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隕玉珠

一顆血色絕世寶珠!

好吧,除夕夜說血色太過不吉利,那就粉紅色吧。

雖然很多人都想說它是粉紅色寶珠,但是那逐漸擴大似乎要將偌大的阿房宮正殿都渲染成淡淡的血色的寶珠,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

對這樣一顆寶珠雖然人人驚歎,但是卻絕對不會太過吃驚。

因爲,很多人尤其是蒙恬、尉繚一干老臣都知道,在大秦,也有一顆這樣的寶珠。

不過那顆寶珠發出來的卻是淡淡白色毫光,而不是如這顆由樓蘭公主奉上的這般是血色光芒。歷史上,那顆寶珠曾經在李斯的《諫逐客書》中出現過。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

所謂隨、和之寶,“和”正是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大秦皇帝玉璽;至於“隨”,則正是隨侯珠。

隨侯珠,傳說隨國的君主隨侯在一次出遊途中看見一條受傷的大蛇在路旁痛苦萬分,隨侯心生惻隱,令人給蛇敷藥包紮,放歸草叢。這條大蛇痊癒後銜一顆夜明珠來到隨侯住處,說:“我乃龍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來報德。”這就是被稱作“靈蛇之珠”的隨侯珠。

當然,這些都是神話傳說。

不過隨侯珠這顆絕世寶珠從李斯給始皇帝的《諫逐客書》中就可以知道,必然是存在的。

隨侯珠和和氏璧,當時已經是名滿諸侯的絕世寶物。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向隨侯討要隨侯珠,這個要求自然遭到了隨後的拒絕。然後楚武王開始伐隨,隨國經過幾次頑強抵抗最終敗於楚國,隨國滅亡,隨侯珠自然別楚國得去。

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卒,二十一歲的秦孝公立,秦國國土以東的強國有六,齊、楚、魏、燕、韓、趙並峙。淮北、泗上之間仍有小國十餘個。而秦國仍然荒僻在雍州,東受魏欺,南要楚扶。秦不爲各國重視,連權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願意搭理秦國,不能參與中原諸侯的會盟。

秦孝公憤然喊出:“諸侯卑秦,醜莫大焉”。這一年,秦孝公頒佈“求賢令”,衛人秧就是這個時候來到秦國,並很快被秦孝公所重視,隨即秦孝公開始重用衛秧在秦國行變法,秦國國力開始迅速強盛起來。

公元前342年,楚宣王率軍三十萬東進淮北,齊威王率二十萬齊軍南下泗上,越王之侯率二十萬越軍出廣陵(揚州),北上淮北,宋君偃也率軍十萬東進徐州,四國軍隊爲爭奪淮北、泗上千裡膏腴之地而展開了激戰。最終,淮北、泗上爭奪戰以楚軍全勝而告終,除了山東的幾個小國外,淮北、泗上的十幾個小國盡入楚國版圖。。

正當楚宣王與齊、越、宋三國軍隊大戰淮北之時,衛鞅率二十萬秦軍出藍關(藍田關)兵分二路,一路東出洛南,一路東出商洛古道,二路秦軍會合於商州,趕走商州西南面丹江一帶的數百楚軍,接着又揮師東出,奪取具有數千楚軍把守的丹鳳和少習關(武關),並派大軍駐守商洛、丹鳳和少習關。把丹江以北,少習關(武關)以西,連同整條商洛古道併入秦國版圖。

楚宣王聞訊馬上領兵回師,派遣使者質問孝公。

在此之前,百餘年的時間內,秦楚兩國世代聯姻,聯手抵禦當時的兩大強國魏國和齊國南侵西征。

而在孝公之父獻公(公元前365年)時,春秋霸主魏惠王聯合趙韓兩國同時出兵伐秦。秦國與魏國、趙國戰於陝北、河西之地(陝西省關中東部黃河洛河之間的地區),與魏國、韓國戰於洛南,三國聯手打得秦軍節節敗退,魏國很快取河西華陰、崤函古道及古潼關縣,趙奪後世山西榆關,延安兩地,韓取靈寶至潼關。

是時,秦國國土已經大半淪陷,都城櫟陽更是已經直接暴露在魏趙韓三國聯軍的兵鋒之下。秦國已經事實上面臨亡國的危機了。

楚宣王聞訊,舉兵十萬,經少習關(武關)、商邑(丹鳳)至商州,大戰韓、魏聯軍。第二年,楚、秦十八萬聯軍於商州丹陽擊退魏、韓二十萬聯軍的進攻,並於同年在洛南大敗魏、韓聯軍,魏軍敗退潼關、安邑,韓軍敗退洛地三川。

秦國亡國之禍始解!

