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什麼,那個什麼公主,殺了胡蘭且,又帶人來殺我!”戴胡阿狼泥不怒反笑,“好,讓我親手殺了她,爲胡蘭將軍報仇!”

幽幽的牛角號聲響起,人喊聲,馬嘶聲,雜亂的整軍呼喝聲,喧喧的響起,戴胡阿狼泥親自指揮諸將闖了出來,一顆顆光頭在太陽下閃成一片,曹魏提供的幷州精工打造的彎刀閃着寒光,就算比起季漢的兵器也差不了多少,冷厲中帶着幾分玩世不恭的目光,證明着他們都是見慣了生龍活虎死的勁卒而不是初上戰場的雛兒,在這方面,關鳳所召的漢人要差上許多,雖然他們兵器也都齊全,但站在陣前,卻缺少一種肅殺之氣,雖然他們眼睛都瞪的極大,但廖若晨星10打是目光卻閃動芒然,初次經歷這樣大規模的戰役的他們,很難如老兵一樣寧定。

戴胡阿狼泥迅速的發現了這一點,他難以相信,自己的悍將居然就是死在這樣一羣牧民奴隸的手中。在他眼中,只要一個衝鋒,就可以將這些人全部送進地獄裡去。他大聲吼道:“全軍準備,在中午前結束戰鬥!衝鋒!”

鮮卑人大叫着:“呼嗬……”左右兩路射出長箭,中路揮動着彎刀,挺着長矛,向漢軍衝來。

關鳳揮動大旗,隆隆的戰鼓聲響起,漢軍大吼着:“舉盾!”巨大的盾牌樹立起來,長矛頂在盾牌之後;

“張弓!“千餘張彎弓張開向開。

“放!”箭雨如蝗一般,遮住了天空,正在衝鋒的鮮卑人紛紛倒下。但是後面的鮮卑絲毫不停,勇猛的衝上,面對巨盾,他們用長矛紮在盾面上。藉着馬力前衝,隆隆的巨響中,巨盾被衝得連連搖擺,發出不堪重負的咯咯聲,一面巨盾後地矛禁不住這巨力,突然崩斷,巨盾倒下,有如提壩潰決,鮮卑人潮水般涌入,彎刀揮動,狂劈亂砍,漢軍死亡無數,巨盾陣眨眼間被衝的七零八落。前軍敗退下來。

關鳳似乎也沒有想到巨盾會這麼輕易的失效,但她一年多歷練,早已不是原來那個任性撒嬌的小孩兒。而已成長爲一個傑出地將領。她把大互擺動,敗退的前軍向兩側逃走,現在準備已久的第二層陣地。而第一重的潰軍被收容隊形整理起來,變成策應部隊進入第三層陣地防守。

戴胡阿狼泥見突破了季漢軍陣的第一道防線,不由大喜,下令加速突破。準備一舉將季漢軍隊擊垮。可是想不到,這百試百靈的一招,竟然沒起來相應的作用,突入不過幾百步,又被擋在第二道防線處,無論誰都可以輕易看出,鮮卑人佔着絕對的上風。似乎馬上就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就是這個似乎,竟一直保持了下去,季漢地人馬雖然沒有鮮卑人精銳,但他們同樣也是草原上生活的人,他們同樣有馬,以相同的方式在作戰,雖然鮮卑人連戰連勝,卻始終沒辦法將漢軍徹底擊潰。這場亂戰從早止到傍晚,季漢軍隊連敗十三場,連退二十餘里,卻還保持着與鮮卑人膠着狀態。兩邊地人都被累慘了,無奈之下,只得各自收兵。

戴胡阿狼泥雖然憤恨,卻沒有辦法,經常是鮮卑人一衝上去,正面的敵人稍加抵擋,立即後撤,正當鮮卑人要全力剿殺後撒的部隊時候,兩翼馬上就出現了新的季漢部隊。讓鮮卑人不得不轉身對付新的部隊,可是正面後退的部隊又集結起來進行攻擊了,氣得他不由不罵,沒有見過這樣無賴地戰術!不過,這參合坡的縱深卻是有限的,看明天季漢還能往哪裡退!

