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

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

劉儉的話,讓關羽和張飛皆是精神一震。

身爲劉儉最得力的人,劉儉最信任的人有三個。

毫無疑問就是劉備,關羽,張飛。

這三個人,在劉儉心中的地位無旁人可比,或者說,永遠沒有旁人能比。

如今劉備已經成了西青州牧使,帶領着韓當,高順等人坐鎮一方,獨當一面,他與劉虞搭檔,完全替劉儉分擔了在冀州東面的壓力。

關羽和張飛昔日也雖然都是一方之將,但當時他們處於替劉儉在地方積攢力量的階段,主要目地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與聲望。

但是現在,關羽和張飛不論是能力與聲望,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其實,現在的關羽和張飛,也極度的希望能夠得到劉儉的重用,被派出去替劉儉東征西討,平定四方,而不是僅僅跟在劉儉的身邊做一名戰將。

不過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機會竟然來的這麼快。

關羽道:“只要兄長相信我等,我兄弟二人定當爲兄長效死力,不平定張氏二賊,我等誓死不回冀州見兄長!”

劉儉伸手拍了拍關羽的肩膀:

“好兄弟,莫要給自己這麼大的擔子,你我兄弟既立誓共同匡扶漢室,拯救蒼生,那就自當同心協力,共克險阻,有難處了,咱們兄弟一同商議解決,莫要說什麼誓死不回之言!”

說到這,劉儉又看向張飛,伸手拉起了他們兩個人的手,道:“三十年後,當咱們都年過半百,步入老者之齡,回憶往昔崢嶸之時,我想看到的,是兄弟摯友都健在,大家圍坐在一起,暢談半生功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饒是關羽和張飛這樣的硬漢,在聽了劉儉的話之後,心中也不免熱乎乎的感動非常。

當了這麼多年的兄弟,每一次聽劉儉說話,心中依舊還是有那股火熱的感覺。

“兄長,二張聯合丘力居,又在幽州廣招兵馬,看似勢大,但實則不過一盤散沙,我等兄弟兩個人若是去了,不出三個月,定帶二張首級,獻於兄長面前。”

劉儉讚賞地看着關羽,道:“雲長,吾相信,汝確實有這樣的本事,但我不想讓你這麼快的結束這場戰事,我希望的是抽絲剝繭,逐步而成。”

關羽和張飛驚訝的彼此相望。

“兄長何出此言?”

劉儉耐心地問兩人道:“兩位賢弟,自打咱們兄弟共同入仕以來,你們兩人一個爲遼東屬國長史,一人在幷州爲司馬,可以說都是在邊郡建立軍功,方纔走到了今日,幽並之地自古便爲漢家北方牧戎之州,戰亂頻繁,民風彪悍,邊屯之衆,也多有不歸王化者,然以二位賢弟看來,幽州政局和豪右之勢,較之中原如何?”

張飛昔日在幷州,乃是從曲軍侯幹起的,廝殺雖然多,但對於邊郡的民生政務卻並不關注。

不過在劉虞麾下擔任武猛從事,後來成爲遼東屬國都尉的關羽可就不一樣了。

除了軍功方面的功績,對於官場與北地政局以及地方勢力,關羽的瞭解程度遠高於張飛。

當下,就聽關羽慢悠悠地道:“關某原爲河東之人,三河之地臨近雒陽,各族勢力盤根之深可謂天下之冠,然關某在幽州數載,卻覺得河東的風氣與幽州諸郡,竟可不相上下,甚至於在某些地方,幽州還遠超河東。”

按照一般人的設想,幽州是邊郡之地,類似於大漢朝西面的涼州,遠離中樞,局勢相比於中原,應該更簡單純粹一些。

畢竟中原地區家族數量遠非幽州可比,家族與家族的政治利益也是鏈條最多,最全的。

而類似邊郡之地,水應該是清澈一些,並不那麼混濁,畢竟這裡的政治資源相比於中原要少很多。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關羽所在的河東郡因爲臨近司隸,所以在關羽看來,他家鄉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往來,家族與家族的利益糾葛,在大漢朝是最爲複雜的,名列前茅的。

可結果自打他到了幽州之後,關羽才發現,和幽州諸郡相比,河東郡的政治複雜程度都可以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其實針對幽州的這種複雜情況,歷史上就多有記載。

三互法在設立之時,是爲了防止州郡相黨,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間以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倒是官員選用艱難,因爲被選用的官員之間,彼此盤根錯節,家族關係都實在是太過複雜了。

其中,幽,冀二州長官久缺不補,三府選舉,逾月不定。

幽州的複雜程度,竟和冀州相若。

而其實,邊郡之中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則因幽州雖然是邊郡,但距離冀州實在太近。

