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秦尚坊

(PS:之前一章被審覈了,所以大家先看這章好了。)

胡亥聽到贏一的話很是失望,隨即想到後世無聊時候看到的網上寫的熬鷹之法,心想是不是可以拿來試試。但是馬上又想到那是拿來捕獵的,不是用來傳信的,還是問問贏六這個專家再說。

“那訓練信鴿之法黑冰臺可有人會?”胡亥不死心。

“回陛下,鴿鳥傳信之法黑冰臺有記載。只是鴿鳥身小腿短,訓成之後恐怕也……”贏一小心翼翼看着胡亥道,話沒說完,但是其中的意思不然而喻。

“愛卿不用擔心,朕自有主張。今日就辛苦愛卿即刻趕回灞宮,將贏六和信鷹帶到咸陽。還有訓鴿之人也一併帶到咸陽,朕自有安排。”

看來要儘快把紙造出來了,胡亥暗暗想道。

“喏!”

贏一見胡亥胸有成竹,連忙應道。

胡亥晚上肯定是不準備回去的,今天跟麗妃春風一度,就差點耽誤了大事,所以他決定以後除非必要或者自己喝多了,一般情況下還是少見麗妃爲妙,身價性命事大,等大秦重新安定了,那時候再享樂也不遲不是?

等贏一告退而出,胡亥就交代守候在門外的龍嬌,不要讓任何人進來,反正他是決定就在這議政堂睡了。

聽到胡亥反覆強調不要讓任何人進來,龍嬌狐疑的瞅了瞅議政堂,心裡暗想,難道這昏君又在這議政堂裡面藏了一個美人?

感覺到龍嬌懷疑的目光,胡亥無奈的裝作沒看到,轉身進去自己睡去了。

……

大秦二世元年四月十六日。

一大早,贏一就來咸陽宮報道了,這是胡亥要求的。

不過胡亥早就起來繞着咸陽宮廣場上的十二個金人跑了幾圈了,身體纔是革、命的本錢,這個胡亥還是很有體會的。

這是胡亥第二次看到這十二個巨大金人了,彷彿參天巨人般支撐着天空,俯瞰着大地。這是華夏民族古人的智慧結晶,絕不能讓它再從自己手中毀掉。

贏一進來的時候胡亥正在美美的喝着他專門讓膳房給他熬製的小粥,手裡拿的是精緻的小麪餅,面前還擺放着兩三碟蔬菜,同樣也是精美異常。

這些都是胡亥專門要求的。

先秦時代,人們的主食即糧食,主要有五穀、六穀、九穀三種說法,三種說法均出自東漢著名學者鄭玄,他在注《周禮·天官》篇中都有介紹。

雖然說法各有不伺,但是總起來看,當時古人們的主食不外有黍、稷、樑、麥、煎、秫、稻、麻、豆、稔等這幾種。

粱,是黍、稷中品種最好的,稱爲";嘉穀";。《說文·禾部》:“禾,嘉穀也。”《韓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飽者,不務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可見,粱不是貧苦的普通民衆的食物。

樑跟現在的大米是不同的,北方旱地同樣可以種植。此時胡亥喝的粥正是由樑這種小米熬製成的鮮濃小粥。

麥,是古代中原和北方人的主食。大麥曰辮,小麥曰辣,而麥爲統稱。有西方學者根據小麥稱爲";辣";,認爲小麥是從兩河流域傳入中國的,這種觀點流行很久,但是考古證明早在夏朝時我華夏民族就已經有了種植麥的記錄。

麥在秦末時候已經在華夏大地種植的很是廣泛,但是,《呂氏春秋·月令》中雲:“孟夏之月,……農乃收麥升獻,天子乃以彘嘗麥,先薦寢廟。”

可以看出先秦時期古人對麥的重視程度是很高的,但從這記載中則又知道麥在當時仍然只是貴族階層的食物。

胡亥吃的精緻小餅就是用小麥精磨成的麪粉製作成的,當然這個小麥和大麥不是我們如今的大小麥。

秫,是九種穀物中比較粘的一種,造城的時候可以用到,同樣在先秦時代主要用來釀製黃酒,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如此高度數的白酒和後世的燒酒,因爲沒有那麼多的糧食。

水稻同樣很早就在華夏大地上種植了,只是稻是水生植物,主要產於南方。

蔬菜,先秦時期,蔬菜稱爲";蔬";或";蔌";。《爾雅·釋器》:“菜謂之蔌。”

