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兵臨城下

馮劫和韓信之所以會在黑夜移兵東進,無外乎是爲了防止項梁得知對岸秦軍撤走,而突然渡過淮河。畢竟韓信十萬大軍一走,淮河對岸就剩下馮劫一路大軍,滿打滿算也不過十餘萬人而已。

更何況,馮劫和韓信兩路大軍,雖然有二十萬之衆,但是馮劫那十萬大軍裡面有九成都是蒙恬從鉅鹿趕來支援胡亥的時候帶過來的。

這近九萬的兵卒,都是李左車先前在鉅鹿叛亂的矢耦糾結起來的亂軍,隨後雖然蒙恬在鉅鹿訓練了有月餘時間,更換了秦軍制式的鎧甲和兵械,甚至裡面很多中級將領都是以前九原軍充任,但是這批兵卒的戰力不要說同從灞上大營出來的五大軍第五章兵臨城下團相比了,估計就連之前王離統領的那十餘萬咸陽衛卒也是相差甚遠。

畢竟,不管怎麼說,王離統領的咸陽衛卒可都是大秦正兒八經的正規軍。而且裡面有很多都是先前參加過大秦統一大戰的老兵。

當然,這只是馮劫這十萬大軍同徐闖和杜騰兩人統領的青龍和白虎兩支大軍相比。如果換一個角度,讓馮劫這十萬大軍同韓信的十萬大軍相比,馮劫顯然要比韓信要幸福的多。

不過有一點,韓信手中有兩萬材士營精兵。

材士營,其實在大秦就相當於士官學校。材士營,顧名思義,都是人才,都是士!

材士營裡面的兵卒,一般情況下都很少直接上戰場,只有大戰纔會讓這些勇猛善戰的人充當前鋒。當然這也是給材士營兵卒的一種鍛鍊。

章邯和趙佗其實都曾經在材士營中呆過一段時間。章邯更是曾經的材官將軍。

韓信十萬大軍,除掉兩萬跟他從咸陽出關的材士營兵卒外,剩餘的八萬兵卒都是當初王離收攏在陳縣的張耳陳餘的殘兵,也就是普通老百姓,稍微精銳點的兵卒基本第五章兵臨城下上都被殺光了。

這八萬人,都是當初李信從陳縣撤走時,留在三川敖倉的,然後被胡亥大手一揮全都劃到韓信麾下了。

在淮河北岸駐紮的這一段時間,馮劫和韓信兩人都沒有閒着。本就因爲魏豹之事生了間隙的兩人,即便在紮營的時候依然選擇了互爲倚角之勢,但是兩人卻是從來沒有來往過。

兩人都知道,如果被項梁鑽了空子,兩人都沒有好果子吃。不過兩人雖然沒有來往,但是卻都觀察着對方大營的動靜,暗中較力。

較力的後果就是,兩人麾下的兵卒都在淮河北岸苦訓了月餘時間。雖然是閉門造車,卻也比先前好了不知道多少。至少令行禁止算是能夠勉強做到了。

兩人移兵東進,誰都沒有想到項梁會在兩人剛剛離開不久就馬上開始了渡河。

……

五十餘艘小型樓船,沒艘能夠裝上最多百餘個兵卒,一次五千人。再加上偷偷摸摸砍樹建造起來的簡易竹筏,一次能夠過河兩萬餘人。

在項梁的嚴令下,整個渡河的過程楚軍都如同做賊一般,摸黑進行。很多的兵卒都會不小心一腳踏空掉進河裡。好在楚軍基本上人人會水,除了少數倒黴的沒有爬上來,被河水衝跑,大多都能活着再爬上岸。

項梁不是沒有想過找一處淺灘,直接渡河,但是壽春地處淮河中游,如果要找淺灘至少要走上數百里到上游或者下游才行。

如此一來,數十萬大軍走上數百里先不說對岸的秦軍會不會發現,光是這趕路所花費的時間就要遠遠超過直接渡河的時間。

楚軍明明可以數十萬大軍就堅守在壽春。壽春上下淮河淺灘所在之地,項梁早都已經派人把守。秦軍如果要拿下壽春,首先就必須渡河。而要渡河,楚軍以逸待勞,至少要比同秦軍硬碰硬要來的強。

