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

站在沙盤前,張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然後回頭,環視了一圈整個宣室殿。

此時,已到黎明時分。

殿外的天空,露出了魚肚白,朝陽馬上就要升起了。

在開口說話前,張越先在心裡面問了自己三個問題。

“我得到的支持,有多少?”

答案是,包括當今天子以及所有的九卿重臣在內的統治集團都已經被說服,並且同意他的方案。

至少,答應試試看。

而昨夜,自己又敲打了一遍入京述職的十餘位兩千石。

從反饋來看,基本上已經‘說服’了他們。

於是,第二個問題則是:“可能反對的力量,會不會在這宣室殿之中,糾集起足夠的能量來破壞計劃?”

仔細想了想,張越就排除了這個可能。

在這宣室殿裡,哪來的什麼反對派?

百分之九十的朝臣,是北方人。

他們並不在乎,數千裡外的青徐揚地方官僚和士紳的利益受損。

哪怕是上計吏們,也已經被張越坦露的地方詳情,嚇得連氣都不敢喘了。

在這個時候,狹大義名分的張越,隨時可以揮舞‘黎庶’和‘天下’的大棒,直接敲死任何可能的反對者。

而第三個問題則是:“青州、揚州和徐州人民,能支持自己的方案嗎?”

只是稍稍想了想,張越就知道,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會支持的!

只要看看,眼前的這個沙盤就知道了。

東南地區的青徐揚三州,位於長江中下游和黃河南岸。

其地域囊括了後世的江蘇、浙江、山東的大部分以及安徽的一部分。

但,這麼龐大的區域內,卻僅有兩條較大的運河和幾條小運河。

全都是春秋時期的吳國和統一後的秦國所建。

人民肯定是會支持的!

當年,河東郡守番系,曾腦洞大開,打算修建三門峽水利工程,馴服黃河。

結果自然是碰了個鼻青臉腫,浪費了數年時間和數十萬的民夫勞動力,只得到幾萬畝的灘田作爲成果。

但,番系當初做出這個決定後,整個河東郡,甚至是整個三河地區的人,無論貧富,不分貴賤,都是舉起四肢支持的。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

到處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連三門峽這種腦洞工程(在這個時代提出三門峽工程,大體相當於後世有人說要炸掉喜馬拉雅山一樣),都能吸引和團結整個三河地區的人民。

現在,國家倘若要在東南大興土木,沒有人會拒絕!

至少,青州、徐州和揚州的大部分人民都會支持的!

畢竟,現在的漢室是一個小農經濟爲主的社會。

想清楚這三個問題,張越就變得信心滿滿起來。

看着眼前的沙盤,他先向天子的御座一拜,然後又朝兩側的朝臣拱手作揖,道:“陛下、諸公,請看,此乃臣與蘭臺尚書、謁者,羣策羣力,所建的青徐揚沙盤模型……”

“青州、徐州、揚州,二十二郡國,山川地理河流城塞鄉邑,盡列其中!”

“而臣方纔,已經向陛下與諸位明公,報告了青徐揚三州的人口、土地、徭役、賦稅情況!想必陛下與諸位明公,自然也都知道,三州問題的嚴重性與迫切性!”

“陛下問臣,如何解決此弊!”張越看向天子,拜道:“臣愚鈍,只想到了一個笨辦法!”

“開源!”

“青州岱山海,揚州臨海濱,徐州處於海岱之間,其中水網密佈,河川相匯,而多沼澤、大湖!”

“然其境內,少運河、水利,近乎無有大型水利工程!”

“最大的運河是邗溝,還是吳王夫差所建……”

“依臣愚見,此時,進行東南水利建設,最爲有利!”

“其既能利子孫後代,使萬世受益,又能建禹皇功德,使陛下上與夏后氏論功!”

此話一出,御座上的天子神色就微微一變,變得有些亢奮了。

與三王五帝,比試比試。

這是中國無數君王都曾做過的美夢。

特別是當今這位,動不動就想要遠邁唐虞,下配三王。

雖然,現實總是給他一個又一個挫折,但這絲毫不能阻擋他火熱的追求之心。

而朝臣們,則都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興建超級水利工程,這在漢室,屬於政治正確。

只要有合適的計劃,同時還能有資金支持。

沒有人會反對!

數年前,時任趙國中大夫白公在入朝時,提出興建一條全新的渠道,連通鄭國渠和涇水,造福關中百姓。

上午奏疏抵達蘭臺,下午就得到了批示:可!

