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俠客行

“哪來來的蟊賊在那聒噪?”

黑炭公子以及一干門客對災民的心理把握的極爲準確,眼見災民爲了活命已經對一張餅換一個童女之事認命,卻沒想到半路有人橫插一槓子,讓那些原本意動的災民頓時再次有些躊躇,連忙大聲喝罵道。

馬上就要到手的大批童女,有了這些童女就不用天天被主人逼着到處尋找落單的童女供他yin樂,這些門客奴僕怎麼可能讓人在這個時候輕易破壞!

十餘個皁衣壯漢顯然是有恃無恐,紛紛喝罵着四處尋人。

剛剛已經準備讓龍宇出面的胡亥見到這一幕,決定還是再看看。

很明顯那黑炭公子和他的手下做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如果不出所料的話,怕是從發現有災民南下的那一天開始他們就已經在做這一行當了。

最重要的是,這黑炭公子一行人對平陽城情況如此熟悉,不用考慮平陽城四門緊閉不接納安置南下災民怕是也跟這黑炭公子有莫大關聯。

平陽城不遵照朝廷政令,關閉城門不接納災民,胡亥原本以爲只是平陽縣令爲了牽扯上麻煩而如此作爲,如今看來卻隱隱跟這黑炭公子有着莫大關聯了。

隨着皁衣壯漢的喝罵,原本圍在火堆旁的災民如潮水般朝兩邊散開,露出一個丈餘寬的走道。兩道身影出現在散開的人羣盡頭。

“譁!”

待到看清來人,所有人頓時譁然。

就着火光和月光,能夠清楚的看清來人。

出現在人羣后方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

一個男人,一個女人。

當然,如今數郡水患嚴重,在這官道上碰到男人女人根本不稀罕,衣衫襤褸的男男女女比比皆是。之所以讓衆人譁然議論紛紛,自然不可能是兩人的性別。

這是兩個穿着勁裝帶着兵械的男女!

大秦在始皇帝時代,對銅鐵兵械的限制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除大秦兵卒外,任何人攜帶兵械,一旦被發現都將被視爲謀反直接斬首。

而爲了防止六國遺族死灰復燃,始皇帝甚至下令收繳了山東、山西、江北等地百姓日常使用的銅鐵器物。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了削弱了六國遺族造反的潛力,但是卻也對大秦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可以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之舉了。

不過,即便在大秦採取最爲嚴厲的措施限制兵械流通的始皇帝時,依然有一羣人可以攜帶着兵械活躍在山東等地。

這就是遊俠兒!

是時,在整個神州大地遊俠兒最爲活躍的地方也就是山東齊地、趙地這些地方。最初,這些活躍在齊地、趙地遊俠兒,遊走各地,成爲朝廷之外懲惡揚善的一股力量。抱打不平,劫富濟貧,一怒殺人,在民風彪悍的齊趙之地,可以說是稀鬆的緊。

江湖,這一個區別於廟堂的世界,也因爲遊俠兒的出現而誕生,成爲日後數千年神州大地上最爲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到了胡亥登基,因爲稷下學宮的出現,龍衛府在胡亥的命令下開始有限度的清剿這些活躍在大秦法治之外的遊俠兒們,很長一段時間,整個齊地遊俠兒無不談“龍”色變。

從理想上來說,江湖,遊俠兒,是所有年輕人都夢想過涉足的地方。胡亥當然也曾經也過這樣一個夢想。手持三尺青鋒,如李太白《俠客行》中所云: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而從理智上來講,身爲大秦皇帝的他,卻不能放任這樣一股遊離在朝廷之外的有限武裝力量以行俠仗義之名行使着只有朝廷官府才能做的事情。

大秦以法立國,雖然這法還有衆多的不健全,還有衆多的不平等,但是國法就是國法,容不得任何以任何藉口來肆意的踐踏。

更何況活躍在山東等地的遊俠兒到如今,已經同最初單純的行俠仗義逐漸變質。很多遊俠兒都是亦俠亦匪。人前也許還是一個飽有俠名的正義劍客,人後說不定搖身一變就成爲爲禍一方的巨匪大盜。

