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練兵

那人答道:“我們來到咱們這裡後,之所以沒有將這些情況都講出來,這也是我們當初的承諾之一。我們事先商議過,這一情況只讓你一個人知道,其他人就不告訴了。畢竟這段往事實在太荒唐,就當時間慢慢地將其銷蝕掉吧。”

李志剛這才明白爲什麼薛建國等人都抱怨王瑞林這些人都神經兮兮的,好像有什麼心事。而那些同學對過去的事情諱莫若深,也給人一種錯覺,彷彿這些人心理都有問題似的。

李志剛說道:“好,你們做的很對。我想王瑞林這些人通過這件事也能夠認真反思一下,短時間內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這些人將來還會有重要作用,必須保護起來。我想將他們轉移到一個相對獨立的院落,免得過幾天你們那些同學,特別是那些女同學來到這裡後,雙方見面尷尬。”

那人讚許地點點頭,說道:“您考慮的真周全,難怪能夠成爲部落的首領。那些同學估計已經在廣播裡面聽到了我們到達的消息,過兩天就會來到的。根據我們當時的協議,他們將會裝成誤打誤撞的樣子來到這裡,已經將那段往事永遠地塵封起來。志剛,還得拜託您配合一下,將有關工作先佈置下去。”

李志剛說道:“這個沒有問題,我們這裡的宗旨就是海納百川,否則就不敢妄自稱爲聯盟總部了。”

這兩人離開房間後,薛建國又進來報告說選調的八十名參訓隊員已經集結完畢,由於是赴島內參訓,許多人都爭搶這要去,幾乎所有隊員都報名,所以選拔工作進行的非常容易,在這八十人後面還有幾十個備用人選,目前是隻要一聲令下,即可就可啓程。

李志剛見外面天氣不錯,便對薛建國說,趕緊問一下機組人員,如果可以飛的話就立即起飛,將這些參訓人員悉數帶走,免得天氣惡化後給飛行帶來不安全的影響。李志剛叮囑道,這次飛行載客量大,一定要注意飛行安全。現在人是最寶貴的,如果機組人員沒有足夠的把握,不行就分兩次運送。

向薛建國交辦完這些工作後,李志剛又找來徐玲,讓她抓緊時間,將王瑞林等人轉送到部落附近居住,讓他們單獨起夥,部落只需提供一些生活物資即可。徐玲不解,問這不是和流放無疑嗎?李志剛說這時那些專家們自己提出來的,他們不願意和咱們一起住。在部落附近有一個廢棄的賓館,如果認真收拾一下還是可以住人的。

這時宋雪峰和施玉龍、郝華國等人也來到部落,李志剛讓人領這些人都住下。施玉龍從衆人面前穿過時,引得衆人一陣騷動。大家都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爲什麼會冒出一個戴手銬的人出來。

此前郝華國在機場時曾經問過是否要去除施玉龍的手銬,李志剛堅持讓施玉龍戴着。其實李志剛從內心深處也是想讓施玉龍體體面面地來到部落,不過從大局考慮,這正好也是一次對所有部落成員的一次普法教育,讓大家認識到現在並不是一團和氣的無政府狀態,隨着聯盟的壯大,各方面的規矩都會建立起來的。

對於施玉龍來說,讓他戴着手銬在部落裡面轉上幾圈,在心理上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負罪感,從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面老實一些。李志剛在參與突審時就感覺這個施玉龍很有個性,是個桀驁不馴的傢伙,如果一開始就對他客氣,就有可能把他慣壞了。不識擡舉是民族的致命弱點,即便在已經有些西化的島內也未能免俗。

機組人員得知他們可以立即載着挑選出來的參訓人員返航時,都很驚訝,說即便是戰爭動員,也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集結如此多的人員。李志剛告訴他們部落有聯盟衛隊的組織基礎,所以纔會如此高效。

李志剛誠懇地說,現在時間很緊迫,不能再慢節奏地等待了,必須快起來。大家都是重任在肩,必須有大局意識。如果符合安全要求,機組人員最好立即行動。這些參訓人員馬上就要派上用場,大區建設迫在眉睫,正是用人之際。

