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流言

宣詔之後,在胡亥的帶領下,大秦滿朝文武以及近百萬軍民在咸陽宮廣場進行了盛大的公祭,以示對爲大秦統一大業陣亡的大秦英烈的敬重和哀思。

也就是在這一天,大秦今後無論有任何大的軍事行動,在出徵前和歸來後,都會在咸陽宮廣場前的大秦英烈塔舉行盛大的公祭,一爲彰顯英烈之功績,二爲得勝之寄託。

祭奠英烈塔,成爲大秦最爲莊重的一項儀式。

公祭之後,時隔八個月之久,胡亥在咸陽宮正殿舉行了登基以來的第三次大朝會。

咸陽宮正殿內已經擺放了一張巨幅大秦地圖,這是一副全新的大秦地圖,不僅標註了大秦所有的郡縣,山川河流湖泊等等,甚至連今天剛剛被皇帝下詔新設的平夷、內蒙、遼寧、黑龍江四郡以及每郡中皇帝下令修築的城池方位也也都在這地圖上標註了出來。

看到這一幕,朝中衆臣無不心中一凜,顯然,皇帝早就有所準備。

確實,胡亥確實是早就有所準備。近一年的時間,足夠如今已經密佈天下各郡的龍衛府和黑冰臺將大秦各地的山川地勢盡皆繪製到這張胡亥早就要求做出來的大秦地圖上。

至於新建的四郡,其實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完全是依照胡亥前世那有限的地理知識隨手塗鴉畫出來的。這其中,也包括那幾個待建的城池。

最爲重要的是,胡亥這大筆一揮將後世華夏民族的切膚之痛烏蘇里江以東廣袤的土地包括北太平洋出海口海參崴一起從法理上囊括進了大秦版圖之中。

那句“爲我大秦祖宗故土,萬世而存!”就是胡亥的決心所在。

新建的四郡,有原本屬於匈奴蠻夷的領地,如狼居胥山那一塊,直接被胡亥大筆一揮建立平夷城。可以想像的到,如果胡忠真的在匈奴聖地狼居胥山建城,那麼匈奴人必然會前仆後繼的爲奪取匈奴一族聖地而戰。狼居胥山周圍將會成爲元氣大傷的匈奴和歸附了大秦有大秦支持的東胡兩族的絞肉機,然後一點點的流乾兩族的元氣。

這也是爲什麼胡亥將平夷郡尉授給胡忠的原因。雖然從今天胡忠的言行看來,他對大秦的敬畏已經是深入骨子中,胡亥也相信有胡忠以及跟隨他來咸陽的東胡貴族在,終其一生東胡人都不敢背叛大秦。

但是胡亥不敢打保票,他不知道胡忠的後代會如何,不知道過個幾代之後東胡人會如何改變。如果那個時候東胡人認爲大秦不再讓他們如此畏懼的話,又該如何?他不敢將大秦廣袤的北部腹背之地交給一個擁有近百萬族人的異族,然後培養起一個大秦的心腹之患。

四郡之地,除匈奴蠻夷的領地外,大多都是東胡一族世代居住的草場。如內蒙郡的很多地方還有東胡一族逃脫匈奴俘虜的族人存在。這些人大多都在呼倫貝爾湖附近。

而遼寧郡和黑龍江兩郡則屬於多民族混雜的人煙稀少之地。

在後世的東北平原上如今居住着扶余、挹婁、高句麗、沃沮、貊等,這些人數稀少混雜而居還處於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的異族,統稱爲東夷。

東夷各族世代居住在東北平原上,在東胡一族沒有被匈奴冒頓覆滅之前,跟東胡一族偶爾也有所聯繫,當然這聯繫也是最爲原始的以物易物的貿易居多。

富饒的東北平原,肥沃的黑土地。後世的糧倉,胡亥怎麼可能會讓他就這樣荒蕪?

