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5.三年復故土,披甲十萬軍
趙玄奇收到朝廷的命令。
武安君爵位。
包括去往南方。
對於這個安排,趙玄奇比較滿意,武安君算是將領的最高追求,武者的最高配置,“以武定國,安定四方”者,爲武安君。
而且他本來就沒想着立刻回到長安。
戰爭勝利,僅僅只是戰場上的武力勝利,後續的處理纔是最重要的地方。
南方這片區域經歷了浪蕩軍起義,八王叛亂,早已經是千瘡百孔,各地還有許多亂子沒有處理,包括各地豪強大族,貪官污吏,全部都需要清理一遍,遍地的財產等着去收繳,一切需要穩定勝利果實!
飽受創傷的南方,需要戰後調整,修養民生,才能徹底歸心,迴歸朝廷的懷抱。
他在虎威關修整片刻,隨後乘勝追擊,帶領麾下剩餘的三萬精兵,朝着南方進發。
一路上,收復潰兵,收攏流民,清繳土匪山賊,拔掉作亂豪強,斬殺亂臣賊子,抄家收繳物資。
沒有人可以阻擋趙玄奇!
失地一一被收復,南方十一道山河盡數迴歸!
……
三年時間,匆匆而過。
三年過去,如今的趙玄奇已經是三十五歲。
這個年紀,在古代已經屬於比較年長的人,臉上漸漸多出來皺紋,給面目徒增一份威嚴,書生氣逐漸消失,多出來許多屬於上位者纔有的氣勢。
整個人顯得又高有大,給人一種十足的壓迫感,但是當他平靜下來,氣勢消失之後,卻又給人一種鄉間百姓的感覺,平平無奇,長相平淡,皮膚曬得略帶偏黑,完全看不出特殊。
“動如雷霆震怒。”
“靜如鄉間農民。”
大概就是如此評價。
趙玄奇坐在院子裡,獨自一人,喝茶看書,看着滿院的秋葉落下,喃喃自語:“三年了……”
三年時間,趙玄奇以武安君的身份,呆在南方封地,他是朝廷安排在南方的最高官吏,軍權政權一手抓。
他就是這方區域的最高領袖,虎威關諸侯王還有官員叛亂失敗,南方已經破碎一片。
這裡已經沒有大的地主還有大的豪強,全是小卡拉米,所以南方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攔他的政策,一切刺頭都會遭受到雷霆打擊!
趙玄奇放開手腳,做出許多有利於民生的行爲:
重用刑法,嚴懲貪官污吏,貪污十兩銀子者,斬首。
推廣科舉制度,之前諸侯國抵制科舉,導致南方這一片區域沒有科舉制,趙玄奇徹底把科舉制在這片區域推廣,爲貧寒之人開闢出路。
勸民農桑,上書朝廷免除南方三年賦稅,鼓勵耕田,派人開墾荒地。
同時鼓勵生育,到了年紀不結婚的人,會受到嚴重懲罰,百姓生育子孫人數越多,獎勵越豐富,甚至可以爲此做官。
上書朝廷大赦天下,發展工商業,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修建書院,教化萬民。
把因爲作亂而死去的官吏,豪強的田地分給普通百姓,解放大族蓄養的奴隸。
推廣曲轅犁,水車,把華夏一些先進的發明推廣在這片落後的土地上……
三年時間,整個南方煥然一新。
趙玄奇兢兢業業,從各個方面爲南方人口、經濟、耕地等方面進行提升,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原本對他心有怨恨的百姓,逐漸歸心,願意聽從朝廷的安排,逐漸相信趙玄奇,逐漸放下仇恨。 朝廷派一個劊子手來管理南方,這對於南方百姓來說,算是傷口上撒鹽。
起初還有許多死士前來刺殺趙玄奇,趙玄奇走到哪被人罵到哪,百姓是淳樸的,他們已經不敢造反,但是噁心噁心人還是可以的,衙門天天有人跑過來丟垃圾,甚至有人翻牆進去隨地拉屎。
現在,一切變了。
趙玄奇不再被人咒罵,這些政策徹底把千瘡百孔的南方恢復正常運轉。
最明顯的,原本吃不飽飯的人可以吃飽飯,原本沒有耕地的人獲得了耕地,娶不上妻子的人娶上了妻子,寄人籬下的奴隸獲得了自由,並且有了屬於自己的屋子。
房子,田地,分配妻子,給予各種利益,貪官污吏也被剷除殆盡,這種好事以往哪裡有?
死的人多,空餘出來的利益就有了重新分配的權利,分配的利益足夠所有百姓安居樂業!
加上趙玄奇刻意安排人走進百姓,爲自己洗刷名聲,宣揚好的名氣,把鎮壓八王叛亂,還有鎮壓浪蕩軍起義,其中的好壞一一道明,如今的他已經從人人喊打,變成人人尊敬。
不僅刺客沒了,而且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尊敬,許多百姓也就豎立長生碑,用來紀念趙玄奇。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依舊心懷怨恨,這無法改變,但是比起之前已經好上無數倍。
就比如,最明顯的,至少不會有人爬牆進來拉屎了。
南方區域,趙玄奇聲望變得很高,甚至神像已經開始豎立起來。
三年時間,天下格局也發生許多變化,首先是北方北莽,因爲寒流過去,草原上變得溫暖無比,水土豐盛,所以北莽在退去的第二年,並沒有繼續南下掠奪。
所謂的百萬石糧食,完全不用兌現,北莽的麻煩迎刃而解,一切都在計算當中。
“律律律…”一個風塵僕僕的中年太監,騎着馬匹,遠道而來,停馬在衙門前。
太監帶着屬於京城的命令,緩緩走進院子,目光落在趙玄奇的身上,他低下頭尊敬的說道:“武安君,時間已到,該回去了……”
似乎生怕趙玄奇不願意回去,太監再次強調道:“陛下想你了,皇姑也在等着你……”
趙玄奇站起身,平淡的回答道:“我會回去!”
他沒有不回去的理由,家人在這幾年已經搬去長安城,在長安城擁有了府邸宅院,妻子兒女皆在等候,思念早就抑制不住。
這太監應該強調妻兒老小纔對,幹嘛強調逍遙皇姑還有陛下想我?他們又不是我的家人。
接下來,大軍開撥。
總共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順着北上,朝着京城而去。
這三年,趙玄奇可不止發展民生,他也一直在練兵,擴兵。
他把活捉的山賊土匪,還有流民刺頭,全部強制充軍,訓練成爲良民,成爲軍隊的一員。
同時也在南方區域範圍徵兵,擴充軍隊,這些年卓有成效。
三年練兵,已得十萬。
八千紫雲軍,紫雲軍只能是紫雲郡城的士兵,只能是父老鄉親,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擴充。
御林軍一萬二,御林軍比較特殊,天子親信,長安城之人,同樣無法擴充。
禁軍八萬,禁軍倒是完全可以擴充,所以只能把招納進來的士兵納入禁軍。
總共十萬兵士。
趙玄奇還把之前浪蕩軍的鎧甲,還有鎮壓八王叛亂時之後收繳的鎧甲武器,紛紛給這些士兵配置。
三年練兵,利用之前在長安城獲得的五成資源,包括八王之亂的戰利品,吃好喝好,養好士兵,各種訓練。
所以,這些士兵全部可以稱之爲精兵!
十萬精兵,披甲精兵!
而且全部忠心於自己!
這就是趙玄奇呆在南方,這三年來的最重要成果,爲朝廷訓練出十萬披甲銳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