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

劉邦、蕭何、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六個出身低微的老兄弟,審時度勢搭上了張耳和陳餘的順風車,雖然確實是立下了些許功勞,但是卻絕對到不了驚動皇帝讓皇帝親自接見並授官的程度。即便抓住張耳陳餘算是一個不小的功勞。

要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即便沒有劉邦等人的出現,王離抓到張耳陳餘等人也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總體來說,在大秦羣臣的眼中,劉邦六人的官授的有點大了,尤其是劉邦,更是開了以一介布衣躍爲皇帝身邊近侍郎中的先河。

要知道,在此之前大秦的世家貴族已經有了一整套完備的晉升途徑。

文臣,大多是先入宮爲郎中或者負責記錄的尚書,跟隨在皇帝身邊聽用;武勳,則是大多進入咸陽宮充當禁衛將軍,這個將軍只是名詞,其實也就是皇帝身邊的禁衛,負責站崗之人。

這些人,統統都歸皇帝書房長史掌管,包括這些世家子弟日常表現,都有皇帝書房長史擇機稟報給皇帝。在始皇帝之前,則是稟報給秦王。

如此熬上個一兩年之後,皇帝或者秦王就會將這些歷練的世家子弟授官入朝或者放入禁軍、衛卒中,雖然大多都是小吏或者低級軍官,但是他們晉升的速度卻是不用質疑的。

最爲主要的是,這些世家子弟都是剛剛及冠的年輕人,而劉邦卻是一個即將半百之人。也正是因爲如此。朝中對劉邦的關注程度要遠遠超過蕭何、曹參等人。

不過想到那是平亂的第一仗,很可能是皇帝故意如此,來激起百姓幫助朝廷平定叛亂的熱情。再不濟也能讓百姓不會從賊,所以雖然一干朝臣覺得有些不妥,卻是沒有人反對。

後來。隨着皇帝秘密東巡歸來,隨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劉邦逐漸淡出了大秦朝臣的視野,似乎皇帝已經忘記了這樣一個人,在朝中沒有絲毫根基的劉邦,自然不可能有人爲他在皇帝面前美言。而原本想要多同劉邦親近親近的朝臣,也是逐漸疏遠。

一個被皇帝遺忘的人,自然不會得到重視。

其實,劉邦不僅在跟李府拉關係。馮去疾那邊同樣也沒有拉下。只是他去拜訪了這位如今的大秦左丞相數次,都吃了閉門羹而已。

不是馮去疾不見他,而是以劉邦小小郎中的身份,怎麼可能如此輕易的就見到如今已經身爲大秦朝野第一人的馮去疾?

每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馮府門房處投下拜帖,這投下拜帖的又不知道有多少人無論資歷還是官職爵位都遠遠高過劉邦之人。其中真正見到馮去疾的人也不過是兩隻手不到,輪也輪不到劉邦。

但是,今天的冊封大禮之後。劉邦知道,皇帝定然會再次想起自己。因爲呂雉出現在了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場大禮上的皇后娘娘身邊。

查到呂雉的身份,自然會讓皇帝重新想起自己。那麼就會有有兩個結果。第一,想起自己,重新任用。第二。想起自己,發配外地。

如今雖然劉邦和蕭何、曹參等人依然關係很好,走動頻繁,但是卻已經不能如先前那般隨時相聚,畢竟個人都有了各自的公務。

蕭何在國尉府中,曹參還在灞上大營。

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劉邦也再也無法像先前那般隨時都有人同他商議。一切的事情,都需要劉邦自己深思謀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好在,數個月來沐浴在暗流涌動的大秦官場上,劉邦雖然沒有達到脫胎換骨的地步,卻也已經不再是那個剛剛走出小山溝進入咸陽的愣頭青了。

官場之道,劉邦如今也算是初窺門徑。

自己該是何等結局,其實最最關鍵的是看皇帝對皇后的態度。如果皇帝對皇后自作主張的事情大發雷霆,那麼自己的夫人出現在皇后身邊,自然有幫兇之嫌,結局不言而喻。

如果皇后搞定了皇帝,皇帝不再怪罪皇后的冒昧之舉,那麼他也自然不會有什麼罪過。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就是皇帝找一個替罪羊來瀉火。

最好的替罪羊也只能是跟隨皇后出現在冊封大禮上的呂雉了。

被人挑唆,那不是最好的說辭麼?

