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兵臨壽春

三具僅僅放了一輪空箭的大型連射弩機再剛剛露頭不到片刻功夫就徹底成爲一堆碎木頭,使得項益手中再也沒有能夠威脅到攻城玄武軍步卒的武器。

一直到手持巨盾的玄武軍攻城步卒前進到距離安豐城城頭不到三百步的距離,安豐城城頭上再也沒有任何大型連射弩機出現。

翁仲令旗搖晃間,原本跟隨在大型連射弩機左右兩翼的五千手持強弩的玄武軍兵卒,開始緩步朝前行去。於此同時,一直遊弋在整個軍陣左右兩翼外圍的兩支玄武軍重甲騎兵開始有目地的朝着兩側散開,

玄武軍攜帶的大型連射弩機都是尚坊經過改良採用齒輪機括進行裝填巨弩,所以發射速度相交秦軍之前裝備的連射弩機至少要快上數倍,而且還省去了足足一半的人手。

當攻城的玄武軍步卒距離安豐城城牆不到百步的時候,遠在後方的三百餘具大型連射弩機已經至少向着那段將要做爲玄武軍主攻方向的不過百餘丈的城牆飆射了足足有近萬隻巨型弩箭。

守城楚軍都蜷縮在城牆牆垛下方,近萬隻巨型弩箭除了第一波有些許直接戰果外,剩餘的基本上都落空,最多就是濺射出的碎屍砸傷一些楚軍。

城牆上的楚軍能躲,但是城內的人卻是沒有地方躲避。不斷的有巨弩越過城牆帶着厲嘯射入安豐城內,引得驚叫連連,不到片刻功夫,西城牆後兩百步內基本上就無人敢在立足。

到最後,爲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整個安豐城西城牆之上,已經沒有一個楚軍敢露頭。所有的守城楚軍包括項益本人,都只能儘量蜷縮起來,躲在牆垛之下。

玄武軍大型連射弩機在攻城步卒進入城牆百步內的時候就已經停止了發射。不過蜷縮在城牆下的楚軍兵卒,卻是依然動都不敢動上一下。

無論項益怎麼吼罵,卻是沒有一個楚軍敢站起來。當然,項益他自己也同樣是不敢站起來。沒有人不珍惜自己的性命。

攻城的五千步卒就這樣在沒有遇到絲毫有力抵抗的情況下到了安豐城城牆下方。

“砰砰砰!”

連串的巨響聲中,數十張粗而長的巨大雲梯齊齊搭上安豐城的城牆之上。

隨着攻城雲梯被搭上城牆,城外,秦軍剛剛纔停歇不久的隆隆戰鼓聲,陡然再次響起。

雲梯搭上城牆,只要不是個傻子都知道,秦軍肯定馬上就會順着雲梯爬上城牆。秦軍要攻城,那就意味着一直呼嘯着飛來飛去的秦軍大型連射弩機自然不會再發動攻擊。

畢竟,如果在秦軍攀城的時候攻擊,傷到的首先就將會是身在城牆外面的秦軍。

“快!秦人要攻城了,不會再射箭了,快把這些雲梯都給我推倒。用滾石檑木給我砸!”

項益一骨碌爬起來,連踢帶踹的將依然趴在地上瑟瑟發抖的楚軍兵卒給拽起來,大聲吼道。可是任憑他喊破了喉嚨卻是僅有少數瑟瑟發抖的楚軍兵卒起身。

這些人,第一次上戰場,第一次見識到真正的戰爭。城下呼嘯而來的一波*如疾風驟雨般的巨型弩箭,城牆上不斷響起的同伴臨死前的慘嚎聲,早就將他們先前好不容易被項益鼓動起來的勇氣給徹底的打沒了。

項益接連用銅劍斬了數個縮在城牆下動都不動的楚軍兵卒,城牆上的守城楚軍終於瑟瑟縮縮的爬起來,半蹲着身子小心翼翼的拿着手中的武器站到了守城的位置。

這個時候按理說應該用弓箭纔是。不過這些剛剛成爲兵卒的百姓,先不說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會拉弓射箭,如今的楚國的就連項梁的嫡系弓箭都不夠用,更不用說拿來給這些明顯是炮灰型的兵卒使用了。

長長的雲梯搭在城頭之上,項益探頭看間,才發現沒有一個秦軍攀爬,反而盡皆退後了十餘步,用巨盾牢牢遮掩住身體。

“嗡!” wωw●ttκǎ n●c○

讓人聽之頭皮不禁發麻的恐怖嗡鳴聲陡然自攻城的步卒方陣後方響起,隨着這空氣震顫的嗡鳴聲,一大片烏雲從黑森森的秦軍大陣中騰空而起。

龐大的烏雲瞬間攀上安豐城城牆上空,然後帶着尖利的呼嘯聲急墜而下!

