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節 一讓名爵

“李息?”天子微微愣神,這個名字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聽人提起過了。

算算時間,差不多有二十年了吧?

想到這裡,這位陛下就不免有些惆悵了。

想當初,他剛剛即位,意氣風發,端坐於宣室殿上,想要大有作爲,於是召時任丞相魏其候竇嬰問:“丞相,如今天下名將幾人哉?”

竇嬰恭身而拜:“啓奏陛下,先帝臨終,遺詔命將軍李廣、程不識爲未央衛尉、長樂衛尉,駐謁長安,保衛少主,又命將軍李息率軍屯句注,將軍李沮率軍屯飛狐,警備匈奴,以備外患,故臣愚以爲,世之名將,大約以將軍程不識、李廣、李息、李沮爲首!”

那是他第一次聽說,這位將軍的名字。

又了過了幾年,元光二年六月,馬邑之謀時,朝野公推領兵大將。

御史大夫韓安國,極力舉薦時任雁門太守、句注將軍李息。

甚至說:“非李息不足以統帥大軍,鎮壓內外!”

於是,他便詔李息入京面見。

那是他第一次見到那位將軍,漢家雁門關的擎天柱。

將軍很高大,身高八尺餘,走路虎虎生威,讓他見而心喜。

可惜,馬邑之謀,功虧一簣,圍殲單于於長城之中的計劃,因小事而泄露,匈奴主力在漢軍合圍之前,跳出了包圍圈。

數十萬大軍集結,卻連匈奴人的毛都沒有摸到一根。

朝野震怒,追責責任。

作爲主謀的大行王恢,毅然決然,抗下了全部責任,用自己的血洗掉了其他人的罪責。

即使如此,其他參與者,也都被標上了不可靠、能力不足的標籤。

也正是馬邑之謀,令他認識到,戰爭的形勢必須徹底革新。

舊的大兵團會戰,在新的戰爭面前,已經不能勝任。

漢軍必須走騎兵決戰,萬里遠征的道路。

而要做到這一點,舊的軍事制度、舊的戰術運用和舊的戰略思想,甚至舊軍官和舊貴族,全部要拋棄掉。

因爲,他們不可能也跟不上新時代的發展了。

事實也證明了他當初的判斷。

那些曾經威名赫赫的漢軍大將,包括程不識、李廣、韓安國,全部在新的戰爭形勢面前被淘汰。

習慣於內線作戰,不懂得騎兵運動、追逐的舊貴族、舊將軍們除了拉後腿,幾乎沒有作用。

而衛青、霍去病、趙破奴、路博德等新時代的年輕將軍們,則完美的適應新的戰爭時代,發展出無數種讓人眼花繚亂的騎兵運用戰術。

但,有一個老將,卻讓人刮目相看——李息!

元朔二年春,匈奴入侵遼西,從側翼撕破漢軍防禦,攻入漁陽、右北平,擊敗韓安國的軍隊,長驅直入肆虐整個北方,甚至威脅到了燕國和趙國的腹地。

消息傳到長安,朝野恐慌,甚至還有軟腳蟹,嚇得想要求和。

但作爲君王,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被人用刀子逼着下跪求和的屈辱。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東守西攻。

在東部戰場,他命令韓安國退守右北平的平剛城,藉助要塞,堅決阻擊匈奴騎兵的進攻態勢。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匈奴主力攔在燕薊之外。

同時,在西部戰場,漢室調集重兵。

任命當時剛剛崛起的衛青爲車騎將軍,率三萬騎兵,出雲中郡,沿着黃河北岸向匈奴的河南之地(河套)側翼迂迴。

而在正面,李息統帥數萬步騎混合兵團,出代郡,做出向匈奴龍城攻擊的姿態。

其實在最初的戰術設計中,朝堂上根本沒有人看好李息所部。

哪怕是他這個天子,也沒有指望李息能有多大戰果,李息部能夠按照預定計劃,攻擊龍城,調動匈奴的河南部隊就已經是滿分。

甚至在彼時,朝堂上很多人,對衛青部的期望,也只是吸引匈奴主力回援,解除右北平之困。

至於奪取河南新秦中之地,恢復高闕,重建秦的防禦體系,那在當時只是一個夢,一個理想而已。

當時,匈奴帝國如日中天。

控弦四十萬的遊牧帝國,拳打西域,腳踢漢室,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一切挑戰,都曾被匈奴人打的粉碎。

就連漢室也只能依託長城要塞和大兵團與匈奴騎兵進行區域對峙。

主動與敵野戰,在很多人心裡,就是死路一條。

縱然是他這個君王,心裡面也是七上八下。

當時是,漢軍最強的拳頭,衛青所部的三萬騎兵中的七成士兵,是剛剛入伍,訓練不過兩年的新兵蛋子。

所以,衛青陛辭之日,他甚至內心有着惶恐和忐忑。

大軍出征,成敗未知。

而漢室國運,幾乎全繫於這一次計劃。

然而……

衛青卻交出了一副近乎完美的答卷!

