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大明雄風

bookmark

“一忙忙,開開窗門月光光。二忙忙,梳頭纏腳落廚房。三忙忙,年老公婆送茶湯。四忙忙,打扮兒子進書房。五忙忙,裝扮女兒進繡房。六忙忙,打扮兒子做新郎。七忙忙,裝扮女兒嫁夫郎……”

民謠聲聲,悠悠盪盪,從一個老婦人的嘴裡唱出來,她對着月下,面前放着火爐,上面擺着砂鍋,原來正在熬醒酒湯。

“娘!”

一聲低呼,老婦人還沒回頭,就喜笑顏開。

“咱家的文曲星可算是醒了,都說官身不自由,娘算是領教了,怎麼喝那麼多酒啊!”老婦人又是擔心,又是埋怨。

新科的狀元羅萬化撓了撓頭,不好意思道:“和同年們去拜會師父,盛情難卻啊!”

老婦人滿臉慈祥,扇着爐火,笑道:“唐大人那麼好的一個人,就沒幫着你?”

“唐大人?他不在,是,是陳大人,陳以勤陳大人。”羅萬化突然發現老孃的臉色變了,卻不知道爲什麼,只是出於童年的本能,惴惴不安。

老婦人擡頭遲疑地盯着兒子,詢問道:“你不是去拜會師父嗎?怎麼是陳大人?”

“啊,娘,今科的會試主考是禮部尚書陳以勤老大人,他選中的孩兒,不只是孩兒,還有其他幾百人,都是陳大人的學生……”

“荒唐!”

老婦人突然站起,臉一下子就沉下來。

“娘問你,當初你離家到杭州求學,誰是你的老師?”

“自然是當時的知府唐毅唐大人。”

“知道就好,五年之前,你從國子監去小站,又是誰悉心指點你的學問?”

“還是唐大人,可是……”

“沒有可是!”

老婦人突然伸出手,點指着兒子,氣哼哼道:“俗話說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唐大人屈身下士,不以我兒卑賤,親自教導。我兒能有今天,離得開唐大人嗎?”

羅萬化的臉垮下來,爲渠道:“娘,孩兒受唐大人厚恩,可是官場上歷來只認座師,陳以勤大人乃是今科會試主考,就是孩兒的老師,這是改變不了的。”

“胡說!”

老太太板着臉,嚴肅說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誰給吾兒傳道,誰教授吾兒學業,誰又替吾兒解惑?”

面對老孃接連發問,羅萬化深深低下了頭。

“哼,別以爲爲娘看不明白,不就是陳以勤點中了你們嗎?又有什麼恩情可言,從此之後,就尊他一個師父,小心侍奉着,敬若神明,摸摸良心,你服氣嗎?”

羅萬化漲紅了臉,越發侷促不安。老孃說的當然沒錯。座師和門生之間,本來就是一種官場的陋習。

說穿了就是朝廷大佬需要馬仔,而新科進士需要抱大腿。

藉着會試的由頭,就確立下師徒關係,從此抱在一起,完全是一種利害結盟。士人常喜歡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到了自己身上,他們卻把大義扔在了一邊,只剩下利字當頭了!

羅萬化最初雖然有些彆扭,可是一想起官場上都是如此,也就隨大流了。被老孃這麼一說,他終於感到了不妥,想起可親可敬的唐大人,羞臊得無地自容。

直到會試結束,他才第一次見過陳以勤,匆匆一面,有什麼感情可言?反倒是唐大人,在杭州的時候,不惜重金,創辦學院,約請魏良輔、錢德洪、王畿、季本等等鴻儒大師,駕臨杭城,悉心授課。

不只是杭州,也不知是浙江,天下學子,只要到了杭州,都會得到平等對待,接觸到最新鮮的觀念,結交最精英的讀書人,互相砥礪學問,增長見聞……試問沒有唐大人的兼容幷包,哪裡會有今日東南文風之盛,科舉之興?

就拿這一科來說,五百多名進士,有四百三十人出身南方,更有三百多人,集中在南直隸,浙江,福建,江西四省。

光是浙江就出了一百多位進士,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冠絕天下。

飲水思源,還不都是唐毅奠定的基礎。

不但如此,唐毅在小站期間,創立唐學,自己也是前去求學者之一,還得到了唐毅的耐心指點。唐學完全打開了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門,從經濟入手,顯然比道德更有說服力。那段時間雖然不長,卻受益終生,羅萬化敢說,經過小站求學之後,他和那些只懂八股文章的迂腐讀書人,完全不一樣了。

那是一種成竹在胸,美妙感覺,都說朝聞道夕可死,果然是黃鐘大呂,發人深省!

能讓自己心服口服的師父,只有一個人!

想到這裡,羅萬化突然跪在孃親的面前,淚流滿面。

“多謝孃親教導,孩兒險些走錯了路!”

磕過了頭,立刻躥起來,“孩兒這就去拜見唐大人,向他請罪!”

