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54.地圓學說,超前智慧(3.5k求月票)
【世界究竟是什麼形狀的呢?天圓地方是正確的嗎?世界有沒有邊界呢?走到世界的邊界,會掉下去嗎?】
趙玄奇決定回答這個問題。
以他的知識量,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比較輕鬆的,影響比較大,也比較適合,其他問題對他來說比較不好回答。
只要把這個問題回答出來,絕對可以重塑這個世界人的三觀,給予天文地理巨大進步,讓人們對於世界有了全新的不同的理解!
裡面所蘊含的一些知識還有理論,對於這個時代來說絕對是開拓性的,超前性的,而且影響後代深遠!
如果可以提高獲得的獎勵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提高獲得的獎勵那也無所謂,反正對他沒有多大影響。
額外題目,又並不屬於科考題目。
就算再怎麼回答,回答的再怎麼離譜,對於進士考覈的結果,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北魏國的神話跟華夏神話也相差無幾,同樣是盤古開天闢地,天庭地府,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屬於天圓地方。”
“天空是一個圓形的蓋子,籠罩四四方方的大地,在他們的認識中世界是有邊界的,走到這個邊界就會掉下去,從而死亡…”
“在天圓地方的這個神話概念中,天的高度是有限度的,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摸到天的屏障,地的厚度也有限度,把地面的最深處撞破,就會掉出大地…”
“而且對於星空宇宙的認知,也處於最初級階段……”
“北魏國就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宇宙的中心,周圍的一切國度都是圍繞北魏國而生,星辰宇宙還有萬物的中心就是北魏國,天朝上國,四方皆蠻夷莽荒…”
趙玄奇臉上露出一抹微笑。
現代化教育,讓趙玄奇得以明白這一切的可笑,這個世界觀的可笑。
天圓地方。
自然不是真的。
世界纔不是一個蓋子,地面也不是一塊方形。
世界是圓的!
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圓形的球體!
好吧,這個答案更加離譜。
然而,這個離譜的答案就是事實。
這個知識理論,對於這個時代是開天闢地的,絕對可以打破三觀。
想必其他人一旦聽到世界是圓的這個說法,覺得會笑得合不攏嘴,把這當做癔症。
如果讓他們知道,世界這個圓球還是不停高速旋轉,恐怕更是會癲狂。
假如世界是圓的,還在不停的旋轉,生活在世界中的人,豈不是會掉出世界之外?
世界一直旋轉,爲什麼生活在大陸上的人們感受不到呢?爲什麼人們不會旋轉呢?爲什麼人們不會頭暈呢?
恐怕會生出十萬個爲什麼。
“所以我要證明,用一些理由證明世界爲什麼是圓的,同時證明天上的星辰也是圓的,把這個世界的地心說扭轉成爲地圓說……”
趙玄奇腦海中緩緩構思。
把平時所學的知識在腦海裡過一遍,回想一下,前世地球人們究竟是怎麼證明出來世界是圓的。
自古以來,不論是華夏、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希臘等歷史悠久的文明都認爲大地是平整的,而天空就像一口巨大的、透明的、倒扣的鍋,覆蓋着整個大地,即天圓地“方”。
天與地的交界處或者叫天地的盡頭,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從來沒有人能走到盡頭。
也有的認爲天地的交界處存在細縫,人類不可逾越,只有神仙能通行。
還有的認爲大地盡頭是萬丈深淵,沒有真正的天邊,無論你走到哪,天邊永遠無窮遠。
那麼,大地下面是什麼形狀呢?