李志剛這樣說,更是這樣想。他知道,如果手中沒有大批骨幹,一旦大區開拓成功,傳奇小組的成員就是變成三頭六臂,也無法應對那無比繁重的工作。

由於兩岸融合取得實質性效果,全部落都非常受鼓舞。陳光明將那二十臺衛星電話都接收過來,仔細研究一番,又測試了一下,發現暫時還不能使用。他安排值班人員不停地撥打,以便在第一時間與島內取得聯繫。

當天下午,運輸機就載着參訓人員飛回島內。這邊,章武也立即組織留守人員的軍事訓練工作,整個部落繼續高速運轉着。劉左通過電臺強烈呼籲馬野那邊立即抽調一些精裝力量前來參加訓練。道路交通問題由雙方各在一端同時拓進,王強組織幾名比較熟練使用大型機械的部落成員,用挖掘機進行強行推進,將那些攔在路上的障礙車統統推到路邊。

第二天,軍事訓練全面展開,除了機場、電臺、部落大門的值班人員以及杜仲、葉筱雨等特殊人員外,其餘所有人員都參加了軍事訓練。這些T軍士兵的訓練方式和先前宋雪峰的訓練方式不同,他們一開始就講如何進行巷戰,如何利用掩體保護自己,如果快速佔領制高點。他們說,隊伍走的再整體,遇到突發情況後既不能保護自己又不能消滅敵人,那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士兵。我們不是儀仗隊,而是衝在一線的反恐戰士。在未來的戰場上,那種成建制的正規軍估計不會與我們發生衝突,而一些思想頑固的倖存者纔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李志剛也參加了訓練,他覺得這些士兵的理念很正確,實用纔是最重要的,不過此前進行的隊列訓練也沒有錯,至少讓大家有一些團隊觀念。再說那時也缺乏這方面的教員,宋雪峰雖然自稱是野戰軍,但從李志剛的眼光看,好像差得很遠,對於實用性的明顯要弱一些。

操練間的休息,李志剛就這事問了問這些士兵。他們解釋了一下,說T軍很重視實戰,這一方面是受M國的影響,再有就是多年來島內所面臨的特殊情況所迫。大陸一直不肯放棄武力攻T,T軍因此在軍事訓練上一直強調重視巷戰。T軍的思想是一旦大陸跨海作戰後,在陣地戰上肯定是不是大陸的對手,巷戰纔是自己的優勢。T軍熟悉本土的地理環境,又有平民支援和掩護,在巷戰中可以成功地拖住對方,等待國際時局的變化。一旦拖上幾個月,大陸處於進退兩難的局面,必將無法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而想辦法收場,這樣即使被統一,也可以在談判上獲得足夠的籌碼。

這些士兵告訴李志剛,T軍一直強調,戰爭的勝敗就在每個士兵身上。只要一名單兵充分利用好地形地貌,就可以將自己變成一個堡壘,無數個堡壘就是保衛島內的根基所在。也正是這種理念的左右,T軍單兵的能力都很強,有些類似特種部隊的士兵。而這些士兵因爲是駐守嘉山基地,在個人素質上又是T軍中的佼佼者,所以在教授單兵知識上,都是非常稱職的教官。

這些士兵建議,要儘快蒐集一些比較優良單兵裝備,如果蒐集不便的話,可以讓島內空運一些過來。防彈服和頭盔是必不可少的,頭盔應採用芳綸頭盔,不要用傳統的鋼盔。

“芳綸頭盔?”李志剛有些奇怪。他從來沒有聽說還有這種頭盔。在自己的印象中,頭盔就是鋼盔,怎麼會和芳綸這種紡織品聯繫在一起。

那些士兵笑着告訴他,現在只有落後國家才用鋼盔,大多數國家士兵的頭盔都才用複合材料的,芳綸鋼盔就是其中一種。與傳統鋼盔相比,一頂芳綸頭盔總重量要輕一些,一般都在1450克以下。而且與傳統鋼盔相比,其隔熱性能又非常好,在溼熱環境條件下,盔內溫度比現行鋼盔低3℃~4℃。

