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會衆臣

其實胡亥從心裡很不想把大秦長期以來所積攢的問題一下都背到自己身上,但是人民內部間的矛盾遑論古代中國,即使在後世經濟文化物質生活高度發達的時代,同樣是存在的。

唯一不同的是處理矛盾的方法和爲政者的眼界心胸而已。現在的大秦雖然銳意進取,開創古代中國之先河的一系列施政方針在後世來看都是先進無比,但始終是拘於時代的限制,

如果始皇帝嬴政活在後世而不是現時的古中國,那麼一定是時代的偉人,既然不能歸咎於始皇帝身上,那麼胡亥只能自己背了。

蒙恬聽到胡亥的一連串反問,看着地圖啞口無言。

“但是陛下……”

“我知道愛卿想說這些都是朕的猜測,不一定會實現。但是朕可以告訴你的是匈奴肯定會南下攻取我大秦,不說匈奴看到我大秦內亂主動出兵,就是那些想滅我大秦的六國遺族,對匈奴如此強援又豈會置之不理?”

胡亥至少這一點還是知道的,秦末匈奴趁秦朝內亂時,大兵南下重新奪取河套地區的膏腴之地,直到漢武帝時候才重新奪回。

聽到胡亥如此肯定的話,蒙恬沉默了。

他沉默不僅僅是因爲此時已經真的無話可說,更重要的是胡亥今天對天下大勢的分析,讓他第一次真正的認識到了胡亥如今的變化,不說氣勢,光是這份眼光怕是比始皇帝絲毫不讓。

章邯自不必說,這個後世撐起大秦天空的被譽爲“白起第二”的儒將,早就見識過胡亥的手段,對胡亥死心塌地了,所以此時對胡亥這番之前並沒在李斯尉繚等人面前說過的話,只有敬仰而五驚訝。

但是蒙毅是真正的被震驚了,做爲一個旁聽者,也是大秦的頂級文職公務員的蒙毅,更能從大秦的方方面面來全面思考胡亥的這番分析,而不僅僅是軍事上,所以他感受也更爲深刻。同樣他的震驚和激奮尤甚蒙恬。

“愛卿還認爲如今我大秦緊靠十萬兵卒能平天下否?”

胡亥見蒙恬怔怔的看着地圖,忍不住問道,能把一代軍神給震暈了,哥也是個人才啊,哈哈。

“陛下遠見,下臣遠不可及也。”

蒙恬心悅誠服的對胡亥深深一禮道。

胡亥扭頭看向蒙毅,蒙毅沒有任何話語,只是很乾脆的拜伏在地。

“哈哈,翠娘,讓人去請兩位丞相和尉國尉、馮劫幾人到書房議事。嗯,等等。”

胡亥看向章邯道:“章愛卿,還有哪幾位重臣?”說着對章邯眨眨眼。

章邯一看就明白鬍亥的意思,這是陛下不知道還有哪幾位有資格列席的大臣,找自己解圍了。

“回稟陛下,還有廷尉姚賈大人、衛尉楊瑞和大人、宗正贏騰老大人、典客頓弱大人、長史司馬欣大人、奉常胡毋敬大人、太僕馬興大人這位大人也可一併請來。”

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後,實行了新的官制,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權利的具體實施是不由皇帝來執行的,而是由一個以皇帝爲中心的一整套完備的政務系統來完成。

秦朝中央政務系統是以丞相爲軸心的三公九卿制。

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稱謂,來自周室官制,爲太師、太傅、太保,爲遠古官制中地位最爲尊崇的三人。這太師、太傅、太保在秦以後各個朝代又都重新使用。

春秋戰國的時候,三公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只存留有三公這一說法稱謂,大多數都是對地位尊崇的權臣的一種敬意說法。

秦朝官制明確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爲三公,便是確立了這三個機構的在中央政務系統中的軸心地位,與周代三公的“協理陰陽”之類的虛事有本質的不同。

大秦帝國三公,各爲一個系統,其中以丞相爲首的綜合系統,開府總領國政,設左右丞相,亦稱相國,多有下屬事務官署。呂不韋、王倌都曾是大秦的丞相,現今胡亥時的丞相是左丞相李斯和右丞相馮去疾,秦以左爲尊。