其地域與同爲邊郡的涼州還不一樣。

涼州之地,漢羌混居,且距離中樞遙遠,民風彪悍,被東漢王朝中樞政府的滲透程度相對有限。

但幽州之地,一馬平川,且跟冀州的距離太近,被漢王朝士族與士族裙帶關係那一套滲透的最爲厲害。

雖然邊郡缺少中原地區的人事政策與經學作爲利益樞紐,但是幽州地區有一項東西,卻在本地成爲了一項令中原人都無法觸及的龐大利益鏈條。

那就是異族外交與邊郡戰事。

幽州是一個很敏感的地方,幽州與幷州承載着防備大漢朝北方最強大敵人的重任。

邊郡的各大家族在對外戰爭中逐漸崛起,彼此相互勾連,使家族在戰爭的滋養中逐漸壯大,而因爲異族的存在,也使得漢朝中央政府,對這些邊郡的大族多少有一些顧忌和依賴。

畢竟,北方的情況實在是太複雜了。

幽州北面不但有常年與大漢王朝爲敵的鮮卑,還有雖然依附於大漢朝,卻又總是時不時造反的南匈奴王庭和烏桓。

當然,若是再往東北看,還有高句麗和挹婁,雖然這些番邦對大漢沒有什麼威脅,但他們與幽州相距極近,遼東郡與高句麗和挹婁的距離,幾可說是咫尺之遙。

也正因如此,高句麗與挹婁之間與漢朝內地的通商,也大多通過幽州的本地家族,致使幽州本地家族與東北的國家之間往來甚密,成爲了維護漢王朝與鄰國溝通的中間力量。

……

經過了劉儉與關羽,張飛等人的一番分析,關,張二人也大概明白了劉儉針對幽州所要做的事情了。

“我身爲宗親,更兼還是幽州本地人士,今番討伐二張,絕不可能僅僅只是以殺死二張,收復幽州爲目地,這些事太過簡單了!”

“幽州我的家鄉,既然已經要收復家鄉,那就要整合鄉中之力,以鄉爲基石,做一些真正的有利於國家的大事!”

關羽言道:“幽州諸豪多年來仗于軍功,彼此關聯,勢力逐漸龐大,而在對鮮卑,匈奴與烏桓諸事上,他們也都有着最有利於他們本家利益的處事之法,並不以朝廷利益爲先,而歷代刺史,郡守,爲了能夠在邊郡積攢功業,也一貫於兩相各取其利,使他們逐漸做大,雄踞邊疆,例如遼東和遼西的兩大公孫氏,也有現如今在漁陽郡反叛的張氏,皆是依仗在邊郡之地多年積攢下來的實力,而敢行常人所不敢行之事……”

頓了頓,關羽嘆道:“便是當年劉伯安在幽州任刺史之時,也多有被掣肘之處,而這被掣肘的軟肋,與中原還很不相同……畢竟事關異族,一旦有變,那就是驚天的大事!哪一任的官長也不敢輕易冒險。”

劉儉笑道:“雲長說的這些我心中皆知曉,我涿郡劉氏也屬於是這些年來,在幽州新近崛起的軍功高門……河北商貿協會,這些年也吸引了不少的幽州高門加入,對於幽州本地豪右的利益關係之複雜,這些我原先不知道,現在心中門清。”

“但也正因爲如此,我才更能將幽州的力量重新整合,畢竟,這裡是日後大漢向北疆延伸拓展的戰略要地,所有影響我開疆拓土大計的不和諧勢力,必須消失!要麼懷柔收編,要麼清掃剿除!”

隨着劉儉說完這番話的時候,兄弟三人所乘坐的船隻已經抵達了黃河北岸,並臨近渡口。

撐船士卒們將船隻開至渡口邊,並命人綁住了栓繩。

“主公!都尉,校尉……咱們到了!”

士卒恭敬的請三人下船,但船隻上,三個人皆是坐在原處未動。

關羽和張飛吃驚地看着他們對面的劉儉。

“主公!都尉,校尉……到了!”

士卒又說了一聲。

三人還是沒反應。

良久之後,方見劉儉笑了笑:“二位賢弟,下船了。”

關羽和張飛這才隨同劉儉站起身來,與他一同向着岸上走去。

岸邊又一處亭子,裡面已經有士兵爲劉儉放置了火盆,並準備了熱湯。

劉儉走過去,端起熱湯吹了吹,隨後咕嘟咕嘟了喝了幾口,頓時感覺身體暖和極了,適才乘船而歸的寒意在一瞬間蕩然無存。

“兄長!”

張飛快步而來,坐在劉儉的身邊,驚訝地看着他。

“聽兄長適才之意,似乎是要拓展疆土?”

劉儉一邊喝,一邊道:“是!誰規定,大漢朝的邊境,就一定要是幽州和幷州,草原胡人屢犯於我,難道我等就不能犯他?哪個定的規矩?”

關羽沉聲道:“兄長想要往哪裡拓土?”

“三韓、高句麗、挹婁、扶余、鮮卑草原、堅昆、丁零……想要拓疆,那地方多了去了!”

關羽言道:“只是那些土地,都是荒蠻之地也……”

劉儉笑道:“相比於中土,那些地方確實荒蠻,但不代表那些土地沒有價值,只要是有人口,有資源的土地,就可以爲我漢人所用,只是先輩先祖,不曾掌握控制這些異族人和攝取資源的方法,反倒是屢屢被他們侵犯邊境,形成固守之態,着實得不償失!”

“雲長,翼德,咱們生而爲漢人,就要將眼光往遠處看,難道伱們想一輩子,只能當一個在我漢人自己的土地上不斷打內戰的將軍?難道你們不想超越長平烈候和冠軍侯,名垂青史,爲後人代代傳頌?”

“如果你們不想的話……我想!”

(本章完)

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13章 牛棚思過第507章 定胡虜!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731章 失陷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89章 二代出位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737章 接班人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88章 放手一搏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12章 人爲利趨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703章 論袁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2章 涿縣四虎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25章 負荊請罪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
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13章 牛棚思過第507章 定胡虜!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731章 失陷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89章 二代出位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737章 接班人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88章 放手一搏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12章 人爲利趨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703章 論袁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2章 涿縣四虎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25章 負荊請罪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