秦人無敵於天下的強弩,在時隔十餘年之後,又一次再江南之地展現無雙風采!

在嗡鳴聲響起的時候,剛剛起身準備推到搭在城牆上雲梯的楚軍兵卒不由自主的仰起了腦袋想看看是什麼東西。烏雲下墜如閃電,肉眼可見,在那烏黑的雲團中,是無數在陽光下閃爍着刺眼寒芒的鋒利箭頭!

聽到那尖利呼嘯聲的瞬間,所有的出楚軍條件反

射般再次飛快的蜷縮起身體,躲在牆角下。

可是,這一次來的不是從下方仰射而來的巨弩,而是數萬支長不過數寸的小巧三棱弩箭!

很多時候,雙方戰力的對比是根本不能用人數來計算的。正如後世的伊拉克戰爭,老薩號稱數十萬的精銳大軍,米帝不過出動了數萬人,就橫掃一切!

長不過百丈的一段城牆,匯聚進兩三萬支弩箭,能有多少死角?

在嗡鳴聲響起的那一刻,項益已經閉上了眼睛。

沒有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躲過秦軍強弩的襲擊!就算項梁的江東子弟精銳在此,也只能被動防守。更何況安豐城這些要盾牌沒盾牌、要強弓沒強弓的烏合之衆。

項益知道,自己還是小看了秦軍的戰力。又或者說是高看了這安豐城號稱七萬大軍的兵卒戰力。

無數數寸大小的鋒利弩箭如下雨般密集的落在項益所在的這一段城牆之上。弩箭撕裂鎧甲衣物血肉貫入人體的聲音連綿不絕,慘嚎聲卻是極爲稀少,很多楚軍兵卒往往是還沒有來得及發出慘叫,就已經變成刺蝟就此斃命。

隨着渾身插滿弩箭的項益倒下,象徵着安豐城大局已定。

攻城兵卒沒有多等,在五千弩兵發射完畢之後,就紛紛順着先前搭好的雲梯朝着城牆之上攀登上去。而遊弋在秦軍大陣左右兩翼的兩支重甲騎兵則是紛紛朝着城門兩側移動過去,用手中的強弩開始清除其餘兩段城牆上的楚軍兵卒。

玄武軍已零傷亡順利登上安豐城城牆。

登上城牆的玄武軍重甲步卒,絲毫不停留飛快的順着城牆甬道朝着城牆下方殺將過去。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安豐城的城門打開。

後續登上城牆的玄武軍步卒,則是順着西城牆朝着南北兩處城牆殺過去。所過之處,無數的楚軍兵卒紛紛亡命逃竄,根本沒有人敢抵抗。

不到一個時辰,整個安豐城已經盡皆落入翁仲之手。

這一戰,玄武軍統共傷亡不過百餘人。

安豐城七萬的守城楚軍,除了攻城的時候被弩箭射殺以及被登上城牆的玄武軍斬殺和逃命的時候互相踐踏至死的數千兵卒外,其餘近六萬餘人,不用玄武軍提醒已經自動的放下武器,盡皆成爲俘虜。

除了安豐縣令,其餘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被一網成擒。

不過項伯和安豐縣令兩人卻是跑了。原來項伯下了城牆就直接領着幾個親隨偷偷打開城門逃了,臨走沒忘記帶走安豐縣令送給他的美貌小妾,安豐縣令也跟着他一起逃了。

翁仲並沒有入城,一邊命人打掃戰場,一邊派出大量的兵卒安撫驚魂未定的安豐百姓。在一切都就緒之後,留下兩千五百人的重甲騎兵和兩千五百人的重甲步卒,翁仲就直接領軍朝着六十餘里外的壽春進發。

攻佔安豐城,在翁仲看來並沒有一點挑戰性。但是大量的楚軍戰俘卻給他帶來了一個他意想不到的消息,那就是如今壽春守軍不過十餘萬人,項梁昨夜已經領軍渡過淮河想要擊潰一直駐紮在淮河對岸的馮劫和韓信的二十萬大軍。