一戰而下高闕,圍殲了整個河南地區的匈奴騎兵,戰陣數千,俘虜數萬,繳獲戰馬、牛羊以百萬計。

而李息所部,也交出一副近乎到完美的答卷。

只是當時,衛青的光芒,耀眼無比。

在他的光輝之下,一切名將、戰將,都如同遇到神明的凡人一樣,平平無奇。

哪怕是李息,在彼時也被衛青光芒徹底壓過。

只比路人甲乙丙丁,稍稍高級一點,算是一個超級大兵。

但現在,回過頭想想,李息在河南戰役的戰術運用和決斷,幾乎每一次都是如有神助。

甚至可以這麼說,沒有李息,就沒有衛青的輝煌勝利。

此役,李息所部出代郡後,沿黃河向南迂迴三百里,首先做出了威脅龍城的態勢,在吸引了匈奴駐屯在龍城和梓嶺的騎兵後,其本部主力出人意料的忽然繞過匈奴人在幕南的防禦,奇襲陰山,阻斷了河南之敵逃竄的路線,迫使匈奴人在倉皇之中只能集結重兵去防禦榆林塞。

結果,衛青所部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奇襲梓嶺,得手後迅速直插匈奴腹地,三天之內騎兵急行軍八百里,渡過北河,攻陷鴻鵠塞,兵臨高闕。

直到此時,匈奴人方纔如夢初醒。

但,已經無力迴天了。

因爲右賢王主力,被韓安國軍團死死的纏在了平剛城到漁陽塞之間的數百里之中。

而防禦河南新秦中的力量,不過是白羊部和樓煩部的一部分兵力。

哪怕算上當時在新秦中的牧民,總數也不過五萬人。

但卻已經被漢軍分割包圍在高闕以北、榆林塞以南的三百餘里的狹小區域之中。

其各部的聯繫已經被漢軍騎兵切斷,逃竄之路也被李息所部堵死。

到這時,河南戰役勝負已定。

匈奴人滿盤皆輸。

平剛城下的匈奴右賢王聞訊,氣急敗壞,立刻命令主力不顧一切與漢軍脫離接觸,南下救援高闕之圍。

但,一切都已經晚了。

兩天後,衛青所部登上高闕要塞。

這個秦帝國的故土,趙武靈王的要塞,在百年之後重回諸夏。

又三天後,李息所部突破榆林塞,重新佔領陰山,河南戰役結束。

此役,漢軍的陣斬數量不算多,李息和衛青所部加起來,整的戰果只有三千七百多斬首。

但是,戰略意義卻是毋庸置疑。

它徹底改變了漢匈的攻守之勢。

從此,漢軍掌握了戰略進攻的主動權。

更重要的是,此役,衛青所部和李息所部,繳獲了匈奴人囤積在河套平原的無數戰馬、牛羊和不計其數的奶酪、皮毛。

僅僅是牲畜數量就達百萬之巨!

從此,一漢當五胡的時代來臨了!

想到這裡,天子就微微動容。

“朕是不是對李息太過苛刻了呢?”他在心裡想着,低下頭來他又看着眼前的那個侍中官。

李息將軍病逝枹罕,已經差不多十三年了。

換而言之,這位大將病逝之時,這個侍中官大約才咿呀學語,剛剛開始會說話。

也就是說,這個侍中官與李息將軍無親無故。

但他卻願意爲了這個已經亡故十三年,差不多被世人遺忘的將軍,捨棄自己到手的爵位和食邑,換取對對方泉下神靈的褒揚。

這真的,只能是崇拜者對偶像能做出來的事情。

仔細算了算,李息將軍的戰功和戰績,也確實很耀眼!

