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節 倒勾

對於中國來說,孝自古以來就是最高的道德標準!

哪怕是在法家主政的秦帝國時代,也是一樣。

對於現在儒家思想主政的漢室來說,孝就更是普世價值!

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

不過,古典時代的孝,與後世的孝,在標準上存在一些不同。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古典時代,沒有人會去追求‘愚孝’。

漢季的士大夫們也不推崇愚孝。

因爲,那和溺愛孩子一樣,只會害人!

漢季士大夫們,普遍主張的孝道是——立世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

就像高帝劉邦,創立漢家基業,於是劉太公這樣的老農民,也可以以太上皇之尊,垂於青史,受天下香火祭祀!

也像驃騎將軍霍去病,出身低微,卻靠着自己的努力,讓生父霍仲孺成爲天下尊崇的大人物。

故而在漢季,無論士大夫公卿,還是庶民,人人都孜孜以求,想要光耀門楣,讓祖先因自己而榮耀!

這種思潮,推動了漢室社會的積極進取和開拓。

博望侯張騫鑿開西域,功成名就,於是效仿者如過江之鯽。

哪怕是現在,每年都依然大量年輕人,冒着種種風險,從玉門關出塞,前往遠方的未知國度探索,以求能像張騫一樣立下功業。

而易經又說: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意思就是,身爲子女,糾正父母的偏誤,是吉利的事情。

故而,劉據纔會一直跟自己的老爹唱反調。

因爲他認爲,這是自己的責任,更是他身爲太子的本職工作。

可是……

在現在,他卻不敢再這麼去想了。

反而,陷入了無邊的恐懼之中。

因爲,孔子說過: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父道,謂之孝矣。

如今,聽到張越談起仁孝兩個字,他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

他迫切的需要向大臣公卿貴族,甚至是他自己證明,他是一個孝子!

但內心之中,卻依然有着極大的不確定。

“這樣做,孤真能讓父皇原諒?”劉據呢喃着問道。

“家上請放心……”張越輕聲道:“陛下對家上的期望,從未減弱……”

“父子之間,哪有什麼仇怨?”

只要劉據能夠上書,主動請求開戰,哪怕只是嘴炮。

以張越的估計,當今天子都能開心!

張越雖然伺候這位陛下的時間很少,但也知道,當今天子最關心的就是繼續對匈奴作戰的問題了。

那是他的政治遺產!

更關乎他的身後名!

同時也是他對劉據最大的不滿!

朕還活着,汝就天天嚷嚷‘莫如和親便’,朕百年之後,這江山社稷到了汝手,還不馬上就要變色?

“那孤這就寫奏疏……”劉據擡起頭,露出果決的神色。

………………………………

玉堂殿中,燈火通明。

十餘盞連枝燈的光芒,令整個殿堂恍如白晝。

尚書令張安世,亦步亦趨的走到了天子身前,恭身拜道:“臣恭問聖安……”

躺在榻上的天子,反側着身子,背對着張安世,冷冷的道:“尚書令來見朕也是爲太子來求情的?”

在過去的這數個時辰,他已經見過太多太多來爲太子求情的公卿。

這讓他心裡面很不是滋味。

太子做出這樣無父無君的事情,大臣卻都向着太子,都給太子求情。

這個事實,讓他狂躁不已。

朕還沒死呢!

爾等邀名給誰看?

是不是覺得朕老了,沒用了?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在這種心理驅使下,天子甚至恨不得將那些公卿統統抓起來,趴下衣裳挨個打板子!

張安世聞言,連忙拜道:“微臣不敢……”

他是一個聰明人,早就看出情況不對了。

特別是在最近的這兩個時辰,幾乎是一下子,滿朝公卿文武都行動了起來,潮水般的奏疏涌向蘭臺,所有人都在給太子開脫、求情。

而這毋庸置疑是在火上澆油!

張安世非常清楚當今天子的性格!

這位陛下,對於權力的掌控慾望,甚至要比其父祖還要強烈。

在如今這個時候,朝臣們一窩蜂的上書,給太子求情。

其實是恨不得太子馬上去死!

就像先帝在位的時候,那個大行王恢貿然上書,請立皇后,結果是粟太子被廢,粟妃被賜死,王恢本人更是直接腰斬!

所以,他明智的選擇沒有跟風。

“那尚書令來見朕,所爲何事?”天子坐起來,看着張安世問道。

“微臣是來報告,少府所報告的蹲鴟、蒻頭數額的……”張安世恭身道:“賴陛下福佑,社稷之靈,旬日來褒斜道一帶天清氣朗,道路平整,故而輸入關中的蹲鴟、蒻頭等物大增,目前,少府有司已經儲備了五十萬石各類蹲鴟、蒻頭……”

“善!”天子終於有了些笑容:“傳朕的命令給少府卿和漢中、蜀郡及西南各國,務必要在冬雪之前,再運一百萬石入關!”

“着漢中有司,全力整修道路!”

“諾!”張安世輕身一拜:“臣這就去佈置……”

然後躡手躡腳,出了這殿堂。

“兄長……”一直等在殿前的張越立刻迎上前去,問道:“陛下可消氣了一些?”

張安世搖搖頭,道:“還在氣頭上呢!”

他看着張越:“賢弟恐怕得另想法子了……”

張越聽着,也是點點頭,然後對張安世長身拜道:“多謝兄長援手!”

“賢弟言重……”張安世看着張越,拍了拍張越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愚兄也就只能爲家上做點這個事情了……”

望着張安世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

張越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凝重了起來。

如今,已經差不多是亥時,馬上就要進入後半夜了。

留給張越轉圜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必須搶在明日天亮之前,想辦法讓天子能夠平靜下來,然後,才能讓太子劉據的奏疏送過去。

不然的話……

在氣頭上的天子,很可能根本不會看劉據的奏疏!

可是……

“這些公卿可真有意思……”張越在心裡說着:“非得要搞一個大新聞出來!”

張越從張安世那裡得知,現在,幾乎所有公卿,都選擇了站在太子這邊說話,紛紛給太子求情。

天知道這些人裡,有多少人在玩倒勾戰術?

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六百八十八節 喝熱水運動(1)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三百一十節 碾壓(2)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五百五十六節 一讓名爵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七百七十九節 紅臉白臉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八百八十一節 合流第六百九十四節 財政危機第五百四十節 互相試探(1)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八百七十八節 風起雲涌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兩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八百七十二節 十面埋伏(4)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六百九十四節 財政危機第五百零九節 諸夏(1)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五百三十八節 金日磾(2)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四百四十七節 霍光之約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三百八十二節 劉進的感激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三百節 天樑第八百四十二節 領袖(2)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五百三十七節 金日磾(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
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六百八十八節 喝熱水運動(1)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三百一十節 碾壓(2)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五百五十六節 一讓名爵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七百七十九節 紅臉白臉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八百八十一節 合流第六百九十四節 財政危機第五百四十節 互相試探(1)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八百七十八節 風起雲涌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兩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八百七十二節 十面埋伏(4)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六百九十四節 財政危機第五百零九節 諸夏(1)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五百三十八節 金日磾(2)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四百四十七節 霍光之約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三百八十二節 劉進的感激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三百節 天樑第八百四十二節 領袖(2)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五百三十七節 金日磾(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