當然,頭盔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彈。這些士兵告訴李志剛,將來聯盟隊員很可能會遇到小反抗實力,只要對方不使用機關槍,一般的手槍子彈是不會對芳綸頭盔有任何威脅的。此外,芳綸還具有良好的防偵視性能,可以使佩戴者躲過敵方紅外偵視設備的偵察活動。

“防彈衣也很重要。”另一名插言道,“有了防彈衣,士兵不僅可以獲得更加穩妥的保護,而且在作戰效率上也會明顯提高。另外還要多弄些裝甲運兵車,裡面可以運兵,也可以裝載各種給養。”

李志剛將這些事情都默記在心中,又投入了緊張的訓練中。一上午的訓練很快過去了,下午就要開始講述槍械的訓練。此前章武蒐集了一些槍械,也做過一些基礎性的培訓,但由於場地的限制,始終沒有開展實彈射擊訓練。

這些士兵很奇怪爲何不進行實彈射擊,宋雪峰解釋說沒有場地。省城這邊地勢一馬平川,而射擊靶場一般或者是建在地下室,或者是建在小山谷內,以防止流彈傷人。省城警察局裡面倒是有地下射擊場,不過裡面還需要接入照明電力和恢復通風,不能立刻使用。

那些士兵笑道,如今已經是災後了,不能用老眼光看這些事情。現在必須開展實彈射擊訓練,否則大家連槍都不會打,遇到情況後僅會躲避是沒有用的。學會打槍後,大家要常常練習,槍法很重要,一個士兵槍法準,他生存的能力就強,就可以用先發制人的方式來保存自己。

對於目前沒有合適靶場的實際情況,那些士兵說可以將一些廢棄的大樓改建,或者乾脆用大型車輛當遮擋物。宋雪峰說絕對不能用大型車輛,現在郝東海和王倩兩人還在外面流放,萬一他們被流彈集中,那可是不太好,畢竟兩人根本沒有犯什麼大錯誤,根本罪不該死。

雙方爭論了一會,因李志剛比較贊成宋雪峰的觀點,所以實彈射擊暫停,改爲繼續進行槍械培訓。不過李志剛也意識到實彈射擊的重要性,他一邊參加訓練一邊想,終於想出了一個比較穩妥的好場所。

李志剛將這一想法告訴宋雪峰和那些士兵,雙方都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李志剛立即決定現在就開始分批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章武先押送一輛中巴車,將槍支彈藥運送道目的地,然後又前往警察局那邊繼續搜尋新的槍支彈藥。這是李志剛交代的任務,實彈射擊一旦開始,彈藥的消耗將很快會威脅部落的彈藥庫存,必須立即補充,以防突發情況的出現。

其餘的隊員分成幾組,其中一組登上大巴車前去進行實彈射擊,其餘的仍舊留在部落進行訓練。那組乘車的隊員都很興奮,許多人只有在大學軍訓時纔打過幾發子彈,此次可以進行實彈射擊,怎能不激動?而那些從富貴等人中選拔出來的隊員連一發子彈也沒有打過,更是憧憬這親手射擊的快感,在車上熱烈的交談起來。

“聽說打槍時總覺得少打一發,是有這樣的感覺嗎?”有人問道。

“是的,我們軍訓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教官給我們每人都壓上十發子彈,可我們在射擊時總覺得只打了九發,好像那一發失蹤了似的。”

“可不是嘛,那子彈是當着我們面壓進去的,槍又是大家共用的,可我們明知道這是錯覺,但感覺卻都非常強烈,就是少一發。”