三天後就開始組成由白公爲首的渠道建設領導小組,開始勘探,半年後動工,兩年就完成了這條三百餘里長的渠道工程。

所有資金,都走的少府,沒花國庫一分錢。

關中百姓,更是高興壞了,做了許多歌謠來歌頌這個偉大的渠道。

所以,在理論上來說,朝臣們不反對任何水利建設。

唯一的問題是——錢從哪裡來?

特別是軍方的將軍們,更是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

當初,秦國爲了修鄭國渠,可是硬生生的咬緊牙關,十幾年沒有出兵關東。

現在,國家若投入重資和全部精力,去修建東南的水利工程。

那麼……

會不會扣掉軍費,拿去支援東南建設呢?

沒有人知道。

但正因爲如此,所有人都緊張起來。

將軍們一般不會摻和朝政,但只要涉及他們自身利益,肯定會站出來說話。

他們是漢室最會護犢子的羣體。

倒是那三百多上計吏,人人一下子就擡起頭來,目光灼灼,滿是期待的看着張越。

在他們心裡,此刻張越簡直就是天神下凡,其臉上的笑容,就像溫暖的陽光,滋潤着大地,就如同的和煦的春風,吹拂着萬物。

在他們看來,這個侍中官,簡直就是救世主啊!

是救苦救難的神人!

特別是青州和揚州的上計吏們,眼中都要流淚了。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鄉,變得更好。

而漢家東南,因爲某些不能說的緣故。

基礎建設,落後北方至少一百年!

關中有漕河、鄭國渠、龍首渠、鄭白渠等大小十幾個水利系統。

而青州、揚州、徐州有什麼?

啥都沒有!

除了一條用了幾百年的邗溝,還可以湊合着用外。

其他古老的工程,都已經無法再承擔重任了。

尤其是青州境內的黃河堤壩,就像一個定時炸彈,每到汛期,河堤兩岸的人民,不分貴賤,誰不是忐忑不安,提心吊膽?

黃河決口瓠子和館陶,帶來的慘痛教訓,誰敢忘記?

可……

大家朝廷沒人啊!

根本沒有人願意爲青徐揚說話。

國家,也懶得去關注這一地區。

在長安人眼裡,青州、徐州、揚州,不是蠻荒之地,就是緩則的聚集區。

現在,終於有人肯爲青州、徐州、揚州說話了。

哪一個不開心?不激動?不高興?

對於張越的態度,更是立刻發生了大轉變。

從早先的敵視,變成了現在的孺慕。

張越卻是微微停頓了片刻,觀察了一下天子的神色。

這是一個優秀的ppt作者,必須時刻關注的事情。

在後世諸位布斯們,做的ppt,是要給消費者看的,所以,他們得竭盡所能的討好和迴應消費者的訴求。

將餅畫的大大的,讓人們血脈僨張,立刻就要買買買。

而在如今,張越知道,自己的ppt,首先是做給當今天子看的。

若不能討好他,撓到他的癢癢,做的再好也沒有用!

這就好比,諾基亞的質量,大家都說好。

但,在愛瘋的智能機浪潮下,迅速被市場淘汰。

諾基亞不好嗎?

不是的,但消費者已經移情別戀。

所以,張越每時每刻,都在悄悄的觀察和關注天子的神態變化。

他很清楚,自己必須及時回饋和照顧這位陛下的感觀。

必須盡一切可能爭取這位陛下的認可和喜歡。

在看到,自己畫的‘與禹皇比肩’的大餅,明顯得到了這位陛下的歡心後,張越就放下心來。

但張越知道,僅僅是這樣,遠遠不夠!

他必須拿出一個可以在近期見效,而且,耗費不多,但收益極大的項目來繼續畫餅!

就像雷布斯做小米,公開宣佈:小米的硬件利潤,永遠只有百分之五!

於是,席捲市場,收穫無數粉絲。

而與之相比,賈布斯就是隻顧着畫餅,忘了給消費者和投資者一個看得見摸的着的好處,所以只好下週回國了。

而什麼樣的工程,能起到投資小、見效快,同時還能讓任何人,哪怕是一個水利小白也都知道,這個事情一定可行呢?

張越腦海中,無數後世工程,不斷閃現。

最終,定格在了一個地方。

揚州會稽郡的東南,後世的紹興市,魯迅先生的家鄉。

此時,這裡有着無數條小河溪流,密佈于山川之間,每到雨季,河水氾濫,於是演化出一個個澤國。

除了漁民和越人,少有人涉足此處。

那麼……

紹興是如何發展成爲後世的那個江南小鎮,那個富庶之鄉的呢?

有一個人,爲紹興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卓絕貢獻。

他大約再過一百五十年左右,就會出生。

東漢會稽郡守馬臻!

這位出生在揚州的郡守,是紹興地區的開發建設第一人。

可能後世很少有人聽聞過他的名字。

但假如提起他的另外一個名號,恐怕很多人就耳熟能詳了。

濟利王馬王爺!