以太尉爲首的兵政系統,開府總領涉軍政務,以原秦國國尉府擴大而設。秦始皇時期至今日之胡亥,大秦帝國的太尉只有王賁一人,王賁死後,太尉一直空置。

以御史大夫爲首的監察系統,開府監察百官並天下郡縣,以原秦國御史署及國正監擴大而設。馮劫正是胡亥時的御史大夫,原本歷史上和其父親右丞相馮去疾進諫胡亥不成,最後不甘受辱自盡而死。

三公之下爲九卿。九卿,分別執掌九大領域的施政系統。之所以將九卿置於三公之下,其實際作用在於明確層級權力,九卿在三公(主要在丞相)領導之下施政,以保不政出多門。

九卿之中,五卿隸屬皇帝系統,四卿隸屬三公系統。

三公之四卿爲:廷尉(執法機構,設左監、右監、獄正三署,側重受命於御史大夫府),治粟內史(以原大田令府擴大而設,掌經濟民生諸事,隸屬丞相系統),典客(以原行人署、屬邦署合併擴大,掌邦交併邊陲部族事務,隸屬丞相府),少府(以原關市、邦司空等署合併擴大而設,掌國家賦稅,設六丞,隸屬丞相府)。

隸屬皇帝直接領導的五卿爲:衛尉(主掌皇宮保衛)、郎中令(主掌皇帝的警衛禁軍)、太僕(掌管宮廷車馬)、奉常(皇族的宗廟禮儀)、宗正(皇室內部事務)。

九卿之外,帝國尚有若干散官機構,或歸皇帝系統,或歸三公系統。

中央主要散官機構是:客卿(才士之虛職,可與聞國事,多爲試用,皇帝系統任命,任事歸丞相系統),博士學宮(以博士僕射爲主官,設博士七十餘人,掌典教禮儀博通古今,備諮詢國政,皇帝系統任命,任事亦主要隸屬皇帝系統),中尉(掌京師治安,設兩丞,轄斥候、司馬、千人三署,隸屬太尉系統),內史(掌京師政務,列中央官吏,隸屬丞相系統)。

這些就是大秦帝國一整套的中央政務系統,至於第一層級的郡縣官吏構成和最低一級的鄉官系統後文再一一介紹,這裡就不細說了。

其實章邯說的這些人中,司馬欣和章邯自己都曾在原本的歷史中背叛了秦朝,投降了項羽。而司馬欣和章邯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密,秦末一直輔佐章邯對反秦軍隊作戰。

章邯在鉅鹿之戰中被項羽擊敗,漳污之戰中再次被項羽擊敗而投降,隨項羽入關,封雍王。楚漢戰爭中,章邯在漢王元年(前206)八月,與劉邦軍屢戰不利,退保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二年六月,城破自殺。

司馬欣漳污之戰後隨章邯一同投降項羽,被項羽封爲塞王。統治咸陽以東到黃河的地區,建都櫟陽;後來在成皋被漢軍擊敗,與曹咎一同自剄於汜水上。

不過既然胡亥已經換了一個人了,歷史已然發生了變化,那麼各人的命運也將不同。

胡亥被章邯的這一大串頭銜加人名弄的頭暈,連忙道:“那章愛卿去傳旨讓人把這幾位愛卿也一併請來吧。”他其實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官職名稱分別是做什麼的,唯一有點頭緒的就是那個能從字面理解的宗正了。

“陛下……”章邯剛剛走出幾步,突然好似想到什麼,轉身施禮遲疑道。

“怎麼?”

