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漢室人傑

中原方面的事情解決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畢竟大漢朝的兗州地區實在是太過殘破了,換成原先的兗州,在黃河流域也是大漢朝的一大經濟地區,不論是糧食、人才還是各方面的資源都是非常豐富的。

但是自從中平年間之後,天下大亂,原本富庶的中原地區,經過了十年的戰火摧殘,變成了如今這樣一副鳥樣子。

劉齒到了兗州之後,雖然有河北方面的物資支持,再加上有先前河北屯田以及產業發展的經驗作爲輔助,但是劉齒依舊感到非常吃力。

其實這也難怪,中原地區已經成了一片沒有法制管束的地方,就算不算那些到處爲禍的山賊草寇,光是地方的黎民之間,彼此間沒有法律約束,普通黎庶互相搶奪糧食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就算是召集他們重新來屯田,但是他們的行爲已經沒有了約束,所有的生存的事兒,都是要靠搶或者是靠打,這樣的形勢又怎麼可能在朝夕之間就改變了?

針對這種情況,劉齒也有些不知所措,於是派人去往朝廷,向劉儉諮詢應該怎麼辦。

劉儉在收到了劉齒的密信之後,只是給他回了八個大字。

“執行法律,賞罰分明。”

劉儉知道兗州的攤子非常亂,讓劉齒一個人全盤處理,也未免過於難爲他。

於是,劉儉給劉齒配備了一名非常厲害的人物。

這個人就是漢室宗親……劉曄。

劉曄這個人,是由甘陵王劉忠在離開長安之前,推薦給劉儉的。

劉曄字子揚,乃是淮汝名士。

劉曄七歲時,母親去世。

其母臨終時說:“汝父之僕人有誣害人的秉性,我擔心自己死後會出亂子,希望汝和汝兄能夠剷除此人。”

於是,劉曄十三歲時就按母親遺命,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而後又坦然向父親請罪。

劉曄之父劉普大怒,但知道劉曄的動機後也對他十分欣賞,不作苛責。

劉曄也因此名揚淮汝之地。

當然,當時的情況就是,利用這種手段故意來提升自己名聲的人不在少數,誰知道是不是其母臨終之時真的下了這個令,還是劉家人故意借一條人命來讓劉曄揚名……這些就不得而知了。

劉曄二十多歲時,天下大亂,揚州地方的豪強們大多不願抑強扶弱而且狡猾殘暴。

當地有鄭寶、張多、許乾等人擁兵自重,其中以鄭寶最爲驍勇果斷,才能和力氣都很突出,爲當地人所忌憚,當時鄭寶想擄略百姓渡過長江到江南地區,看中了劉曄是當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強逼他倡導這個計謀。

劉曄知道後頗爲憂心,於是細思良策。

此時曹操已經佔據了揚州,派使者來招攬劉曄,劉曄去見使者,論及當前時勢,並請使者在他那裡停留數日。

然後他派人通知鄭寶,就說是曹操的使者來了,有意與鄭寶聯合。

鄭寶於是帶數百人帶着肉和酒迎接使者,並等待劉曄。

劉曄則在中門外設酒菜飯席給鄭寶部衆,自己則與鄭寶在內宴飲,並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機會殺掉鄭寶,但鄭寶原來不好酒,並且很留意他們,令那人不敢下手。

劉曄於是親手用佩刀斬殺鄭寶,並斬他的頭下來,並向他的部衆恐嚇:“曹使君有令,敢有動者,與鄭寶同罪。”

鄭寶的部衆見此都很震驚和害怕,跑回營舍。

當時營中尚有精兵數千,劉曄爲防他們作亂,即騎鄭寶的馬匹到鄭寶的營門前,向一些首領陳說禍福利弊,最終衆人叩頭迎納劉曄。

劉曄入營後安撫羣衆,令衆人歸服,衆人更推舉劉曄爲新首領,但劉曄以自己爲皇室宗族,不想擁兵,與是將那些部曲都委託給廬江太守劉勳。

現任的廬江太守劉勳與曹操乃是舊交,曹操昔日也是通過劉勳知道了劉曄,故而方纔派人來招攬劉曄,而劉勳也是極力將劉曄向着曹操推薦。

曹操不斷的派人去向劉曄示好,並以重禮想要招募劉曄。

但是很可惜,此時的劉曄心有所屬。

其實,對於曹操和袁紹,劉曄心中多少是有考量的,但是最終,他還是決定放棄這個兩位南方的諸侯。

劉曄自覺,他身爲漢室宗親,在這個大爭之世,不能夠向劉氏宗親效力一起扶保皇室,反倒是投入到曹操或是袁紹這兩個南方霸主的麾下,事情傳出去,多少有些損害自己的宗親顏面。

特別是,在這個世界上,又不是沒有漢室宗親能夠與曹操和袁紹對抗!

大漢朝的天下,還有一位絕頂牛逼的漢室宗親存在!

只要有這個人在,漢室的復興就有希望!