所以,項梁再三斟酌還是選擇了在曲陽黑夜渡河的做法。

項梁和張良、范增等人商議過。用最快的速度趕在秦人大軍到達之前,將對岸的二十萬秦軍先鋒都給滅了。然後馬上退回到河對岸,嚴守淮河沿岸,等待着張良和項羽這路大軍將山東等地都攪成一團漿糊之後,秦人必然要分兵前去剿滅項羽這路大軍。

腹地之中有十餘萬大軍,能夠造成的危害除非秦人腦袋被門夾了,否則一定會分兵。只要秦人分兵,那麼壽春的危局就解了。

有淮河天塹在,而且還是防守基本上沒有樓船、沒有水軍的秦人,項梁如果再不能擋住秦人,那麼他真的可以直接拿劍抹了自己的脖子。項氏一族的榮耀都會被他丟盡。

一切的設想都是美好的。

楚軍渡河同樣也是異常的順利!

從頭到尾。秦軍兩處大營根本沒有任何動靜,斥候也僅僅是出營不過二十餘里。隔着百餘里地,怎麼可能發現的了在下游渡河的楚軍。

三十萬大軍,經過半夜的折騰,等到所有的楚軍都渡過淮河,天已經矇矇亮。

這個時候,遠在咸陽的胡亥應該是剛剛起牀,整個咸陽的百姓都沉浸在即將舉行冊後大典的興奮之中。

大軍渡河之後,項梁以及吳芮、宋義等一干高級將領也緊隨在後,盡皆渡過了淮河。如今九江各處的軍隊,除了昭屈景三族的兵卒駐守壽春外,其餘的軍隊都歸項伯統領。

項梁更是命項伯親自坐鎮壽春西面門戶安豐城,統領七萬大軍嚴防死守從武關南下的翁仲五萬玄武軍!

大軍盡皆渡河,而且異常的順利,讓項梁算是徹底的放下了一顆一直懸着的心。畢竟淮河北岸可是有着二十萬之衆的秦軍,如果秦軍發現楚軍渡河,半途截擊的話,後果可以想像。

矇矇亮的天,項梁僅僅催動大軍前行了不到三十里,就命令尋找一處隱蔽之地安營紮寨,讓一衆大軍好生休息。

如今距離秦軍最東面的大營還有五十餘里,數十萬大軍白天行軍必然會被秦軍斥候發現,秦人以逸待勞,項梁對自己手下的大軍實在是不放心。

所以項梁還是決定白天讓大軍休息,等趁天黑之後趕路,明日清晨直接襲營。只要先擊破秦軍一處大營,僅剩十萬秦軍,大軍挾大勝之勢,必然也能夠一舉而下。

……

戰鬥首先發生的地方不是淮河岸邊,而是楚國都城壽春門戶,安豐城。

翁仲大軍從南陽郡一路南下,沿着大別山東麓直奔壽春門戶西側安豐(後世安徽省壽縣境內)。翁仲是九月十四晚上到達距離安豐城五十里的小河鄉,並在小河鄉安營紮寨休整一晚。

項伯本身就沒有一點軍事才能,項梁之所以會派項伯前來安豐坐鎮,其實是爲了看住自己那五萬調入安豐駐守的“百姓軍”。

稷下學宮傳來的消息中,並沒有秦軍各個軍團詳細的介紹,項梁想當然的以爲只有五萬普通秦軍。雖然先前項梁曾經在成武碰到過玄武軍,並且還跟玄武軍廝殺過,但是這並沒有引起項梁足夠的重視。

其實在很早以前,大秦就有重甲士卒,而且人數還不少。所以項梁想當然的以爲自己碰到的是秦軍以前曾經經常出現在戰場上用作攻堅的重甲士卒,雖然那重甲士卒都換了那樣猙獰的兵器。

以前大秦的重甲士卒身上穿戴的是青銅鎧甲,青銅的硬度和抗打擊能力顯然不可能和精鐵相媲美。

項梁對西路秦軍的重視不夠,再加上項伯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既然老弟項梁將自己派來安豐,那顯然安豐是沒有危險的。這也直接影響了項伯對西路南來秦軍該有的警惕。所以來到安豐城第一天,項伯就收下了安豐縣令奉送上來的美貌小妾,有美人相伴,哪還記得自己來安豐主要是爲了做什麼。

