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

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

陳國,陽夏城外。

隨着城上城下三通鼓響起,就見城池之中,一名身穿綠色袍子、玄甲的大將,帶着一支騎兵,從城池上放落的吊橋快速奔馳而出,他們來到了吊橋外的空場,佈下了陣勢。

而城池外的百箭之地,有西涼軍的千名騎兵在城下一字排開。

同時,這千名西涼兵的後方戰車林立,那些戰車上都是戰鼓,每架戰鼓旁都侍立着一個膀大腰圓的鼓手。

這樣的佈陣方法是有講究的。

雙方既然約定是鬥將,那就必須要赤誠以待,爲了保證己方不會在鬥將的途中不會使出什麼卑劣的招數,故西涼軍所有的兵馬都向後移,在城池以外的三十里處安營紮寨,與縣城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樣雙方都比較放心。

而在兩方比試的當日,西涼兵也是隻派出了精騎和戰車,在城外安排佈置。

這樣的安排,是爲了保證雙方在比鬥之時,西涼軍不會對陽夏城動手,彰顯他們沒有攻城之意。

至於劉儉一方,則是在城池上安排了一些弓弩手,只要西涼軍的精銳騎兵不過分向前,就不會進入其命中地帶,如此雙方就不會產生過多的軍事衝突。

眼見劉儉麾下的一衆軍士站成了一排出陣,胡軫遂問呂布:“奉先,你觀彼軍,那一衆將校豪傑,實力如何?”

呂布聞言,翻了翻白眼。

能夠參軍入伍,統領一軍者,大多數皆是身材龐大,外貌雄魁之人。

這些人,每一個看着都不弱,但是具體的本事有多少,非得是交過手之後才能知道。

要是能拿眼睛看就斷定高低,還比個什麼?

雙方交戰之時,互相看一眼,就能直接定下誰輸誰贏了,還能減少損失。

呂布道:“冀州之人貌似雖勇,然終究比不過我等邊塞久經征戰之將,大都護不必過於憂心!”

聽了呂布的話,胡軫哈哈大笑。

“我只是隨口一問。”

說罷,便見其他打馬向前,來到了兩軍中間相隔的那片場地中。

他的身後,隨即跟上了幾名西涼騎士,這些騎兵皆是體態較寬闊,紅色飽滿紅潤,嗓門奇高之人。

在胡軫的授意下,就聽這些騎兵仰起頭衝着對面的城池大喊:

“漢,討逆大軍都護胡軫,請冀州牧劉使君答話。”

胡軫的話音落時,就見城牆之上,站出了一個身披玄甲的身影。

此刻,劉儉身後也站立着一衆膀大腰圓的大嗓門軍士。

按照劉儉的吩咐,這些軍士也仰頭將其話傳遞給城下的胡軫。

“左將軍劉儉在此,不知胡大都護有何指教?”

“劉德然,你也是先帝親敕的冀州牧,爲朝廷牧守一方,何其不顧上下尊卑,君臣之禮,反倒是領兵犯天家之境?無詔率兵入河南土地?好好的漢室宗親,你不當,伱非要當反賊!你可對得起先帝的在天之靈嗎?”

劉儉的嘴角挑起了一絲冷笑。

胡軫真是自不量力。

要鬥將你就好好鬥將,非要到陣前跟我耍嘴皮子。

就憑你這兩下子,怎麼可能是我的對手?

劉儉遂命人對着城下的胡軫道:

“汝身爲三軍統帥,端的是不懂時局,口出妄言!”

難道汝不曾看到,我這城頭之上,所立之旗爲何?乃“報仇雪恨”四字!”

“劉某人率兵來此,一不是犯境,二不是逼宮,實乃是因董卓濫用職權,妄殺吾兄!他誅殺先帝遺留重臣,罪惡彌天,天地不容。”

“虧汝還好意思在吾面前提先帝?”

“袁士紀位列九卿,也是先帝在世時所遺留下的臣子,縱然袁紹起兵討伐董卓,然要定袁基之罪,也需先稟明當今天子,再交由廷尉審詢,經陛下和太后聖斷後,可聚朝臣公議,再行定論之策。”

“董卓是如何做的?直接拿下了袁氏一族,不經廷尉過審,不經陛下下旨,直接在牢中擅殺!滿門誅除!你還好意思在此說我興兵犯境?難道董卓此舉,就不是無君無父的叛逆之行乎?”

胡軫被劉儉說的一張臉忽紅忽白,只能硬回話道:“強詞奪理!”