雖然遠遠比不上與他在同一時期活躍的雙子星衛青與霍去病,甚至也不如路博德、趙破奴。

而河南戰役後,這位老將基本上退出了一線,只在後方訓練士兵,鞏固新疆域。

但其生涯斬首數,確實很誇張,甚至遠超衛青、霍去病。

其一生前後,算上匈奴人、羌人,加起來總斬首數超過十萬!

其中羌人貢獻了八成以上!

故而,這位老將並不被人認可。

很多人都覺得,他在鎮壓羌人時獲得的戰果,換自己上去也能做到。

微微在心裡想了想,天子就道:“既然愛卿執意要求,那朕便考慮,追封將軍李息……”

“只是……”他笑着對張越:“卿得想清楚了!一旦如此,那卿恐怕,除非率師出征,獲取大捷,不然恐怕就再沒有這樣好的機會了!”

一個關內侯,還是食邑兩千七百戶的關內侯,這其中的意義,不用細說,也能知道。

一旦得封,那麼這個侍中官就立刻可以以此爲基礎,在朝野之中建立自己的勢力。

甚至可以少奮鬥三十年,提前完成別人需要十年、二十年纔有可能建立的勢力!

張越聽着,卻是義無反顧,拜道:“回稟陛下,臣早已經想清楚了!”

“大丈夫,功名但在馬上取!”

“且將軍李息,臣確實極爲敬服,願陛下嘉李息將軍神靈!”

對張越而言,拿李息的名頭來推拒所謂的臨潼候的爵位,不僅僅是爲了避免成爲衆矢之的,更是他野心的直接體現!

李息將軍在枹罕和天水郡、武威郡,有着無數擁泵和粉絲。

護羌校尉衙門上上下下,幾乎都有受過他恩惠之人。

藉着此事,張越可以與整個天水、隴西的軍民建立良好的感情。

從而爲將來,出征湟水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未來,新豐新軍訓練好了,當然要找個地方,進行磨合和鍛鍊,讓這些新兵見見血,在戰鬥之中成長起來。

還有比羌人更好的磨鍊對象嗎?

沒有了!

在張越的計劃裡,將來,他會將訓練好的新軍,輪番拉去湟水,與羌人交流。

就像老山輪戰的pla,熱情款待猴子們一樣。

而在交流中,新軍將士們,必定會飛快成長,併成爲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

天子看着滿臉真誠的張越,仔細想了想,追封李息,對他來說,不存在什麼問題。

李息將軍的戰功,也確實夠格封一個列侯了。

更不提,還有自己的寵臣,願意拿他的爵位來換。

於是他道:“既然如此,那朕便詔太常和宗正,共議追封李息將軍之事吧!”

“臣謝陛下隆恩!”張越重重的頓首拜道。

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三百六十三節 夏侯始昌的驚訝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八十章 面聖(1)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六百五十四節 協商(3)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兩百六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六百五十五節 共識(1)第三百八十三節 徵辟丁緩(1)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兩百四十九節 開疆拓土漁政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八百節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兩百八十節 論兵西域(1)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七百節 入我甕中(1)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四百七十四節 不堪一擊(1)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七百一十八節 諸子齊聚(3)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零八章 宮廷險惡(2)第八百四十九節 蚩尤化胡(2)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四百三十九節 粉絲的提醒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一百八十一章 豪強、商賈(1)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五百九十一節 反應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四十九章 氪金(2)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五百零四節 矯正(3)第三百六十三節 夏侯始昌的驚訝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六百零四節 爭取民心 (補更2/3)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四百二十八節 潛流(1)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九百節 異變(1)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八百五十七節 我有科學(哭求訂閱)
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三百六十三節 夏侯始昌的驚訝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八十章 面聖(1)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六百五十四節 協商(3)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兩百六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六百五十五節 共識(1)第三百八十三節 徵辟丁緩(1)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兩百四十九節 開疆拓土漁政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八百節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兩百八十節 論兵西域(1)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七百節 入我甕中(1)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四百七十四節 不堪一擊(1)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七百一十八節 諸子齊聚(3)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零八章 宮廷險惡(2)第八百四十九節 蚩尤化胡(2)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四百三十九節 粉絲的提醒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一百八十一章 豪強、商賈(1)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五百九十一節 反應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四十九章 氪金(2)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五百零四節 矯正(3)第三百六十三節 夏侯始昌的驚訝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六百零四節 爭取民心 (補更2/3)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四百二十八節 潛流(1)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九百節 異變(1)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八百五十七節 我有科學(哭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