轉機就發生在夜裡,經過一天的追逐戰,鮮卑人早把漢軍看得小到沒有了,由於一天的征戰,晚上早早的休息了。這時李昴,魏延,鬱築建三支隊伍悄悄進入參合坡,探知戴明阿狼泥所在,可嘆高傲地鮮卑人還無所所覺。漢軍諸將領軍分進,人銜枚,馬勒口,棉布包蹄,拂曉時已經全部進入戰位,主力登上了山頂,正對着鮮卑人大營,日出時分,鮮卑人懶洋洋地出營列隊,準備再次進入關鳳。猛回頭一看,頭頂上就是馬矛森然的漢軍鐵騎!此時漢軍已經山崩一樣衝殺下來,戴胡阿狼泥只嚇得面色如土,連叫都叫不出來。他的手下們更是驚惶失措,毫無抵抗之力,漢軍自山坡上衝下,如入無人之境,這是李昴的鐵騎,大漢飛將軍與匈奴鐵騎的無間融合而形成的無敵鐵軍!沒人能形容他們的衝鋒之勢地強大。那是真正的面練精兵!

“攔截他們!”戴胡阿狼泥終於叫了出來。一隊的鮮卑輕騎兵從作戰的隊伍中抽調了出來,匆忙掉頭準備迎戰。鮮卑的騎兵們吶喊作勢,揮舞着無數的刀槍劍戟,鼓譟不斷爲自己鼓勁加油,倒也有幾分氣勢,但放在衆人眼裡,總覺得有戰虛張聲勢的味道。

“鐵騎王!”鐵騎軍怒吼着,沿着山坡居高臨下直踹戴胡阿狼泥的主營。兩軍人馬交錯而過,互相砍殺,短兵相接,人叫馬嘶,好似沉雷,刀光閃動,猶如閃電。兇狠的刀鋒砍劈,砍在胸甲上,砍在頭盔上,叮叮噹噹地響徹整個戰場。鮮卑兵震撼地發現,正如關鳳那些新兵與他們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樣,他們與鐵騎王的鐵騎也有着巨大的差距,他們身披象徵季漢的火紅色披風,身着堅甲,用的都是精工鍛火製造的馬刀,刀法快得簡直不可思議,只見刀光閃過,接着就是血花和呻吟,一個鮮卑騎兵就載倒塵土。

“頂上去,頂上去,阻住他們!”戴胡阿狼泥大叫着,這支可怕的力量,或許將會改變戰局的,一定要阻住他們,哪怕把一半的部隊都頂上去,也不能讓他們告近自己。他知道,如果自己陷入這支鐵騎之中。下場只有一個。

“大帥,不好了,季漢大隊人馬從南面殺上來了!”

“什麼?”

“季漢大隊人馬從南面殺上來了!是,是度遼將軍魏延的人馬。足有三四萬人!”

戴胡阿狼泥只覺得頭一暈,魏延是季漢……官職最高的一個人,李昴和關鳳,雖然有獨自引軍的權力,但其實還應該算是他地手下,他居然到了,那自己還能繼續做戰麼?

“傳令朱可渾部,讓他拼死拖住魏延,我一會兒就給他增援!”戴胡阿狼泥把預備隊全部派了上去。

“報。大帥,在東面,鬱築建部舍一萬人馬衝上來了,當先是貊弓營,後軍大野相告急,說他抵擋不住了!“

戴胡阿狼泥只覺得一陣頭暈,完了,這回全完了。

。。。。。。。。。。。

鐵騎軍與鮮卑人兇狠的對殺着,鮮卑人的衝擊勢頭完全地被壓制。在鐵騎營一陣可怕的馬刀劈削之下,前排地鮮卑兵全無還手之力,一個接一個地落馬倒地,接着,成千上萬的馬蹄將他們踐踏,慘叫聲完全淹沒在那片喧囂之下。而鐵騎軍的傷亡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李昴站在山坡之上,忽然感到一陣落寞,雖然他一直不在意,但是,在兩軍征戰時,他何嘗高居指揮之位過?天下無雙的箭術,先祖射虎穿石的神力,使他從來都是戰場上最出色的亮點。在武技上。這世上除了趙雲,他還沒有服過任何人,可吧現在,卻只能是看着了。不過,他是將軍,將軍的能力不只展一在衝鋒陷陣上,他還有天下無雙的鐵騎!那是戰力絕不輸於天下聞名地虎豹騎與西涼鐵騎的隊伍!