所有去紹興旅遊的人,一般都不會錯過鑑湖。

而到鑑湖,則肯定會看到就在鑑湖邊的濟利王神廟。

這是後人爲了紀念這位郡守興建的神廟。

有兩千多年曆史,自漢和帝,一直到後世,代代祭祀,香火延綿不絕!

而三百里鑑湖,就是馬臻的遺產!

馬臻時代,距離如今,最多兩百年。

而鑑湖工程,工期很短。

從張越回溯的史料來看,大約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基本完工。

耗費也不大,因爲馬臻本身是水利專家,所以,因其聰明才智,經過詳細考察後,設計的鑑湖工程,工程量不大,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基本完工。

所花費的資源和代價,也基本都是由會稽郡本身的財稅解決的。

所以,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修建鑑湖,應該不存在任何困難。

但鑑湖工程的好處,卻是數都數不清楚。

首先一點,就是鑑湖工程完工後,這古代越國國都附近的數百里區域都將化澤國爲良田。

至少可以得到兩萬頃的可耕稻田!

足可以安置超過四萬戶人民,在此定居。

還有比這更好的項目嗎?

投資小、回報快,見效更快!

張越再也找不到比這個項目還好的工程了。

所以,他微微凝神,從腦海中回溯出後世的資料和信息,然後就開口道:“微臣建議,首先在揚州會稽郡的舊越池一帶,圍水爲湖!”

“臣查過,越池一帶,有大小河溪,三十八條,每至汛期,還有海水倒灌,故人民以爲苦荒之所,不願常居!”

“可若設法沿越池一帶,營造堤壩,圍之爲湖,則可建一大湖,蓄水無數,更能有效阻攔鹹水倒灌入越池!”

“臣稍作計算後,得出僅需三萬到五萬民夫,一歲之功,即可得數百里之大湖,化解其周圍五六百里之澤國,得其美田數萬頃可以安置數萬戶人民!”

“因有此湖之故,新得稻田,可以不受旱災之苦,四季有水,選種糧稻,一歲能收四石以上!”

爲了加強說服力,張越道:“不止如此,若此工程可以完工,其在會稽,將如昆明池之於關中,將化會稽爲魚米之鄉,使其境內,免受洪澇之苦,無有乾旱之虞!”

本來,天子還不是很能理解張越介紹的這個工程。

但一聽此工程能和昆明池相比,立刻就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之色。

昆明池可是耗資無數,花費無數人力物力,修建起來的人工湖。

但自昆明池完工後,整個上林苑和周圍數縣,就沒有受過什麼旱澇之苦。

哪怕今歲關中夏季發生了嚴重旱災,上林苑的皇田也和往年一般豐收。

微微想了想,天子就開口問道:“會稽郡上計吏何在?”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八百六十一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2)【求訂閱】第七百四十四節 打不過就叫爸爸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節 天下誰屬(4)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三百二十一節 執念第八百四十二節 領袖(2)第八十七章 用之則爲龍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六百七十一節 抉擇(2)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七百三十一節 見賢思齊趙充國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六百五十八節 變天(1)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一百一十四章 法家永不爲奴(2)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三百七十節 重賞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七百五十四節 關中富商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四百三十一節 慶功與威脅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宮廷險惡(2)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九十一節 反應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五章 神奇的空間(2)第兩百六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七百一十八節 諸子齊聚(3)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八百五十二節 宏圖大志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節 天下誰屬(3)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七十三章 風雲(2)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五百五十四節 告狀的藝術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四百二十六節 風暴(1)第七百三十二節 技術壁壘的狂想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四百六十六節 祖傳絕技——反覆橫跳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八百二十七節 組建班底(2)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八百六十一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2)【求訂閱】第七百四十四節 打不過就叫爸爸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節 天下誰屬(4)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三百二十一節 執念第八百四十二節 領袖(2)第八十七章 用之則爲龍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六百七十一節 抉擇(2)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七百三十一節 見賢思齊趙充國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六百五十八節 變天(1)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一百一十四章 法家永不爲奴(2)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三百七十節 重賞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七百五十四節 關中富商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四百三十一節 慶功與威脅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宮廷險惡(2)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九十一節 反應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五章 神奇的空間(2)第兩百六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七百一十八節 諸子齊聚(3)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八百五十二節 宏圖大志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節 天下誰屬(3)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七十三章 風雲(2)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五百五十四節 告狀的藝術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四百二十六節 風暴(1)第七百三十二節 技術壁壘的狂想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四百六十六節 祖傳絕技——反覆橫跳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八百二十七節 組建班底(2)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