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尉僚之策

“你說什麼?”

、、、、、、、

皇帝房中,胡亥聽到贏一念完蒙恬自九原傳來的信報驚聲道。

“回陛下,太保大人來信說,二十餘萬東胡騎兵在歸附匈奴的東胡新任首領莫乎爾的帶領下臨陣背叛匈奴蠻夷,欲投效我大秦,效忠陛下。”贏一興奮的道。

大秦自被冊封爲諸侯,因爲居於關中之地,無論是人才還是教育以及學術上的發展,同居於中原之地的齊、趙、魏等國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戰國末年,即便是其餘六國合力才能對抗大秦的時候,中原之地的諸侯國同樣看不起秦人,視秦人爲蠻夷。當然,被中原諸侯國視爲蠻夷的不僅僅是大秦,楚國同樣也被中原之地的諸侯國視爲蠻夷之地。

對於中原諸侯國的這一看法。楚國向來是不認的,大秦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卻是自家事自家清楚。秦國在當時確實是人才稀少,教育不興。

所以,在大秦立國的數百年時間中。大秦一直在以極爲優渥的條件招攬天下人才進入大秦,商鞅、李斯、呂不韋等等在大秦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其實盡皆都不是秦人。如今的國尉、太師尉僚同樣也不是秦人。在大秦的三公九卿中,有一多半都不是土生土長的秦人,都是其餘諸侯國中慕名前來投效大秦之人。

而正因爲這一點,大秦在衆多的諸侯國中可以說是包容性最強的國家。海納百川,吸天下英才爲大秦所用。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直都是大秦朝野上下的共識。

在始皇帝滅六國統一天下的進程中,始皇帝更是專門爲此設立了善秦之功。善秦。顧名思義正是對大秦懷有善意或者投效之心。

雖然大秦統一天下歸根結底是因爲國力強盛所致,但是善秦之功的設立,卻是讓大秦至少減少了數十萬兵卒的傷亡。極大的推動了大秦統一天下的進程。

在大秦統一天下之後,所有投效大秦的六國權貴,都如約得到了大秦的高爵俸祿甚至是官職。而在始皇帝登上帝位的十餘年間,大秦更是將善秦的範圍擴大了數萬裡邊疆的異族身上。

不過在之前十餘年間,投效歸附大秦最大的異族也纔不過是三千餘人。剩餘的盡皆都是數十人、上百人的小族居多。其餘如月氏、羌族、東胡等人數衆多的大族,雖然說很少來侵擾大秦邊疆,但是從來沒有投效大秦的先例,即便是人數上萬的異族。也很少歸附大秦。

此次東胡一族的投效,如果二世皇帝願意接受的話,那麼這將是大秦自成爲諸侯國以來歸附大秦最多的一族,而這一族還是曾經雄踞大秦東北邊疆的大族。

先不說這些遊牧民族歸附投效大秦之後,能爲大秦帶來多少利益。僅僅是近百萬異族投效,就能讓整個大秦增色多少?更是爲二世皇帝陛下的政績添了濃濃一筆。

不過出乎贏一意料之外的是,皇帝陛下聽到這個消息似乎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樣興奮。

“去將太師大人請來。稍後再將兩位丞相、老宗正以及長史蒙毅這四位大人請來。”胡亥沉吟半響道。

蒙毅早在三日前就已經到達咸陽。隨着蒙毅到達咸陽。基本上整個大秦朝堂上下都已經知道太保、大將軍蒙恬已經離開咸陽前往九原鎮守了。

不出意料,隨着蒙毅歸來,在司馬欣一案之後一直空置的皇帝房長史之位馬上就有皇帝下詔着蒙毅領任,同時蒙毅也被正式加爵爲毅侯。

“諾!”

半個時辰後,尉僚最先趕到。

“老臣見過陛下。”尉僚對着正緊盯地圖的胡亥躬身一禮道。

“愛卿不必多禮。”胡亥轉身道虛擡雙手。隨即直入正題道:“路上贏一可將太保大人自九原傳來的信報告知老愛卿?”