鐵騎軍在他的指引下,正赤潮一樣迅速展開着。遭到鐵騎軍頭一個衝擊,裹殺地戰線開始扭曲,變成彎曲的弧月形。鮮卑人被打得步步後退,站不住腳。鐵騎軍打開一個缺口,就如洪水般直灌下來,鮮卑人的陣形很快就被擊垮,擊潰,他們卻沒有昨天關鳳那等整軍的本事,登時散亂崩潰了。鐵騎軍不理那些散兵,直撲戴胡阿狼泥的主營。爲首的鐵騎軍將軍接連砍倒十餘個擋住去住地鮮卑士兵。衝到大互之下,突然大叫起來:”戴胡阿狼泥逃走了!“他把怒火發在大互上,接連幾刀砍下,猛得一撞,那互旗擋不住,轟然倒了下來。

戴胡阿狼泥逃走和互旗的倒下,是鮮卑判軍喪失鬥志的直接原因。自己的大帥已經逃跑了!覺察到這個事實的鮮卑人,發出了絕望而憤怒的嘶叫,支撐他們在被包圍情形下仍舊堅持苦戰,決不後退地唯一原因——鮮卑戰士的榮耀與忠誠,現在已經遭到了無恥的褻污和背叛。他們再無半志,望着圍過來的季漢人馬,一個鮮卑士兵茫然地拋下了武器,蹲下抱頭痛哭,毫不理會頭頂就要落下的血淋淋環首刀,彷彿有傳染性似的,“噹啷”,“噹啷”的聲音連續響起,鮮卑士兵地武器一件接一件地跌落塵埃。他們放棄瞭解抵抗,眼巴巴地望着勝利者們響入雲霄的歡呼,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口在不停地淌着血。部分軍隊做了戰俘,部分軍隊卻在死命逃生。敗兵呼號着,丟棄了武器和裝甲,踩着同伴的身體爭相後退。鮮卑已經失去了理性,大路,小道,山岡,原野,谷地,樹林,全部被鮮卑敗兵給寒滿。輜重,馬匹,糧草,營帳被丟在野地裡,有的士卒們紛紛跳入岱海中逃命,自相碾壓,溺死者數以萬計。

魏延,關鳳,李昴,鬱築建四支人馬終於合籠,又四下展開,捕捉戰俘,追擊逃亡者,清點戰利品和傷亡情況。此戰,關鳳用一支新建的部隊,先是偷走了戴胡阿狼泥的上萬匹良馬,使敵人機動能力大大下降,又誘敵深入剿滅了鮮卑叛軍五千精銳,以一支弱旅成功吸引住戴胡阿狼泥的的目光,消耗了他們的體力,爲大軍四合殲滅戰提供了方便。此戰,戴胡阿狼泥叛軍五萬五千多人蔘戰,三萬二千人陣亡,其中僅落水而死者就達一萬三千人,兩萬八千人被生俘,首領戴胡阿狼泥以下四千多人潰逃。而這兩萬多名戰俘,全部是季漢捕捉的……仇恨滿胸的鬱築建很乾脆的使用了大草原上的傳統做法,斬草除根,不留一個俘虜。這一戰可算是大獲全勝,草原上與季漢爲敵的最大的一支軍事力量被徹底摧毀,這宣告了季漢在草原上真正佔據了主展導的地位,靈州的面積擴大了三倍,原來西部鮮卑的位置全部被季漢佔領,隨着鬱築建被封爲歸義王,中部鮮卑部也名存實亡,歸入季漢所屬。從此,季漢在大漠之上再無以抗衡的敵手。

但是戰爭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關鳳所屬四刀人,傷亡過半,參合坡的荒野上,屍積如山,血流成海,空氣中散發着強烈的血腥味道。岱海被染紅,數月都未能褪色。

此戰之後,以魏延,田豫,李昴,關鳳,鬱築建爲首,廣發名貼,招集鮮卑各部,會盟於彈汗山,祭祀天地,共奏季漢爲主,奏季漢皇帝……也就是我,爲天可汗。

戴胡阿狼泥逃到東部鮮卑段氏族中,被段氏這個舊日的盟友當做禮物又送回彈汗山,鬱築建在會盟之時,親手掌刀,將戴明阿狼泥碎割在軻比能靈前。慕容氏遣使參加會盟,由於他們進攻過彈汗山,當下放逐了當代族長慕容宣,改立關鳳手下大將慕容跋爲族長,在季漢的進斡旋下,免去了鬱築建對他們的報復。

這次會盟雖然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北疆的問題,但此後,鮮卑諸部,柔然,扶余等國皆奉季漢爲尊,在名義上季漢成爲了草原的霸主,十年內,再無一支力量可以挑戰季漢的權威。

曹魏聞報大驚,曹睿驚呼:“從此幷州,幽州皆在季漢危脅之下也!”