而這邊,秦孝公在面對楚宣王使者的質問時,一方面拼命辯解說是衛秧統領二十萬大軍自作主張,一方面派使者傳訊駐守在少習關(武關)、商邑的衛秧說楚宣王要秦國交出衛秧並很快就會興師攻伐商邑和少習,秦國不可敵,將商州、洛南、商邑七百里地封給衛秧,並封衛秧爲商侯。

衛秧馬上就自號商君,並改名爲商鞅,截斷商洛到商南的商州古道,並增高加固少習關(武關),以大軍十萬駐紮商邑、少習,大軍十萬駐紮商州、洛南,並招兵買馬,擴軍備戰,準備迎接楚宣王的討伐。

盛怒之下的楚宣王正準備揮師攻打商鞅並順帶懲罰一下不懂事的小輩秦孝公的時候,齊威王和魏惠王同時興兵南下意欲攻打楚國,只好回師設防。而齊魏聯軍見楚宣王有準備,只好又悻悻退兵。

公元前340年,楚宣王被秦孝公以及商鞅背信棄義之事臥倒在牀,一病不起。至死還念念不忘被秦孝公以及商鞅聯手坑掉的商州以及少習關。

從此,秦楚兩國開始交惡,從世代姻親變成了仇人。不過此時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已經早已經今非昔比,最爲重要的是,秦孝公得到了少習關(武關)這一個對大秦至關重要的南部關隘,再也不用擔心楚國隨時會揮師北上兵臨秦國都城之外的事情了。

隨後十幾年,隨着龐涓被孫臏大敗,魏國逐漸從天下強國的位置上跌落,並一蹶不振。隨後秦國從魏國手中奪到函谷關,大秦心腹之地終於安穩。

始皇帝滅楚之後,隨和二寶連同楚國曆代王室的珍藏都成爲大秦的戰利品。

和氏璧成爲大秦皇帝的玉璽,而隨侯珠則是隨着始皇帝一併葬入陵寢中。

這個事情,主持始皇帝葬禮的姚賈、頓弱、胡毋敬、馮去疾等人都是知道的。

眼前這顆樓蘭國鎮國之寶要比葬在始皇帝陵寢中充當照明工具的隨侯珠還要大上那麼三分,確實可以稱得上是絕世之寶了。

不過爲什麼先前在獻給皇帝陛下的禮單上怎麼沒有此物?看來這西域小國就是不懂禮節啊。此時雖然依然獻給了皇帝陛下,但是怕是隻會讓皇帝以及一衆重臣心中生出芥蒂。

只是,不知道爲何,坐在前排的尉繚、蒙恬等人看到那寶珠發出的濛濛似粉紅更是淡淡血色毫光,總感覺有那麼一絲妖異之感。

“這寶珠可有名字?”胡亥自然也看到了那顆放在自己銅案前丈餘遠外的有些妖異的寶珠,那淡淡的血色毫光從哪看都讓他有些不太舒服,揮揮手示意站在寶珠左右還在觀察寶珠的龍衛府親衛將寶珠收起來。

大秦滅了六國以及統治華夏大地數百年的周王朝自然是不差寶物的,不說始皇帝陵寢中陪葬了多少,就說如今皇帝內庫中的各種奇珍異寶到底有多少,胡亥心中從來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因爲似乎他從來沒有去看過專門爲皇帝儲藏各種寶器的內庫。

隨着那雕琢着各類異獸花鳥的暗金盒子蓋上,瀰漫整個大殿的淡淡血色毫光瞬間消失不見。

不知道爲何,沒有了血色毫光大殿內的一衆羣臣頓時感覺心頭舒服了許多。不似先前那般總有一種沉甸甸之感了。

“回陛下,此寶珠名爲隕玉珠。昔日祖上曾經救過一位異人,那位異人爲了感謝祖上的救命之恩,就將此物送於我樓蘭王室,說此寶珠如若常年佩戴在身邊,不僅能延年益壽更能使得容顏常駐。此物乃是我樓蘭一國鎮國之寶,就連伊婭的兄長父王都未曾告訴過。”

