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末路

最近幾天網站備案中……“首頁”可能會斷續打不開的,請大家收藏閱讀的頁面,以便訪問!

嚴冬已至,淮河北岸的陳郡、碭郡等地卻是一番熱火朝天之景。

即便是寒冷的冬夜,通紅的爐火依然將整個淮河北岸天空映照的如同白晝一般。升騰而起的濃濃白霧將整個淮河北岸籠罩成一個如夢似幻之地。

兩天前,在胡亥的命令下,壽春的十餘萬楚軍降卒在數萬白虎軍兵卒的監視中,離開壽春渡過淮河被分批轉移至淮河北岸的兩處秦軍大營中。

才渡過淮河到達壽春不到三天的白虎軍,則是再次回到了淮河北岸,連帶之前跟隨項梁渡河被俘虜的十餘萬楚軍兵卒,近九萬人的白虎軍成了看守這差不多三十萬楚軍降卒的地方部隊。

而這聚集在一起的近三十萬楚軍降卒,將會被整編成一個巨大的建設兵團,他們將會趕在第一場雪降下之前,在已經成爲一片廢墟之地的陳郡和碭郡兩郡地面上,清理兩郡郡治和不多的縣城,建造起足夠數十萬百姓居住的簡易房舍,清理兩郡地面上隨處可見的屍首,讓即將回到故鄉之地的數十萬兩郡百姓能夠安然渡過這個冬天。

五大軍團,因爲採用了大量的新式兵械如鎧甲、弩機等等,所以在每個軍團中都安排了至少數百人的尚坊工匠隨軍。畢竟,這些新式的兵械雖然已經定型,但是在結構上要比以前秦軍所用的弩機和鎧甲要精貴和複雜的多,一旦損毀就必須要有專門的人才能修理。

白虎軍和青龍軍兩大軍團中隨軍出征的尚坊工匠合計有近八百餘人。隨着楚地基本平定,他們也有了新的作用。

無論是建造房舍還是清理兩郡城池內的廢墟修理城牆,都需要打量的鐵質專業工具。不然這三十萬楚軍降卒只能用手在被凍的僵硬的土地上生生刨挖了。

隨着胡亥的詔令,這近八百餘人的尚坊工匠紛紛由軍用直接就地轉爲民用。好在像鐵鍬、鋤頭之內的工具都極爲簡單。又有胡亥空運來的簡單圖紙,這些尚坊的工匠鑄造這些東西沒有任何困難。

所有楚軍被收繳的武器和鎧甲兵械,尚坊工匠就在淮河北岸搭建了簡易的熔鍊鐵爐,將收繳的楚軍兵械投入熔爐之後熔鍊然後鑄造成一件件鐵鍬、鋤頭等各種各樣的物事給這些楚軍降卒使用。

除掉這些鍊鐵爐之外,還有爲數衆多的千餘座磚窯出現在淮河北岸邊上。這些磚窯燒製各種各樣的磚瓦,用做修築城牆以及房屋的材料。

而這些磚瓦窯同時也是胡亥的一次實驗。如果燒製出來的磚塊耐久和耐磨性都夠的話,那麼顯然,在胡亥設想中的準備改造整個大秦道路的想法所面臨的困難就將大大減少。

簡易水泥顯然不可能用於數千乃至數萬裡的道路使用。先不說出現在大秦的水泥黏度以及是否能夠經得起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僅僅是運輸以及燒製就是個問題。

而如果在各處修建簡易的磚窯,直接用大小適中的磚石修路,不僅工序會簡易許多,而且速度也將大大加快。一旦某處路面損壞,就可以直接用新的磚石代替,這樣不論維護還是修築,都會方便許多。

與此同時,被項梁擄掠回九江的碭郡、陳郡兩地數十萬百姓,也開始在壽春造冊登記,準備回返故土。這其中有十餘萬青壯,將作爲第一批迴返淮河北岸的百姓。

有這十幾萬百姓,再加上近三十萬的楚軍降卒,基本上陳郡和碭郡的重建就不會缺少人力了。

關中各地無數的物資和糧食以及禦寒衣物源源不斷的順着魏韓故道南下,一道而行的還有數千遴選出來的各級官吏。在這些官吏離開咸陽不久,治黍內史鄭國以及三百餘人的水工也離開咸陽開始南下。