毫無疑問,這個人就是劉儉。

劉曄畢竟是漢室宗親,且在漢室宗親之中頗有名望,很多宗親名士與他早有往來,其中更是包括劉虞。

而劉曄也在數年之前,下定決心北上,先到了青州劉虞處,後又投入到了東海王麾下,隨後又輾轉見到了甘陵王劉忠,成爲了他的幕僚。

其實,依照劉曄的才能,甘陵王劉忠或是東海王,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但是通過這兩個人,劉曄可以投靠向他的最終目標,也就是劉儉的麾下。

畢竟,由劉氏宗親或是諸侯王向劉儉舉薦自己,可以讓劉儉更加的重視自己。

像是甘陵王劉忠或是東海王這些諸侯王,在劉儉面前的推薦,多少還是頗有些分量的。

但劉曄不知道的是,即使沒有甘陵王劉忠的推薦,若是他劉曄前往投奔,劉儉依舊是盛情相待。

畢竟,這可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啊。

不過對於劉曄,劉儉並沒有着急讓他露頭,對方是漢室宗親,只要好好培養,日後定然能夠成爲劉氏江山的重臣,不過這起初要讓他擔任什麼職務,這一點也讓劉儉猶豫了好一陣子。

而也就是這個時候,正好兗州需要開始整治了。

於是劉儉決定了給劉曄一個重要的位置,那就是東郡太守。

不要小瞧東郡,在兗州諸郡國之中,東郡可以說是一個地理位置、人口、經濟都非常重要的大郡。

其重要性就連張邈所在的陳留都無法與之相比,若是能夠發展好東郡,那就等於穩定了半個兗州。

所以說,東郡之地在兗州是具有代表性的,若是能夠將東郡之地的匪寇之亂、地方豪強之亂,還有屯田以及安撫流民的事都做好,那麼對兗州其他郡國的影響會非常的巨大。

所以這個兗州太守一定要選一個合適的人。

經過一番思來想去,劉儉覺得劉曄這個人最適合了,於是他決定任命劉曄爲東郡太守,到兗州開發東郡,給其他各地的郡守以及官吏打一個標杆。

這樣一來,也有利於劉齒這個兗州刺史開展接下來的工作。劉曄在知道劉儉想要任命自己爲東郡太守的時候,頓時嚇了一跳。

饒是他當年親手將鄭寶斬殺,也沒有今日這樣的緊張和驚嚇。

也難怪,劉儉一下子將他扶持到了這個兩千石的太守。是不是有些提拔過頭的?

於是,劉曄急忙來見劉儉,向劉儉闡述這當中的利弊。

畢竟東郡太守這個職務有點太大了,以他現在的資歷來說,實在是擔當不起。

但是劉儉卻對劉燁解釋說,他自然有他的想法。

劉儉的意思是,劉曄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資格就任這個東郡太守,因爲劉曄先前在青州劉虞麾下待過一段時間,那段時間因爲劉曄離鄉的特殊原因,劉虞特批讓他參加了青州當年的鄉試,郡試和州試。

而劉曄也以州試第一名的成績成爲了青州當地的第一名。

劉儉覺得劉曄既然有這樣的成績,那就自然要委以重用,畢竟現在將劉曄提拔起來了,也就是對科舉制度的肯定,可以進一步的確立科舉制度在大漢朝的地位,同時有效的打擊那些意圖恢復察舉之人的信心。

劉曄在聽了劉儉的訴說之後,大概明白了劉儉的意圖,不過他還是向劉儉建言,就算是青州科舉的第一名,但是若是要讓自己直接擔任一個兩千石的太守,反倒或許會適得其反,讓人藉着這件事打擊科舉制度。

劉曄覺得自己若是能夠擔任一個六百石的郡丞,輔佐劉儉新任的東郡太守,將東郡治理成兗州的標杆,這樣就讓人找不出藉口來打擊科舉,畢竟六百石的郡丞,他這個青州州試的第一名,還是能夠配得上的。

劉曄的想法和他誠懇的態度,讓劉儉很是欣慰,看來他的這位同宗兄弟還是非常有遠見的。

劉曄很精明,他知道自己應該適合幹什麼,也能善於冷靜的分析局勢,再加上他先前在淮南殺死鄭寶的那件事,足以證明他不但智謀超羣,而且勇略過人。

兗州現在的局勢,亂民遍地,到處都是盜匪,非得是一個智勇雙全、軍政雙絕的人物去了,才能夠起到巨大的作用。

於是,劉儉同意了劉曄的意見,讓他成爲東郡郡丞。

至於東郡太守,則是交給了董昭,畢竟在能力方面,董昭也絕非一般人可比,有他和劉曄搭檔,大事可定。

董昭在朝堂時間夠久了,這次下放東郡,也是給董昭一個機會。

至於兗州其他的州郡以及各級官署,劉儉都相應的安插了一羣英才。

河北這些年培養了很多年輕的精英,這些年輕的精英都是從河北大學畢業的,而且都參加了各縣、各鄉、各州的科舉考試,取得了名次和成績,榜上有名,他們充分的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能力。