“去什麼去!”老太太一把拉住了兒子,指了指東邊的天空。

“月亮都出來了,還是等明天吧!”

羅萬化不好意思點頭,整整一夜,他都沒有睡覺。到了第二天,早早爬起來,直奔唐府而去,到了半路,又覺得空着手不妥當。

又去挑了八樣禮物,才興匆匆趕到了唐府。

他剛露頭,卻發現府門前早就堵滿了一大羣人,見他來了,都搶着打招呼。

“狀元公來了,狀元郎到了!看看,還帶着禮物,就是比咱們想的周到。”大家哈哈大笑。

羅萬化這纔看清楚,敢情這夥人幾乎都是新科的進士,足有兩三百人,比起陳以勤家裡的陣仗可要大多了。這些人或是從南直隸、浙江而來,或是心學門下,或是篤信唐學,他們和羅萬化差不多,都把唐毅當成真正的老師,至於陳以勤,不過是礙於官場規矩,不得不爲而已。

早就有人提議,論起師父,他們只認唐毅,陳以勤靠邊站。不過在殿試之後,就有人送來了消息,說陳老大人品行敦厚,官聲清廉,能拜在陳大人的名下,是大家的福氣。爲學者當摒棄門戶之見,弟子不是老師的專屬財產,座師業師並重,具是師長。師恩雖重,卻只是私人情誼,不能凌駕道義之上,不得因私廢共,壞了朝廷大事……

這些話語重心長,正是對眼下官場師生陋習的有力糾正,顯然,唐毅是承認大傢伙的,不但沒有逼着他們在兩個老師之間做選擇,還鼓勵他們不要被師生私誼羈絆,真正心懷天下。如此寬宏大度的師父上哪去找啊?

一時間,學生們感激涕零,大家都約好了前來拜見老師。

羅萬化聽完大家的議論,恨不得找塊豆腐撞死。原來他考上了狀元,成爲各方的焦點,事情也多,其他人都以爲會有人通知狀元郎,結果誰都這麼想,就把羅萬化給忘了。

這幫壞事的東西,早點告訴我,至於糾結一晚上嗎?

羅萬化欲哭無淚,可是轉念一想,煎熬也不是沒有收穫,至少他想通了,真正到了選擇的時候,該站在哪一邊!

他仰起頭,看着唐府的大門,眼圈發紅,竟有一種戰慄之感,這纔是心之所選啊!

正在他激動的時候,突然從唐府的側門跑出一個人,也是新科的進士,沈明臣的公子沈一貫。

比起羅萬化他可就差着太多了,竟然只考中了三甲進士,好在沈一貫的神經比較粗,不還是有一大堆沒考中的嗎!

再說了,老爹有透露過,以後科舉會大改的,等到錄取的人多了,也就無所謂了。要是讓沈明臣知道了兒子的想法,非把他的腦袋揪下來不可。

“不好意思,唐大人剛剛被請到宮裡了,沒法見大傢伙了。”

衆多的年輕人大感失落,沈一貫忙說道:“不過唐大人給大傢伙準備了禮物。”

一聽有禮物,大傢伙都來了精神,紛紛翹首以盼。沈一貫從家丁的手裡抱過來厚厚的一摞子請帖,笑嘻嘻送到了大傢伙的手裡。

“這是參加冊封太子大典的請帖,三日之後,在豐臺大營,萬國來朝,共賞大典。”

羅萬化接過來之後,眉頭緊皺,“沈兄,冊封典禮不都是在紫禁城嗎?跑到豐臺大營幹什麼?”

沈一貫笑道:“沒辦法,誰讓人太多了,聽說啊,這一次不但有一幫西夷過來,還要舉行閱兵,一展大明雄風,紫禁城地方太小了。這不,陛下緊急召見唐大人進宮,多半就是商量這事兒。”

轉了一圈,每人得到一份,沈一貫提醒道:“大傢伙可放好了,告訴你們,請帖不便宜,貴賓席的市價已經炒到了一千兩,還有價無市呢!”

新科進士們都嚇了一跳,這哪裡是請帖啊,簡直就是銀票。要不乾脆把請帖賣了,換銀子算了。

當然大傢伙只是想一想而已,冊封太子,還有閱兵,多大的熱鬧啊,萬金不換!

……

隆慶對着一副盔甲正在發呆,這副盔甲不是別人的,正是朱棣所留,雖然年深日久,可是保養得當,就跟新的似的,從頭到腳,滿是張牙舞爪的金龍,處處展現着皇家的威儀。

看起來好看,可是穿起來卻不容易,光是託在手裡的頭盔,就有十五斤重,精鐵打製,上面還有蘭扎體的梵文,神秘莫測,帶着祖先的保佑。

隆慶試着戴了一下,沒走幾步,脖子就跟斷了似的,真難以想象,當年永樂大帝是如何穿着這身鎧甲,縱橫天下!