“打槍時震耳朵嗎?”有人怯怯地問。

“哈哈,比電影裡面的響多了。”大家都笑了,有意無意地強調道。

“我們這是要去哪裡實彈射擊?”有人問道。

第47章 羣毆第37章 神奇火罐第22章 現代魯賓遜第11章 魚缸裡的變化第57章 蠅城(二)第32章 鼠羣(3)第30章 脫險第44章 冰川時代?第60章 蠅城(五)第78章 聯盟衛隊第17章 聯邦制?第37章 鼠羣(8)第12章 公祭(上)第19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一)第66章 南方大區第55章 大內護衛第7章 鐵路全亂了(二)第3章 預言第29章 M1911第56章 又見康強第38章 燒錢第7章 先知的預言第8章 緊急講話第39章 輪迴第30章 脫險第2章 以夷制夷第76章 植物第15章 伽瑪射線第38章 更致命的錯誤第3章 追尾!追尾!第43章 風雪第16章 階級分化第3章 731部隊第48章 幫派第93章 政變真相第9章 地獄般的北山站第90章 軍妓第18章 恐怖的末日(三)第4章 我們不是客人第47章 羣毆第25章 三個疑問第96章 種子第76章 植物第16章 粟粒狀陰影第23章 誰是罪魁?第68章 瘋狂的蘑菇(1)第3章 大學城?門第8章 緊急講話第14章 氣胸第8章 大發展第18章 定位第6章 太空核爆第50章 傷痛第33章 水浸區第18章 殺戮第36章 解決方案第43章 風雪第52章 挺進首都第24章 盜墓者第16章 粟粒狀陰影第77章 優勢第19章 大客車第11章 張海林第91章 暗殺第49章 臭城(下)第29章 M1911第81章 T軍戰機第19章 恐怖的末日(四)第37章 神奇火罐第58章 蠅城(三)第1章 大項目建設第16章 手術室第6章 鐵路全亂了(一)第23章 水城第94章 軍人政治第54章 婚禮第29章 蘑菇雲第21章 密謀第12章 強姦第29章 蘑菇雲第59章 宣傳氣球第12章 公祭(上)第8章 政治的力量第78章 聯盟衛隊第31章 鼠羣(2)第63章 蠅城(八)第2章 意外停車第42章 拜把子第19章 基本政策第42章 高速公路(上)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4章 聯盟第18章 殺戮第37章 神奇火罐第10章 電話接通了第17章 恐怖的末日(二)第29章 M1911第52章 傷員第9章 聯合指令第70章 播音(一)
第47章 羣毆第37章 神奇火罐第22章 現代魯賓遜第11章 魚缸裡的變化第57章 蠅城(二)第32章 鼠羣(3)第30章 脫險第44章 冰川時代?第60章 蠅城(五)第78章 聯盟衛隊第17章 聯邦制?第37章 鼠羣(8)第12章 公祭(上)第19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一)第66章 南方大區第55章 大內護衛第7章 鐵路全亂了(二)第3章 預言第29章 M1911第56章 又見康強第38章 燒錢第7章 先知的預言第8章 緊急講話第39章 輪迴第30章 脫險第2章 以夷制夷第76章 植物第15章 伽瑪射線第38章 更致命的錯誤第3章 追尾!追尾!第43章 風雪第16章 階級分化第3章 731部隊第48章 幫派第93章 政變真相第9章 地獄般的北山站第90章 軍妓第18章 恐怖的末日(三)第4章 我們不是客人第47章 羣毆第25章 三個疑問第96章 種子第76章 植物第16章 粟粒狀陰影第23章 誰是罪魁?第68章 瘋狂的蘑菇(1)第3章 大學城?門第8章 緊急講話第14章 氣胸第8章 大發展第18章 定位第6章 太空核爆第50章 傷痛第33章 水浸區第18章 殺戮第36章 解決方案第43章 風雪第52章 挺進首都第24章 盜墓者第16章 粟粒狀陰影第77章 優勢第19章 大客車第11章 張海林第91章 暗殺第49章 臭城(下)第29章 M1911第81章 T軍戰機第19章 恐怖的末日(四)第37章 神奇火罐第58章 蠅城(三)第1章 大項目建設第16章 手術室第6章 鐵路全亂了(一)第23章 水城第94章 軍人政治第54章 婚禮第29章 蘑菇雲第21章 密謀第12章 強姦第29章 蘑菇雲第59章 宣傳氣球第12章 公祭(上)第8章 政治的力量第78章 聯盟衛隊第31章 鼠羣(2)第63章 蠅城(八)第2章 意外停車第42章 拜把子第19章 基本政策第42章 高速公路(上)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4章 聯盟第18章 殺戮第37章 神奇火罐第10章 電話接通了第17章 恐怖的末日(二)第29章 M1911第52章 傷員第9章 聯合指令第70章 播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