項梁渡過淮河,主動進攻如今已經被青龍和白虎兩軍進駐的大營,翁仲一點都不擔心。他不認爲項梁能夠偷襲得手,既然不能偷襲得手,那麼到最後似乎也只能硬碰硬。

硬碰硬,三十萬楚軍碰上二十萬皇帝一手建立的兩支精銳,翁仲已經在心中羨慕徐闖和杜騰兩人的好運氣了。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功嘛。

不過自己的運氣似乎也不差。

攻破楚國都城壽春的功勞,難道還不夠大嗎?

在玄武軍攻破安豐城的時候。項益的信使纔剛剛到達壽春城。在翁仲領軍直奔壽春而來的時候,昭通、景共。屈平等一干人等還在爲是否應該出兵馳援安豐而舉棋不定。

安豐城有七萬大軍駐守,而且糧食等還算充足,怎麼看也能撐的了兩三天。他們卻是不知道,秦軍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已經將安豐城完全掌控在手中。

六十餘里的距離,玄武軍即便慢悠悠的行軍,也不過是兩三個時辰的路程而已。更何況在擁有了大量箱車之後,玄武軍的機動性已經大大提高,不過一個多時辰,翁仲大軍前鋒已經能夠模糊的看到遠處新楚都成壽春那若隱若現的城牆輪廓。

翁仲根本沒打算隱藏過行蹤,所以在距離壽春還有二十餘里的時候,玄武軍就被壽春派出到安豐的斥候給發現,並飛報楚王熊心。

當收到秦軍最多半個時辰之後就將兵臨壽春城下的消息,整個楚國朝野頓時一片驚慌!(未完待續)

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104章 利器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157章 羅網第137章 投石機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261章 回程遇變第143章 人爲第271章 疊羅城第109章 偶遇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210章 鶡冠子第3章 流言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33章 戰陳縣(一)第221章 咸陽殤第231章 相思苦第127章 廷議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175章 你若安好第167章 廢奴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59章 雪夜殺機第10章 春色第43章 項梁北上第102章 終章第83章 一個擁抱第92章 清明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33章 援軍到第232章 戰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41章 哥們你好!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16章 危局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122章 秦人?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01章 前軍亡第119章 感謝陛下!二月感謝單章第60章 倒計時第221章 兵臨第174章 刺殺第73章 元宵節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12章 亂起第121章 項羽呢?第265章 陰陽一派,鄒嫣月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68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0章 初相見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27章 尉繚相助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255章 義演開啓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84章 百家現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34章 地方吏治變化的開端第78章 詭局第90章 子嬰失蹤第25章 末路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2章 昨日黃花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68章 魂歸故土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07章 悪風第13章 潰敗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79章 大秦尚坊第204章 鬼谷座下第78章 通信之法第98章 玄武現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29章 項梁何在?第197章 伊婭第7章 子嗣第173章 子嗣第110章 憤怒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239章 血性之路二月感謝單章
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104章 利器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157章 羅網第137章 投石機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261章 回程遇變第143章 人爲第271章 疊羅城第109章 偶遇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210章 鶡冠子第3章 流言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33章 戰陳縣(一)第221章 咸陽殤第231章 相思苦第127章 廷議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175章 你若安好第167章 廢奴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59章 雪夜殺機第10章 春色第43章 項梁北上第102章 終章第83章 一個擁抱第92章 清明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33章 援軍到第232章 戰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41章 哥們你好!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16章 危局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122章 秦人?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01章 前軍亡第119章 感謝陛下!二月感謝單章第60章 倒計時第221章 兵臨第174章 刺殺第73章 元宵節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12章 亂起第121章 項羽呢?第265章 陰陽一派,鄒嫣月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68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0章 初相見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27章 尉繚相助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255章 義演開啓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84章 百家現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34章 地方吏治變化的開端第78章 詭局第90章 子嬰失蹤第25章 末路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2章 昨日黃花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68章 魂歸故土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07章 悪風第13章 潰敗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79章 大秦尚坊第204章 鬼谷座下第78章 通信之法第98章 玄武現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29章 項梁何在?第197章 伊婭第7章 子嗣第173章 子嗣第110章 憤怒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239章 血性之路二月感謝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