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

這一三月同時爭輝的奇景只持續了片刻,隨即那兩顆爭相輝映的星辰隱去再不可見。

、、、、、

大廳內鴉雀無聲,良久。

紅鼻子老頭轉頭鄭重道:“鄒子寧背天譴爲我等指明瞭方向。陰陽學派望諸位大家能多多照拂。今日二世胡亥歸咸陽誅趙高等事看來,秦之國運尚存,我儒家學派決定暫緩行事。不知諸家以爲何?”

之前最先發問的綠袍老者同樣率先站出來道:“我墨家願與孔子同進退。”

大廳中的其餘諸人也都紛紛表態願意與儒家同進退。這小小的大廳中赫然正是儒、道、墨、農、縱橫、陰陽等百家的頭面領袖人物。

自春秋時開始,到戰國末期秦一統天下,正是中華大地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思想大融合時代。儒道墨等流派就不須多說。

陰陽流派正是先秦時期一個重要的學術流派。

以陰陽、五行說爲中心思想,故名。其代表人物亦稱陰陽家、五行家。據說是由古代天文學家和占星家轉化而來。戰國時,陰陽五行學說盛極一時。

漢初陰陽流派仍存,至武帝而逐漸沒落於時代之中,所存之古籍著作也盡皆遺失,所存記載僅見與諸子著作中。

後世一直流行的風水師、占卜師等所謂迷信職業大多源於此時的陰陽流派。

最爲明顯的標誌就是如今仍然流行在某島國倭國的“陰陽師”,正是我中華大地戰國末期陰陽流派的一個分支,公元前六七世紀左右傳與某島國演變而來。

陰陽流派的代表人物是鄒衍,他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爲“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爲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爲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而名爲鄒子的老者,正是鄒衍的後人,名宏。被其餘諸家尊稱爲鄒子。

百家諸子今天在這大廳相會,顯然是存了推翻暴秦重回百家爭鳴的時代的想法,畢竟自始皇帝“焚書坑儒”,獨尊法家之後,雖仍然創立了博士制度,供百家參與政事評論時事。

但百家衰落,法家獨大乃是不爭的事實。

可以說百家的興衰同大秦帝國的興亡有着緊密的聯繫。

秦帝國興亡沉浮的五百多年(從秦立諸侯國到帝國二世滅亡),是中國歷史上最爲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大黃金時代。用那時候的話說,那是一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爲谷,深谷爲陵”的劇烈變化時代。

用歷史主義的話說,那是一個大毀滅、大創造、大沉淪、大興亡,從而在總體上大轉型的時代。

青銅文明向鐵器文明的轉型,隸農貴族經濟向自由農地主經濟的轉型,聯邦制國體向中央統治國體的轉型,使中華民族在那個時代達到了農業文明的極致狀態。

這個輝煌轉型的歷史過程,就是秦帝國生滅興亡的歷史過程。

春秋戰國孕育出的時代精神是強力競爭,強勢生存。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大爭之世”。所謂大爭,就是爭得全面,爭得徹底,爭得漫長,爭得殘酷無情。

春秋三百年左右的紛爭組合,就象春水化開了河冰,打碎了古典聯邦王國時代的窒息封閉,鐵器出現、商業活躍、井田制動搖、天子權威削弱、新興地主與士人階層涌現,整個社會的生命狀態大大活躍起來。

於是,舊制度崩潰了,舊文化破壞了,象瓦罐一樣卑賤的平民奴隸雷鳴般躁動起來。高高的山陵塌陷了,深深的峽谷竟然崛起爲巍巍大山!

進入戰國,這種紛爭終於演變爲大爭,開始了強勢生存的徹底競爭。弱小就要滅亡,落後就要捱打,成爲幾乎沒有任何緩衝的鐵血現實。

徹底的變法,徹底的刷新自己,成爲每個邦國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發的人才競爭赤裸裸白熱化。無能的庸才被拋棄,昏聵的國君被殺戮,名士英才成爲天下爭奪的瑰寶,明君英主成爲最受擁戴的英雄。

名將輩出,大才如雲,英主迭起。中華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捲進了這場全面徹底的大競爭之中!