“唐師傅,能不能不穿啊?”隆慶嚥了口吐沫。

“當然可以,是要給四夷展示大明雄風,還是展示富庶繁華,就看陛下的選擇了。”唐毅眨着眼睛說道。

第48章 他們來了第376章 金山銀山滾滾來第725章 王崇古的要求第554章 說服徐閣老第850章 銀元和寶鈔第159章 慎重,慎中!第711章 三司會審第596章 雙全法第695章 狼狽第763章 輸了第956章 連環套第733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292章 聲聞於天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456章 官復原職的第一把火第1034章 江南風華第1068章 被耍的高拱第402章 下三濫的手段第375章 牛刀小試第213章 神獸玄龜第725章 王崇古的要求第178章 嚴嵩的功力第791章 罵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229章 這就是府試第468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362章 突破口第224章 縣考第146章 唐慎接旨第1043章 定計第1030章 想走不容易第331章 會元之爭第250章 化緣去第904章 老朋友第327章 軍令狀第1028章 提議南巡第321章 要開海禁啊第1137章 走在錯誤路上的萬曆第465章 受命危難之際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950章 復河套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33章 老將出馬第43章 都醉了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723章 復仇的方式第362章 突破口第22章 獨佔花魁第580章 打啞謎第769章 速度之王第828章 巧妙化解第212章 有點尷尬的見面第559章 內部消息第312章 嚴世藩的幽怨第796章 震撼的百官第111章 用心良苦第1085章 太嶽之死第920章 羞愧的高鬍子第1146章 生擒萬曆第92章 唐秀才升官了番外第二中華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964章 內閣諸公第252章 岳母神威第786章 玉芝宮第51章 火了第843章 惟吾德馨第642章 胡宗憲的疑問第490章 草包徐鵬舉第841章 新君怒了第385章 居高臨下的怒火第1033章 衍聖公掉溝了第469章 內訌第1106章 再臨馬六甲第970章 對陣徐閣老第123章 我是幫你的第855章 殺紅了眼第563章 下了血本第287章 總督駕到第900章 唐毅的構想第1060章 拿下馮保第114章 暴怒的盧鏜第1102章 結大明之歡心第403章 兩個瘋子第371章 驕兵之計第9章 一笑泯恩仇第38章 豪賭第856章 大勢已去第478章 欽差丟了第30章 悽慘的朱大嬸第431章 龍爭虎鬥第172章 大戰之造勢第598章 哪裡都欺生第302章 朝廷瘋了第715章 留一手第361章 不得不戰第1070章 高拱敗了唐毅來了第366章 惶恐的小閣老第885章 斷尾求生
第48章 他們來了第376章 金山銀山滾滾來第725章 王崇古的要求第554章 說服徐閣老第850章 銀元和寶鈔第159章 慎重,慎中!第711章 三司會審第596章 雙全法第695章 狼狽第763章 輸了第956章 連環套第733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292章 聲聞於天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456章 官復原職的第一把火第1034章 江南風華第1068章 被耍的高拱第402章 下三濫的手段第375章 牛刀小試第213章 神獸玄龜第725章 王崇古的要求第178章 嚴嵩的功力第791章 罵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229章 這就是府試第468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362章 突破口第224章 縣考第146章 唐慎接旨第1043章 定計第1030章 想走不容易第331章 會元之爭第250章 化緣去第904章 老朋友第327章 軍令狀第1028章 提議南巡第321章 要開海禁啊第1137章 走在錯誤路上的萬曆第465章 受命危難之際第985章 迷霧重重第950章 復河套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33章 老將出馬第43章 都醉了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723章 復仇的方式第362章 突破口第22章 獨佔花魁第580章 打啞謎第769章 速度之王第828章 巧妙化解第212章 有點尷尬的見面第559章 內部消息第312章 嚴世藩的幽怨第796章 震撼的百官第111章 用心良苦第1085章 太嶽之死第920章 羞愧的高鬍子第1146章 生擒萬曆第92章 唐秀才升官了番外第二中華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964章 內閣諸公第252章 岳母神威第786章 玉芝宮第51章 火了第843章 惟吾德馨第642章 胡宗憲的疑問第490章 草包徐鵬舉第841章 新君怒了第385章 居高臨下的怒火第1033章 衍聖公掉溝了第469章 內訌第1106章 再臨馬六甲第970章 對陣徐閣老第123章 我是幫你的第855章 殺紅了眼第563章 下了血本第287章 總督駕到第900章 唐毅的構想第1060章 拿下馮保第114章 暴怒的盧鏜第1102章 結大明之歡心第403章 兩個瘋子第371章 驕兵之計第9章 一笑泯恩仇第38章 豪賭第856章 大勢已去第478章 欽差丟了第30章 悽慘的朱大嬸第431章 龍爭虎鬥第172章 大戰之造勢第598章 哪裡都欺生第302章 朝廷瘋了第715章 留一手第361章 不得不戰第1070章 高拱敗了唐毅來了第366章 惶恐的小閣老第885章 斷尾求生