說來說去,一切都在皇帝!

皇帝讓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就在這時,管家匆匆忙忙跑了進來,走到大堂前的時候甚至於忘記了大堂還有臺階,一腳踩空差點跌倒,不過他卻以跟他年紀完全不符的敏捷在飛奔中快速站穩了身體,揮着手繼續叫嚷道:“姑爺,姑爺……”

管家姓呂,還是劉邦那個會看面相的岳丈大人呂公呂文給呂雉陪嫁過來的。

要知道呂雉可是比劉邦小了整整十五歲,而那個時候劉邦已經有了一個拖油瓶劉肥,而且這個兒子還是劉邦非婚生子得來的。

呂家雖然是避難來到沛縣,但是同樣是家財萬貫,富甲一方。而劉邦只是一個小小的中年亭長,芝麻綠豆般大小的官兒。

呂家身價頗豐,呂管家更是跟了呂文數十年,也算是見慣了大風大浪之人。跟隨呂雉陪嫁到劉府之後,對劉邦呂管家一向是以姑爺相稱,因爲所有人都不明白呂公爲什麼會選中劉邦這樣一個要人沒人要官沒官的人做女婿。

劉邦從來沒有見呂管家像今日這般失態過,心中本來就有不安的他,頓時一驚,以爲自己最爲擔心的事情發生了,連忙三步並着兩步一把扶住呂管家急聲道:“呂伯,可是有禁衛前來?”

“姑……姑爺,如……如何得知?”呂管家雖然跑的上氣不接下氣,聽到劉邦的話詫然的道。

劉邦聽到呂管家的話頓時如遭雷擊,臉色瞬間煞白一片,無力的垂下手喃喃的道:“我命休矣!”

“姑爺,陛下派了龍衛來召姑爺進宮覲見,姑爺快快沐浴更衣吧。”好在呂管家只顧得喘氣,根本沒有注意到劉邦的表情和低語。

劉邦做郎中跟隨在胡亥身邊的那段時間,呂管家不僅腰桿挺的筆直而且也撈了不少的油水。畢竟那個時候,還是有不少人每日前來劉邦府上走動拉關係的,而想要見劉邦,必然要先通過門房,以至於見到呂管家都要禮讓三分。

要知道,咸陽的任何一個官吏到了地方哪一個不是跺跺腳郡縣都要顫上幾顫的。如今這些官吏反而在面對一個小小的家奴都要好言好語還要送上禮物,呂管家自然是心有榮榮焉。

不過這些待遇,在劉邦從灞上大營回來之後就改變了。劉府再也沒有了往日那人來人往之景,往日前來走動的官吏也不再登門,呂管家的腰桿不僅漸漸再次彎了下去,荷包同樣也漸漸的癟了。

這一切的原因,自然都是因爲姑爺劉邦失去了皇帝的寵幸。而如今,皇帝重新相召,在呂管家看來自然是要再次重用自家姑爺的信號了,他怎麼可能不興奮異常。

他甚至已經看到了往日那一衆官吏在自己面前好言好語、好禮相送的場景。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外如是。

聽到呂管家的話,原本失魂落魄的劉邦頓時如獲新生,一把抓住呂管家的手臂急聲道:“呂伯,你剛剛說什麼?”

