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闞澤被囚

陸遜最後幾句話只令丁奉呆若木雞,半日才遲疑道:“伯言兄,你當真有退漢軍之法?要知道,劉禪自爲世子主政以來,從小小一個益州出發,短短十幾年光景,就打下了雍、涼、司、並、冀、幽六個大州,收南蠻,平北疆,通西域,滅曹魏,其功業算起來遠超乃父。他精於馭人,擅於納諫,頗得諸大臣之心,當年在北疆,與司馬懿正面對攻,亦未曾敗北。他身邊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又有孔明這樣的天下奇才爲輔,眼下親統精兵來此,便集我東吳各部人馬同時進攻,也未見得能有勝算,更何是以伯言兄一人——這話是不是太大了些?”

陸遜,擡頭望在,半晌肅然道:“你放心,陸某雖然不敢說能及得孔明一般料事如神,卻也絕非妄語亂言之人?季漢,並不足慮,你放心吧。”

丁奉疑惑半日,終不得解,道:“伯言兄,我算信你這一回,大吳天下,可就交到你的手中了。”

陸遜點頭:“這是自然。下坯之事,就拜託你了。”

丁奉與陸遜相對拱手,告辭離去。

孫慮升殿之後,就季漢之事,與司馬懿、徐盛諸大臣進行計議。

司馬懿看看左右大臣,那些大臣無論文武,對他都極少有服伏之意。甚至一些人目光中還隱有敵意。司馬懿心底裡暗自發笑。對他來說,東吳舉國與他爲敵也並不可怕,因爲他是與孫慮坐一條船上。不過,他也並不想長久的處於這種情勢下。眼下他正紅的發紫,還是低調一些爲好。

他想罷,卻首先站出來,發言道:“陛下,眼下季漢來攻,形勢不利於東吳,不如提早南下,以免受到攻擊。”接着他指出,東吳雖初據北方數州,但是根基未穩,陛下又初登大寶,在東吳中威望不足,而季漢之主劉禪親自統兵前來。假說爲孫登洗冤,卻欲將加害先帝之罪加在陛下身上,此是恃強而凌弱。眼下情況,不如暫時收兵南下,先回建鄴,穩定朝局,再圖大事。至於江北,可着一個熟知江北情勢的大臣統領。則進可攻,退可守,不至遭敗慘敗。

此語一出,大出徐盛諸臣意料之外,本來朝中大臣,以司馬懿歸附未久,頗有懷疑之意,但司馬懿初入東吳。數月間交出宛城,使東吳得到整個荊州,接着突襲汝南,幫東吳奪下豫州,北下青州,攻臨淄時幾乎將自己地人馬全部拼盡,大部分人武將對他地忠心已不再懷疑。

不過當孫權死後,司馬懿幫着孫慮控制局勢。在很短的時間內宣佈太子孫登爲國之逆臣,害父之賊,又登上太傅的寶座,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在其中是不是起到了什麼不可對人言的作用。比如徐盛就總覺得孫權去世那夜,自己被派出城去追擊太子孫登,其後下坯發生的好多事都有些蹊蹺。但是作爲一個武將,他很明白絕不可以涉入宮庭隱密過多。他所忠的是大吳,何況孫慮也一直是他所推崇的大吳繼承人選,就算是得位有些不明不白,他也還是沒敢多想。但是,出於本能,他一直對這個爬到自己頭上去地司馬懿有着深深的戒心。本來他以爲,眼下漢軍逼上來,司馬懿肯定要求堅守,因爲司馬懿的勢力都在江北,若到江南,他又成孤家寡人。

可是他沒有想到,司馬懿居然如朝中闞澤那些文臣一樣,提出了退守。不過,略一思索,他隨之明白,若是退守,那司馬懿所言“熟知不江北情勢”的大臣自然非司馬懿莫屬,他這分明是想當“江北王”了,自己怎能同意?其餘武將更都是不想後退。爲了激勵他們,孫權經常把還沒得下的土地封給手下,這些武將們眼下節節勝利,怎能後退?一時間,武將們一片反對之聲。

而文臣們本來是想擁護司馬懿退兵地決定的,但是一見是司馬懿率先提出的,卻不由遲疑。若是司馬懿提出進攻來,他們肯定要反對,而且反對的理直氣壯。可是司馬懿提出後退,他們卻恥於附和。