城牆之上又傳來了劉儉的回話。

“胡大都護這是沒話說了嗎?大都護適才說我興兵犯境,擅自進入河南,那我想請問大都護,當初董卓領西涼兵從前線抵達司隸,進兵雒陽時,又是奉了誰的旨,遵了誰的詔?難道說是天子當初下詔招了董卓入京的不成?不見得吧!”

“某之兵馬雖入河南,但我至少沒有驅兵進雒陽,擅殺天家之臣,誅天子近侍,我也沒有把持朝政,自立相國。”

“我更沒有派出一衆西涼虎狼,在這陣前狺狺狂吠!”

胡軫氣得滿臉通紅,恨不能衝上城去將劉儉的腦袋砍下來當夜壺用。

怎奈這事實在怪不得劉儉。

人家本來沒惹你,你非要自己過去找羞辱,豈非是自尋不痛快?

胡軫重重的哼了一聲,遂打馬歸陣。

他環顧了一圈,看向身邊的這羣西涼校尉,咬牙道:“何人願意出戰首戰?以成大功!”

呂布擡手道:“大都護莫要着急,且讓劉德然先行派出戰將,待我看看是何人前來交手,若是張飛與趙雲二人,那便由布親自出馬,若是旁人,再派遣其他人與之交手不遲。”

呂布所言並不是沒有道理。

並且事前他已經與胡軫溝通過了。

劉儉的一方派出張飛與趙雲二人,呂布自然就要去對戰,至於其他人,在呂布看來,並不是西涼軍一衆猛士的敵手。

區區冀州之衆而已,有何難哉?

但是,西涼軍的做法早就在劉儉的計算之內。

按照他的設計,呂布身爲西涼軍中武技最強的一個人,斷然是不會第一個出場的。

不論是什麼樣的鬥陣,雙方普遍都會有一個認知,那就是實力最強的人都要壓軸。

所以,西涼軍一方第一仗出手的人必然不是呂布。

關羽按照既定的方略,捋着長鬚衝着對面喊道:“既相約獨鬥,雖是生死由命之局,但還需約定好較技之規,以免事後彼此追討怒罵,遺笑於天下,空惹笑柄。”

胡軫衝着關羽喊道:“汝等有何規則?但說無妨!本督接着便是!”

關羽捋着長鬚,不論是行爲還是話語聲,都是瀟灑自然:“雖是單打獨鬥,生死搏殺,但雙方拼殺還需制定時限,可以五十回合爲界定勝負,若至五十回合開外,當爲平局,如何?”

這規矩說來定的也算是合理,一般情況下,兩個人血戰比拼,那是想當的耗費體力。

大部分人連二十三十個回合都打不到就脫力了,哪有那麼多體力高超的人能夠拼殺到五十回合?

況且,既然是鬥陣,那約定時限也並無不妥。

在兩軍陣前如同地痞無賴般的一直纏鬥下去,也確不是大將之所爲。

胡軫道:

“好,此言有理,當着兩軍戰將的面,本督答應你就是了!”

關羽揚聲道:“甚好!胡將軍身爲大都護,想來定是信守諾言之人,關某信你!”

說罷,便見關羽向着他旁邊的一個人使了一個眼色。

高覽領受到了關羽的示意,當即縱馬而出。

他來到場間,將手中的戰刀高高舉起,揚聲道:“河間國高覽,乃河間國大王府下別部司馬,今日特來邀戰!”

呂布先前也曾與高覽交過手,但是因爲後來有張飛、趙雲的出現,使得呂布對於張郃與高覽的印象並不太深。

畢竟,張飛和趙雲的實力實在太過強悍,讓呂布記憶猶新,故而先前與之交手的敵將,皆會使呂布忽略。

眼下這個人雖然瞅着面熟,但呂布並未放在心上,因而不曾提點胡軫。

胡軫更不知道高覽的名字,自然不會將這個河北大漢放在心上。

特別是對方竟然連劉儉的直屬手下都不算,只是河間王麾下的別部司馬。

一個諸侯王開府徵辟的司馬,能有多少本事?

胡軫環顧四周,最後將目光落在西涼軍中一名彪形大漢的身上。

那大漢名爲王鋸,出身隴西郡,亦是別部司馬。

此人在西州之地頗具名望,以神力和勇武著稱!

王鋸在與胡軫相互對視之後,立刻讀懂了他眼神中的意圖。

隨後,就見王鋸縱馬而出,揮舞着大刀來到了高覽的面前。

“隴西王鋸,特來請教!”