劉邦突然爆發出來的勁力不小,呂管家只感覺自己的手臂被抓的生疼,不過此刻他算是也看出來姑爺臉上的異狀,吶吶的道:“老奴說,皇帝傳詔姑爺進宮覲見,龍衛如今還在府外等候。”

這個時候劉邦才肯定自己沒有聽錯,原來是虛驚一場。

“哈哈。快快呂伯,我要沐浴更衣。”劉邦瘋癲般先是大笑兩聲,然後朝着大堂後面的臥房奔去。自然是要沐浴更衣好去覲見皇帝陛下了。

對於劉邦如此模樣,呂管家沒有絲毫驚訝。再他心中想來,皇帝召見自家姑爺,必然是自家姑爺要被皇帝重用了。

……

咸陽宮皇帝書房。

“下臣劉邦參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劉邦沒有如其餘朝臣般行禮,而是恭恭敬敬地匍匐在地對着胡亥行了個大禮。

胡亥看着這個覆滅大秦開創漢皇朝的人如今卻是匍匐在自己面前,一時不禁有些恍惚。

皇帝不說話,劉邦自然不敢起身。可是匍匐在地的劉邦心中此刻卻是緊張無比,皇帝不說話是不是真的要問罪呢?

侍立在胡亥身側的蒙毅卻是看着匍匐在地的劉邦眼中流露出異色。能行如此大禮,這劉邦先不說是不是人才。至少那麪皮卻是夠厚了。

“平身吧。”過了一會,回過神的胡亥才淡淡的道。

“謝陛下!”劉邦恭聲應道,小心翼翼的起身,躬身侍立在堂下,“今日召你入宮,兩件事。第一,從今日起你郎中兼任書房尚書,跟隨在蒙愛卿隨侍朕身側吧。第二,聽說你家夫人同皇后私交甚篤。回府之後告訴你家夫人,皇后年幼,爲臣者,當謹守本份,謹言慎行,今日之事,朕就不再追究,如若再有下次,即便有皇后維護,也定嚴懲不殆。”

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206章 不寒而慄的猜測第12章 接陣第137章 投石機第305章 武安侯第243章 戚懿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41章 勞役安置第55章 怒火沖天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78章 流言第19章 項字大旗第243章 戚懿第50章 大營遭襲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92章 展望第32章 除夕夜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67章 廢奴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215章 諸位將軍怕了?第191章 試射第49章 廣場之上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173章 子嗣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87章 踏青第245章 偶遇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46章 卷終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256章 武鑲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223章 戰起第93章 餘孽?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38章 紅綠家邦第93章 餘孽?第157章 羅網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33章 紅樓之中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124章 姚敬第29章 楚國項梁?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256章 武鑲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120章 鳥獸散第19章 項字大旗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59章 百態第96章 東北來信第205章 春色無邊第111章 馮鬆第98章 高麗郡第238章 援軍至第164章 朝會第2章 詔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26章 一念之間第71章 信仰第75章 惡少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35章 遭襲第144章 救援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90章 皇兄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59章 百態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89章 誅殺殆盡第62章 雍城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7章 隆隆戰鼓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39章 趙佗身死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40章 會衆臣第58章 虎賁(一)第195章 精忠報國
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206章 不寒而慄的猜測第12章 接陣第137章 投石機第305章 武安侯第243章 戚懿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41章 勞役安置第55章 怒火沖天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78章 流言第19章 項字大旗第243章 戚懿第50章 大營遭襲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92章 展望第32章 除夕夜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67章 廢奴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215章 諸位將軍怕了?第191章 試射第49章 廣場之上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173章 子嗣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87章 踏青第245章 偶遇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46章 卷終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256章 武鑲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223章 戰起第93章 餘孽?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38章 紅綠家邦第93章 餘孽?第157章 羅網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33章 紅樓之中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124章 姚敬第29章 楚國項梁?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256章 武鑲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120章 鳥獸散第19章 項字大旗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59章 百態第96章 東北來信第205章 春色無邊第111章 馮鬆第98章 高麗郡第238章 援軍至第164章 朝會第2章 詔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26章 一念之間第71章 信仰第75章 惡少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35章 遭襲第144章 救援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90章 皇兄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59章 百態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89章 誅殺殆盡第62章 雍城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7章 隆隆戰鼓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39章 趙佗身死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40章 會衆臣第58章 虎賁(一)第195章 精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