徵召東胡十萬精銳組成平夷軍,並不是如大秦很多朝臣想的那般,交給胡忠守護狼居胥山的平夷郡。胡忠要靠剩餘的數十萬東胡人自己守住。當然胡亥肯定會提供援助,這是後話。平夷軍組建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對付佔據大興安嶺以東地區、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這片廣袤土地上的東夷各族。

胡亥不可能讓大秦精銳千里迢迢深入這等人煙稀少之地去對付那些鑽入深山老林中就再也找不到蹤跡的東夷各族。

而適應了東北地區氣候的東胡一族顯然是對付這些東夷異族最好的人選。

一衆羣臣山呼之後,胡亥出現在咸陽宮正殿大殿之上。

“青龍將軍徐闖改授遼寧郡尉,李信愛卿改授黑龍江郡尉。並授平夷將軍,統領十萬平夷軍進駐內蒙、黑龍江兩郡。”

胡亥沒有坐下。而是直接開口重新改了一道詔令。而這道詔令,也將大秦朝臣人人揣測矚目的平夷軍統兵之人的身份確定了下來。

在聽到組建平夷軍的時候,大秦衆臣就知道這平夷軍將會是同灞上大營一般

的精銳,而且還是騎兵。無論誰會得任平夷將軍,身份立馬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羣臣還在想着等會皇帝問何人得授平夷將軍一職時該提請誰,沒想到皇帝心中早有了人選。只是這個人選同所有人想的都不一樣。

誰都沒有想到,原本經過滅楚之戰大敗已經逐漸遠離大秦中心的李信,竟然在此刻煥發了第二春。一躍成爲統領十萬精銳騎兵的大將,雖然平夷軍都是從東胡人中徵召,但是誰都知道,皇帝既然抽調五千朱雀軍兵將前往平夷軍中,不用想,關鍵位置定然都只會是朱雀軍兵將擔任。

“老臣,謝過皇帝陛下!”

羣臣還處於震驚中,回過神的李信已經虔誠的伏地泣聲道。

曾經的李信,年少得志,甚至他比趙佗都要受始皇帝器重。滅楚一戰,二十萬秦軍僅剩兩萬餘殘兵敗將,受創最大的其實是李信。

十餘年來,李信一直生活在失意和自責中。失去始皇帝信任更是讓李信徹底的淡出大秦的中心,二十餘歲執掌二十萬隴西軍的李信,到如今也不過才四十餘歲,可是相貌竟然比大他十餘歲的蒙恬看起來似乎還要蒼老。

李信很清楚,如今的大秦軍中有很多人都能夠擔任平夷軍將軍一職,不說在軍中根深蒂固的蒙氏和王氏兩族,馮劫、韓信等等,都要比他這個曾經的敗將要合適的多。

但是,皇帝依然選擇了他。正如當初選擇他鎮守武關一般。

這種信任,纔是李信此刻最爲需要的。

對黑龍江郡的局勢,李信有所瞭解,一個新設的郡縣,不用想將會面臨何種困難,更何況那裡在先前數百年間大秦從未曾涉足過。

“平身吧。朕信愛卿,想來愛卿也不會負朕之所望。”

“老臣願爲陛下赴死!”

“。。。”

能換點新鮮的詞來表忠心麼?

……

“陛下,新設之四郡距我大秦有萬里之遙,盡皆爲蠻荒之地,少有人煙,望陛下三思!且四郡依陛下詔令所言,將會修築六城,築城之人從何而來?如果徵召我大秦百姓,跋涉萬里前往築城,先不說耗費幾何,今天下初定,民心思安,如若徵召百姓恐又將致民怨沸騰……”

等到李信退下,率先出列的是已經遷任御史大夫的頓弱。

新設四郡以及建城之事,胡亥也就跟上計府府丞張蒼商量過,當然這商量也就是胡亥問大秦如今倉儲國庫幾何,建城和建郡是否能夠支撐而已。

張蒼的回答,用腳趾頭想也想的到。而如今大秦確實是倉多糧足,僅僅是敖倉一地,就使大秦至少十餘年內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建設要做,休養生息要行,但是卻不能建立在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情況下。練兵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大規模的對外用兵雖然短時間不可能,但是小規模的戰事和蠶食胡亥沒打算停止。