嚴冬來臨,大秦衆多的水系都進入了枯水期,淮河也同樣如此。

以治黍內史鄭國爲首的數百水工以及墨家的數十個建築大師離開咸陽南下,正是胡亥的詔令。他們這數百水工在接下的數個月的時間,要完成的事情就是探討在淮河之上選擇一處或者兩處適於修築橋樑的地方,在淮河上修築起一架或者兩架跨越淮河鏈接楚地和中原腹地的橋樑。

如果真的能夠在淮河之上修築起一架或者兩架連接淮河兩岸的大橋,這將是華夏曆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爲恢弘和偉大的建造奇蹟。同時也能極大的促進中原各地同楚地乃至百越蠻夷的交流,促進大秦的統治。

當然這只是胡亥的想法,以現在的條件到底能不能在淮河上建造起橋樑,還需要鄭國等水工調查和論證。

不過,鄭國等數百水工以及墨家的建築師南下,除了探討在淮河修築大橋的可行性外,還有一件事情就是以淮河爲實驗對象,研究整治河道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整治淮河只是開始,只是讓鄭國等大秦水工積累經驗。有了足夠的技術儲備,胡亥就將開始整治和修繕幾乎縱貫整個華夏大地的兩條大河,長江和黃河。

當然,長江和黃河兩大河流的地理環境和治理難度都要遠遠超過淮河。如果淮河不夠鄭國等人積累經驗和技術,那麼沒關係。整個華夏大地有着無數如淮河這般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河流水網,胡亥還有時間等。

不過萬事總歸有個開頭不是。

被俘的近三十萬楚軍兵卒經過開始時的短暫驚慌之後,到如今也逐漸放下心來,不再擔心秦軍會如當初對付趙國兵卒那般將他們盡皆坑殺。

至於熊心、項梁、昭通、吳芮等一大批楚國的大大小小官吏,則是盡皆被幽禁在壽春之中,有翁仲看守,等待大秦二世皇帝胡亥的到來。

秦軍的嚴明軍紀,以及包括楚王熊心、大將軍項梁在內的楚國上上下下依然存活,讓有些躁動的楚地也逐漸在恢復平靜,一切的一切都在向着胡亥想要看到的方向發展。

……

嚴冬,淮河下流很多河段的水位已經降至最低處,露出了一片片黑褐色的淺灘。一陣紛雜的馬蹄聲遙遙傳來,最終在一片淺灘上停下。

這裡是東海郡廣陵縣(後世江蘇揚州附近)境內。

看着寬不過數十米的淺淺淮河,鎧甲破爛、披頭散髮、幾乎成爲一個血人的項羽翻身下馬,幾步奔到河岸邊將頭埋入河中咕嚕嚕痛飲起來。

在項羽下游,數百個人人帶傷的楚軍騎兵同樣如此。

從三天前十萬大軍一戰而沒四處潰散,到如今,項羽麾下的一萬江東鐵騎僅僅剩下不到百人。三天來,項羽的一萬鐵騎基本上就沒有好好吃過一口飯睡過一個囫圇覺。

原本可以隨意馳騁的東海等地,如今似乎處處都可以碰到秦軍,又似乎處處都是秦軍。

九月十六當天,項羽領着僅剩不到萬人的江東鐵騎衝出韓信包裝出來的看似密不透風實則空虛無比的包圍圈之後,就直接南下廣陵,準備從廣陵渡過淮河回到會稽郡,畢竟江東故地是項氏一族的老巢,在壽春前途未卜的時候,貌似只有會稽暫時還算安全。

在輕易的衝破韓信用十萬大軍營造出來的虛假包圍圈之後,項羽就已經知道自己中計,秦軍其實最多也就不過比自己麾下的大軍多上那麼數萬人而已,楚軍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只是,兵敗如山倒,混亂的戰場之上,誤以爲已經被秦軍重重包圍的楚軍兵卒士氣已經衰落到了極點,項羽已經不可能再重整旗鼓催動大軍的再戰之心。

倘若當時張良沒有先一步逃跑亦或是不是對楚項的結局如此悲觀的話,說不定項羽以及十萬楚軍還有一線生機。畢竟,有張良在後方統籌大軍,楚軍的斥候在韓信大軍出現在四周前就能夠發現。

只要提前做出應對,探明秦軍虛實,楚軍放棄部分兵卒脫離同馮劫大軍的糾纏,就能很輕易的突破韓信的空虛包圍圈。只是張良的逃跑,讓項羽的九萬大軍陷入羣龍無首之境。而項羽本人則是領着一萬江東鐵騎親自衝鋒陷陣,沒有主將存在即便斥候發現了秦軍出現也不能夠及時的做出應對,因爲他們沒有權利也沒有威信。

