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狼煙

在我鎮定果斷的處置下,在父親和星彩的幫助下,武衛營對長安的騷擾被迅速平息了下去。此戰武衛營死於宮城者二百四十八名,死於城門者一百二十名,自城牆跳城而逃者不足二十名,而逃入各里被百姓捕獲者有一百一十三名。看來混入長安的武衛營將士大約有五百人,佔到武衛營總數的十分之一了,這樣一支力量被幾乎全滅,不知曹丕會心疼到什麼樣。事後我重獎了李嚴和劉巴。李嚴守城有功,以不足三千兵馬力敵司馬望軍數萬人,保長安城安然無恙。劉巴理民,功勞更大,若非其人短期內安置流民,收擾人心,使長安城內民心歸附,則我那道宵禁令下,也起不到這麼明顯的作用,也不會這樣輕易將武衛營賊兵一網打盡。

經此一戰,我信心倍增,民心可用,軍心可用,則司馬望必敗無疑。

幫我處理了武衛營之後,父親再次回到自己的宮中,不復理事。

城中的大臣們,又開始前來找我,要求令孔明回軍,甚至提出,就算孔明不回,哪怕是張飛和趙雲派回一個來也成。

“殿下,難道說,前線就真的連一支人馬都抽不回來麼?”

“此事不要再議了。你們都是好樣的,把家臣交了出來,共達六千餘人,練加訓練,便可成軍。而劉巴大人徵集了五千民失,配合持金吾,護衛,各府的差役,守城有餘。這六千家將我準備送去渭南。由丞相使用。”

“什麼?”衆大臣張大了口。大約誰也想不到,我不僅不要孔明回軍,反而要再給他支援。

“殿下,就算要支援,也該給馬超。北線危機呀,現在南線孔明本來就集了大部人馬,又得魏延與馮習殘軍,此時殿下還要給丞相部隊,是何用意啊?”

此事連李嚴都不同意:“殿下,這六千軍在我手中,不出十日,我必將城外敵軍擊潰,怎麼送走?”

我搖頭不語。正因爲南線我軍兵力並不算是吃緊,我纔要派兵前去。只要南線打勝了,我們別的戰場全敗了都沒有關係。何況下邽有馬超在,沿河而守,與渭南隔河呼應。有水軍可用,則敵軍就算有驍騎營,也難以進攻。而長安。我更不用擔心。此前,吳班退軍時,我令他退向高陸,既免長安受潰兵之擾,又可威脅司馬望側翼。並護翼馬超王平的後軍,阻住魏軍東下之路:同時把所有的船隻擺到渭水南岸,便魏軍難以渡河南下;同時令扶風太守蔣婉引軍死守槐裡,防止魏軍西下;令扶夷護軍校尉吳懿向東出兵,幫護北地郡太守收復北地郡。至此。對司馬望地包圍之勢已悄悄形成。只不過司馬望此時兵鋒正盛,而我軍就算綜合數部之人,也沒有司馬望人多,故不宜與之交戰,待過些時日,其糧草不足,士氣低落時,我軍再出擊,則必勝無疑。所以此時,長安並不需要太多兵馬。而此時勝負不明,硬擊司馬望,我軍除持金吾外,多是新建部隊,必有折損。相反若待其亂生,孔明再戰勝,則長安城外軍馬,不戰自潰。

匈奴、山賊、遼東軍,我最起碼也要召降一半吧。不過此語我未曾說出,否則必爲諸臣所笑。

武衛營被剿滅後,司馬望的氣勢明顯被打了下去,沒有內變,以他的這些人攻打長安那是困難重重,更何況匈奴與遼東軍馬不從調度,只*那些訓練不足的山賊攻城簡直是做夢。可是他卻極狠,進不了長安,便每日在長安四周燒殺掄掠。雖然早在魏軍未來之前,我便堅壁清野,將百姓分別歸屬各城,但百姓卻一時難以撒淨。聽着城外恨聲遍地,哭呼動天,我此時兵力防守有餘,進攻不足,咬碎牙根,卻沒有半點辦法。

司馬望在城外叫號:“劉阿斗,你父子不是號稱愛民如子麼?不是總想還天下以太平麼?可是你們的反叛,卻使得萬民遭秧,你不覺得有愧麼?若你當真愛民,你出來代這些人死。你死之後,我們便退兵,否則地話,這些人都會代你去死。”

我眼角幾乎瞪裂:“司馬望,你與我一師之徒,所學皆爲天下而計,你今爲攻長安,不惜殘害黎民,可對得起先生當年的教導?!可對得起你自己的良心!自今日起,我劉禪不識得你、我必以誅殺你爲念,不死不休!”