咸陽宮正殿,鴉雀無聲。

這是頓弱自遷任御史大夫之後,第一次參加大朝會,同樣也是胡亥第一次見到頓弱在朝會上說話,在前兩次大朝會的時候,頓弱還是典客一職。

大秦一統,諸侯沒有了,周邊蠻夷不是同大秦處於敵對狀態就是老死不相往來。所以,典客這一位列九卿的職位其實算的上九卿中最沒有權力的了。也許頓弱之所以一直呆在典客位置上,最終就是爲了守護黑冰臺。

御史大夫不出言則已,一發話就讓咸陽宮正殿百官齊齊噤聲。

因爲頓弱是在直接反對皇帝剛剛詔告天下不超過一個時辰的詔令。位置高想反對的,已經有本身就是御史大夫的頓弱出頭了,不會出頭;位置低的,還真沒有膽子出頭。

“呵呵,可還有愛卿認爲朕此事不妥的?”

胡亥笑了笑,緩步走下高高的玉階,停在巨幅地圖前,朗聲道。

“請陛下三思!”頓弱對羣臣的噤聲,絲毫不以爲許,上前一步再次高聲道。

雖然現在胡亥在大秦朝堂上的威勢還不能同當初的始皇帝相比,天下諸事一言而決。但是,大秦朝堂上下對胡亥的敬畏反而更甚於始皇帝。

原因無他,三個月前,年輕的皇帝陛下逼死丞相李斯的消息已經開始悄然在關中等地流傳,雖然龍衛府和黑冰臺捕殺了不少傳播流言的人,但是消息還是不可避免的傳到了咸陽。

、、、、、、、

!

!!!!

熱門推薦:

第157章 老卿出馬第157章 羅網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255章 義演開啓第57章 灞上大營第33章 紅樓之中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11章 蒙毅至九原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57章 殺戮第22章 妖精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15章 李斯第122章 秦人?第101章 南下和東出第253章 血旗出第26章 浜拓死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71章 信仰第86章 內閣第25章 末路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47章 引路第85章 堵不如疏第110章 虞姬第9章 困難重重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253章 被動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38章 紅綠家邦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72章 家事國事第82章 武舉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210章 鶡冠子第66章 不敗軍魂第57章 灞上大營第40章 會衆臣第7章 誅殺趙高第15章 大秦足球第3章 流言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78章 詭局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240章 隴西軍第61章 玄鳥出關第253章 血旗出第55章 怒火沖天第32章 敗亡第252章 意外第111章 七月七日晴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28章 李法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34章 戰(三)第28章 兩敗俱傷第209章 師傅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17章 吃掉!?第295章 傳承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23章 戰起第45章 冒頓來了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81章 塞外的幽靈第12章 接陣第68章 南柯一夢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79章 機會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252章 雲中城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24章 論策第21章 郎中劉邦第173章 不準第82章 兵至下邳第7章 子嗣第47章 黑衛,俸祿第82章 騎兵神器第19章 項字大旗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6章 李府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8章 章邯歸心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100章 廝殺起第286章 惜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157章 老卿出馬第157章 羅網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255章 義演開啓第57章 灞上大營第33章 紅樓之中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11章 蒙毅至九原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57章 殺戮第22章 妖精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15章 李斯第122章 秦人?第101章 南下和東出第253章 血旗出第26章 浜拓死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71章 信仰第86章 內閣第25章 末路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47章 引路第85章 堵不如疏第110章 虞姬第9章 困難重重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253章 被動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38章 紅綠家邦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72章 家事國事第82章 武舉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210章 鶡冠子第66章 不敗軍魂第57章 灞上大營第40章 會衆臣第7章 誅殺趙高第15章 大秦足球第3章 流言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78章 詭局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240章 隴西軍第61章 玄鳥出關第253章 血旗出第55章 怒火沖天第32章 敗亡第252章 意外第111章 七月七日晴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28章 李法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34章 戰(三)第28章 兩敗俱傷第209章 師傅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17章 吃掉!?第295章 傳承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23章 戰起第45章 冒頓來了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81章 塞外的幽靈第12章 接陣第68章 南柯一夢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79章 機會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252章 雲中城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24章 論策第21章 郎中劉邦第173章 不準第82章 兵至下邳第7章 子嗣第47章 黑衛,俸祿第82章 騎兵神器第19章 項字大旗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6章 李府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8章 章邯歸心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100章 廝殺起第286章 惜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