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舉凡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在這種大爭之中碰撞出最燦爛的輝煌。戰爭規模最大,經濟改革最徹底,權力爭奪最殘酷,文化爭鳴最激烈,民衆命運與國家命運的聯繫最緊密,創造的各種奇蹟最多,涌現的偉人最多―――所有這些,都是後來的時代無法與之比肩的,甚至是無法想象的。

在這樣的歷史土壤中成長的秦帝國,是那個偉大時代強力鍛鑄的結晶。

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羣雄列強之林,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樸、創新求實精神。

她崇尚法制、徹底變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歷160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的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最偉大的帝國革命,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使中國農業文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轉型。

作爲時代精神彙集的大秦帝國,最集中的體現了那個時代中國民族的強勢生存精神。

中國民族的整個文明體系其所以能夠綿延相續如大河奔涌,秦帝國時代開創奠定的強勢生存傳統可以說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不幸的是,作爲統一帝國的短促與後來以儒家觀念爲核心的官方意識形態的刻意貶損,秦帝國在“暴虐苛政”的惡名下幾乎湮沒在歷史的沉沉煙霧之中。

兩千年來,在對秦帝國的描繪評判中,舊的正統形態與舊的民間藝術異曲同工,或刻意貶損,或無意塗抹,悠悠歲月中竟是衆口鑠金,中國文明正源的萬丈光焰竟然離奇的變形了。

這是中國歷史的悲劇,也是中國文明的悲劇――一個富有正義感與歷史感的民族,竟將奠定自己文明根基的偉大帝國硬生生劃入異類而生猛撻伐!

當許多人在西方文明面前底氣不足時,當我們的民族文明被各種因素稀釋攪和得亂七八糟時,我們淡忘了大秦帝國,淡忘了那個偉大的時代,淡忘了向巨大的原生文明尋求“鳳凰涅盤”的再生動力。

雖然我們沒有忘記秦帝國,但卻也淡漠了那個時代的勇氣與創造力。

(一些雜談,以史爲鏡。要給力呀。)

!

這本書暫時看完了,還想看什麼書呢?試試自己的手氣吧,點下面鏈接,隨機出現一本書,看是否是你喜歡的!

熱門推薦:

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67章 暗夜襲殺第240章 隴西軍第21章 餘波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43章 腄縣第33章 戰陳縣(一)第43章 嬴真第27章 尉繚相助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73章 上蔡首戰第1章 石鐵頭第6章 膽氣俱失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89章 誅殺殆盡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11章 迎戰第30章 納妃第93章 議政堂(上)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80章 終章第83章 鑄造第8章 攻城第9章 黃雀現(下)第48章 馳援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48章 馳援第7章 子嗣第196章 自由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32章 咸陽動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78章 通信之法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70章 九江變第176章 珍寶第247章 引路第230章 如果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43章 嬴真第11章 皇帝門生第144章 人禍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61章 操練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24章 論策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46章 俠客行第243章 戚懿第57章 灞上大營第9章 兵臨壽春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97章 號角鳴第41章 三棟小樓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116章 弩殺第191章 試射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4章 覆滅外篇二第135章 德妃宮第114章 王庚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92章 相見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213章 蘇婉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160章 正心堂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36章 誤會第208章 殺之!第119章 萬邦來朝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2章 接陣第230章 如果第254章 全滅第94章 議政堂(下)第160章 正心堂第120章 鳥獸散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62章 朕爲後盾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297章 無言第103章 滑竿第27章 遙送
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67章 暗夜襲殺第240章 隴西軍第21章 餘波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43章 腄縣第33章 戰陳縣(一)第43章 嬴真第27章 尉繚相助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73章 上蔡首戰第1章 石鐵頭第6章 膽氣俱失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89章 誅殺殆盡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11章 迎戰第30章 納妃第93章 議政堂(上)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80章 終章第83章 鑄造第8章 攻城第9章 黃雀現(下)第48章 馳援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48章 馳援第7章 子嗣第196章 自由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32章 咸陽動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78章 通信之法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70章 九江變第176章 珍寶第247章 引路第230章 如果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43章 嬴真第11章 皇帝門生第144章 人禍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61章 操練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24章 論策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46章 俠客行第243章 戚懿第57章 灞上大營第9章 兵臨壽春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97章 號角鳴第41章 三棟小樓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116章 弩殺第191章 試射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4章 覆滅外篇二第135章 德妃宮第114章 王庚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92章 相見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213章 蘇婉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160章 正心堂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36章 誤會第208章 殺之!第119章 萬邦來朝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2章 接陣第230章 如果第254章 全滅第94章 議政堂(下)第160章 正心堂第120章 鳥獸散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62章 朕爲後盾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297章 無言第103章 滑竿第27章 遙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