“咚咚咚咚~!”

隨着城上和城下的戰鼓聲齊響,高覽和王鋸在一衆人期盼的目光中,開始催動戰馬,向着彼此衝殺了過去。

兩柄戰刀在半空中來回碰撞,發出了震耳欲聾的鐵器交擊之聲。

那聲音聽着,既刺人耳膜,同時也使人心潮澎湃!

城上城下,雙方的兵卒都是緊緊地盯着場中的決鬥,目不轉睛,很多人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

特別是劉儉和胡軫,更是連眼皮都不曾眨一下!

說實話,兩軍猛士拼殺比鬥,完全不會左右戰爭的局勢,但今日的比拼卻意義非凡。

對於胡軫來說,他已經沒有能力,也沒有理由和膽量,再與劉儉交手,他心中已經知曉,這一仗必將以董卓與劉儉的和談而告終。

高覽本人固然是武藝高強,勇力超羣……但是涼州的豪傑猛士,也確實很多。

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姓名的勇武豪傑在這個時代數不勝數。

特別是涼州邊郡之人,本來就不爲漢魏史書所重,故而很多英傑都未曾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姓名。

但這不代表其中有很多人的用兵水平和勇武之力,就真的要比中土人差!

畢竟,史書的撰寫工作之中,並沒有那麼多的涼州人。

這名與高覽交手的隴西王鋸,便是一名不在歷史上留下姓名,但實則勇力超卓的能人。

在邊境之地,一衆常年與羌胡交戰,與戰馬爲伍的壯士豪傑,豈是等閒之輩?

此人乃是隴西的寒門人物,其家族西州羌民中的威望並不弱於董氏,家公王鋸年雖只有三旬出頭,但聲威卻響徹渭水,他也是隨同董卓東西征戰的老人了,勇冠三軍。

他去年生了一個兒子,名叫王雙。

高覽雖然善戰,但一時間竟也拿不下這名西州猛士。

雙方你來我往,竟成了纏鬥之勢,一時間難分勝負。

所有人都是目光緊盯着二人,城上城下,將士們高聲呼喝,爲己方的將領加油助威。

最終,兩人竟打到了五十回合開外!

依照戰前制定的規則,這一戰算是雙方平手,無需再打下去了。

“鳴金!”

劉儉擡手喝令傳令兵。

隨着鳴金聲響起,兩名縱馬衝鋒彼此交戰的戰將紛紛拉住了馬繮。

他們兩個人彼此警惕的對望,隨後緩緩向着後方撤去。

高覽的勇力超出了西涼軍的想象,但西涼軍猛將們的勇武。也着實讓劉儉心中有了幾分驚醒。

雖然沒有聽過王鋸這個名字,但是能與高覽打成平手,說明涼州軍中不爲天下人所知的雄烈之士還是很多的。

大漢能夠出勇武善戰猛將之地最多的地方,終歸還得是邊郡啊。

在兩軍將士們意猶未盡的目光中,高覽與王鋸分別撤退回了本鎮。

他們望向彼此的目光中。也多了幾分敬佩之情。

此刻,不論是城上的士兵還是城下的,皆是將手中的兵刃高高舉起,不論是長戟長矛,亦或是環手刀都指向天空。

“好,好,好!”

“戰,戰,戰!”

雖然雙方是以平手收場,但雙方士兵在聲勢上皆不退讓。

他們都認爲己方的將領在這場比試中佔據了主動。

胡軫看着與高覽鬥平的王鋸打馬而回……臉色有點兒不太好看了。

王鋸是涼州軍中少有的猛士,這第一輪比試派王鋸上場,胡軫是有意先聲奪人,拿下首勝的!

哪曾想,竟然只是跟對方打成了平手,這着實讓胡軫很不滿意。

胡軫頗爲不滿的看着王鋸道:“王司馬平日裡自詡勇力過人,豪氣冠絕隴西,何其五十回拿不下關東之人?”

王鋸聽到這,面色發紅,心中既感慚愧,又感羞恥。

他昨日在胡軫面前稱誇下了海口,說首戰一定會爲西涼軍贏下一局,震懾對方宵小之輩。

“都護,王某人一時不慎,讓對方拖過了時間,此戰是某之過也……”

但任憑王鋸如何解釋,胡軫已經懶得搭理他了。

呂布斜眼撇了一眼遠處的情況,道:“冀州軍猛士不少。看來這第二陣還需布出馬,勝對面一陣,以揚士氣。”

胡軫有些猶豫的看向呂布。

呂布則很是自信的對他道:“大都護放心,不管他們下一戰來的人是誰,布定然都能將其斬之!”