這樣一遲疑,孫慮開口了。孫慮一開口就把司馬懿批了個狗血噴頭,他說東吳主力皆在江北,眼下又大獲全勝之時,若非突然發起的疫情,東吳早取了青兗二州,兵臨雒陽,又豈會爲季漢所逼迫?此時自己若南下,豈不是將江北三州都交到季漢手中?整個東吳又有幾州?而且,劉禪說什麼洗冤而來,若自己直接逃走,那豈不是說自己怕了他,是心虛不成?孫慮罵到後來,聲音越來越高,什麼朕登基以來,一心要統一天下,興盛大吳,眼下情勢,比這當年曹操數十萬大軍陣兵赤壁如何?你想要朕當亡國之王不成?朕意已決,必要與季漢決戰,誰也多言,有如此案。

說到後來,孫慮抽出劍來,一劍將桌案斬斷,頭也不回的去了。

羣臣從沒見過孫慮這樣發怒,一個個膽顫心驚,就算原來曾想勸諫退兵的,也不敢再勸,個個退了出去。回頭看看正在殿上發愣的太傅司馬懿,心中又皆有幸災樂禍之意。

讓你狂,這回沒得可狂了吧。

司馬懿在殿下低頭不語。表面上傷懷,其實心中只是冷笑。

一時羣臣散盡,中宮來請:“太傅大人,陛下在後面待侯大人。”

司馬懿隨之走入後殿,見孫慮正抽着長劍在空中虛劈。見司馬懿到了,急迎上來,道:“怎麼樣?我最後這一劍劈地怎麼樣?”

司馬懿施禮道:“威風凜凜,氣勢如山,羣臣喪膽,不敢直面陛下之威嚴!”

孫慮大笑,還劍於鞘,道:“還不是多虧了仲達的計策,看誰還敢小視於朕?不過,也委屈仲達了,當衆被朕掃了顏面。”

司馬懿道:“陛下一片關愛之心,司馬懿粉身碎骨,亦不能報答萬一。眼下強敵壓境,必得統一羣臣的心思,陛下在殿中此舉,正是表達了陛下一戰的決心,從此再無人敢心思浮動,意欲退兵了。至於臣所受的小小委屈,又算得了什麼?而且,臣被陛下當衆責罵,也正好給臣減些災禍。”

“災禍?”孫慮一愣,“此語從何說起?”

司馬懿苦笑道:“陛下不知麼?眼下羣臣常言,司馬懿乃是魏臣,不知用了什麼法子,騙得陛下信任,竊居高位,實乃一個大大奸臣。陛下當衆罵臣一頓,實是爲臣解了好多災禍。其實,陛下若將臣貶官,才更遂羣臣之心。”他話音誠懇,卻隱隱把話說成自己是因爲孫權之事而被羣臣猜疑。

果然孫慮大怒道:“說這話的人其心可誅!你能用什麼法子?你靠的是真本事!滿朝文武,誰肯如你這樣真心爲朕考慮?一見漢軍來了,只恨不得早些逃走!朕聽說還有人與陸遜那奸賊勾結,不論是誰,就算是官居極品,朕也絕不會姑息!”

司馬懿道:“是啊,這些人雖無甚能力,卻在朝中卻有總不小的勢力,若我與季漢決戰,他們卻背後搞些小動作,只怕要動搖了大吳地根基。”

孫慮點頭道:“這些人,卻是先帝留下的老臣,無罪加之,總是不妥。”

司馬懿道:“陛下豈不聞,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孫慮點頭:“不錯。你說該怎麼辦?”

司馬懿道:“擒賊擒王,這些人,以闞澤爲首。沒有他的居中調度,便起不了什麼風浪了。”

孫慮一愣,隨之睜圓了眼睛,半晌,他咬牙道:“着人請他,來宮中赴宴。”

司馬懿道:“陛下當心,他或許會君前無禮,當面謗君的。”

孫慮轉頭看司馬懿,嘴角一絲一絲的向上翹,露出雪白的牙齒:“他肯定會的。”

司馬懿看着被自己一手教的越來越陰險地孫慮,面容肅然,不帶絲毫表情。

是夜,闞澤赴宴,果然因爲“君前無禮,當面謗君”,被打入大牢,並且不得任何人與之想見。

朝中文官,再不敢有任何動作,上下一心,皆爲着抵擋季漢而開始運作起來。

丁奉悄悄入城,才入城中,就聽到了闞澤被抓起來的消息。他有如當頭捱了一棒。闞澤,是下坯的文臣領袖,也是他入城的目標。只有通過闞澤,他才能進一步聯絡其他的官員,才能進一步配合陸遜來揭發司馬懿的陰謀。如今計策還未施展,就已功虧一簣,失了先機。下一步該如何進行呢?

“好一個司馬懿,下手好快好毒,根本不給人留手啊!”