有認爲大地是被一隻無比巨大的烏龜駝着的,然後這隻烏龜又被另一隻巨大的烏龜駝着,一隻駝着一隻循環反覆直至無窮。
有的認爲,大地是半圓球狀,或者長方形狀,漂浮在空氣中。
首先提出質疑的是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作爲一個數學家,他認爲世間萬物理應是數字構成的,初始形狀應該都是幾何圖形,自然之美就是圖形與數字之美,而最和諧最完美的幾何圖形就是圓與球。
宇宙中的星辰理應就是完美的球狀,處於宇宙中心的地球更應該是球狀的,不可能是不完美的半圓球狀。
其實,畢達哥拉斯只是碰巧猜對了答案,並沒有給出讓人信服的證據。
同時代,就有人不斷質疑,因爲按照球形假說,如果一直走一直走,走到邊緣,立馬就會掉下去,這太可怕了。
接着,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登場。
亞里士多德在發表的《論天》一書中提出了多個證據。
一是船帆與船身不會同時消失在地平線上,說明大地不平。
在海上航行,你會發現,遠處的船向地平線方向運動,船身會先落下地平線,船帆後落下。
反過來,遠處的船向地平線方向向你駛來時,船帆先出現然後纔是船身,總之船帆與船身並不會同時慢慢變小直至同時消失。
現在還有很多人以爲上述實驗證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其實最多隻能證明地球表面是有弧度的。
因爲如果地球是平的,景物只會同時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在人眼的視覺中。
針對這個證據,反對者解釋說:由於海上空氣透明度隨高度變化而變化,下方空氣透明度不好,所以眼睛看不到同時消失而已。
二是星星隨大地點位變動而變動。 星星在不同的位置取決於伱在地球上的位置,跟着北極星一直走,總有星星在前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也總有星星在後方的地平線上消失不見,說明大地不可能是平的。
三是月食現象。
月球因爲反射太陽光才能被我們看見,但是在月全食期間,太陽直射月球的光被地球擋住,或者說月球走進了地球的影子。
整個月食過程可以明顯看到有遮擋物擋住了月球的反光而在月面投下陰影,這個陰影顯而易見幾乎是弧圓形的。
這就說明了遮擋物必須是個圓球體,這個圓球體也只能是地球自身,同時無論地球旋轉到哪個角度,地球投射在月亮上的影子總是圓的。
所以地球只能是圓球體的。
雖然亞里士多德給出了充分的論證,但是古人還是很難接受。
並非古代人智商低,主要原因還是上述的問題:假如大地是球形的,那人爲什麼不會走着走着就掉下去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超過2000年,要等到天才的牛爵爺出世才能解答。
所以說,趙玄奇想要證明地圓,必須得寫出牛頓定律,地心引力,然後給自己編造出一個蘋果砸在腦袋上的故事。
好在他對於前世的這些記憶歷歷在目,所以牛頓的定律輕鬆就能寫出來。
趙玄奇把上面幾個可以證明地圓的方法一一寫下來,列舉了大量嚴謹的知識,然後在下面編出牛頓定律,地心引力說法。
繼續回想着歷史。
牛頓之後,緊接着是古希臘數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埃拉托色尼登上舞臺。
埃拉托色尼發現,夏至的時候,太陽會直射塞伊尼(今阿斯旺)城市(顯然正好位於北迴歸線)。
因此,他想出了一個堪稱天才的實驗:
在5000希臘裡(800千米)外的亞歷山大港,在夏至的同一時間對太陽進行觀測。
埃拉托色尼在地面上豎起了一根木樁,然後觀察它的影子。
結果發現太陽光與木樁存在夾角,約爲7°。埃拉托色尼認爲這是由於地球表面是彎曲的,導致太陽光照射地球上每個地方的角度是不同的,從而側面說明地球是球狀的。
通過估算,埃拉托色尼算出地球周長約爲40000公里,誤差範圍爲10%以內,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豎起一根杆子,接觸不同時候的太陽折射影子,最終組成一個圓形,就此證明世界的圓的,的確十分可靠。
最後,16世紀初,葡萄牙航海家、探險家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其實是爲西班牙打工),無可爭議地證實了地球就是一個圓球體。
趙玄奇腦海裡把這些知識過了一遍。
然後提筆寫下答案。
把能夠證明世界是圓的的知識還有實驗,全部寫在答卷上面,寫得密密麻麻。
還加上各種數學定律,以及一些物理定律作爲佐證。
只要上頭的人做一些實驗,比如說豎立竿子實驗,基本上就可以確定世界是圓的了,甚至可以算出世界到底有多大多寬。
最重要的是趙玄奇在裡面寫出望遠鏡的製作方法,使用特殊望遠鏡在夜晚查看天上的星辰,略微得出形成是圓形,那便足夠證明世界是圓形的。
當然,可能也有槓精死活不信,這無所謂。
反正自己寫下來了,別人信與不信,做不做實驗,那是別人的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你的知識提前100年,別人可能可以理解。
提前三四百年,或許只有天才才能理解。
但如果提前一千兩千年,那你只會被當做瘋子。
這些智慧本來就是超前的,這個時代的人不懂也正常,這個時代的人無法理解超前的天才,這也很正常。
“以後牛頓定律不再是牛頓定律,地心引力的學說不再屬於牛頓,而是屬於我,牛頓在前世獲得科學地位都將屬於我…”
“要知道牛頓憑藉這些理論,直接成爲人類歷史上最頂尖的物理學家,成爲影響人類歷史最偉大的學者,只要人類存在,那麼教科書上就會有關於他的知識,現在這些成就都是我的了!”
“就算我寫下的這些學說還有定律,地心引力等,當代的人不信,甚至嗤之以鼻。”
“但是沒關係,隨着時間的流逝,世界不斷髮展,最終科學爆發,物理髮展,我的這些知識在未來總會煥發出屬於它的生機。”
“那些後世的人,那些上千年之後的人,纔會明白這些知識可貴,也會震驚於這些知識的超前,明白我的偉大。”
“說不定我還可以獲得許多稱號。”
“比如古代最偉大的物理學者?古代最偉大的智者?古代最厲害的天文學家?最偉大的數學家?趙玄奇地心引力定律?地圓學說第一人?”
在心中自言自語中,趙玄奇把最後一個筆墨落定。
每一個字跡都無比完美,沒有任何塗改,沒有任何差錯。
就此,這次科考對他來說已經算是結束,默默等待科考的結束便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