主將如此,下方那些本就是烏合之衆的兵卒和將領那就更不用說了。

項伯照着項梁的囑咐,命令斥候探查方圓三十里,而出去的斥候卻是直接將範圍縮小了一半有餘。有的斥候隊更是連十里的距離都沒有探查到。出了安豐城就不知道跑到那個地方喝酒、摟着美人去了。

被項梁擄掠而來的泗水、陳郡、碭郡百姓,生活本就艱難,背井離鄉的來到九江生活可想而知。賣兒賣女只求幾餐糧食的事情,更是遍地都是。連帶着這些搖身一變成爲楚軍的百姓,也有了買孌童幼女的本事了。

等到身在安豐城正摟着新收小妾睡覺的項伯收到手下將領稟報秦軍到來的消失時,翁仲玄武軍前鋒已經逼近到了距離安豐城不到十里遠的地方。

這不是斥候探查到的,出去探查的斥候都被玄武軍斥候給宰的一乾二淨。數萬大軍前行,還是白天,根本不可能隱瞞的住行蹤,而且翁仲也沒打算隱瞞行蹤。

捉到的楚軍斥候,還沒有問,就已經竹筒倒豆子般將安豐城如今的兵力多少、主將是誰,甚至於連項伯收了個小妾天天在安豐城內飲酒作樂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翁仲更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七萬烏合之衆,如何能擋得住自己這五萬餘皇帝花了無數心血建立起來的玄武軍?

等到項伯從溫柔鄉起來,顫巍巍的爬上安豐城頭時,五萬玄武軍已經兵臨城下!

回老家祭祖中,抱歉了!我也很蛋碎,因爲好不容易想要拿次全勤的我再次沒了全勤。好,該多更的還是會多多更。對不起大家了!!!!

、、、、、、、

!

!!!!

熱門推薦:

第80章 大秦尚坊(二)第98章 玄武現外篇一第45章 尉繚病危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269章 廢閹第93章 餘孽?第15章 李斯第167章 廢奴第41章 三棟小樓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22章 悍然進攻第33章 踏足東北第295章 傳承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章 遼陽郡中第30章 決死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134章 造勢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91章 小人趙剛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115章 屠殺開始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03章 豫州鼎第157章 羅網第268章 歸鄉第295章 傳承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177章 帝王怒第12章 接陣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158章 回返第82章 兵至下邳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5章 恩同再造第67章 暗夜襲殺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16章 王綰第24章 相遇第176章 珍寶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48章 號角蒼茫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261章 回程遇變第11章 蒙毅至九原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142章 平陽城第26章 李府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57章 國殤(一)第17章 陳縣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93章 議政堂(上)第17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34章 戰(三)第52章 十六尉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99章 狼煙起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177章 拒絕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68章 南柯一夢第142章 平陽城第71章 大宴第187章 大朝會第96章 南海趙佗第127章 廷議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130章 號角長鳴第20章 秦典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252章 雲中城第41章 瀾滄江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237章 鑿穿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67章 暗夜襲殺第74章 亂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
第80章 大秦尚坊(二)第98章 玄武現外篇一第45章 尉繚病危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269章 廢閹第93章 餘孽?第15章 李斯第167章 廢奴第41章 三棟小樓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22章 悍然進攻第33章 踏足東北第295章 傳承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章 遼陽郡中第30章 決死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134章 造勢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91章 小人趙剛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115章 屠殺開始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03章 豫州鼎第157章 羅網第268章 歸鄉第295章 傳承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177章 帝王怒第12章 接陣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158章 回返第82章 兵至下邳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5章 恩同再造第67章 暗夜襲殺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16章 王綰第24章 相遇第176章 珍寶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48章 號角蒼茫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261章 回程遇變第11章 蒙毅至九原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142章 平陽城第26章 李府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57章 國殤(一)第17章 陳縣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93章 議政堂(上)第17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34章 戰(三)第52章 十六尉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99章 狼煙起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177章 拒絕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68章 南柯一夢第142章 平陽城第71章 大宴第187章 大朝會第96章 南海趙佗第127章 廷議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130章 號角長鳴第20章 秦典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252章 雲中城第41章 瀾滄江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237章 鑿穿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67章 暗夜襲殺第74章 亂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