在文獻記載中現今還能夠查到的主要有:昌本,又稱昌歇,是一種水革;深蒲,也是一種水草,剛生出的嫩葉可食,長成可織蓆;韭菜;芹菜;蔓菁,即大頭芥菜,俗稱芥菜疙瘩;蓮藕;水葵;秋葵;竹筍;生薑;蔥;山蒜;白菜等。

胡亥桌上的小菜就是用竹筍、蔓菁、昌本精做而成的。

當然碗中的濃粥、手中的小餅以及桌上的蔬菜胡亥除了竹筍還能大概認出點模樣來,別的一概是不認識,但是這並不妨礙這廝吃的香。

因爲這些東西做的的確很好吃。

贏一來的時候胡亥正“嘩啦啦”喝着小米粥,見到贏一胡亥放下碗止住贏一行禮道:“愛卿來的正是時候。來人給贏愛卿上一桌跟朕一樣的膳食。”

“謝陛下!”贏一連忙拜謝道。

不一會就有宮女同樣給贏一上了一桌跟胡亥同樣的早點。

“愛卿,贏六可是跟你一起到了咸陽。”胡亥用筷子夾起一跟小菜丟進嘴裡問道。

贏一正默不作聲的喝着粥,聽到胡亥的話連忙放下碗道:“回陛下,六統領如今已在咸陽驛館之中等候。要不要下臣現在就召她進宮?”

“愛卿不用拘謹,邊吃邊說。”胡亥擺擺筷子,“驛館?嗯,是朕疏忽了,看來應該給你們在咸陽找個落腳的地方了。今天先不說這個,你等等跟朕去個地方。現在先吃飯。”

“喏!”

……

尚坊,在先秦時代是個很普遍而又很特殊的名字。

說它普遍是因爲在秦滅六國前,幾乎不論大國小國,在國都都會有這樣一個地方叫這個名字;說它特殊是因爲尚坊幾乎是無所不包,上到王室的衣服金銀玉飾、軍械製作,下到車馬瓢盆、人口販賣,可以說是無所不包。

大秦同樣也有這樣一座尚坊。

但是大秦的尚坊又跟其餘六國不同,大秦的尚坊可以說是開創後世流水線生產先河的產物。

毗鄰甘泉宮和六國宮殿羣,跟呂不韋籌建的坐落在渭水南岸蘭池邊上的“文信學宮”遙遙相望的大片建築羣就是大秦尚坊所在了。

第26章 一念之間第83章 一個擁抱第125章 準備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61章 操練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26章 浜拓死第39章 趙佗身死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24章 相遇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246章 安排第3章 流言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253章 血旗出第40章 番禺城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96章 菏澤故道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67章 神棍?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192章 展望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175章 覲見第6章 夜宿何宮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67章 暗夜襲殺第27章 風起第213章 太原郡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19章 項字大旗第6章 朕乃天子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191章 試射第127章 廷議第44章 楚地四族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114章 王庚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81章 虞姬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206章 不寒而慄的猜測第168章 西域來客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8章 二世新政第77章 壞人第108章 兩兄弟第305章 武安侯第135章 德妃宮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100章 《兵律》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145章 畜生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247章 引路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44章 人禍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305章 武安侯第231章 相思苦第88章 曹參第六十七章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166章 用意第87章 踏青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71章 大宴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98章 玄武現第104章 是誰?第238章 援軍至第166章 用意第146章 俠客行第72章 事出有因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22章 妖精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65章 蒙毅北上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86章 內閣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120章 鳥獸散第109章 偶遇第73章 英烈入塔第23章 南越來人第167章 登陸
第26章 一念之間第83章 一個擁抱第125章 準備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61章 操練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26章 浜拓死第39章 趙佗身死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24章 相遇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246章 安排第3章 流言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253章 血旗出第40章 番禺城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96章 菏澤故道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67章 神棍?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192章 展望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175章 覲見第6章 夜宿何宮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67章 暗夜襲殺第27章 風起第213章 太原郡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19章 項字大旗第6章 朕乃天子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191章 試射第127章 廷議第44章 楚地四族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114章 王庚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81章 虞姬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206章 不寒而慄的猜測第168章 西域來客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8章 二世新政第77章 壞人第108章 兩兄弟第305章 武安侯第135章 德妃宮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100章 《兵律》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145章 畜生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247章 引路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44章 人禍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305章 武安侯第231章 相思苦第88章 曹參第六十七章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166章 用意第87章 踏青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71章 大宴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98章 玄武現第104章 是誰?第238章 援軍至第166章 用意第146章 俠客行第72章 事出有因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22章 妖精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65章 蒙毅北上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86章 內閣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120章 鳥獸散第109章 偶遇第73章 英烈入塔第23章 南越來人第167章 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