的宿舍。敲了敲門,陶珊在裡面驚慌失措地道:“誰呀?”
馬哲沒應聲,接着敲門。
不一會兒,陶珊披頭散髮打開了門,看到是馬哲,立馬又關上。喊叫道:“不是讓你十分鐘後上來嗎,怎麼現在就上來了。”
馬哲偷樂,道:“這大冬天的,外面挺冷的,你想凍死我啊,快開門。”
陶珊猶豫片刻還是開了門。
馬哲進去後打量着穿着睡衣的陶珊,睜大眼睛道:“這都幾點了,還在睡覺?”
陶珊臉發紅,低頭道:“昨晚加班了,一不留神就睡到現在,你找個地方隨便坐吧,我去洗漱。”說完,拿着臉盆匆匆出去了。
陶珊出去後,馬哲環顧這間不到10平米的小屋,一張牀佔去房間一半,旁邊是一張寫字檯,另一側一個書櫃和一個簡易的衣櫃,這就是全部家當。
馬哲來到寫字檯前坐下,桌子上散落着一些新聞稿件,稿紙上密密麻麻娟秀的小字,還有勾畫修改的痕跡。沒想到在現代化辦公的當下,陶珊居然還用這種最原始的辦法手寫,比較難得。
寫字檯一角擺放着一個相框,陶珊穿着學士服站在草地上手拿書卷,笑容燦爛陽光。相貌和如今一樣,都那麼清純可人。這種不加修飾的素人現在很少見了。
再看牀上,靠着牆擺放着一隻趴趴狗,枕頭邊上放着一本海倫帕爾默的《九型人格》,最讓他驚奇的是牀單,上面赫然印着“南江師範大學”的名字和LOGO。
看到這一幕,馬哲既親切又心酸。
再看牆的一角,擺放着兩雙運動鞋,一雙是阿迪達斯的,已經泛白,而且能夠看到明顯的摺痕,應該有年代了。另一雙是安踏的,比較新,應該是剛買的,略顯寒磣。
剛回塢州那會,自己和趙雅日子過得雖緊張,但衣着方面絕對不含糊。鞋櫃裡基本上都是放着趙雅各式各樣的鞋子,同一款不同顏色的還有好幾雙。再看看陶珊,心裡不是滋味。
作爲女人,她連雙高跟鞋都沒有,穿着習慣是一方面,家庭環境也是一方面。
就是如此艱苦樸素,陶珊似乎並不抱怨。上次去她家,她父親聲淚俱下,一旁的她居然沒掉一滴眼淚,即便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硬生生地收了回去。這個女人不簡單。
每個人的命運是不同的,但老天是公平的。另外,磨礪對一個人來說實在不是壞處,體會到生活的不易,纔會懂得珍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