公孫淵得知北疆之變,於八月份繞道大漠向我發來降書,願對季漢稱臣,共擊曹魏。

八月下,李昴,關鳳,鬱築建及鮮卑諸部現下雁門,陳兵雁門關。

攻取幷州的時候到了。此時的幷州,已經如同一個熟透的小瓜,在季漢的手掌上方搖搖墜。

第43章 人心第18章 姜維歸來第33章 遼東第60章 刺客第33章 遼東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58章 劉璿劉諶第55章 一道問題第50章 藏匿第91章 東吳內鬥第48章 荀緝奪城第53章 全勝第59章 奸細第39章 領軍第33章 錦馬超第53章 伯約論政第32章 口利如刀第53章 伯約論政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第12章 破城第98章 南下第41章 且蘭城下第31章 谷中激戰第52章 末路英雄第30章 風雲突變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40章 雛虎第86章 龜陣與火攻第92章 合力齊心第38章 長安安民第13章 世多歧路第26章 合圍第9章 添械增兵第99章 孫慮授首第34章 變生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79章 垂釣第29章 失魚第12章 《漢書》第14章 初定關東第40章 雛虎第44章 司馬復出第40章 飛軍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87章 絕境拼殺第45章 石韜歸漢第60章 諸葛昆仲第95章 火併第百一一章 真相第51章 許儀逞雄第50章 意外收穫第37章 遺折第77章 青州之戰第26章 合圍第18章 姜維歸來第70章 危機早伏第92章 合力齊心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30章 伏擊第32章 逃脫第17章 深深的失落第72章 幷州匈奴第95章 火併第62章 智取安邑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73章 千里追蹤第10章 我要伴讀第31章 谷中激戰第12章 《漢書》第59章 大漠雙姝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72章 將計就計第43章 曹睿遷都第17章 丟宛城第47章 死節第51章 許儀逞雄第38章 鬥將第38章 鬥將第33章 軟禁第十八章第50章 意外收穫第30章 大勢第38章 謀攻鄴城第27章 伏擊第76章 東吳論戰第97章 真相敗漏第25章 經濟之道第55章 一道問題第30章 大勢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66章 破陣第82章 劍光陰冷第44章 衛覬弄計第81章 暗箭第65章 白馬鐵騎第57章 立威第百一四章 爲君之道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97章 真相敗漏
第43章 人心第18章 姜維歸來第33章 遼東第60章 刺客第33章 遼東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58章 劉璿劉諶第55章 一道問題第50章 藏匿第91章 東吳內鬥第48章 荀緝奪城第53章 全勝第59章 奸細第39章 領軍第33章 錦馬超第53章 伯約論政第32章 口利如刀第53章 伯約論政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第12章 破城第98章 南下第41章 且蘭城下第31章 谷中激戰第52章 末路英雄第30章 風雲突變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40章 雛虎第86章 龜陣與火攻第92章 合力齊心第38章 長安安民第13章 世多歧路第26章 合圍第9章 添械增兵第99章 孫慮授首第34章 變生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79章 垂釣第29章 失魚第12章 《漢書》第14章 初定關東第40章 雛虎第44章 司馬復出第40章 飛軍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87章 絕境拼殺第45章 石韜歸漢第60章 諸葛昆仲第95章 火併第百一一章 真相第51章 許儀逞雄第50章 意外收穫第37章 遺折第77章 青州之戰第26章 合圍第18章 姜維歸來第70章 危機早伏第92章 合力齊心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30章 伏擊第32章 逃脫第17章 深深的失落第72章 幷州匈奴第95章 火併第62章 智取安邑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73章 千里追蹤第10章 我要伴讀第31章 谷中激戰第12章 《漢書》第59章 大漠雙姝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72章 將計就計第43章 曹睿遷都第17章 丟宛城第47章 死節第51章 許儀逞雄第38章 鬥將第38章 鬥將第33章 軟禁第十八章第50章 意外收穫第30章 大勢第38章 謀攻鄴城第27章 伏擊第76章 東吳論戰第97章 真相敗漏第25章 經濟之道第55章 一道問題第30章 大勢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66章 破陣第82章 劍光陰冷第44章 衛覬弄計第81章 暗箭第65章 白馬鐵騎第57章 立威第百一四章 爲君之道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97章 真相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