“回陛下,贏大人已經告知老臣。”

“那愛卿以爲此事該如何處置?”胡亥點點頭問道。

“陛下是說?”尉僚遲疑了一下問道。

胡亥聽到尉僚的話,擡眼看了尉僚片刻道:“東胡一族既有投效我大秦之心,自當收留,此事當無疑問。”

“陛下聖明!”尉僚聽到胡亥的話,眼中精芒一閃而逝,先小小送上一記馬屁,隨後緊接着道:“陛下可傳詔太保大人,命王乾將軍領朱雀軍精騎以及十萬東胡人,自九原北上直搗匈奴蠻夷聖地狼居胥山。以朱雀軍戰力,想來定然可以將被匈奴蠻夷羈押在狼居胥山的東胡人救回,還可給匈奴蠻夷一個教訓。”

“嗯?”胡亥發出一聲輕咦道:“老愛卿爲何不讓太保大人領軍直搗狼居胥山?還有,朱雀軍和十萬東胡人北上,孤軍深入糧草補給改如何是好?”

尉僚聽到胡亥的疑問,眼中閃過一抹欣慰之色。他很清楚,皇帝顯然是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之所以讓自己說出來,正是說明皇帝已經成熟了。

此次東胡一族臨陣反水轉而投效大秦,不僅宣告着莫頓意圖南下奪取河套平原、消耗掉東胡一族最後的數十萬青壯的願望落空,更是給了本身就想趁此機會給匈奴蠻夷一個教訓的胡亥以天賜良機。

尉僚要比胡亥更清楚蒙恬的九原軍擁有什麼戰力,而蒙恬回到九原之後,九原軍的戰力將會是倍增。即便沒有朱雀軍的馳援,僅僅依靠二十萬九原軍,如果單單是鎮守九原城的話,根本沒有絲毫問題。

他之所以支持胡亥將原本本該駐守關中充作機動力量的朱雀軍調入九原,同時還將辛勝的隴西軍調往九原馳援,正是因爲皇帝陛下的堅持。而隨後徵召勞役運送糧草輜重前往九原,也同樣是爲了這個目的。

開始的時候,由於沒有確切的情報,胡亥以及尉僚都以爲這南下的盡皆都是匈奴人。此次蒙恬的信報送達,才知道原來莫頓僅僅帶了不過二十萬匈奴騎兵南下,其餘盡皆都是歸附匈奴的東胡人。

胡亥先前所做的準備,只不過是爲了將莫頓這五十萬匈奴人不能說全部留在九原,至少要大半留在大秦境內。如今,隨着東胡一族的投效,顯然大秦和莫頓雙方實力的對比已經是天壤之別。大秦已經有足夠的兵力來進行一些之前不曾想過的計劃。譬如,是不是要趁機覆滅匈奴。

覆滅匈奴,如今已經到達九原官職最高、德高望重的蒙恬顯然是最好的人選。

但是,蒙氏一族如今在大秦的軍方的實力雖然因爲五大軍團的成立,而屈居第二,卻依然是大秦數一數二的力量。更不是那些意圖復辟的六國遺族烏合之衆可以媲美的精銳。

南越有大量的蒙氏族人投效了已經自立爲皇帝的子嬰麾下。如果蒙恬的態度有變的話,那麼覆滅匈奴的大功不僅不能爲大秦帶來福音,反而會給大秦帶來無窮的禍患。

即便蒙恬依然選擇忠誠於胡亥,以如今已經有功高震主之勢的蒙恬的聲望,如果再加上覆滅侵擾大秦數百年心腹之患的大功,不管蒙恬願不願意,都必然會嚴重的衝擊胡亥這個大秦皇帝在老秦人以及軍隊兵卒心中的威望。

覆滅匈奴之事,正如平定六國遺族叛亂復辟一事一樣。只能由身爲皇帝的胡亥來做,而不能交給別人,或者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不能交給蒙恬。

顯然,胡亥正是看到或者說意識到了這點,纔會如此詢問尉僚。

“陛下,太保大人年事以高,此次自咸陽回返九原,本就連日奔波,如若再領軍北進千里深入陰山以北草原深處,怕是……。”尉僚淡淡的道,剩下的話尉僚沒有說完,不過意思已經很是明確。