丁奉沒敢停留,立即悄悄去見自己的第二個聯絡目標,虞翻。

虞翻見到丁奉的信物,嚇了一大跳。他雖然也算是文臣領袖,但比起闞澤來,卻遠沒有闞澤那樣的膽略。他知道丁奉因接手陸遜的地盤被陸遜扣住了,也正因如此,陸遜被孫慮定性爲叛逆。眼下丁奉從叛逆處歸來,不入朝見陛下,反來見自己,其中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虞翻想想還在牢中的闞澤,摸摸自己的脖子,把信物交給家人,道:“對外面那個人說,我不認識他。另外,讓他早早離開下坯,就說這兩天陰雲密佈,只怕要下大雪,他這樣的異鄉人,當心會凍死在這裡。”

第80章 突來疫病第69章 海上來敵第47章 死節第63章 親赴河東第53章 狐狸家族第2章 割地賠款?第76章 東吳論戰第36章 請將第72章 潘璋奪權第一章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44章 司馬復出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37章 遺折第9章 戰曹肇公主用計 思前事阿斗明心第25章 經濟之道第97章 真相敗漏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89章 將計就計第80章 突來疫病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65章 新的格局第31章 流言第47章 死節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89章 雨中破敵第93章 狼煙第22章 山雨欲來第80章 長城之戰第42章 高馬之叛第53章 伯約論政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五章第45章 強敵第14章 初定關東第66章 再設圈套第12章 《漢書》第13章 劉升之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46章 鏖戰第19章 鮮卑攻略第89章 將計就計第62章 割指第2章 割地賠款?第85章 逆擊第10章 攻城第16章 義舍遇險第39章 鏖兵漢虎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26章 南蠻之亂第74章 亂局橫生第十一章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75章 蒲津渡口第三章第32章 口利如刀第75章 計騙闞澤第41章 守城第70章 危機早伏第十九章第29章 初學政事第32章 口利如刀第48章 應對之策第50章 意外收穫第25章 慕容族的異類第73章 李陵後裔第28章 傷逝第19章 讓漢中第50章 鄴城雲亂第15章 張魯第26章 南蠻之亂第22章 濁浪滔天第93章 狼煙第85章 兵出徐州第50章 藏匿第51章 開會時間第59章 白帝之戰第66章 再設圈套第21章 惱人的六月第33章 錦馬超第百一五章 七星在天第81章 暗箭第十一章第16章 鮮卑使者第23章 銘誓第一章第62章 劉曄回家第36章 請將第80章 長城之戰第85章 降魔神杵第60章 諸葛昆仲第28章 捕羊第86章 龜陣與火攻第35章 隱憂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61章 各呈豪強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84章 地覆天翻第88章 死鬥第100章 相見
第80章 突來疫病第69章 海上來敵第47章 死節第63章 親赴河東第53章 狐狸家族第2章 割地賠款?第76章 東吳論戰第36章 請將第72章 潘璋奪權第一章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44章 司馬復出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37章 遺折第9章 戰曹肇公主用計 思前事阿斗明心第25章 經濟之道第97章 真相敗漏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89章 將計就計第80章 突來疫病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65章 新的格局第31章 流言第47章 死節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89章 雨中破敵第93章 狼煙第22章 山雨欲來第80章 長城之戰第42章 高馬之叛第53章 伯約論政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五章第45章 強敵第14章 初定關東第66章 再設圈套第12章 《漢書》第13章 劉升之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46章 鏖戰第19章 鮮卑攻略第89章 將計就計第62章 割指第2章 割地賠款?第85章 逆擊第10章 攻城第16章 義舍遇險第39章 鏖兵漢虎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26章 南蠻之亂第74章 亂局橫生第十一章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75章 蒲津渡口第三章第32章 口利如刀第75章 計騙闞澤第41章 守城第70章 危機早伏第十九章第29章 初學政事第32章 口利如刀第48章 應對之策第50章 意外收穫第25章 慕容族的異類第73章 李陵後裔第28章 傷逝第19章 讓漢中第50章 鄴城雲亂第15章 張魯第26章 南蠻之亂第22章 濁浪滔天第93章 狼煙第85章 兵出徐州第50章 藏匿第51章 開會時間第59章 白帝之戰第66章 再設圈套第21章 惱人的六月第33章 錦馬超第百一五章 七星在天第81章 暗箭第十一章第16章 鮮卑使者第23章 銘誓第一章第62章 劉曄回家第36章 請將第80章 長城之戰第85章 降魔神杵第60章 諸葛昆仲第28章 捕羊第86章 龜陣與火攻第35章 隱憂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61章 各呈豪強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84章 地覆天翻第88章 死鬥第100章 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