“陛下,衆多重臣聚議,陛下書房太過狹窄。可否請陛下移駕議政堂。”

“哦。好,那就把諸位愛卿直接帶到議政堂吧。”

胡亥雖然也想到了現在是晚上,不知道這些高級公務員睡了沒有,但是亥時是幾點他不知道,只知道子時是晚上凌晨了,午時是正午了。

想來這些人因爲自己回來折騰的想睡估計也睡不太好吧,既然睡不太好那就出來陪我聊天吧。

隨後胡亥就繼續和蒙恬蒙毅瞎扯起來,雖然實際的經驗沒多少,但是紙上談兵和如何施政對來自現代的胡亥那是信手拈來,忽悠的軍神兄弟倆是一愣一愣的。

直到翠娘進來稟告說所有重臣都到了,蒙氏兄弟纔算從胡亥接連不斷的震撼中拯救出來,不過此時的蒙氏兄弟已經是對年輕的皇帝陛下是敬若天人了。

胡亥端起茶杯大喝一口潤潤自己的已經說的冒煙的喉嚨,對着已經處於亢奮狀態的蒙氏兄弟意猶未盡的道:“兩位愛卿,丞相等人既然都來了,那今天就到此爲止吧,下次朕再繼續跟兩位愛卿講這破襲戰的使用。”

“陛下……”

蒙恬急忙道,想讓胡亥繼續講完,蒙毅還好,但做爲軍神的蒙恬對胡亥講了一半破襲戰被打斷那是抓心撓肝的,但是話剛剛開口就想到不能因爲自己就讓衆多重臣都在那乾等吧。

“蒙愛卿,等見過丞相等人之後我們再繼續如何?”胡亥笑道,沒想到這蒙恬也有八卦之火啊。不過作爲軍神的他對一種全新的作戰方法如此癡迷那是應該的。

“謝陛下!”蒙恬感激道。

胡亥和蒙氏兄弟兩人走進議事堂的時候,大廳中正熱烈談論的諸多垂垂老矣的大秦帝國的高級公務員們立馬停止了交談,同身拜伏在地。

“臣等恭迎陛下!”

第202章 驅逐出族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86章 內閣第28章 羣臣定計第137章 投石機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237章 鑿穿第43章 嬴真第231章 相思苦第39章 趙佗身死第53章 天下郡守第68章 短兵相接第5章 陰謀陽謀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26章 一念之間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64章 韓信升官(二)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144章 人禍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146章 俠客行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96章 自由第52章 十六尉第122章 秦人?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28章 兩敗俱傷第116章 王綰第126章 能戰否?第192章 展望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245章 偶遇第45章 冒頓來了第12章 接陣第255章 再戰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25章 準備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33章 南下,南下!第90章 皇兄第58章 虎賁(一)第238章 劍指西南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32章 敗亡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69章 聖天子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237章 鑿穿第105章 震懾!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61章 回程遇變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5章 蒙毅北上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21章 兵臨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4章 偷天換日第268章 歸鄉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168章 西域來客第96章 南海趙佗第300章 德興坊第113章 掌控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6章 堵截項羽第95章 李嫉爲後第14章 覆滅第98章 玄武現第212章 大朝會第48章 馳援第2章 詔第295章 傳承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84章 百家現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158章 回返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292章 相見第11章 皇帝門生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96章 南海趙佗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58章 破法
第202章 驅逐出族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86章 內閣第28章 羣臣定計第137章 投石機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237章 鑿穿第43章 嬴真第231章 相思苦第39章 趙佗身死第53章 天下郡守第68章 短兵相接第5章 陰謀陽謀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26章 一念之間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64章 韓信升官(二)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144章 人禍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146章 俠客行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96章 自由第52章 十六尉第122章 秦人?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28章 兩敗俱傷第116章 王綰第126章 能戰否?第192章 展望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245章 偶遇第45章 冒頓來了第12章 接陣第255章 再戰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25章 準備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33章 南下,南下!第90章 皇兄第58章 虎賁(一)第238章 劍指西南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32章 敗亡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69章 聖天子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237章 鑿穿第105章 震懾!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61章 回程遇變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5章 蒙毅北上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21章 兵臨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4章 偷天換日第268章 歸鄉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168章 西域來客第96章 南海趙佗第300章 德興坊第113章 掌控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6章 堵截項羽第95章 李嫉爲後第14章 覆滅第98章 玄武現第212章 大朝會第48章 馳援第2章 詔第295章 傳承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84章 百家現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158章 回返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292章 相見第11章 皇帝門生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96章 南海趙佗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58章 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