見到胡亥似乎對寶珠根本未曾動心,僅僅是掃了一眼就命人合上蓋子,伊婭一直平靜的藍色眼眸中終於閃過一絲漣漪,隨即輕啓朱脣開口道。

伊婭輕描淡寫的

事情有些出乎意料了。

大殿下方,鄒宏死死盯着那合上蓋子的暗金色寶盒一側的紅色無頭三足巨鳥,嘴中喃喃自語。

“哦?此物還有這等神效?”胡亥聽到伊婭的話卻是有些詫異了。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先秦之前的歷史卻是佔據了這五年前輝煌燦爛文明的一大半。因爲那個時候實在沒有留下多少的文獻,又加上項羽這個敗家子一把火將包括阿房宮、咸陽宮在內的衆多宮殿以及府庫藏書給燒了個一乾二淨,所以先秦之前很多的秘密,對後世來說其實都成爲了未解之謎。

唯一能夠了解先秦歷史的渠道,也就只能通過司馬遷編撰的《史記》了。

可是史記所能記載的也只是隻言片語,而且大多都是秦以前那百餘年的文獻。

如果說,真的有這樣一件寶物,也確實不是沒有可能的。

PS:感謝“yj楊大少”“曉陽殘雪”“澹臺十三”“琉星L聖月”“苯苯小輝”“達流氓兔”等書友的打賞!多謝!(未完待續。)

第250章 國醫館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5章 螳螂捕蟬第159章 到咸陽第六十七章第7章 子嗣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16章 弩殺第254章 全滅第1章 秦風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167章 登陸第69章 念我故鄉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77章 紅色信報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85章 堵不如疏第52章 十六尉第255章 再戰第87章 項梁北上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98章 無解第24章 六部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273章 呂雉第61章 操練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9章 劉邦來了第11章 帳中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54章 賜姓第66章 岐山書院第295章 傳承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47章 引路第127章 廷議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79章 稷下學宮第262章 神秘女子第21章 郎中劉邦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45章 淮河兩岸第115章 國殤日外篇三第31章 大軍西進第84章 你們信否?第54章 賜姓第九十七章第14章 覆滅第116章 王綰第116章 王綰第114章 王庚第145章 受傷的孤狼第11章 迎戰第70章 兩相分道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外篇一第49章 壽春易手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66章 岐山書院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158章 回返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161章 奇物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26章 能戰否?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145章 畜生第231章 相思苦第285章 見呂雉第44章 楚地四族第33章 戰陳縣(一)第176章 活着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43章 戚懿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45章 畜生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127章 廷議第40章 番禺城第197章 伊婭第68章 短兵相接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87章 項梁北上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46章 黑冰臺
第250章 國醫館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5章 螳螂捕蟬第159章 到咸陽第六十七章第7章 子嗣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16章 弩殺第254章 全滅第1章 秦風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167章 登陸第69章 念我故鄉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77章 紅色信報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85章 堵不如疏第52章 十六尉第255章 再戰第87章 項梁北上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98章 無解第24章 六部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273章 呂雉第61章 操練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9章 劉邦來了第11章 帳中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54章 賜姓第66章 岐山書院第295章 傳承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47章 引路第127章 廷議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79章 稷下學宮第262章 神秘女子第21章 郎中劉邦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45章 淮河兩岸第115章 國殤日外篇三第31章 大軍西進第84章 你們信否?第54章 賜姓第九十七章第14章 覆滅第116章 王綰第116章 王綰第114章 王庚第145章 受傷的孤狼第11章 迎戰第70章 兩相分道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外篇一第49章 壽春易手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66章 岐山書院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158章 回返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161章 奇物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26章 能戰否?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145章 畜生第231章 相思苦第285章 見呂雉第44章 楚地四族第33章 戰陳縣(一)第176章 活着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43章 戚懿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45章 畜生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127章 廷議第40章 番禺城第197章 伊婭第68章 短兵相接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87章 項梁北上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46章 黑冰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