那就是擔心蒙恬身體吃不消,匈奴人沒有見到,自己先掛了。

“恩,愛卿言之有理。”胡亥點點頭道。

雖然他跟尉僚兩人都知道爲什麼不派蒙恬趁此機會一舉將匈奴整個連根拔起,不過表面上的功夫顯然要做足纔是。顯然,尉僚找的這個藉口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至於大軍北上所需之糧草。陛下,茫茫草原,有無數的匈奴人在放牧。先前我大秦不知匈奴人根底,如今有東胡人帶路自然不同以往,東胡人自然知曉何處有匈奴蠻夷放牧。如今秋收之時,怕是牛羊正肥,這些放牧的匈奴人所圈養之牛羊,正好可以充作大軍之糧草。如若再加上大軍隨身攜帶之補給,糧草之事迎刃而解。”

說道這裡尉僚頓了頓道:“如此行事,既可以解大軍糧草之困,又可削弱匈奴蠻夷根基。豈不是一箭雙鵰之事?”

“好!”胡亥擊掌讚道,隨即似乎想起什麼,“此次雖然不能一舉將匈奴連根剷除,但是朕也必須給那莫頓一個教訓,讓他知曉我大秦不是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之地。”

胡亥很不甘心,就這樣放莫頓回到草原。如果此次是他自己親自領軍,不管付出何等代價,他也必然會選擇將莫頓給留在大秦境內。

正如先前所言,匈奴人不能交給蒙恬剷除,莫頓更是不能讓蒙恬殺掉或者活捉。

生命中有許多你想做卻不能做的事,這就是命運。(未完待續。。)

!

!!!!

熱門推薦:

第17章 吃掉!?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32章 誰更狠第102章 玄武利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23章 戰起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01章 前軍亡第70章 九江變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196章 自由第97章 號角鳴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16章 堵截項羽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82章 騎兵神器第38章 紅綠家邦第70章 兩相分道第252章 雲中城第19章 九品官制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252章 意外第270章 報院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56章 處置第58章 虎賁(一)第35章 變故生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78章 詭局第17章 陳縣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242章 六國王后外篇三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80章 大秦尚坊(二)二月感謝單章第110章 憤怒第200章 成軍第36章 誤會第35章 變故生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88章 曹參第38章 趙佗親至第81章 虞姬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221章 兵臨第216章 備戰第62章 雍城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252章 意外第191章 試射第167章 登陸第77章 江東亂(三)第9章 黃雀現(下)第42章 劫掠歸來第27章 風起第88章 進軍泗水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4章 月氏出兵第36章 蠻夷亂第106章 韓信首戰五十一章 項羽破營一第144章 救援第307章 卷終第2章 應對第256章 武鑲第7章 子嗣第39章 天下大勢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161章 祭天第83章 項羽求親第23章 對策第14章 咸陽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79章 稷下學宮第207章 悪風第221章 兵臨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254章 全滅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240章 隴西軍第245章 選擇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116章 弩殺第89章 陸賈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5章 螳螂捕蟬
第17章 吃掉!?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32章 誰更狠第102章 玄武利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23章 戰起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01章 前軍亡第70章 九江變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196章 自由第97章 號角鳴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16章 堵截項羽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82章 騎兵神器第38章 紅綠家邦第70章 兩相分道第252章 雲中城第19章 九品官制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252章 意外第270章 報院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56章 處置第58章 虎賁(一)第35章 變故生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78章 詭局第17章 陳縣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242章 六國王后外篇三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80章 大秦尚坊(二)二月感謝單章第110章 憤怒第200章 成軍第36章 誤會第35章 變故生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88章 曹參第38章 趙佗親至第81章 虞姬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221章 兵臨第216章 備戰第62章 雍城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252章 意外第191章 試射第167章 登陸第77章 江東亂(三)第9章 黃雀現(下)第42章 劫掠歸來第27章 風起第88章 進軍泗水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4章 月氏出兵第36章 蠻夷亂第106章 韓信首戰五十一章 項羽破營一第144章 救援第307章 卷終第2章 應對第256章 武鑲第7章 子嗣第39章 天下大勢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161章 祭天第83章 項羽求親第23章 對策第14章 咸陽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79章 稷下學宮第207章 悪風第221章 兵臨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254章 全滅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240章 隴西軍第245章 選擇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116章 弩殺第89章 陸賈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5章 螳螂捕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