司馬望明顯的怔了一下,我轉身下城,再不回頭。那個幼時的朋友,那個偷桔子的阿望,就在這一刻死去了,死在了我的記憶之中。

此後司馬望明顯收斂的破壞的行爲,一則是城外沒什麼人可供他禍害了,二則是我的話給他巨大地影響,使他也不由自思自慮。不過他卻開始組織人挖河道,說他要水淹長安。

司馬望的行動激怒軍兵和百姓,秦人自古急於公義,勇而好戰,不畏死,不懼死,聽得城外百姓號哭,各里紛紛組織人馬,前來請戰。我讓李嚴安排人進行訓練。同時悄悄讓李晟出城,混入匈奴營中,去見他的族兄呼和昂。呼和昂說道:“渭南之會,我銘記於心。轉告太子,若漢軍勝,則匈奴軍願爲前鋒。若漢軍敗,則匈奴軍亦無可奈何。”

這並不出乎我的意料,也堅定了我打勝這一仗地信心,匈奴人其實是司馬望手下最強的一部,只要形勢有變,例如孔明戰勝,則他們必會反戈一擊。到時,我看你司馬望還往哪裡逃。

不過,丞相一定能勝麼?

孔明畢竟也是人,而他面對的是曹丕傾國大軍。眼下退守渭南,拉長了魏軍地補濟線,使魏軍糧草供應出現緊張,但曹軍自來對糧道管理極嚴,督糧者必爲大將。況曹軍結陣緊密,信息快捷,劫糧極難。而且營中謀士如雲,更有司馬懿在,若用起一個拖字決,勝負如何還很難講。

未幾,前線分別傳來信息。對於我所說“長安無事,前軍放心”的話,馬超說:“知道了。”孔明說:“在長安城中點起烽煙。”

我精神一震,燃起烽煙,那是戰事吃緊,招軍回防的意思?先生要製作混亂的樣子,引曹丕出動麼?孔明要出手了麼?

曹丕看到了長安城的狼煙,也得到了武衛營入城和司馬望集合匈奴人、遼東精騎圍攻長安地消息,他心頭燃起了熊熊的大火。破魏延,得河西,已將漢軍壓縮到一個小小的圈子裡了、眼下長安亂生,孔明之軍必然大亂,則其肯定要退兵,那麼,就算不退兵,其軍心不穩,亦無法對自己產生多大的危脅了。此時,自己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件件俱全,只要自己集中優勢兵力,進行狠狠的打擊,則漢軍必敗。但是,長安若真地有失,漢軍有無數傳遞消息的方法可用,何必要點上狼煙呢,這分明是故意讓自己看到。難道說,長安的軍情,並不緊急?

曹丕用兵很小心,特別是當對上名動天下的諸葛亮的時候。雖然賈詡沒有隨軍,但是司馬懿、陳羣、毛介、董昭……各大謀臣俱在軍中,長安內應,河東誘敵,河西伏兵,皆出自他們的謀略,眼見得漢軍已經無可招架了。或許,過不了多久,自己便可以收復長安,將劉備全軍一舉擊潰,平定天下,指日可待了。

不過,各種計策對付漢軍的偏師尚可,但對諸葛亮,曹丕卻完全按照司馬懿的辦法,那就是以衆凌寡,以強擊弱,層層設防,分進合擊,各部之間保持距離,隨時策應,絕不貪功冒進,絕不給諸葛亮任何的可乘之機。所以不論孔明如何誘敵,如何示弱,如何出兵,曹丕都咬牙堅持,不去理會,只等大軍合圍,全力一擊。

對上這樣一隻巨大的無處下口的烏龜,諸葛亮也是無可奈何,只得閉門不出,與魏軍對峙。

這一次的狼煙,是真,是假?還是諸葛亮的計策?

曹丕於是擊鼓聚將,謀臣們聚到一起,商議對策,問長安是否真的有失。

司馬懿道:“漢軍點狼煙傳警,表面看是長安軍情緊,召集人馬回援,但若當真緊急,漢軍有飛鳥傳書之法,其速不下於狼煙,其保密性,又遠勝於狼煙,何以棄而不用呢?”