而且不止是河北大學出來的英才,包括關中、司州以及三河等地參加了科舉應試並取得了功名的士子,劉儉不論他們是貴族還是寒門或者是豪強,只要他們上榜,通過成績證明了自己確實是可造之材,劉儉就在這次的兗州大任命中給予他們官職,讓他們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才幹。

當然,並不是說考試考的好的學子就一定可以成爲好官。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但是用科舉制度提拔起來的官員,至少目前相對而言還算公平公正。

能夠通過考試的人都是通過他們的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養,增加了知識儲備,藉此來證明自己確實是人才。

比靠着那些在鄉中耍手段,做虛假聲名,用各種匪夷所思的荒唐事來博取名聲的人來說,科舉的官員實在是好了很多,更堪大用。

劉儉打算用兗州這次大任命來讓天下人都知道科舉制度是公平的存在,只要大家都奮發努力,就都有機會!

靠着門第和關係煽風點火造勢來增長聲望當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兗州的官員是都安排好了,但是軍事力量也一定要佈置妥當。

劉儉讓張飛負責在關中繼續都督各路諸將操練兵馬,而趙雲則是在中原兗州各地平定當地的匪患。

對於兗州的暴民,劉儉覺得讓趙雲這樣的人物去平定最爲合適不過,畢竟趙雲是一個既勇武同時又非常冷靜的驍勇之將。

他能夠根據形勢,有效的判斷自己應該採取什麼策略。

究竟是應該剿,或者還是招撫,再或者是撫剿並用,各種情況,趙雲心中都有數。

而且中原之地暴亂了這麼久,絕不僅僅是動用軍事這麼簡單。

趙雲也是鄉里義勇軍出身,對於這樣的鄉中叛民所組成的叛軍,趙雲更能夠捕捉到他們的心理訴求,同時也能夠用更合適的方式來令他們歸順,若是拒不歸順的,趙雲也絕對會爲了國家毫不留情的將他們消滅。

若是派遣顏良、文丑這樣的將軍去,只怕會不問青紅皁白,只要是匪寇,就通通消滅,一個不留的。

讓趙雲去更符合國家的利益,而且這對趙雲本人的能力也是一個巨大的歷練。

在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之後,劉儉就開始在長安等待兗州方面的好消息了。

同時,他開始派人前往涼州,給涼州當地的叛軍首領送書信,讓他們趕緊歸降朝廷。

涼州的叛軍方面,除了馬騰和韓遂這兩隻巨大的叛軍魁首之外,還有程銀、侯選、李堪等十餘路叛軍,他們所率領的兵馬都不少,大大小小多則數萬,少則萬餘。

而且他們跟涼州本地的羌人極爲親密,能夠得到羌人的支持,所以說這些叛軍還是比較難搞的。

按照手下將領們的諫言,朝廷大軍應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突然進兵涼州,這樣一來,也可以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但劉儉卻在大軍出征之前,就派人去通知這些叛軍,讓他們投降,是不是未免有些過於急躁了呢?

但能夠理解劉儉意圖的人還是有的,比如荀彧、荀攸、賈詡等人就非常明白劉儉的戰略意圖。

現在劉儉致力於穩定關中的局勢,開發兗州,而且河北方面也在全力的用財貨資助關中河內以及中原地區,可以說整個國家都在動用全部力量幫助黃河南岸的居民恢復生產。

在這種時刻,劉儉還沒有餘力對西涼叛軍動手,但是西涼叛軍卻有能力對朝廷搞突襲。

若是西涼的叛軍在這個節骨眼上派兵對着關中實施劫掠,會很大概率的使朝廷目前恢復民生的政策受到阻礙和延遲。

劉儉現在最最需要的就是搶時間,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黃河南岸的產業恢復,這對於大漢朝和他本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容不得旁人干涉。

劉儉現在給西涼方面的一衆叛軍首領寫書信勸降,其言下之意就是擺明了朝廷馬上就要對涼州用兵。

這樣一來,這些人下意識的就會覺得劉儉可能在集結軍隊準備西征,他們就不會向關中進兵,而是會制定各種防守策略。

這樣一來,就可以從側面保證關中以及司州的發展不受他們影響。

可以說,這是一種唬人的戰術,但是非常的有效。

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526章 校事府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659章 廢三公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去醫院,請假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701章 阻擊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73章 坦誠待君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27章 幷州刺史第530章 讓徐州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13章 牛棚思過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89章 二代出位第649章 醉翁之意發燒了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13章 牛棚思過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12章 人爲利趨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589章 北上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76章 袁基竊鹿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咳的太難受了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35章 神臂營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
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526章 校事府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659章 廢三公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去醫院,請假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701章 阻擊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73章 坦誠待君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27章 幷州刺史第530章 讓徐州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13章 牛棚思過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89章 二代出位第649章 醉翁之意發燒了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13章 牛棚思過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12章 人爲利趨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589章 北上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76章 袁基竊鹿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咳的太難受了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35章 神臂營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