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

劉進看着張越自信的神色,心頭大定。

他對張越非常瞭解,知道這個朋友兼大臣,素來做事謀而後動。

如今,他既然有了把握,想來應該也是有着底氣的,便道:“卿既有信心,那孤也就放心了……”

若是張越搞不定的話,他也只能是想辦法讓其能全身而退。

“對了……”劉進忽然問道:“卿能和孤說一說李禹的事情嗎?”

在說這話的時候,張越能明顯感覺到,他的眼神在跳動。

李禹案,是一個轉折點,一個方向標。

自李禹投案發後,太子系遭到沉重打擊!

哪怕天子最終沒有追究太子據的責任……

但是,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豈是如此輕鬆就能過關的?

首先,整個太子系的文武官員,統統蒙上失職和瀆職的名聲。

太子太傅石德,更將坐‘輔佐太子,不忠’的指責。

坊間輿論,已經有人在議論這個事情了。

就連宮裡面,也有些人在嚼舌頭根子,私底下議論說:國家備儲,置太子之宮,設幕府,開博望苑,給賜十縣之邑,歲給太子錢以萬萬,布帛數千,太子竟不能制一洗馬!?若爲春秋之時,孔子筆下,恐怕無人能逃‘不書’之誅。

這也很正常。

他們的議論也沒有錯。

國家給了這麼多資源,堆了這麼多年,結果堆出這麼個結果?

天下人,哪個會認可?

要不是李禹最終選擇投案自首,而是潛逃,恐怕情況將比這還要糟糕十幾倍!

而劉進與乃父,本就感情深厚,此番回宮,他也確實感受到了這宮裡宮外,非同尋常的氣氛。

儲君之位,已是搖搖欲墜。

太子勉力堅持,終究卻是隻能眼睜睜看着人心渙散。

劉進一回宮就感覺到了,父親雖然臉上強顏歡笑,實則內心苦悶無人知曉。

張越聽着,當然明白劉進的意思。

可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卻不是太容易。

主要是劉據恐怕答應不了。

但,看着劉進的模樣,張越又不忍心,只能湊上前去,輕聲道:“臣知殿下所問的問題……”

劉進豈能不知李禹案的前後?

他問這個事情,其實就是在問——我該怎麼幫助我爹擺脫眼前的困境?

“只是……”張越擡眼看着劉進,嘆道:“臣的方法,可能家上不會用……”

劉進一聽,頓時就高興了起來,深感張越還真是自己的智囊,就沒有他不能解決的問題!

連忙道:“卿但說無妨……”

“臣愚以爲……”張越低聲在劉進耳畔道:“家上欲要收拾人心,獨上書請命,願爲漢拓土……”

“嗯?”劉進不明白了,問道:“此話何解?”

張越聽着,笑着道:“孔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

劉進頓時秒懂了。

漢家乃是以孝治天下,天子最重視的就是孝道,天下人最關心的也是孝行。

只要能讓天下人知道,太子將繼承父志,那麼,立刻就能一俊遮百醜。

而當今天子生平最大的志向與最大的政治成就中都有一條——北擊匈奴,雪恥報仇。

而太子卻一直告訴天下人——我要和平。

這種強烈的反差,令很多人不舒服,特別是掌握真正權力的軍方,以及當今天子。

若太子能夠痛改前非,上書請戰。

那麼,天子必然龍顏大悅,他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百年後人亡政息,政治成就被人跟秦始皇一樣抹黑。

軍方也會放心——太子只要能支持繼續打匈奴,他們就沒有什麼意見。

只是……

這種事情,以太子據的性格,怕是答應不下來,也做不出來。

況且……

劉進看着張越,低聲道:“侍中難道不知道,孤父不黯兵法,不懂軍事?”

“做個樣子而已……”張越笑道:“誰敢讓儲君親臨前線呢?最多就是去晉陽、雲中或者九原坐鎮而已,前方的軍事交給將軍去做就好了……”

甚至可能連長安也不需要離開。

天子和軍方需要的只是太子的態度而已。

態度端正,那當然什麼事情都好商量,態度不端正,還要鬧幺蛾子。

太子據的位置,就算能保一天,卻也終究保不了一世。

“但如此一來……”劉進喃喃道:“卻是大戰將起,不知道多少人將埋骨他鄉……因一人之事,而起大戰……這會不會過分了一點?”

張越聽着笑了。

怎麼會過分呢?

看樣子,劉進還沒有進化成爲一個真正的帝國主義者。

真正的帝國主義,從來都是熱衷於將內部矛盾向外轉移的。

想當年,秦國就是靠着不斷對外轉移矛盾,維繫自身強大凝聚力和戰鬥力的。

但嘴上張越卻是義正言辭的道:“殿下,怎麼能這樣想呢?”

“王師北伐匈奴,乃是有道伐無道,乃是王者之師,誅除暴虐,乃是諸夏討伐夷狄!”

“殿下可知,匈奴稽粥氏率獸食人之行?”

“當初,月氏先王因不從稽粥氏老上單于,被其活生生斬下頭顱,製成酒器!”

“匈奴貴人,多喜人殉,其一貴人死,陪葬妻妾、奴婢以數百數千計!”

“匈奴全國,皆行奴婢,其強者爲貴,弱者爲奴……”

“西域三十六國,皆受其凌辱、壓迫、訛詐,其盼王師雨露,如久旱之禾盼甘霖……”

“匈奴還不止如此!其俗野蠻,兄終弟及,父死子繼其妻妾,亂人倫之道,毀先王之制!”