衝出包圍圈之後的項羽,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痛恨過一個人。張良的背叛不僅導致楚軍的全線潰敗,更是等於在已經傷痕累累的項羽心頭之上再刺了那麼一刀。

不過,項羽的憤恨也僅僅持續了片刻,因爲王喬的一萬材士營騎兵已經如跗骨之蛆般緊緊纏了上來。一番追逐之後,養精蓄銳士氣正旺的材士營騎兵對陣急切想要脫離戰場的項羽江東鐵騎,加上有項羽、龍且、英布三大猛將在,最終項羽的一萬江鐵騎在損失近半之後,突破材士營騎兵的阻截,倉惶逃離。

而王喬麾下的一萬材士營騎兵則是損失近三千人。

對比損失,心高氣傲的材士營騎兵反而落在了下風。不過也因此激起了材士營騎兵的好勝之心,死死咬住項羽剩餘不到五千人的江東鐵騎一路跟隨南下,窮追不捨。

雙方沿着盱臺到廣陵的道路打打停停留下一路糾纏在一起的兵卒屍體。這其中有材士營騎兵的也有江東鐵騎的。到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十七,馳援韓信馮劫的徐闖也領着數萬青龍軍輕騎兵趕到,並追隨兩軍廝殺的路線趕了上來。

面對數萬龍精虎猛裝備有馬鞍、馬鐙和馬蹄鐵的青龍軍輕騎兵,如果不是徐闖青龍軍連日疾馳需要休息,而楚軍敗局已定,項羽根本不可能走到廣陵。

不過,聽着遠處越來越近越來越密的馬蹄轟鳴聲,看着空無一物滾滾東去的淮河水以及身邊這數百騎幾乎沒有人形的江東騎兵,項羽知道,今天自己是不可能再走的了了。

ps:感謝套利人、狼騎兄、風雪兄、埋伏兄在我沒有說明任何情況就斷更的情況下依然不斷的支持。感激每天依然在投下推薦的兄弟。真的多謝你們。臨時出差,在賓館中看到你們每天的支持,讓我感動之餘又無比羞愧。我會努力,不辜負你們的支持。

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0章 初相見第101章 前軍亡第84章 你們信否?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4章 偷天換日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99章 疑慮生第41章 勞役安置第243章 戚懿第166章 用意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152章 故人之後第265章 戰起第283章 夜襲第197章 伊婭第36章 蠻夷亂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3章 對策第102章 玄武利第94章 褚文第44章 武綺彤死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27章 兩追兩逃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18章 壽春之戰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7章 審之,用之?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57章 國殤(一)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章 九原將軍辛勝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35章 戰陳縣(三)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223章 五年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72章 日月失色第244章 嫉妒第230章 如果第187章 大朝會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69章 全滅第96章 菏澤故道第36章 魏國復立第64章 親人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145章 畜生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212章 大朝會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65章 蒙毅北上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68章 南柯一夢第231章 相思苦第221章 咸陽殤外篇三第142章 猛翁仲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44章 神之一族第221章 咸陽殤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60章 倒計時第275章 查劉邦第66章 不敗軍魂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33章 南下,南下!第7章 黃雀現(上)第83章 一個擁抱第52章 十六尉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80章 大秦尚坊(二)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163章 求索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2章 亂起第63章 李斯理政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27章 遙送第136章 水患第245章 選擇
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0章 初相見第101章 前軍亡第84章 你們信否?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4章 偷天換日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99章 疑慮生第41章 勞役安置第243章 戚懿第166章 用意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152章 故人之後第265章 戰起第283章 夜襲第197章 伊婭第36章 蠻夷亂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3章 對策第102章 玄武利第94章 褚文第44章 武綺彤死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27章 兩追兩逃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18章 壽春之戰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7章 審之,用之?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57章 國殤(一)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章 九原將軍辛勝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35章 戰陳縣(三)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223章 五年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72章 日月失色第244章 嫉妒第230章 如果第187章 大朝會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69章 全滅第96章 菏澤故道第36章 魏國復立第64章 親人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145章 畜生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212章 大朝會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65章 蒙毅北上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68章 南柯一夢第231章 相思苦第221章 咸陽殤外篇三第142章 猛翁仲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44章 神之一族第221章 咸陽殤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60章 倒計時第275章 查劉邦第66章 不敗軍魂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33章 南下,南下!第7章 黃雀現(上)第83章 一個擁抱第52章 十六尉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80章 大秦尚坊(二)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163章 求索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2章 亂起第63章 李斯理政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27章 遙送第136章 水患第245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