陳羣道:“仲達之意,是長安無事,漢軍弄詭?”

“不,這恰恰說明,長安真的有事,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孔明深得其法。以長安烽火來看,則孔明必然回軍,我軍需準備迎接漢軍進攻。”

曹丕道:“長安有失,諸葛亮還敢進攻麼?”

司馬懿道:“若是旁人,長安有失,定會引軍逃走,但諸葛亮卻不會,他必會強攻我軍,若敗,他則會固守渭南,若勝,他反而會悄悄回軍,去解長安之圍。”

衆人盡皆歎服。

曹丕點頭讚道:“非卿,誰可爲諸葛亮之敵手。然則依卿之議,是要故意敗給諸葛亮一場了?”

“那卻不必,若是故意,必爲諸葛亮察覺,只消中軍做好準備,隨機應變既可。”

第40章 白馬將軍第12章 破城第3章 第一次轉折第84章 地覆天翻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十一章第22章 濁浪滔天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82章 劍光陰冷第64章 巨星隕落第40章 白馬將軍第23章 沒錢的煩惱第68章 香逝第83章 連夜脫逃第62章 智取安邑第12章 戰長街八陣逞威 鬥趙雲曹肇赴死第31章 流言第84章 渡河第71章 靈州第72章 將計就計第59章 白帝之戰第2章 割地賠款?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58章 刺客的後代與刺客第77章 爲將之道第32章 備戰第68章 司馬再變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42章 老將第11章 天降神火第87章 巧妙周旋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39章 內亂第51章 許儀逞雄第95章 相攻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59章 大漠雙姝第44章 司馬復出第63章 親赴河東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30章 伏擊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27章 伏擊第73章 李陵後裔第81章 謠言四起第55章 遊楚第7章 張機第17章 舉士第50章 意外收穫第81章 謠言四起第36章 請將第61章 各呈豪強第57章 立威第83章 劉巴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17章 丟宛城第55章 遊楚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48章 荀緝奪城第73章 李陵後裔第63章 親赴河東第二章第58章 刺客的後代與刺客第54章 殘局第89章 將計就計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91章 外憂內變第37章 破圍第50章 意外收穫第65章 閻燮伏誅第百零二章 關鳳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16章 曹真的念頭第43章 人心第十一章第13章 劉升之第17章 丟宛城第45章 石韜歸漢第63章 血濺黃河第38章 謀攻鄴城第20章 軍校風雲第33章 錦馬超第28章 傷逝第9章 大禹定鼎第十一章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4章 所謂嫋雄第87章 巧妙周旋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73章 陳羣父子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44章 攻心第55章 一道問題第77章 青州之戰
第40章 白馬將軍第12章 破城第3章 第一次轉折第84章 地覆天翻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十一章第22章 濁浪滔天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82章 劍光陰冷第64章 巨星隕落第40章 白馬將軍第23章 沒錢的煩惱第68章 香逝第83章 連夜脫逃第62章 智取安邑第12章 戰長街八陣逞威 鬥趙雲曹肇赴死第31章 流言第84章 渡河第71章 靈州第72章 將計就計第59章 白帝之戰第2章 割地賠款?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58章 刺客的後代與刺客第77章 爲將之道第32章 備戰第68章 司馬再變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42章 老將第11章 天降神火第87章 巧妙周旋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39章 內亂第51章 許儀逞雄第95章 相攻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59章 大漠雙姝第44章 司馬復出第63章 親赴河東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30章 伏擊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27章 伏擊第73章 李陵後裔第81章 謠言四起第55章 遊楚第7章 張機第17章 舉士第50章 意外收穫第81章 謠言四起第36章 請將第61章 各呈豪強第57章 立威第83章 劉巴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17章 丟宛城第55章 遊楚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48章 荀緝奪城第73章 李陵後裔第63章 親赴河東第二章第58章 刺客的後代與刺客第54章 殘局第89章 將計就計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91章 外憂內變第37章 破圍第50章 意外收穫第65章 閻燮伏誅第百零二章 關鳳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16章 曹真的念頭第43章 人心第十一章第13章 劉升之第17章 丟宛城第45章 石韜歸漢第63章 血濺黃河第38章 謀攻鄴城第20章 軍校風雲第33章 錦馬超第28章 傷逝第9章 大禹定鼎第十一章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4章 所謂嫋雄第87章 巧妙周旋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73章 陳羣父子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44章 攻心第55章 一道問題第77章 青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