“若不誅除之,何以謝天下,謝先王?”

劉進聽着,仔細想了想,似乎還真是這麼個理。

但,他總覺得貌似哪裡怪怪的。

“那卿的意思是?”劉進小心的問道:“王師北伐匈奴,除了復仇雪恥,還有其他目的?”

“當然!”張越大義凜然的挺起胸膛,道:‘殿下,王師北伐,所過之處,夷狄之土,變爲諸夏之鄉,左衽被髮之人變右祍束髮,冠帶躬耕之民!”

“此事,二三十年來,天下人所共見,天地鬼神所共證也!”

“王師到哪裡,哪裡就變成諸夏!”

“其人民從野蠻,走向文明,從粗鄙,走向禮儀,自刀耕火耨,變爲精耕細作,從逐水草而居,變爲依城而生!”

“九原、武威、居延、天水,莫不如是!”

“如今,昔日之塞外,已變中國魚米之鄉,鄉亭之中,冠帶往來,村舍之中有詩書禮樂之聲!”

這還真是事實!

別看儒生們,似乎只會嘴炮。

但人家洗腦能力強啊!

自衛青霍去病出塞,漢家不僅僅收復河套故土,還將戰火燒進了匈奴人的老巢。

焚燬龍城,直趨河西走廊,等祁連山,望姑衍山。

走胭脂山而下皋蘭山,從居延深入到浚稽山。

現在更是磨刀霍霍,兵鋒直指西域三十六國。

而在這個過程中,至少有兩百萬的匈奴人、羌人、月氏人、輝渠人、東胡人、休屠人、渾邪人等等大大小小上百個民族的各色人口,融入了漢家的北地郡縣之中。

其中,很多人的後代,甚至已經忘記自己的祖先,以爲自己就是土生土長的漢人。

甚至,還有人的文化知識,不比中國漢人的儒生差。

上次公考,張越就錄取了好幾個東胡、烏恆、鮮卑出生的歸化士子。

也沒見他們和其他士子有什麼區別!

這其中固然有着諸夏民族與生俱來的強大同化能力的因素,但儒家在其中也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

劉進聽着,仔細想了想,這似乎也是事實。

漢家朝堂上,就不止一次出現過,夷狄出生的文官或者大將。

別看他們是夷狄出生,但人家背起詩書來,可不比其他人差。

而且引用起來,抑揚頓挫,特別有節奏感。

“那孤去試試看……”劉進心動了。

張越一聽,開心起來,拜道:“殿下不用報太大希望……”

在心中,張越覺得,劉據大約是不會同意用這個計策的。

因爲他是個君子。

君子會忠於自己的內心認同的道路。

就像子路,明知道是死,也會義無反顧。

更何況,像這種拿着其他國家或者民族的人的災難來給自己解套的做法,大約是劉據無法忍受的底線。

不過無所謂,這些話他也只是說給劉進聽的。

是爲將來做打算的準備!

因爲,很顯而易見,這個世界很大。

至少大的超出了漢季士大夫們的預計,也超出了目前技術條件下,封建王朝所能控制的極限!

說句不客氣的話,哪怕未來征服了整個匈奴和西域地區。

漢家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去全部控制。

更做不到在當地建立郡縣,推廣制度。

所以,軟實力也很重要啊!

張越知道,想要實現自己內心的野望,那就不止需要在戰場上,真刀真槍的打敗敵人。

更需要在文化上,在思想上,全面擊潰自己的敵人,讓他們接受中國文化,相信中國製度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方,是普世通行的最高標準!

所以,得給未來的行動,披上一層光鮮亮麗的外衣來迷惑和忽悠他人。

就像燈塔國一般——哥打你是爲了民豬自遊,是爲了愛與正義,絕對不是爲了石油或者其他什麼東西。

真的,你要信我啊!

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六百六十六節 超級工程(1)第二十八章 睚眥必報張子重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三十章 秀才(1)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六百三十三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2)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六百一十一節 回京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五百五十節 宮廷秘聞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兩百五十五節 影響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九章 神秘老人 (2)第三百三十五節 學閥之路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三百六十三節 儒墨合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八十七章 用之則爲龍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八百九十節 楊孫氏的野望(1)【萌主加更1/2】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誘(2)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兩百一十三節 打臉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四百四十二節 恐怖的少府(3)第兩百六十二節 從神秘走向科學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四百九十五節 奇蹟(1)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五百八十八節 橫掃宵小(2)第四百二十九節 潛流(2)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七百四十六節 公主駕到(2)第六百四十六節 靈感第八十章 面聖(1)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三百三十一節 信武君(1)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八十二章 面聖(3)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八百四十八節 蚩尤化胡(1)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
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六百六十六節 超級工程(1)第二十八章 睚眥必報張子重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三十章 秀才(1)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六百三十三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2)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六百一十一節 回京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五百五十節 宮廷秘聞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兩百五十五節 影響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九章 神秘老人 (2)第三百三十五節 學閥之路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三百六十三節 儒墨合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八十七章 用之則爲龍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八百九十節 楊孫氏的野望(1)【萌主加更1/2】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誘(2)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兩百一十三節 打臉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四百四十二節 恐怖的少府(3)第兩百六十二節 從神秘走向科學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四百九十五節 奇蹟(1)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五百八十八節 橫掃宵小(2)第四百二十九節 潛流(2)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七百四十六節 公主駕到(2)第六百四十六節 靈感第八十章 面聖(1)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三百三十一節 信武君(1)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八十二章 面聖(3)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八百四十八節 蚩尤化胡(1)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