胡軫猶豫道:“只是,還有那張飛和趙雲未曾出戰……你說此二人在冀州軍中算是你的敵手,若下一陣,這二人不出,又該如何?”

呂布笑道:“還是那句話!事先沒有約定不可一人連續比試幾場,布先速速戰敗下一陣的敵將,然後待張飛和趙雲出馬之時,再與之相敵,依舊可勝之!”

胡軫鄭重地向着呂布拱了拱手,道:“左督既號稱第一勇將,那這接下來的戰事,就有勞左督了!”

“好!”

說罷,便見呂布持方天畫戟,用手輕輕敵拍了拍馬臀,縱馬向着陣外而出。

他胯下的,乃是涼州名駒嘶風赤兔馬!

通體高大深紅的戰馬,承載着猛將驟然而出,端的是氣勢如虹,其聲勢更是震懾四方!

“雒陽騎都尉,左軍都督呂布在此,爾等誰敢與某一絕死戰!”

一番話喊出,令在場諸人盡皆變了顏色。

張飛和趙雲都是眯起了眼睛,精神抖擻,大有上前與之一決生死之意。

怎奈,劉儉事前曾有安排調度,如若呂布出戰,斷然不需張飛和趙雲先一陣接手。

“呂布在此!誰敢出來一決高下?”

就在這個時候,冀州方面,位於正中的綠袍大將,將手中的青龍刀擡起,一雙半眯着的眼睛驟然睜開,猛然一擊胯下戰馬,縱馬飛速而出!

關羽上場,冀州軍方面,頓時喊聲如雷!

“吼、吼、吼、吼!”

整齊的聲音響徹天際,極度富有氣勢。

呂布看向對面的關羽,見對方氣度雍容,實有猛虎之姿,龍豹之氣,真如天神下凡一般。

饒是自視爲無敵的呂布,此刻心中竟也升起了一股涼意。

他竟不自覺地再想,此人或許是吾敵手!

心中雖然忐忑,但呂布的面上依舊倨傲,他緩緩地擡起了長戟,指向對方:

“來將通名!”

“河東關羽,字雲長,呂布……久仰大名。”

關羽的聲音並不大,但卻如同深沉的暮鍾一般,深深的撞擊在每一個西涼軍和幷州軍士兵的心中。

關羽?!

他就是關羽!?

現在的關羽,可不是歷史上同時期的關羽。

歷史上同時期的關羽,在現在是個籍籍無名之輩,但此時的關羽,可是遼東屬國都尉,北地第一名將!

北地戰鮮卑,境內平逆寇!

在大漢朝的北地幽州,若論武將排名,公孫瓚排老二,關雲長纔是第一!

不過,關羽這些年所積攢的名望,大部分都是他的征戰功績與用兵之能,但其個人勇武,卻未曾過於彰顯。

若說北地第一名將帥才,當數雲長第一。

但若提起北地第一勇武之士,怕是未必有人會想到關羽。

故而,呂布在聽了關羽自報家門之後,也只是略略愣神。

隨後,方見他笑道:“公乃遼東屬國都尉,秩俸兩千石,威震幽州之地,聽聞足下善於用兵驅卒,與公孫瓚齊名,實乃難得的帥才,似汝這般高貴的人物,卻來陣前與我拼鬥,豈非不智?”

“今日乃兩軍鬥陣,並非戰場上生死搏殺,我不殺汝!放你回去,也算是替大漢北境留下一個震懾外胡人的大纛!”

關羽聽了這話,並不發怒,他只是揚起長刀,對呂布喝道:“呂奉先,汝自持勇力非凡,殊不知這天下強者多矣,關某今日在兩軍陣前放言,五十合內,定斬汝之首級!”

晚點第二更

(本章完)

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63章 案 情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720章 殲援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750章 誰用誰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春節快樂!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春節快樂!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215章 攔路虎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734章 南北之利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235章 託 子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750章 誰用誰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2章 涿縣四虎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75章 與誰買醉?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
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63章 案 情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720章 殲援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750章 誰用誰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春節快樂!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春節快樂!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215章 攔路虎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734章 南北之利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235章 託 子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750章 誰用誰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2章 涿縣四虎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75章 與誰買醉?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