嬴三嬴四在山東採取的清剿針對的也主要就是這一類人。

當然,江湖有多大有多深沒有人知道,即便是這天下之主的胡亥依然如此。山東等地遊俠兒到底有多少,同樣也沒有人知道。

所以依然有衆多的遊俠兒或是因爲同大秦有仇,或是因爲從心底抗拒大秦,而在龍衛府採取針對遊俠兒的行動時,紛紛逃離山東等地。

先秦時代因爲條件的限制,對人口的流動其實管的極爲稀鬆。情況雖然在胡亥設立戶部發放戶籍憑證之後有所改變,卻終究不能面面俱到。

神州太大,不可能每個人進城的時候都要驗明身份。更何況,如今大秦各地野味衆多,遊俠兒行走在江湖,自有其一套生存的本領。

原本胡亥打算等到明年大秦律所有的律法都頒佈之後,就正式開始清理山東各地盛行一時的遊俠兒。任何一個政權,都不會容忍有人打着行俠仗義的名義卻行使着只有政府才能行使的權力。

所以遊俠兒的整頓和清理,是勢在必行的。

此刻出現在這曠野上的一對男女,短襟勁裝,兵械,路見不平,不是遊俠兒又是什麼?

這一對遊俠兒,男俊女俏。

雖然兩人都穿着普通的粗麻布袍,卻依然難掩其風骨。

男子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濃眉大眼,古銅色的臉龐,讓人不用想就知道這定然是一個“壯士”。不過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壯士”說出的話音卻是如奶油小生般清朗。

最引人矚目的應該是這“壯士”扛着的那把模樣怪異的大刀了,當然如果刀身幾乎有半個門板寬的物事能夠被稱之爲刀的話。

僅僅是那把“刀”的重量怕是就不下百餘斤,可在這“壯士”手中卻輕飄飄仿若無物。不能不讓人爲之咂舌,“壯士”果然是壯士!

而站在男人身邊的女子,同這男子卻儼然是另一個極端!

PS:感謝愛在水一方兄弟連續兩次萬幣打賞以及蝸牛狂兄弟的八八八八幣打賞,多謝!還欠八更!

第202章 倒戈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213章 太原郡第271章 疊羅城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32章 河西攻略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17章 一個不留第12章 亂起第277章 隔閡盡消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215章 諸位將軍怕了?第15章 恩同再造第90章 皇兄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51章 灞宮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213章 太原郡第26章 浜拓死第17章 審之,用之?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73章 上蔡首戰第237章 鑿穿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166章 刑罰第165章 同學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46章 黑冰臺第59章 百態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1章 秦風第6章 夜宿何宮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5章 陰謀陽謀第61章 操練第4章 月氏出兵第90章 子嬰失蹤第300章 德興坊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122章 朕,喜歡你!第10章 春色第41章 哥們你好!第59章 虎賁(二)第16章 王離來信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3章 冒頓之謀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57章 灞上大營第22章 妖精第13章 潰敗第162章 天怒第12章 昨日黃花第92章 清明第52章 梟雄冒頓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82章 兵至下邳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32章 除夕夜第122章 秦人?第267章 鶡仙兒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14章 相親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30章 誘惑第164章 朝會第112章 他,是個好皇帝!第21章 程邈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60章 正心堂第84章 百家現第133章 援軍到第274章 李嫉所想第7章 隆隆戰鼓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203章 豫州鼎外篇二第3章 玄鳥在行動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55章 怒火沖天第10章 毀車第9章 兵臨壽春第126章 能戰否?第94章 褚文第122章 秦人?第40章 番禺城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三十一章 破局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26章 一念之間
第202章 倒戈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213章 太原郡第271章 疊羅城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32章 河西攻略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17章 一個不留第12章 亂起第277章 隔閡盡消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215章 諸位將軍怕了?第15章 恩同再造第90章 皇兄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51章 灞宮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213章 太原郡第26章 浜拓死第17章 審之,用之?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73章 上蔡首戰第237章 鑿穿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166章 刑罰第165章 同學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46章 黑冰臺第59章 百態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1章 秦風第6章 夜宿何宮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5章 陰謀陽謀第61章 操練第4章 月氏出兵第90章 子嬰失蹤第300章 德興坊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122章 朕,喜歡你!第10章 春色第41章 哥們你好!第59章 虎賁(二)第16章 王離來信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3章 冒頓之謀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57章 灞上大營第22章 妖精第13章 潰敗第162章 天怒第12章 昨日黃花第92章 清明第52章 梟雄冒頓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82章 兵至下邳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32章 除夕夜第122章 秦人?第267章 鶡仙兒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14章 相親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30章 誘惑第164章 朝會第112章 他,是個好皇帝!第21章 程邈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60章 正心堂第84章 百家現第133章 援軍到第274章 李嫉所想第7章 隆隆戰鼓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203章 豫州鼎外篇二第3章 玄鳥在行動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55章 怒火沖天第10章 毀車第9章 兵臨壽春第126章 能戰否?第94章 褚文第122章 秦人?第40章 番禺城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三十一章 破局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26章 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